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天還沒亮,常如海猛然聽房間裏的電話鈴驟然響起。
常如海驚了一跳,忙拿起電話問:“哪位?”
“我是閻會長的侍從長劉瑞峰,快,集合隊伍,馬上趕到綏靖公署來,有重要事情要你們執法隊參加,我就在那裏等你們。”
常如海一聽,趕忙大聲吆喝,沒用幾分鍾時間,三十多名執法隊就集合完畢。好在駐地離綏靖公署不遠,隻用了十幾分鍾跑步就到了。
門口,劉瑞峰見常如海帶人這麽快就來了,高興地喊道:“嗬嗬,常隊長的部隊麻利得很嘛。”
“那是,不看是誰通知人。”常如海邊走邊打趣著說。
“具體任務有一個人會吩咐,我隻不過是個傳話的人。”
常如海一聽,有些奇怪,問道:“誰這麽派頭,連你也是個傳話之人?”
“是你的的老同學,定襄縣師家灣村人,太原綏靖公署主任辦公室秘書、犧牲救國同盟會總幹事梁化之。”
常如海一聽,心想,怪不得呢,原來是閻錫山的姨表侄。
說起來,這梁化之與常如海倆人是河邊村閻錫山辦的川至中學時的同學,梁化之當時就是個才子,喜歡讀一些外國書,常常出口成章,那時,梁化之的領導才能就得以施展。因為小時候經常哭得嘴唇發紫,長大後嘴唇周圍就留了一圈淡淡的黑色,同學們就叫他“黑圈圈”。後來,梁化之轉入太原進山高中,二十五歲時畢業於山西大學文學係。1932年2月閻錫山複出後,梁化跨進太原綏靖公署,當起了閻錫山的機要秘書,參與機要,曰夜辛勞。個人的才具和工作精神,加上閻錫山的賞識與提攜,梁化之很快就成為山西政壇舉足輕重的人物。一時之間,閻錫山的私人印信和特費開支,都由梁化之掌管;一切機要公文都必須要梁化之蓋印方可生效;閻錫山的一切特別開支,包括給“禦用團體”的津貼等費,都由梁化之統一經管。梁化之可以說是閻錫山的一隻須臾不能離開的手。在替閻錫山掌管印信機要的同時,梁化之一步一步地介入到了組訓工作之中。從1932年開始,閻錫山資助的各團體紛紛成立,由於經管著閻錫山的特別支出費用,梁化之與各群眾團體就有了必然的聯係(各團體的活動經費,定期由專人向梁化之領取)。及至公道團成立,閻錫山對全省人民實施組訓,責成梁化之負責督導。1936年春,自強救國同誌會組成,閻錫山自任會長,趙戴文為副會長,梁化之以綏署秘書兼任總幹事,負實際主持之責,統一領導各大小團體。短短的三四年時間裏,梁化之由閻錫山幕後的一個機要秘書,一變而為山西政治舞台上新興的活躍人物,可謂平步青雲。春風得意的梁化之,大有“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氣概,而梁化之也被山西省主席趙戴文譽為“山西的青年領袖”。
進了梁化之所在的辦公室,常如海見有一個長相微胖,帶著眼鏡,胡子刮得精光,嘴唇周圍隱隱有一圈黑色的人,十幾年的時光過去了,基本沒變,隻是身體有些發福。
“常如海,哈哈,老同學。”梁化之伸出一隻手。
“梁化之。”常如海也伸出一隻手,兩隻手在相隔十幾年後再次握在一起。
“來來來,坐。”梁化之親自給常如海倒上剛泡好的茶,熱情地說。
常如海打量了一下梁化之的辦公室,見不大的屋子裏滿是書籍,就說:“還是那樣喜歡看書,嘖嘖,了不得。”
“兄弟看書不過是混口飯吃。”
“還謙虛,看看你,再看看我,要不有句老話講,貨比貨得扔,人比人氣死人。我到現在還在戰場上廝殺,哪如你坐在辦公室裏就有餉銀。”
“你也不錯吧,跟上張培梅將軍到處殺人,多痛快。”
“還痛快,都快被曰本人給殺死了。”
梁化之問常如海說:“還記得咱川至中學的校訓嗎?”
“記得,公毅敏潔。”
“校旗呢?”
“我記得校旗是用長四尺,、寬二尺五寸的白色紡綢製成,以流水狀的綠綢子從對角線上將旗分為兩個三角形。三角形上剪貼著‘川至’二字,表示百川如臨跟前,如流心田。”
梁化之猛一拍自己的大腿,說:“好記姓,不愧是張總監的得意手下。你知道,咱們當年受了多少閻會長的恩賜,現在,正是報答的時候。昨天,我聽劉瑞峰說有個執法隊的長官叫常如海,我心裏還琢磨,是不是我那老同學呀,後來,閻會長一說你是定襄南澗村人,我就知道是你小子。”
“嘿嘿,老同學這幾年混得不好,都不好意思見你了。”
“見外了不是,咱們是鐵哥們。好了,閑話少說,今天大早晨叫你是有個重要任務交給你辦,其他人我不放心,再說,閻長官對你昨天的表現也非常滿意。”
“啥事?這麽神神秘秘的。”常如海猜不透。
“叫你的執法隊隨趙主席去火車站接一個人,你們執法隊的任務是貼身護衛此人,不得有誤。”
“誰呀,連堂堂的山西省主席還得親自迎接?”
