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回宮,稍事休息之後,即刻召群臣朝會,商議應對戎夷圍攻之事。
殿上,氣氛沉重,不複迎接楚王時的熱鬧之態。
“國中大饑,山戎至於阜山、陽丘;庸率群蠻叛楚,糜率百濮至選。”楚王坐在上首,道,“眾卿可有良策?”
話音落下,未幾,一名大夫出來,道,“臣以為,遷都阪高,可解此急。”
大臣們議論紛紛,有人反對,有人讚成。
“群蠻群夷,氣勢洶洶。山戎已下陽丘,訾枝危矣。此地距郢不過二百裏,一旦攻下,郢則難保,不若遷都,以暫避風險。”
“一旦郢失守,其害無窮,不若暫以退為守……”
“好個以退為守!”蘇從冷笑,出列斥道,“大敵當前,爾等不思征伐,反一意退卻,是為可恥!”
“大夫此言謬矣!”立刻有人反駁道,“我等皆為王事謀劃,遷都亦乃權宜之策,何言可恥!”
“退得一時,豈可保一世!”這時,工尹j賈亦出列,道,“臣以為,我能往,寇亦能往,不如伐庸。夫麇與百濮,謂我饑不能師,故伐我也!若我出師,必懼而歸。百濮離居,將各走其邑,誰暇謀人!”
此言出來,即刻引得一片讚同之聲。
“臣以為可!”伍舉即刻附議道。
蘇從亦道,“臣亦以為可!”
楚王看著,不發一語,卻將目光看向一直未出聲的司馬`椒。
“司馬以為如何?”楚王道。
`椒神色從容,將殿上眾人環視,最後,向楚王一禮,“臣以為,工尹之策甚善。”
楚王定下心,即刻起身,朗聲道,“寡人已決,伐庸!”說罷,散朝。
*****
太陽落山,寺人點起燭火,將正宮的前堂照得明亮。
楚王設宴,與眾臣一道,招待公孫榮和巴國使者。樂師在堂下奏樂,寺人魚貫而入,精美的食器擺滿了各人的食案。
公孫榮手持醴酒,與楚王相敬,對飲而下。
“秦楚乃姻親之國,寡人素聞秦伯英名,惜未得麵見。公孫自秦國而來,不知秦伯近來身體安康否。”楚王坐在上首,和氣地問道。
“祖父安康,多謝大王。”公孫榮答道。
對麵,`椒打量著他,將一塊魚肉放入口中。他讚同楚王伐庸,不過與秦、巴結盟,卻並非他的意願。楚王未與他商議便遣使求盟,令他很是不快。
“聽說公孫曾遊曆列國?”`椒問。
公孫榮知道`椒是楚國司馬,微笑道:“餘從君父之命,往來遊學,不過數國。”
“晉、齊、魯、燕,都去過麽?”
“北方諸國,餘皆踏足。”
“公孫去過晉國?”`椒微笑,“餘與範會素識,多年未見,不知其歸晉後如何?”
這話出來,宴上眾人皆看過來。
範會原本是晉卿,受文公重用。約十年前,晉襄公薨,公子爭位,範會受連累,出奔秦國,輔佐秦伯。兩年前,晉人擔心範會助秦國為患,使計詐了秦伯,誘回範會。此事,雖並未釀成戰禍,卻是一樁笑料。`椒在宴上與公孫榮提起範會,難免讓人感到意有所指。
下首,伍舉和蘇從對視,皆是詫異。
j賈瞥著`椒,緩緩飲一口酒,看向楚王,他並無表示。
公孫榮卻神色不改,片刻,笑了笑。
“範卿麽,”他說,“餘確曾拜會過,其在晉國廣有賢名,秦晉近年來不曾交兵,亦乃範卿之力。”
`椒見公孫榮年紀輕輕,卻有一番沉著氣度,頗有幾分詫異。他看一眼不遠處的族弟`商,`商會意,向公孫榮道,“餘聞公子曾與戎狄交戰,未知確否?”
