又是一連多日的行軍勞頓,風餐雨露,一路之上心中著急的朱儁懷著忐忑的心情嘴上因為著急上火都起了燎泡不管隊伍中存在大批傷病隻顧催促趕路,士兵們嘴上雖然不敢說但私下裏怨聲載道,大罵老朱不是人的比比皆是。此次班師回朝乃是大敗而歸,雖然跟黑山軍張燕已經部談過招降的事情但絲毫不能阻止朱老大的小心肝提到嗓子眼,昏庸無能的靈帝劉宏做事總是出人意料,天知道劉宏會不會因為真定大敗而罪責自己。
朱儁領著萬餘名殘兵敗將漢軍終於回到了洛陽城,與出征之時的雄糾糾氣昂昂兩萬大軍相比,此刻將士們的士氣怎一個低落了得。朱儁這一仗把大漢王朝直屬中央政權的最後兩萬精銳給折損了一半,裝備精良氣勢如虹的威風一去不返,現在就跟早先張角的黃巾軍有的比了,同樣是衣衫不整,同樣的裝備殘缺,同樣的精神萎靡,能不萎靡不振嗎,朱儁這一來一回的急行軍折騰下來,就算沒有真定城那場大敗也得給這些兵士折騰個夠嗆。可以這麽說大漢王朝的家底已經被張燕一把火燒的七七八八,被朱儁給敗淨了漢靈帝擠出來的最後一滴奶,除此之外,靈帝手中還能調動的精銳禁軍已經所剩無幾隻有黃門左豐新建的西園新軍而西園新軍隻是個猥瑣太監臨時招募的莊稼把式,說白了就是群戰鬥力不足五的渣,你能指望他們頂啥大用?任何一個政權如果沒有相對應的暴力機構作為其統治的保障,那麽這個政權就是紙糊泥捏的而已,輕輕一陣風雲就會分崩離析。春秋戰國諸侯天天二馬長槍的不鳥周王室領導,今天我砍你明天他揍我,相互間掐的鼻青臉腫不亦樂乎就是因為周王室無力約束和威懾這幫分封各地的諸侯王。
任何事情總是有人歡喜有人愁的兩麵性,朱儁打了敗仗,也就是代表朝廷打了敗仗,誰還能歡喜起來?還偏就有那幸災樂禍的玩意,這不十常侍那夥閹宦聞訊之後彈冠相慶最是得意自喜。如今洛陽城中,除了左豐掌管的西園軍之外,何進,黃埔嵩他們再沒多少像樣的兵馬,本來就有皇帝撐腰,現在兵權之上又高出他們一頭,十常侍這幫閹宦黨在與外戚老臣派之間的較量上自然是占盡上風,平日裏做事更加囂張跋扈,貪汙受賄更肆無忌憚,朝中老臣正義之士也是噤若寒蟬敢怒不敢言。
靈帝早已聽聞朱儁敗軍歸來的消息,幾天來都是心煩不定,連那後宮都無心光顧了,身體大不如從前的他,突然有種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的感覺,轉了性子擔心起自己這江山社稷起來,對這昏庸荒淫的靈帝來說,確實不易。靈帝本來堅定的以為朱儁討滅黑山軍會跟之前剿滅其它叛亂一樣輕而易舉,然而之前對他的所有希望全都破滅,在他手裏掌控的那點資本經過他這些年的揮霍加上一次次民間起義叛亂的打擊依然所剩無幾,他再也無力命人東征西討了。
每個皇帝都不願自己成為亡國之君,愧對祖宗,又要背負一身罵名,但靈帝如今對這一切的醒悟似乎晚了些,當今的大漢王朝已經不是他那風中殘燭般的身軀所能挽救支撐的了。
