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掃完戰場,掩埋了陣亡的隊員,張培梅帶著殘餘的執法隊撤往南城一帶的鍾鼓樓等候下一步行動,自己則帶著趙岐功回到戰區指揮部參加團級以上軍官召開的會議。
趙戴文自從接到張培梅關於撤退的電話後,就讓機要參謀製定出部隊的撤退路線,現在,就等張培梅簽發命令後即可向各部傳達。
“鶴峰,你,來了。”趙戴文見張培梅渾身硝煙,左臂還挎著胳膊。
“嗯。”張培梅鼻子裏答應了一聲。
“這是機要秘書製定的撤退行動,請您過目。”趙戴文拿過一張紙來。
張培梅略微瀏覽了一遍,淡淡地說道:“可以。”說完,拿過一名參謀遞過來的筆,在撤退令的下方簽上了自己的名字。
“諸位,我晉綏軍第19軍已經圓滿地完成了閻長官下達的堅守隰縣三曰的作戰任務,今晚,我軍就要向大寧縣轉移,按照指揮部的要求,杜堃70師的203旅、205旅先行撤退,孟憲吉68師的210旅緊隨其後,殿後是損失最小的劉召棠的211旅。戰區指揮部以及野戰醫院和執法隊隨同68師師部一起撤退。大家還有什麽問題?”趙戴文問道。
“趙主席,傷員太多,沒那麽多汽車可怎麽辦?”問話的是210旅旅長蔡雄飛。
“這,可也是。”趙戴文沒想到底下的形勢不像他所製定的撤退命令一樣簡單,一時之間顯得有些不知所措。
“就是啊,尤其是重傷員,每一個重傷員就得四個士兵抬著,這會嚴重影響我軍撤退,萬一鬼子追來了可就麻煩了。”還是蔡雄飛訴苦。
底下人見蔡雄飛開了口,紛紛訴苦。
“要不這樣,我們把一些不能動的重傷員安排在隰縣城裏的老百姓家裏,給他們留一些錢,等他們傷好了,我們再接回來?”406團團長史澤波說。406團在此次隰縣保衛戰中打得最慘,全團幾乎減員三分之二。
“好像不妥吧,把受傷的官兵仍在敵後,你們於心何忍?”趙戴文的話在嘈雜的議論聲中顯得微不足道。
“怎麽就不行?我們又不是丟下他們不管,實在是個累贅啊。”蔡雄飛大聲嚷嚷。
“就是啊,這次戰鬥,我們損失嚴重,傷員占到了三分之一,真要是抬著傷員走,那得多少人抬啊?這不要人命嗎?”一個團長趁機訴苦。
……
趙戴文眼看自己壓不住這幫家夥,眼睛掃視著張培梅求援。
張培梅似乎睡著了,老僧入定一般不說話,或許,還沉浸在剛才的戰火中。
站在張培梅身後的趙岐功見一幫家夥欺負趙戴文老實,不敢插話,急忙推了張培梅一把,低聲提醒:“張總監,趙主席要你拿主意呢。”
張培梅猛然睜開眼,緩緩環視了會議室一遍。趙戴文急忙對眾人說?:“大家靜一靜,請張總監講幾句話。”
“諸位”,張培梅眼睛盯著滿屋子的人說道:“那些受傷的弟兄們是我們的同澤,是我們的戰友,也是我們同生共死的弟兄,麵對強敵,他們沒有退縮,沒有猶豫,用手中的槍殺敵。他們是我們最值得尊重的鐵血軍人,我們有什麽理由拋棄他們而安心獨自撤退呢?”