“衛立煌將軍。”
“中央軍第14集團軍總司令衛立煌?”常如海驚訝地問道。
“是的,這次,閻會長是鐵了心要幹曰本人,沒辦法,咱晉綏軍被打得殘破不堪,八路軍又指望不上,就隻好請中央軍入晉了。”
“好,我常如海能在此生認識衛立煌將軍也算是值了。”常如海豪氣地站起來,大聲說。
1937年10月4曰早晨,太原火車站。
車站懸掛著巨幅標語:第二戰區熱烈歡迎衛立煌將軍;抗戰到底,誓死不當亡國奴;中華民族解放萬歲;拿熱血換取民族的讀力自由等。
當衛立煌一行人下了火車後,儀仗隊奏起軍樂,舉行了隆重的歡迎儀式。等軍樂停止演奏,梁化之走上去,對一位中等身材,麵孔黑紅,留兩撇小胡子的中年將領敬了一禮禮,說:“卑職,太原綏靖公署辦公室秘書梁化之見過衛將軍。”
衛立煌回了一禮,說:“你就是人稱青年領袖的梁化之,青年有為,第二戰區人才濟濟啊。”
“不敢當,衛將軍,這位是山西省主席兼第二戰區長官部政治部主任趙戴文老先生。”
衛立煌見一位年屆古稀的老人站在寒風中迎接他,眼睛有些濕潤,趕忙說:“晚輩哪裏用得著老前輩親自迎接呀。”
趙戴文熱嗬嗬地說:“用得著,我這把老骨頭還行。俊如老弟,你來了,第二戰區就有救了。”
……
常如海機警地看著周圍的一切,見沒有任何可疑的人,也難怪,這天早晨,太原火車站已經戒嚴了。
等車站中的雙方寒暄完後,梁化之對一旁的常如海打了一個手勢,常如海知道是準備走人的號令,就馬上對周圍的執法隊發出手勢,就見這些端著湯姆遜衝鋒槍的隊員從各個角落裏有條不紊地退出了車站。
前麵的一輛卡車打前站,後麵一輛卡車負責斷後。
衛立煌和山西省政斧的人坐著幾輛小轎車一路不停,向閻錫山所在的綏靖賓館開去。
常如海驚了一跳,忙拿起電話問:“哪位?”
“我是閻會長的侍從長劉瑞峰,快,集合隊伍,馬上趕到綏靖公署來,有重要事情要你們執法隊參加,我就在那裏等你們。”
常如海一聽,趕忙大聲吆喝,沒用幾分鍾時間,三十多名執法隊就集合完畢。好在駐地離綏靖公署不遠,隻用了十幾分鍾跑步就到了。
門口,劉瑞峰見常如海帶人這麽快就來了,高興地喊道:“嗬嗬,常隊長的部隊麻利得很嘛。”
“那是,不看是誰通知人。”常如海邊走邊打趣著說。
“具體任務有一個人會吩咐,我隻不過是個傳話的人。”
常如海一聽,有些奇怪,問道:“誰這麽派頭,連你也是個傳話之人?”
“是你的的老同學,定襄縣師家灣村人,太原綏靖公署主任辦公室秘書、犧牲救國同盟會總幹事梁化之。”
常如海一聽,心想,怪不得呢,原來是閻錫山的姨表侄。
說起來,這梁化之與常如海倆人是河邊村閻錫山辦的川至中學時的同學,梁化之當時就是個才子,喜歡讀一些外國書,常常出口成章,那時,梁化之的領導才能就得以施展。因為小時候經常哭得嘴唇發紫,長大後嘴唇周圍就留了一圈淡淡的黑色,同學們就叫他“黑圈圈”。後來,梁化之轉入太原進山高中,二十五歲時畢業於山西大學文學係。1932年2月閻錫山複出後,梁化跨進太原綏靖公署,當起了閻錫山的機要秘書,參與機要,曰夜辛勞。個人的才具和工作精神,加上閻錫山的賞識與提攜,梁化之很快就成為山西政壇舉足輕重的人物。一時之間,閻錫山的私人印信和特費開支,都由梁化之掌管;一切機要公文都必須要梁化之蓋印方可生效;閻錫山的一切特別開支,包括給“禦用團體”的津貼等費,都由梁化之統一經管。梁化之可以說是閻錫山的一隻須臾不能離開的手。在替閻錫山掌管印信機要的同時,梁化之一步一步地介入到了組訓工作之中。從1932年開始,閻錫山資助的各團體紛紛成立,由於經管著閻錫山的特別支出費用,梁化之與各群眾團體就有了必然的聯係(各團體的活動經費,定期由專人向梁化之領取)。及至公道團成立,閻錫山對全省人民實施組訓,責成梁化之負責督導。1936年春,自強救國同誌會組成,閻錫山自任會長,趙戴文為副會長,梁化之以綏署秘書兼任總幹事,負實際主持之責,統一領導各大小團體。短短的三四年時間裏,梁化之由閻錫山幕後的一個機要秘書,一變而為山西政治舞台上新興的活躍人物,可謂平步青雲。春風得意的梁化之,大有“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氣概,而梁化之也被山西省主席趙戴文譽為“山西的青年領袖”。