進了洛陽,沒有人接風,沒有人牽馬,沒有人迎接慶祝,甚至沒有當天就得到靈帝的召見,這就是敗軍之將的淒涼。安頓下來的朱儁等待著明日大殿之上,如何麵對皇上。飯後朱儁一人走在軍營,看著這些昔日裏一同出生入死的兵士們,腦海中還是難以抹去真定縣城之中的陰影,因為自己的一時衝動大意,多少百戰精兵成了火中亡魂,戎馬半生見慣生死的他也敏銳的感到漢王朝怕是氣數已盡,以後怕再也沒有打一場漂亮仗的機會了,對於醉心功成名就的朱儁,是接受不了軍伍生涯的終結卻是一場慘痛的大敗而告終的。月下蒼茫之中,朱儁此刻仿佛老卻了十歲。
朱儁一人在這軍營之中漫無目的的溜達,恰遇上了一樣閑來無事出來遛圈的趙銘,見朱儁滿懷心事的樣子,善於揣摩領導心思的趙銘心中早就已經體會到七八分。雖說認識朱儁不多時日,但是從出征到敗回,加之聽了袁義對自己講述那場慘不忍睹真定血戰,所以他對朱儁此刻的心情也能稍微的了解一點。
秋夜的涼風帶著幾片凋謝的樹葉飄落在朱儁身上,使得這當日與盧植皇甫嵩並肩作戰,輾轉各地絞殺黃巾逆賊的堂堂鎮賊中郎將此刻盡顯悲涼。人的一生可以有無數功績,但是卻不能有任何重大閃失,千裏之堤毀於蟻穴,正是如此。真定之戰讓朱儁多少年來的赫赫功勳毀於一旦,從此在人們眼中,他就是一個敗軍之將,一文不值。仕途的殘忍便在於此,在你得勢時你的身邊可能會有無數人的追捧迎合,在你失勢的時候,那些捧你的人很可能是最早過來落井下石的,心高氣傲的朱儁怎麽能忍受他人的不懈與排擠。
之前在朱儁眼裏趙銘和袁義隻不過是些朝中重臣為了與那些宦官爭權奪勢提攜起來的傀儡手下,但是這次如果沒有袁義真定城中的奮力血戰,沒有趙銘守住糧草與張燕談和,恐怕此時真不一定能再活著回到洛陽城中,於是朱儁對眼前這個年輕的忠義將軍也一改往日的據傲,上去主動打了招呼。
趙銘走到近前,與自己的臨時上司一番寒暄,見朱儁在為明日麵聖之事煩惱,也在一旁安慰道:“末將見朱將軍滿麵愁容,定是在為明日如何向聖上講明此次戰況。其實朱將軍又何須將一時勝敗看的如此之重,現今黑山軍首領張燕投誠已定,將軍隻需跟聖上說清此戰雖損失慘重,但也剿滅無數黑山軍,使得張燕見識了朝廷盛威,才料到自己如此作亂下去隻是死路一條,下定決心要投降朝廷,這樣一來,將軍雖敗,但也敗的有所值,或者說將軍根本就不叫敗而是大勝一仗,誰要不服,就讓他帶著兩萬人馬跟黑山軍十幾萬餓紅了眼的饑民過過招試試。”
朱儁聽趙銘說完,臉上沒有喜色反而露出一絲驚慌之色:“趙將軍你這可是欺君,追究下來,當誅九族啊。”
趙銘並不慌亂,答道:“朱將軍言重了,其實張燕已經決心歸順千真萬確,你也是親眼所見的。至於過程如何想必聖上並不關心,皇上要的隻是個結果而已。何況降服這賊勢甚重的黑山軍,傷亡在所難免,如此一來,朱將軍何須憂心忡忡?”