公孫榮答道:“正是。秦國為天子扼守西北,與戎狄交戰如家常之事。”
`商繼而道:“餘曾聞貴國戰法,以馬陣在前,車卒在後,衝亂敵陣以廝殺,戎狄聞之喪膽。”
公孫榮微笑:“此陣乃先公所創,曾重創戎人,收複大片疆域。”
`商亦笑:“餘有一惑久矣,不得其解,未知可否請教公孫。”
公孫榮道:“願聞其詳。”
“吾聞貴國此番結盟,意在求銅。”`商笑笑,“貴國戰陣既如此了得,何須有銅。”
眾人皆變色。
`商這話太過,頗有不敬之意。蘇從皺眉,想駁斥兩句,卻被伍舉按住。他搖搖頭,示意蘇從看向上首。
楚王端坐,喜怒不辨,而旁邊,`椒自顧飲酒,似無所聞。
公孫榮聽了`商的話,笑了笑:“秦國西有戎狄,東有晉,秦將卒雖勇,牲畜雖壯,奈何皆是血肉之軀。我聞楚人以舟船縱橫江澤,舟船布作水陣,可當萬夫。不知楚人破敵,亦僅以舟船麽?”
`商有些訝色,卻很快道:“國之大事,唯祀與戎。銅,可為鼎簋,可為兵刃。貴國除了牛馬,不知還可為何事,值得楚人以銅相易?”
“秦國所貿者,並非牛馬。”公孫榮不緊不慢,“我聽聞古時作器之法,一器一範。一件大鼎,須耗時六月,十範隻得一件成器,是以工匠常怨勞而不獲。如今作器,分模鑄之,大鼎月餘可得。同為作鼎,何以耗費懸殊?楚國南有蠻夷,東有吳,北有鄭、宋,其後有晉,群雄環伺,與秦無異。楚秦分居南北,便如分鑄之模範,合力作器,牽製四方,其中之利,又豈止銅山牛馬可比?”
“此乃其一,”公孫榮目光灼灼,“其次,秦楚之間道路遙遠,而晉國乃是近鄰。楚國向晉國供給銅料,卻反不予盟國,豈非厚薄失當?”
聽得此言,楚王微微揚眉。
堂上一陣安靜,片刻,蘇從首先大笑起來,拊掌。
眾人紛紛拊起掌,交口稱讚,有人高聲道,“公孫之言,實玉帛之質!”
氣氛登時扭轉,`椒結舌,臉色半紅半白,看向`椒。
`椒神色不定,此時卻也隻得笑笑,心不甘情不願地拍了兩下掌。
楚王坐在上首,目光微微凝起。他看著公孫榮,頗有另眼看待之感。這位公孫年紀不大,但秦伯卻放心將使楚之事交付與他,不是沒有緣由的。
“秦楚各居北南,同為遠藩。”楚王道,“先王遠矚,乃結秦楚之好,貿易互利,共討外敵,亦乃諸公之智。”說罷,他讓寺人添酒,向公孫榮舉觴。
一番話不輕不重,正好做了台階。
楚王示好,公孫榮也不能拂了主人的意,笑笑,舉盞對眾人一禮,把酒飲下。
*****
阡陌來到王宮之後,寺人渠考慮著阡陌的身份,沒有把她安排在後宮,而是像官署之人一樣,讓她住進了宮署的廂房裏。
沒有別人來管她,阡陌無所事事,在參觀完附近幾間宮室漂亮的結構和裝飾之後,問寺人渠,有沒有醫術方麵的典籍能讓她看一看。
“醫術?”寺人渠想了想,有些為難,道,“我也不知,不過這宮署中有一間藏室,其中有不少典冊。”看到阡陌露出欣喜之色,寺人渠忙道,“那是少臧所轄,我可做不得主。”
阡陌也知道寺人渠是個仆人,沒什麽權力,但還是希望試一試,懇求道,“大王帶我來,是為了治疫。我看典冊,也是為此,如今出征在即,大事為重,還請替我問詢一二。”
寺人渠聽她這話也在理,歎口氣,勉強答應下來。
掌藏室的少臧是個頗具學究氣的老者,聽了寺人渠的話,他疑惑地看看阡陌。
“這是大王要帶去治疫的醫師,”寺人渠說著,歎口氣,“聽聞前方瘴疫甚猛,不知損了多少壯士,小人每每想起便是憂心,也做不得什麽……”
他說得淒淒切切,眼看要舉袖擦眼睛,少臧受不了地揮揮手,“知曉了知曉了,既是大王帶來之人,入內便是。”說罷,他讓二人留在前室,自己入內,鑽進數不清的架子裏,好一會,抱著一堆簡冊出來。
“醫術典冊,並無許多。”他放在案上,對阡陌道,“典籍寶貴,不可帶走,子須留在此處查閱。”
阡陌高興不已,答應下來,連聲道謝。
*****
夜色深了,散宴之後,寺人們掌著燈,攙扶步伐不穩的賓客們離開。
伍舉將嘴裏說著“我未醉”的蘇從交給家老,待得他們離去,看看頭頂,月正中天。月光清明,幽藍的天幕下,宮室巨大的屋頂如山陵一般,靜謐而宏偉。
“你不回去?”身後傳來一個聲音,伍舉回頭見是楚王,連忙行禮。
“不回了。”他說,“小臣已派人送信回去,說今夜宿在王宮。”
楚王知道他這般是為了什麽,有些無奈,“寡人又做了那擋箭之盾,嗯?”
