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王當一起進來的這個枯瘦男子正是張燕強擄來的軍師,張燕雖說讓王當去請軍師,但看王當如提拉小雞仔似得拎著郭圖進了門,可知這幫黑社會分子也不大懂得尊敬知識分子。簡直太客氣了,連讓他走道的力氣都省了,直接提來。
此人名為郭圖,長得其貌不揚,加之體型如同營養不良一般,顯得枯瘦如柴,雙目不大但卻透著一股子奸猾尖嘴猴腮還長了兩撇稀稀拉拉的八字胡,其外形猶如千年的老耗子成了精,正是這麵目猥瑣的郭圖獻出的絕戶計,張燕誘敵深入,避其鋒芒,將朱儁大軍引入真定縣城,不費力氣就活生生的上演了一幕甕中捉鱉,小火這麽一放,不費一兵一卒,就將官軍燒死大半,以至於讓朱儁險些葬身真定縣城的火海之中。
張燕是遊手好閑的二流子出身,身體強壯,腦筋靈活,但畢竟沒啥文化,除了爭強鬥狠之外,這些用兵之道看起來挺深奧的哪是張燕能領會得來其中精髓的,隻是張燕當日起兵之時,雖然沒少劫掠百姓,但是對那些靠著錢財疏通做上官位的官員痛惡至極,凡率黑山眾所到之處必定格殺勿論,斬首示眾,以至冀州各地貪官汙吏鄉紳惡霸無不望風喪膽。
郭圖本在真定縣城做得一名書佐小吏,但卻因為沒錢賄賂打點,正逢十常侍當日買賣官爵,本就官職微乎其微更是受到當時剛剛買官上任的新任縣令王萊的百般刁難壓榨。但這郭圖性格陰狠,哪能吃這啞巴虧,見朝廷對自己不仁,自己幹脆也就不義,黑山軍占了真定,郭圖作為官僚階級當然也屬於黑山軍的打擊範圍之列。郭圖以好漢不吃眼前虧為理由說服自己,利用三寸不爛之舌遊說張燕,終於幸免於難,保存了性命,張燕覺得此人有兩把刷子就留在自己身邊出謀劃策,郭圖知張燕勢頭越來越大,料其軍中定糧草不濟,在聽說朝廷大軍前來征討之後主動找張燕獻上誘敵深入劫其糧草的黑方子,終於是朱儁大敗真定城,一失足成千古恨,丟人又現眼損兵還折將。
張燕本就厭惡這些靠著走後門上去的小官小吏,平日裏見他們橫行鄉裏,早在還是街頭少年之時便多次大打出手,現今當了大哥,更是不會放過對這些肥肥胖胖的得誌小人。自打得了郭圖,更是如虎添翼,打擊貪官汙吏更是得心應手,利用郭圖熟悉真定情況,也在各處豪門大族手裏掠奪了不少糧草物資。但是朝廷多年的腐朽使這些貧瘠的小縣城遠遠擔負不起黑山大軍的需求,張燕之眾雖然塞滿了牙縫,也隻能做到饑一頓飽一頓。
然而郭圖所做僅僅是為了報複朝廷不公正待遇,不惜跟著張燕加入黑山軍擔任某事披上了反賊的名號。每次張燕攻取周圍縣城,不免與那人數不多的守軍已經民眾自發組織起來的義軍交兵,郭圖每每獻計用最少之代價獲取最大利益,於是四肢發達但卻沒什麽謀略的張燕便奉郭圖做了軍師。真定縣的小試牛刀,便讓朱儁的征討大軍險些全軍覆沒,張燕對郭圖更是信賴有加。
如今張燕為黑山軍中對歸順之事意見不一心煩意亂,於是便把他請來,連同王當和孫輕兩個一起出生入死兄弟,在這商議如何是好。
郭圖聽張燕把事情詳細的說完一遍,沉寂片刻,淡淡的說道:“張頭領所處危矣!”
張燕一愣,笑道:“軍師說笑了吧?我現在好好的,有何危險?”
郭圖露出一絲詭異的笑容,說道:“張首領認為眼下可以一直追隨自己的兵馬有多少?”