朱儁沉默不語,把趙銘細細打量一番,這小子年紀雖輕,但是頭腦靈活也有些膽識,但是若是此事被十常侍細究起來加以利用,從中火上澆油,指控自己一個欺君之罪,那時候自己和趙銘都難逃一死。
趙銘不是不知道其中利害得失,但若朱儁大敗而回,張燕卻反而想要歸順,到時候問起原因,張牛角那層關係若是捅了出來,那窩藏逆賊的罪名可就穩穩的扣在自己頭上了,權衡一番,也隻得出其下策。然而這話對注重名聲的朱儁卻十分奏效,軍人也有不愛武裝愛紅裝的時候,不僅喜歡炫耀自己的成功,更喜歡美化自己的失利,其實戰場有時如同閨房,有諸多不足為人所道之事。
朱儁沒有多說什麽,辭別趙銘,回房安歇去了。趙銘看著他離開的背影,知道他定會為了顏麵去冒風險,很多人不都是喜歡打腫臉充胖子的嗎?
次日洛陽皇宮大殿,文武百官分列兩旁,漢靈帝在張讓和趙忠的攙扶下,坐在九五寶座之上,一聲召宣,朱儁帶著趙銘袁義韓浩等人進了大殿。
一些時日未見,靈帝的聲音多了幾分虛弱,開口便是責問朱儁:“聽聞此次清剿黑山逆賊,朱將軍大敗而回,損兵折將,傷亡無數,不知此事究竟如何?”
朱儁跪拜於地,答曰:“臣受皇恩,帶兵伐賊,黑山軍賊勢甚大早將那真定縣城攻破,我軍沿路勢如破竹剿滅上萬賊寇,並且一戰攻破黑山軍占據的真定縣城,然賊軍人多隨後組著大批兵馬將我軍包圍在了真定縣,我漢軍精銳與之戰於真定縣,我軍士卒拚死向前奮勇殺敵,終於在付出了萬於餘精銳之後殺透重圍,並給黑山軍帶來了數萬損失。吾皇聖明,當知戰陣之上損傷難免,何況敵我兵力懸殊,我軍能有此戰績實賴皇威浩蕩,激勵士卒奮勇爭先,何來大敗虧輸的說法。末將雖不敢談自己立了多大的功勞,但我要替那為皇上盡忠戰死沙場的士卒鳴不平!皇上莫要聽信小人讒言呐!”朱儁昨晚聽了趙銘的說法,輾轉反側了一夜終於下定了決心,是非成敗全在這張嘴上了。朱儁的說辭早在心中過了無數遍,說起來是行雲流水。聽得趙銘心中感歎,真是個政治家啊,說瞎話真的都不帶打草稿的。
朱儁領著萬餘名殘兵敗將漢軍終於回到了洛陽城,與出征之時的雄糾糾氣昂昂兩萬大軍相比,此刻將士們的士氣怎一個低落了得。朱儁這一仗把大漢王朝直屬中央政權的最後兩萬精銳給折損了一半,裝備精良氣勢如虹的威風一去不返,現在就跟早先張角的黃巾軍有的比了,同樣是衣衫不整,同樣的裝備殘缺,同樣的精神萎靡,能不萎靡不振嗎,朱儁這一來一回的急行軍折騰下來,就算沒有真定城那場大敗也得給這些兵士折騰個夠嗆。可以這麽說大漢王朝的家底已經被張燕一把火燒的七七八八,被朱儁給敗淨了漢靈帝擠出來的最後一滴奶,除此之外,靈帝手中還能調動的精銳禁軍已經所剩無幾隻有黃門左豐新建的西園新軍而西園新軍隻是個猥瑣太監臨時招募的莊稼把式,說白了就是群戰鬥力不足五的渣,你能指望他們頂啥大用?任何一個政權如果沒有相對應的暴力機構作為其統治的保障,那麽這個政權就是紙糊泥捏的而已,輕輕一陣風雲就會分崩離析。春秋戰國諸侯天天二馬長槍的不鳥周王室領導,今天我砍你明天他揍我,相互間掐的鼻青臉腫不亦樂乎就是因為周王室無力約束和威懾這幫分封各地的諸侯王。