伍舉訕笑,忙道,“不敢。”
這時,一名寺人來到,對楚王說,他的母親蔡姬要見他。
楚王答應,看看伍舉,自嘲一笑,“寡人亦有躲不得之事。”說罷,登了車,吩咐往蔡姬的延年宮而去。
伍舉送了楚王,站了一會,徑自回官署。
夜裏,宮中安靜,宮道上除了他,隻偶爾有夜巡的士卒和寺人。宮署中也已經安靜下來,衛士見是他來,連忙開門。伍舉正走回自己的院子,不料路過藏室的時候,發現裏麵還亮著燈。
他與少臧平日相善,知道他是個到了時辰便不肯多留的人,不禁訝異,走過去。
藏室裏麵,少臧不在,案前卻坐著一名女子,手裏拿著簡冊,似乎看得費勁,眉頭皺得擰起。
工妾陌?伍舉看著她,愣了愣。
殿上,氣氛沉重,不複迎接楚王時的熱鬧之態。
“國中大饑,山戎至於阜山、陽丘;庸率群蠻叛楚,糜率百濮至選。”楚王坐在上首,道,“眾卿可有良策?”
話音落下,未幾,一名大夫出來,道,“臣以為,遷都阪高,可解此急。”
大臣們議論紛紛,有人反對,有人讚成。
“群蠻群夷,氣勢洶洶。山戎已下陽丘,訾枝危矣。此地距郢不過二百裏,一旦攻下,郢則難保,不若遷都,以暫避風險。”
“一旦郢失守,其害無窮,不若暫以退為守……”
“好個以退為守!”蘇從冷笑,出列斥道,“大敵當前,爾等不思征伐,反一意退卻,是為可恥!”
“大夫此言謬矣!”立刻有人反駁道,“我等皆為王事謀劃,遷都亦乃權宜之策,何言可恥!”
“退得一時,豈可保一世!”這時,工尹j賈亦出列,道,“臣以為,我能往,寇亦能往,不如伐庸。夫麇與百濮,謂我饑不能師,故伐我也!若我出師,必懼而歸。百濮離居,將各走其邑,誰暇謀人!”
此言出來,即刻引得一片讚同之聲。
“臣以為可!”伍舉即刻附議道。
蘇從亦道,“臣亦以為可!”