張燕默默的盤算了半晌,答道:“我手下可用之兵十餘萬,再加上追隨響應的,總得有四五十萬人馬。“
“這些人除卻首領的本部人馬,他們能乖乖的聽從您的安排,跟著您一起降了朝廷嗎?”郭圖一句話說完,張燕陷入了沉思當中,是啊,自己大小玩到大的這些兄弟肯定能聽我的,那些跟著打秋風的玩意能乖乖聽命降了朝廷嗎?”看著架勢,說什麽的都有,張燕不禁無奈的搖搖頭。
“那些不願投降還在做著皇帝夢的家夥,定會起殺心,此時在首領這或許不敢怎麽樣,但一回到自己的地盤,絕對會跟您翻臉。”郭圖篤定的說。
孫輕聞言大怒道:“還讓他們回去,我這就去結果了這幫家夥!”孫輕提著刀就要往外走,郭圖趕緊攔住。“孫小帥稍安勿躁,這些人活著,咱們首領才會安然無恙!”
幾個人驚疑不定的同時問道:“此話怎講。”
郭圖捋著自己的的八字胡得意的說道:“此次朝廷定會同意招安,這些人活著,繼續造他們的反,咱們的首領才會有用武之地,這些人若是此時死了,焉能保證朝廷不會誆騙首領進京然後殺之?”
張燕聽完,眉毛一挑,暗自思付,嗯,是這麽個理。於是這投降大會不開了,各方起義軍統帥四散而走,各回自己的地盤不提,朝廷同意招安的旨意沒過幾天也到了,得了郭圖的點撥,張燕心不慌氣不短的從容進京。
待到張燕進了洛陽,朝中權力大洗牌早已塵埃落定,張燕那是地地道道的純鄉下人,哪進過首都這樣高級的地方,來到洛陽城兩眼一抹黑,是根本分不清東西南北,左瞧右看的眼花直繚亂。在朝廷派的招安小太監的帶領下,被匆匆的安排到了驛站,之後那特使急匆匆的趕回皇宮複命去了。靈帝病重不能理事,特使隻好轉而去找被全權委托的何進大將軍。
聽聞赫赫有名的黑山軍首領張燕隻帶三五隨從進了京,知其誠意,何進不敢大意,趕忙吩咐下去明日召開大朝會。自己剛剛承包了朝政,也得有點像樣的政績不是,這不,政績自己送上門了。
今天一早,大朝會在何進的主持下如期召開,靈帝不在就屬何進大了,滿朝文武呼呼啦啦的占了一殿,張燕別看平時光棍兮兮,哪見過這個架勢,上到朝堂,那小心眼緊張的砰砰直跳。朱儁重新獲得權利,如今也站到了武將列的前麵,跟皇普嵩齊頭,見張燕果真前來接受招安,心中大喜,臉上更是得意洋洋,看著沒,不是我打敗仗,是他娘十常侍誣陷我,這不人家張燕來投降了,還不都是我的功勞嗎?
張燕到了朝堂,見龍椅之上空蕩蕩的沒人坐,隻有一名威風凜凜的中年男人在禦階之下立著,張燕跪倒在地,山呼萬歲。
何進看著張燕,例行公事般,把前因後果一說,然後又說朝廷皇上寬宏大量就赦了張燕等人的造反大罪,允許起編入軍中為官。張燕千恩萬謝不提,然後把各地黑山軍首領不肯跟著自己投降的事情如實道來,滿臉苦澀,表情很是忐忑。
袁隗聽聞之後大喜,知道機會來了,慌忙出列說道:“黑山軍張燕部率眾歸降,此乃我大漢天威不倒,奈何仍有那執迷不悟者,俗話說舉才舉賢,臣舉薦中軍校尉袁紹前去平叛。”曹嵩聽了心中暗罵,舉才舉賢?你純屬放屁,誰看不出你那點小私心,你家侄子袁術領了南陽太守,這會又舉薦你家袁紹前往平黑山,你沒私心騙鬼呢?
大將軍何進本來想著不費勁就弄點政績出來,哪知道半路還有這事,黑山軍餘眾不肯歸降,這張燕就更不能怠慢了,慌忙出言好言安慰張燕不必自責雲雲。袁隗舉薦袁紹前往平頂黑山餘部,袁家在自己奪權過程中出力甚大,也不好拂了人家麵子,就順口應了下來。
“袁太傅所言有理,本大將軍定會稟明聖上,由袁中軍前往平叛。”何進開口了,袁隗也就放下心來,稟明聖上還不就是個幌子,你何進現在威風的很呢。
何進這次辦事可絕不拖遝,趕忙寫下奏疏讓小太監到後宮請示劉宏,沒過多久小太監捧著已然被傳國玉璽蓋上鮮紅大印的奏疏匆匆回來複命,何進嘴角一抹得意。
袁紹被封為虎賁中郎將前往黑山平叛,張燕被封平賊將軍,跟趙銘等人當初得到的封號一樣是個五品的雜牌將軍,但是張燕不懂的其中門道,隻聽這平賊將軍的封號威風的很,心中還得意洋洋。張燕作為袁紹副將,率領本部人馬助袁紹平定叛亂。
說是協助,其實還得是張燕部作為主力,朝中哪有什麽大軍可派了,袁紹離京就帶了兩千精銳禁軍,指望袁紹這兩千多人平幾十萬叛軍?鬧呢!