任何事情總是有人歡喜有人愁的兩麵性,朱儁打了敗仗,也就是代表朝廷打了敗仗,誰還能歡喜起來?還偏就有那幸災樂禍的玩意,這不十常侍那夥閹宦聞訊之後彈冠相慶最是得意自喜。如今洛陽城中,除了左豐掌管的西園軍之外,何進,黃埔嵩他們再沒多少像樣的兵馬,本來就有皇帝撐腰,現在兵權之上又高出他們一頭,十常侍這幫閹宦黨在與外戚老臣派之間的較量上自然是占盡上風,平日裏做事更加囂張跋扈,貪汙受賄更肆無忌憚,朝中老臣正義之士也是噤若寒蟬敢怒不敢言。
靈帝早已聽聞朱儁敗軍歸來的消息,幾天來都是心煩不定,連那後宮都無心光顧了,身體大不如從前的他,突然有種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的感覺,轉了性子擔心起自己這江山社稷起來,對這昏庸荒淫的靈帝來說,確實不易。靈帝本來堅定的以為朱儁討滅黑山軍會跟之前剿滅其它叛亂一樣輕而易舉,然而之前對他的所有希望全都破滅,在他手裏掌控的那點資本經過他這些年的揮霍加上一次次民間起義叛亂的打擊依然所剩無幾,他再也無力命人東征西討了。
每個皇帝都不願自己成為亡國之君,愧對祖宗,又要背負一身罵名,但靈帝如今對這一切的醒悟似乎晚了些,當今的大漢王朝已經不是他那風中殘燭般的身軀所能挽救支撐的了。
進了洛陽,沒有人接風,沒有人牽馬,沒有人迎接慶祝,甚至沒有當天就得到靈帝的召見,這就是敗軍之將的淒涼。安頓下來的朱儁等待著明日大殿之上,如何麵對皇上。飯後朱儁一人走在軍營,看著這些昔日裏一同出生入死的兵士們,腦海中還是難以抹去真定縣城之中的陰影,因為自己的一時衝動大意,多少百戰精兵成了火中亡魂,戎馬半生見慣生死的他也敏銳的感到漢王朝怕是氣數已盡,以後怕再也沒有打一場漂亮仗的機會了,對於醉心功成名就的朱儁,是接受不了軍伍生涯的終結卻是一場慘痛的大敗而告終的。月下蒼茫之中,朱儁此刻仿佛老卻了十歲。
朱儁一人在這軍營之中漫無目的的溜達,恰遇上了一樣閑來無事出來遛圈的趙銘,見朱儁滿懷心事的樣子,善於揣摩領導心思的趙銘心中早就已經體會到七八分。雖說認識朱儁不多時日,但是從出征到敗回,加之聽了袁義對自己講述那場慘不忍睹真定血戰,所以他對朱儁此刻的心情也能稍微的了解一點。
秋夜的涼風帶著幾片凋謝的樹葉飄落在朱儁身上,使得這當日與盧植皇甫嵩並肩作戰,輾轉各地絞殺黃巾逆賊的堂堂鎮賊中郎將此刻盡顯悲涼。人的一生可以有無數功績,但是卻不能有任何重大閃失,千裏之堤毀於蟻穴,正是如此。真定之戰讓朱儁多少年來的赫赫功勳毀於一旦,從此在人們眼中,他就是一個敗軍之將,一文不值。仕途的殘忍便在於此,在你得勢時你的身邊可能會有無數人的追捧迎合,在你失勢的時候,那些捧你的人很可能是最早過來落井下石的,心高氣傲的朱儁怎麽能忍受他人的不懈與排擠。
之前在朱儁眼裏趙銘和袁義隻不過是些朝中重臣為了與那些宦官爭權奪勢提攜起來的傀儡手下,但是這次如果沒有袁義真定城中的奮力血戰,沒有趙銘守住糧草與張燕談和,恐怕此時真不一定能再活著回到洛陽城中,於是朱儁對眼前這個年輕的忠義將軍也一改往日的據傲,上去主動打了招呼。