楚王看著,不發一語,卻將目光看向一直未出聲的司馬`椒。
“司馬以為如何?”楚王道。
`椒神色從容,將殿上眾人環視,最後,向楚王一禮,“臣以為,工尹之策甚善。”
楚王定下心,即刻起身,朗聲道,“寡人已決,伐庸!”說罷,散朝。
*****
太陽落山,寺人點起燭火,將正宮的前堂照得明亮。
楚王設宴,與眾臣一道,招待公孫榮和巴國使者。樂師在堂下奏樂,寺人魚貫而入,精美的食器擺滿了各人的食案。
公孫榮手持醴酒,與楚王相敬,對飲而下。
“秦楚乃姻親之國,寡人素聞秦伯英名,惜未得麵見。公孫自秦國而來,不知秦伯近來身體安康否。”楚王坐在上首,和氣地問道。
“祖父安康,多謝大王。”公孫榮答道。
對麵,`椒打量著他,將一塊魚肉放入口中。他讚同楚王伐庸,不過與秦、巴結盟,卻並非他的意願。楚王未與他商議便遣使求盟,令他很是不快。
“聽說公孫曾遊曆列國?”`椒問。
公孫榮知道`椒是楚國司馬,微笑道:“餘從君父之命,往來遊學,不過數國。”
“晉、齊、魯、燕,都去過麽?”
“北方諸國,餘皆踏足。”
“公孫去過晉國?”`椒微笑,“餘與範會素識,多年未見,不知其歸晉後如何?”
這話出來,宴上眾人皆看過來。
範會原本是晉卿,受文公重用。約十年前,晉襄公薨,公子爭位,範會受連累,出奔秦國,輔佐秦伯。兩年前,晉人擔心範會助秦國為患,使計詐了秦伯,誘回範會。此事,雖並未釀成戰禍,卻是一樁笑料。`椒在宴上與公孫榮提起範會,難免讓人感到意有所指。
下首,伍舉和蘇從對視,皆是詫異。
j賈瞥著`椒,緩緩飲一口酒,看向楚王,他並無表示。
公孫榮卻神色不改,片刻,笑了笑。
“範卿麽,”他說,“餘確曾拜會過,其在晉國廣有賢名,秦晉近年來不曾交兵,亦乃範卿之力。”
`椒見公孫榮年紀輕輕,卻有一番沉著氣度,頗有幾分詫異。他看一眼不遠處的族弟`商,`商會意,向公孫榮道,“餘聞公子曾與戎狄交戰,未知確否?”
公孫榮答道:“正是。秦國為天子扼守西北,與戎狄交戰如家常之事。”
`商繼而道:“餘曾聞貴國戰法,以馬陣在前,車卒在後,衝亂敵陣以廝殺,戎狄聞之喪膽。”
公孫榮微笑:“此陣乃先公所創,曾重創戎人,收複大片疆域。”
`商亦笑:“餘有一惑久矣,不得其解,未知可否請教公孫。”
公孫榮道:“願聞其詳。”
“吾聞貴國此番結盟,意在求銅。”`商笑笑,“貴國戰陣既如此了得,何須有銅。”
眾人皆變色。
`商這話太過,頗有不敬之意。蘇從皺眉,想駁斥兩句,卻被伍舉按住。他搖搖頭,示意蘇從看向上首。
楚王端坐,喜怒不辨,而旁邊,`椒自顧飲酒,似無所聞。
公孫榮聽了`商的話,笑了笑:“秦國西有戎狄,東有晉,秦將卒雖勇,牲畜雖壯,奈何皆是血肉之軀。我聞楚人以舟船縱橫江澤,舟船布作水陣,可當萬夫。不知楚人破敵,亦僅以舟船麽?”
`商有些訝色,卻很快道:“國之大事,唯祀與戎。銅,可為鼎簋,可為兵刃。貴國除了牛馬,不知還可為何事,值得楚人以銅相易?”
“秦國所貿者,並非牛馬。”公孫榮不緊不慢,“我聽聞古時作器之法,一器一範。一件大鼎,須耗時六月,十範隻得一件成器,是以工匠常怨勞而不獲。如今作器,分模鑄之,大鼎月餘可得。同為作鼎,何以耗費懸殊?楚國南有蠻夷,東有吳,北有鄭、宋,其後有晉,群雄環伺,與秦無異。楚秦分居南北,便如分鑄之模範,合力作器,牽製四方,其中之利,又豈止銅山牛馬可比?”
“此乃其一,”公孫榮目光灼灼,“其次,秦楚之間道路遙遠,而晉國乃是近鄰。楚國向晉國供給銅料,卻反不予盟國,豈非厚薄失當?”