張燕剛剛到洛陽就又被匆匆的派回去了,期間隻跟自己的大哥張牛角見了一麵,趙銘對於張燕受封將軍,是打心眼裏高興,歡喜之意發自真心,這個作為閱人無數的少年頭領張燕還是看的出來的。
聽說趙銘被晉封上黨郡守,不日就要啟程上任,前途不可限量,張燕的心思可就活泛了,郡守那可是手握大權的一方土皇帝,這事張燕是知道了,如今漢王朝這個熊樣能維持多久真的不知道,自己的大哥的大哥現在水漲船高,將來漢室垮了,那可是有資格爭霸天下的人物,不由得說道:“趙將軍,要不然我張燕帶著人馬跟著您混得了,您馬上就貴為一郡值守,前途遠大我張燕還是看的出來的。”
趙銘微微一笑道:“那袁紹被封虎賁中郎將,前程比我還遠大。”張燕撇撇嘴道:“我們少年雖沒見過大世麵,可三教九流的人物見的多了,我跟那袁紹雖然隻打了一次交道,可是我總覺得他袁紹不是個能容人的主,再說我大哥不是在您這嗎?”
幾個人相談甚歡,一場酒宴喝的酣暢淋漓,趙銘看似無意的說道:“現如今朝廷旨意已下,如何更改,日後若有機會,你小張再來我帳下不遲。”說完哈哈大笑,舉杯痛飲,好像是喝多了。
張燕看了眼不善言辭的大哥張牛角,心中暗自思索:“我大哥可是黃巾軍的大將,趙銘都敢私自留在身邊,可知其目標不太可能隻是當個區區太守,日後若有機會?什麽機會?……”
旁邊坐著不說話卻吃得挺多的張牛角也是這麽想的,兩個人頗有默契的對視一眼,都沒把這敏感話題繼續下去。
此人名為郭圖,長得其貌不揚,加之體型如同營養不良一般,顯得枯瘦如柴,雙目不大但卻透著一股子奸猾尖嘴猴腮還長了兩撇稀稀拉拉的八字胡,其外形猶如千年的老耗子成了精,正是這麵目猥瑣的郭圖獻出的絕戶計,張燕誘敵深入,避其鋒芒,將朱儁大軍引入真定縣城,不費力氣就活生生的上演了一幕甕中捉鱉,小火這麽一放,不費一兵一卒,就將官軍燒死大半,以至於讓朱儁險些葬身真定縣城的火海之中。
張燕是遊手好閑的二流子出身,身體強壯,腦筋靈活,但畢竟沒啥文化,除了爭強鬥狠之外,這些用兵之道看起來挺深奧的哪是張燕能領會得來其中精髓的,隻是張燕當日起兵之時,雖然沒少劫掠百姓,但是對那些靠著錢財疏通做上官位的官員痛惡至極,凡率黑山眾所到之處必定格殺勿論,斬首示眾,以至冀州各地貪官汙吏鄉紳惡霸無不望風喪膽。
郭圖本在真定縣城做得一名書佐小吏,但卻因為沒錢賄賂打點,正逢十常侍當日買賣官爵,本就官職微乎其微更是受到當時剛剛買官上任的新任縣令王萊的百般刁難壓榨。但這郭圖性格陰狠,哪能吃這啞巴虧,見朝廷對自己不仁,自己幹脆也就不義,黑山軍占了真定,郭圖作為官僚階級當然也屬於黑山軍的打擊範圍之列。郭圖以好漢不吃眼前虧為理由說服自己,利用三寸不爛之舌遊說張燕,終於幸免於難,保存了性命,張燕覺得此人有兩把刷子就留在自己身邊出謀劃策,郭圖知張燕勢頭越來越大,料其軍中定糧草不濟,在聽說朝廷大軍前來征討之後主動找張燕獻上誘敵深入劫其糧草的黑方子,終於是朱儁大敗真定城,一失足成千古恨,丟人又現眼損兵還折將。
張燕本就厭惡這些靠著走後門上去的小官小吏,平日裏見他們橫行鄉裏,早在還是街頭少年之時便多次大打出手,現今當了大哥,更是不會放過對這些肥肥胖胖的得誌小人。自打得了郭圖,更是如虎添翼,打擊貪官汙吏更是得心應手,利用郭圖熟悉真定情況,也在各處豪門大族手裏掠奪了不少糧草物資。但是朝廷多年的腐朽使這些貧瘠的小縣城遠遠擔負不起黑山大軍的需求,張燕之眾雖然塞滿了牙縫,也隻能做到饑一頓飽一頓。