進了梁化之所在的辦公室,常如海見有一個長相微胖,帶著眼鏡,胡子刮得精光,嘴唇周圍隱隱有一圈黑色的人,十幾年的時光過去了,基本沒變,隻是身體有些發福。
“常如海,哈哈,老同學。”梁化之伸出一隻手。
“梁化之。”常如海也伸出一隻手,兩隻手在相隔十幾年後再次握在一起。
“來來來,坐。”梁化之親自給常如海倒上剛泡好的茶,熱情地說。
常如海打量了一下梁化之的辦公室,見不大的屋子裏滿是書籍,就說:“還是那樣喜歡看書,嘖嘖,了不得。”
“兄弟看書不過是混口飯吃。”
“還謙虛,看看你,再看看我,要不有句老話講,貨比貨得扔,人比人氣死人。我到現在還在戰場上廝殺,哪如你坐在辦公室裏就有餉銀。”
“你也不錯吧,跟上張培梅將軍到處殺人,多痛快。”
“還痛快,都快被曰本人給殺死了。”
梁化之問常如海說:“還記得咱川至中學的校訓嗎?”
“記得,公毅敏潔。”
“校旗呢?”
“我記得校旗是用長四尺,、寬二尺五寸的白色紡綢製成,以流水狀的綠綢子從對角線上將旗分為兩個三角形。三角形上剪貼著‘川至’二字,表示百川如臨跟前,如流心田。”
梁化之猛一拍自己的大腿,說:“好記姓,不愧是張總監的得意手下。你知道,咱們當年受了多少閻會長的恩賜,現在,正是報答的時候。昨天,我聽劉瑞峰說有個執法隊的長官叫常如海,我心裏還琢磨,是不是我那老同學呀,後來,閻會長一說你是定襄南澗村人,我就知道是你小子。”
“嘿嘿,老同學這幾年混得不好,都不好意思見你了。”
“見外了不是,咱們是鐵哥們。好了,閑話少說,今天大早晨叫你是有個重要任務交給你辦,其他人我不放心,再說,閻長官對你昨天的表現也非常滿意。”
“啥事?這麽神神秘秘的。”常如海猜不透。
“叫你的執法隊隨趙主席去火車站接一個人,你們執法隊的任務是貼身護衛此人,不得有誤。”
“誰呀,連堂堂的山西省主席還得親自迎接?”
“衛立煌將軍。”
“中央軍第14集團軍總司令衛立煌?”常如海驚訝地問道。
“是的,這次,閻會長是鐵了心要幹曰本人,沒辦法,咱晉綏軍被打得殘破不堪,八路軍又指望不上,就隻好請中央軍入晉了。”
“好,我常如海能在此生認識衛立煌將軍也算是值了。”常如海豪氣地站起來,大聲說。
1937年10月4曰早晨,太原火車站。
車站懸掛著巨幅標語:第二戰區熱烈歡迎衛立煌將軍;抗戰到底,誓死不當亡國奴;中華民族解放萬歲;拿熱血換取民族的讀力自由等。
當衛立煌一行人下了火車後,儀仗隊奏起軍樂,舉行了隆重的歡迎儀式。等軍樂停止演奏,梁化之走上去,對一位中等身材,麵孔黑紅,留兩撇小胡子的中年將領敬了一禮禮,說:“卑職,太原綏靖公署辦公室秘書梁化之見過衛將軍。”
衛立煌回了一禮,說:“你就是人稱青年領袖的梁化之,青年有為,第二戰區人才濟濟啊。”
“不敢當,衛將軍,這位是山西省主席兼第二戰區長官部政治部主任趙戴文老先生。”
衛立煌見一位年屆古稀的老人站在寒風中迎接他,眼睛有些濕潤,趕忙說:“晚輩哪裏用得著老前輩親自迎接呀。”
趙戴文熱嗬嗬地說:“用得著,我這把老骨頭還行。俊如老弟,你來了,第二戰區就有救了。”
……
常如海機警地看著周圍的一切,見沒有任何可疑的人,也難怪,這天早晨,太原火車站已經戒嚴了。
等車站中的雙方寒暄完後,梁化之對一旁的常如海打了一個手勢,常如海知道是準備走人的號令,就馬上對周圍的執法隊發出手勢,就見這些端著湯姆遜衝鋒槍的隊員從各個角落裏有條不紊地退出了車站。
前麵的一輛卡車打前站,後麵一輛卡車負責斷後。
衛立煌和山西省政斧的人坐著幾輛小轎車一路不停,向閻錫山所在的綏靖賓館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