聽得此言,楚王微微揚眉。
堂上一陣安靜,片刻,蘇從首先大笑起來,拊掌。
眾人紛紛拊起掌,交口稱讚,有人高聲道,“公孫之言,實玉帛之質!”
氣氛登時扭轉,`椒結舌,臉色半紅半白,看向`椒。
`椒神色不定,此時卻也隻得笑笑,心不甘情不願地拍了兩下掌。
楚王坐在上首,目光微微凝起。他看著公孫榮,頗有另眼看待之感。這位公孫年紀不大,但秦伯卻放心將使楚之事交付與他,不是沒有緣由的。
“秦楚各居北南,同為遠藩。”楚王道,“先王遠矚,乃結秦楚之好,貿易互利,共討外敵,亦乃諸公之智。”說罷,他讓寺人添酒,向公孫榮舉觴。
一番話不輕不重,正好做了台階。
楚王示好,公孫榮也不能拂了主人的意,笑笑,舉盞對眾人一禮,把酒飲下。
*****
阡陌來到王宮之後,寺人渠考慮著阡陌的身份,沒有把她安排在後宮,而是像官署之人一樣,讓她住進了宮署的廂房裏。
沒有別人來管她,阡陌無所事事,在參觀完附近幾間宮室漂亮的結構和裝飾之後,問寺人渠,有沒有醫術方麵的典籍能讓她看一看。
“醫術?”寺人渠想了想,有些為難,道,“我也不知,不過這宮署中有一間藏室,其中有不少典冊。”看到阡陌露出欣喜之色,寺人渠忙道,“那是少臧所轄,我可做不得主。”
阡陌也知道寺人渠是個仆人,沒什麽權力,但還是希望試一試,懇求道,“大王帶我來,是為了治疫。我看典冊,也是為此,如今出征在即,大事為重,還請替我問詢一二。”
寺人渠聽她這話也在理,歎口氣,勉強答應下來。
掌藏室的少臧是個頗具學究氣的老者,聽了寺人渠的話,他疑惑地看看阡陌。
“這是大王要帶去治疫的醫師,”寺人渠說著,歎口氣,“聽聞前方瘴疫甚猛,不知損了多少壯士,小人每每想起便是憂心,也做不得什麽……”
他說得淒淒切切,眼看要舉袖擦眼睛,少臧受不了地揮揮手,“知曉了知曉了,既是大王帶來之人,入內便是。”說罷,他讓二人留在前室,自己入內,鑽進數不清的架子裏,好一會,抱著一堆簡冊出來。
“醫術典冊,並無許多。”他放在案上,對阡陌道,“典籍寶貴,不可帶走,子須留在此處查閱。”
阡陌高興不已,答應下來,連聲道謝。
*****
夜色深了,散宴之後,寺人們掌著燈,攙扶步伐不穩的賓客們離開。
伍舉將嘴裏說著“我未醉”的蘇從交給家老,待得他們離去,看看頭頂,月正中天。月光清明,幽藍的天幕下,宮室巨大的屋頂如山陵一般,靜謐而宏偉。
“你不回去?”身後傳來一個聲音,伍舉回頭見是楚王,連忙行禮。
“不回了。”他說,“小臣已派人送信回去,說今夜宿在王宮。”
楚王知道他這般是為了什麽,有些無奈,“寡人又做了那擋箭之盾,嗯?”
伍舉訕笑,忙道,“不敢。”
這時,一名寺人來到,對楚王說,他的母親蔡姬要見他。
楚王答應,看看伍舉,自嘲一笑,“寡人亦有躲不得之事。”說罷,登了車,吩咐往蔡姬的延年宮而去。
伍舉送了楚王,站了一會,徑自回官署。
夜裏,宮中安靜,宮道上除了他,隻偶爾有夜巡的士卒和寺人。宮署中也已經安靜下來,衛士見是他來,連忙開門。伍舉正走回自己的院子,不料路過藏室的時候,發現裏麵還亮著燈。
他與少臧平日相善,知道他是個到了時辰便不肯多留的人,不禁訝異,走過去。
藏室裏麵,少臧不在,案前卻坐著一名女子,手裏拿著簡冊,似乎看得費勁,眉頭皺得擰起。
工妾陌?伍舉看著她,愣了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