然而郭圖所做僅僅是為了報複朝廷不公正待遇,不惜跟著張燕加入黑山軍擔任某事披上了反賊的名號。每次張燕攻取周圍縣城,不免與那人數不多的守軍已經民眾自發組織起來的義軍交兵,郭圖每每獻計用最少之代價獲取最大利益,於是四肢發達但卻沒什麽謀略的張燕便奉郭圖做了軍師。真定縣的小試牛刀,便讓朱儁的征討大軍險些全軍覆沒,張燕對郭圖更是信賴有加。
如今張燕為黑山軍中對歸順之事意見不一心煩意亂,於是便把他請來,連同王當和孫輕兩個一起出生入死兄弟,在這商議如何是好。
郭圖聽張燕把事情詳細的說完一遍,沉寂片刻,淡淡的說道:“張頭領所處危矣!”
張燕一愣,笑道:“軍師說笑了吧?我現在好好的,有何危險?”
郭圖露出一絲詭異的笑容,說道:“張首領認為眼下可以一直追隨自己的兵馬有多少?”
張燕默默的盤算了半晌,答道:“我手下可用之兵十餘萬,再加上追隨響應的,總得有四五十萬人馬。“
“這些人除卻首領的本部人馬,他們能乖乖的聽從您的安排,跟著您一起降了朝廷嗎?”郭圖一句話說完,張燕陷入了沉思當中,是啊,自己大小玩到大的這些兄弟肯定能聽我的,那些跟著打秋風的玩意能乖乖聽命降了朝廷嗎?”看著架勢,說什麽的都有,張燕不禁無奈的搖搖頭。
“那些不願投降還在做著皇帝夢的家夥,定會起殺心,此時在首領這或許不敢怎麽樣,但一回到自己的地盤,絕對會跟您翻臉。”郭圖篤定的說。
孫輕聞言大怒道:“還讓他們回去,我這就去結果了這幫家夥!”孫輕提著刀就要往外走,郭圖趕緊攔住。“孫小帥稍安勿躁,這些人活著,咱們首領才會安然無恙!”
幾個人驚疑不定的同時問道:“此話怎講。”
郭圖捋著自己的的八字胡得意的說道:“此次朝廷定會同意招安,這些人活著,繼續造他們的反,咱們的首領才會有用武之地,這些人若是此時死了,焉能保證朝廷不會誆騙首領進京然後殺之?”
張燕聽完,眉毛一挑,暗自思付,嗯,是這麽個理。於是這投降大會不開了,各方起義軍統帥四散而走,各回自己的地盤不提,朝廷同意招安的旨意沒過幾天也到了,得了郭圖的點撥,張燕心不慌氣不短的從容進京。
待到張燕進了洛陽,朝中權力大洗牌早已塵埃落定,張燕那是地地道道的純鄉下人,哪進過首都這樣高級的地方,來到洛陽城兩眼一抹黑,是根本分不清東西南北,左瞧右看的眼花直繚亂。在朝廷派的招安小太監的帶領下,被匆匆的安排到了驛站,之後那特使急匆匆的趕回皇宮複命去了。靈帝病重不能理事,特使隻好轉而去找被全權委托的何進大將軍。
聽聞赫赫有名的黑山軍首領張燕隻帶三五隨從進了京,知其誠意,何進不敢大意,趕忙吩咐下去明日召開大朝會。自己剛剛承包了朝政,也得有點像樣的政績不是,這不,政績自己送上門了。
今天一早,大朝會在何進的主持下如期召開,靈帝不在就屬何進大了,滿朝文武呼呼啦啦的占了一殿,張燕別看平時光棍兮兮,哪見過這個架勢,上到朝堂,那小心眼緊張的砰砰直跳。朱儁重新獲得權利,如今也站到了武將列的前麵,跟皇普嵩齊頭,見張燕果真前來接受招安,心中大喜,臉上更是得意洋洋,看著沒,不是我打敗仗,是他娘十常侍誣陷我,這不人家張燕來投降了,還不都是我的功勞嗎?