趙銘走到近前,與自己的臨時上司一番寒暄,見朱儁在為明日麵聖之事煩惱,也在一旁安慰道:“末將見朱將軍滿麵愁容,定是在為明日如何向聖上講明此次戰況。其實朱將軍又何須將一時勝敗看的如此之重,現今黑山軍首領張燕投誠已定,將軍隻需跟聖上說清此戰雖損失慘重,但也剿滅無數黑山軍,使得張燕見識了朝廷盛威,才料到自己如此作亂下去隻是死路一條,下定決心要投降朝廷,這樣一來,將軍雖敗,但也敗的有所值,或者說將軍根本就不叫敗而是大勝一仗,誰要不服,就讓他帶著兩萬人馬跟黑山軍十幾萬餓紅了眼的饑民過過招試試。”
朱儁聽趙銘說完,臉上沒有喜色反而露出一絲驚慌之色:“趙將軍你這可是欺君,追究下來,當誅九族啊。”
趙銘並不慌亂,答道:“朱將軍言重了,其實張燕已經決心歸順千真萬確,你也是親眼所見的。至於過程如何想必聖上並不關心,皇上要的隻是個結果而已。何況降服這賊勢甚重的黑山軍,傷亡在所難免,如此一來,朱將軍何須憂心忡忡?”
朱儁沉默不語,把趙銘細細打量一番,這小子年紀雖輕,但是頭腦靈活也有些膽識,但是若是此事被十常侍細究起來加以利用,從中火上澆油,指控自己一個欺君之罪,那時候自己和趙銘都難逃一死。
趙銘不是不知道其中利害得失,但若朱儁大敗而回,張燕卻反而想要歸順,到時候問起原因,張牛角那層關係若是捅了出來,那窩藏逆賊的罪名可就穩穩的扣在自己頭上了,權衡一番,也隻得出其下策。然而這話對注重名聲的朱儁卻十分奏效,軍人也有不愛武裝愛紅裝的時候,不僅喜歡炫耀自己的成功,更喜歡美化自己的失利,其實戰場有時如同閨房,有諸多不足為人所道之事。
朱儁沒有多說什麽,辭別趙銘,回房安歇去了。趙銘看著他離開的背影,知道他定會為了顏麵去冒風險,很多人不都是喜歡打腫臉充胖子的嗎?
次日洛陽皇宮大殿,文武百官分列兩旁,漢靈帝在張讓和趙忠的攙扶下,坐在九五寶座之上,一聲召宣,朱儁帶著趙銘袁義韓浩等人進了大殿。
一些時日未見,靈帝的聲音多了幾分虛弱,開口便是責問朱儁:“聽聞此次清剿黑山逆賊,朱將軍大敗而回,損兵折將,傷亡無數,不知此事究竟如何?”
朱儁跪拜於地,答曰:“臣受皇恩,帶兵伐賊,黑山軍賊勢甚大早將那真定縣城攻破,我軍沿路勢如破竹剿滅上萬賊寇,並且一戰攻破黑山軍占據的真定縣城,然賊軍人多隨後組著大批兵馬將我軍包圍在了真定縣,我漢軍精銳與之戰於真定縣,我軍士卒拚死向前奮勇殺敵,終於在付出了萬於餘精銳之後殺透重圍,並給黑山軍帶來了數萬損失。吾皇聖明,當知戰陣之上損傷難免,何況敵我兵力懸殊,我軍能有此戰績實賴皇威浩蕩,激勵士卒奮勇爭先,何來大敗虧輸的說法。末將雖不敢談自己立了多大的功勞,但我要替那為皇上盡忠戰死沙場的士卒鳴不平!皇上莫要聽信小人讒言呐!”朱儁昨晚聽了趙銘的說法,輾轉反側了一夜終於下定了決心,是非成敗全在這張嘴上了。朱儁的說辭早在心中過了無數遍,說起來是行雲流水。聽得趙銘心中感歎,真是個政治家啊,說瞎話真的都不帶打草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