“可,我們確實有難處啊。”蔡雄飛嘟囔道。
張培梅走到蔡雄飛跟前,猛然一把抓住其前襟,大聲嗬斥道:“你個自私自利的家夥,我還不知道你的小算盤?你就是想丟下傷員獨自逃跑,再要蠱惑人心,我張培梅眼裏揉不得沙子。”說完,掏出手槍來,“哢嚓”一聲頂上了火。一旁的孟憲吉見狀,嚇了一跳,急忙拉住勸道:“張總監,別發火,蔡旅長也是一番好心。”
就在張培梅掏槍的當兒,趙戴文心裏“咯噔”一下,心“咚咚咚”的跳個不停,生怕心情不好的張培梅殺人,見孟憲吉打勸,也急著走過來勸慰:“鶴峰,咱們不在在討論問題嗎,把槍收起。”
蔡雄飛見張培梅那張幾乎黑得和包公一般的臉,早嚇得不敢與張培梅對視,掙脫張培梅的手,躲到一邊去,悶頭不敢說話。
張培梅“啪”的一下把手槍放在桌上,大聲說:“凡我晉綏軍將士,膽敢丟棄傷員者,我執法隊絕不會坐視不管。”
會議散後,張培梅帶著趙岐功回到駐地,吩咐常如海先行組織人員安排家屬和傷員的撤退工作,自己則把趙岐功支走,獨自一人留在自己的辦公室裏。
點上馬燈,清幽的燈光在小小的屋子裏亮了起來,照得這間曾經與自己度過兩個多月的屋子似乎有些了些溫暖。書桌上,筆筒裏的各種狼毫毛筆整齊地插著,幾張割好的宣紙擺放在桌子一角。張培梅靠在椅子上,眼睛閉著,腦子裏回想著五十多年來的經曆,似乎就像發生在昨天一樣。四十多年前,那個崞縣一個叫中泥河的小村子裏,一個從小失去父母的人在叔父的撫養下逐漸長大,後來,到鄰村三泉讀私塾,師從曹澤、樊仁久、郭立三,在後來,就讀於保定陸軍速成學堂,加入同盟會,辛亥革命山西首義中,擔任哨官(相當於排長),把閻錫山送上督軍的位置,從此,跟隨閻錫山長期經營山西,先後擔任都督府參謀長、晉南鎮守使、直奉大戰前線總指揮等職,抗戰爆發後,主動請纓出山,經南京政斧批準,就任第二戰區執法總監一職……
往事如煙,自打從戎以來,大多打得是內戰,不管是奉軍還是陝西軍,真是厭倦了戰爭,也與一些阿諛之徒合不來,要不是小曰本侵犯我國土,或許,自己就是一個老死鄉野的村夫。可是,世上沒有那麽多的可是,身為執法總監一職,卻沒能將王靖國執法,愧對執法總監一職。晉綏軍,這個閻錫山的地方武裝,雖然在抗戰這個事關民族危亡的時刻能堅決禦敵,但一個死氣沉沉的舊軍閥注定是沒有希望的,尤其是閻錫山是個慣於精打細算的人在,體製不會改變,或許……
張培梅不在想其他的事,拿起狼毫小楷來,在硯台裏磨了一會兒墨,試著蘸蘸筆,把脫就的虛毛拔掉,攤開宣紙,略一思索,抬頭寫道:百川兄鈞鑒……
給閻錫山的勸告信寫好,張培梅從口袋裏掏出從趙岐功那裏拿來的煙土膏子咽了下去。
趙岐功跑到張培梅家屬的院子,親自把三個夫人和幾個兒女交給負責護送轉移的執法隊員手裏,這才記起好長時間沒見張培梅了。進了駐地,見常如海還在為傷員的事忙前忙後,隨口就問:“張總監到哪裏去了?”
“你不是貼身侍衛嗎?我哪知道?”常如海奇怪地說。
趙岐功沒來由心跳了一下,急著問:“我走時張總監就在自己的辦公室裏,他一直沒出來嗎?”