張燕到了朝堂,見龍椅之上空蕩蕩的沒人坐,隻有一名威風凜凜的中年男人在禦階之下立著,張燕跪倒在地,山呼萬歲。
何進看著張燕,例行公事般,把前因後果一說,然後又說朝廷皇上寬宏大量就赦了張燕等人的造反大罪,允許起編入軍中為官。張燕千恩萬謝不提,然後把各地黑山軍首領不肯跟著自己投降的事情如實道來,滿臉苦澀,表情很是忐忑。
袁隗聽聞之後大喜,知道機會來了,慌忙出列說道:“黑山軍張燕部率眾歸降,此乃我大漢天威不倒,奈何仍有那執迷不悟者,俗話說舉才舉賢,臣舉薦中軍校尉袁紹前去平叛。”曹嵩聽了心中暗罵,舉才舉賢?你純屬放屁,誰看不出你那點小私心,你家侄子袁術領了南陽太守,這會又舉薦你家袁紹前往平黑山,你沒私心騙鬼呢?
大將軍何進本來想著不費勁就弄點政績出來,哪知道半路還有這事,黑山軍餘眾不肯歸降,這張燕就更不能怠慢了,慌忙出言好言安慰張燕不必自責雲雲。袁隗舉薦袁紹前往平頂黑山餘部,袁家在自己奪權過程中出力甚大,也不好拂了人家麵子,就順口應了下來。
“袁太傅所言有理,本大將軍定會稟明聖上,由袁中軍前往平叛。”何進開口了,袁隗也就放下心來,稟明聖上還不就是個幌子,你何進現在威風的很呢。
何進這次辦事可絕不拖遝,趕忙寫下奏疏讓小太監到後宮請示劉宏,沒過多久小太監捧著已然被傳國玉璽蓋上鮮紅大印的奏疏匆匆回來複命,何進嘴角一抹得意。
袁紹被封為虎賁中郎將前往黑山平叛,張燕被封平賊將軍,跟趙銘等人當初得到的封號一樣是個五品的雜牌將軍,但是張燕不懂的其中門道,隻聽這平賊將軍的封號威風的很,心中還得意洋洋。張燕作為袁紹副將,率領本部人馬助袁紹平定叛亂。
說是協助,其實還得是張燕部作為主力,朝中哪有什麽大軍可派了,袁紹離京就帶了兩千精銳禁軍,指望袁紹這兩千多人平幾十萬叛軍?鬧呢!
張燕剛剛到洛陽就又被匆匆的派回去了,期間隻跟自己的大哥張牛角見了一麵,趙銘對於張燕受封將軍,是打心眼裏高興,歡喜之意發自真心,這個作為閱人無數的少年頭領張燕還是看的出來的。
聽說趙銘被晉封上黨郡守,不日就要啟程上任,前途不可限量,張燕的心思可就活泛了,郡守那可是手握大權的一方土皇帝,這事張燕是知道了,如今漢王朝這個熊樣能維持多久真的不知道,自己的大哥的大哥現在水漲船高,將來漢室垮了,那可是有資格爭霸天下的人物,不由得說道:“趙將軍,要不然我張燕帶著人馬跟著您混得了,您馬上就貴為一郡值守,前途遠大我張燕還是看的出來的。”
趙銘微微一笑道:“那袁紹被封虎賁中郎將,前程比我還遠大。”張燕撇撇嘴道:“我們少年雖沒見過大世麵,可三教九流的人物見的多了,我跟那袁紹雖然隻打了一次交道,可是我總覺得他袁紹不是個能容人的主,再說我大哥不是在您這嗎?”
幾個人相談甚歡,一場酒宴喝的酣暢淋漓,趙銘看似無意的說道:“現如今朝廷旨意已下,如何更改,日後若有機會,你小張再來我帳下不遲。”說完哈哈大笑,舉杯痛飲,好像是喝多了。
張燕看了眼不善言辭的大哥張牛角,心中暗自思索:“我大哥可是黃巾軍的大將,趙銘都敢私自留在身邊,可知其目標不太可能隻是當個區區太守,日後若有機會?什麽機會?……”
旁邊坐著不說話卻吃得挺多的張牛角也是這麽想的,兩個人頗有默契的對視一眼,都沒把這敏感話題繼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