“沒見啊?”常如海也覺奇怪。
“壞了,張總監把我給他買的煙土膏子要去了。”趙岐功說完抬腳就跑。
“等等。”常如海也預感要出事了。
趙岐功一腳踢開門,但見張培梅靠在背對著門的椅子上斜歪著頭,昏黃的馬燈快要熄滅了。
趙岐功失聲大叫:“張總監。”
常如海聽見趙岐功失魂落魄的叫聲,心頭莫名一陣悸動,幾步跑進門,恰好,馬燈熄滅了。
393)
趙戴文自從接到張培梅關於撤退的電話後,就讓機要參謀製定出部隊的撤退路線,現在,就等張培梅簽發命令後即可向各部傳達。
“鶴峰,你,來了。”趙戴文見張培梅渾身硝煙,左臂還挎著胳膊。
“嗯。”張培梅鼻子裏答應了一聲。
“這是機要秘書製定的撤退行動,請您過目。”趙戴文拿過一張紙來。
張培梅略微瀏覽了一遍,淡淡地說道:“可以。”說完,拿過一名參謀遞過來的筆,在撤退令的下方簽上了自己的名字。
“諸位,我晉綏軍第19軍已經圓滿地完成了閻長官下達的堅守隰縣三曰的作戰任務,今晚,我軍就要向大寧縣轉移,按照指揮部的要求,杜堃70師的203旅、205旅先行撤退,孟憲吉68師的210旅緊隨其後,殿後是損失最小的劉召棠的211旅。戰區指揮部以及野戰醫院和執法隊隨同68師師部一起撤退。大家還有什麽問題?”趙戴文問道。
“趙主席,傷員太多,沒那麽多汽車可怎麽辦?”問話的是210旅旅長蔡雄飛。
“這,可也是。”趙戴文沒想到底下的形勢不像他所製定的撤退命令一樣簡單,一時之間顯得有些不知所措。
“就是啊,尤其是重傷員,每一個重傷員就得四個士兵抬著,這會嚴重影響我軍撤退,萬一鬼子追來了可就麻煩了。”還是蔡雄飛訴苦。
底下人見蔡雄飛開了口,紛紛訴苦。
“要不這樣,我們把一些不能動的重傷員安排在隰縣城裏的老百姓家裏,給他們留一些錢,等他們傷好了,我們再接回來?”406團團長史澤波說。406團在此次隰縣保衛戰中打得最慘,全團幾乎減員三分之二。
“好像不妥吧,把受傷的官兵仍在敵後,你們於心何忍?”趙戴文的話在嘈雜的議論聲中顯得微不足道。
“怎麽就不行?我們又不是丟下他們不管,實在是個累贅啊。”蔡雄飛大聲嚷嚷。
“就是啊,這次戰鬥,我們損失嚴重,傷員占到了三分之一,真要是抬著傷員走,那得多少人抬啊?這不要人命嗎?”一個團長趁機訴苦。
……
趙戴文眼看自己壓不住這幫家夥,眼睛掃視著張培梅求援。
張培梅似乎睡著了,老僧入定一般不說話,或許,還沉浸在剛才的戰火中。
站在張培梅身後的趙岐功見一幫家夥欺負趙戴文老實,不敢插話,急忙推了張培梅一把,低聲提醒:“張總監,趙主席要你拿主意呢。”
張培梅猛然睜開眼,緩緩環視了會議室一遍。趙戴文急忙對眾人說?:“大家靜一靜,請張總監講幾句話。”
“諸位”,張培梅眼睛盯著滿屋子的人說道:“那些受傷的弟兄們是我們的同澤,是我們的戰友,也是我們同生共死的弟兄,麵對強敵,他們沒有退縮,沒有猶豫,用手中的槍殺敵。他們是我們最值得尊重的鐵血軍人,我們有什麽理由拋棄他們而安心獨自撤退呢?”
“可,我們確實有難處啊。”蔡雄飛嘟囔道。
張培梅走到蔡雄飛跟前,猛然一把抓住其前襟,大聲嗬斥道:“你個自私自利的家夥,我還不知道你的小算盤?你就是想丟下傷員獨自逃跑,再要蠱惑人心,我張培梅眼裏揉不得沙子。”說完,掏出手槍來,“哢嚓”一聲頂上了火。一旁的孟憲吉見狀,嚇了一跳,急忙拉住勸道:“張總監,別發火,蔡旅長也是一番好心。”
就在張培梅掏槍的當兒,趙戴文心裏“咯噔”一下,心“咚咚咚”的跳個不停,生怕心情不好的張培梅殺人,見孟憲吉打勸,也急著走過來勸慰:“鶴峰,咱們不在在討論問題嗎,把槍收起。”
蔡雄飛見張培梅那張幾乎黑得和包公一般的臉,早嚇得不敢與張培梅對視,掙脫張培梅的手,躲到一邊去,悶頭不敢說話。
張培梅“啪”的一下把手槍放在桌上,大聲說:“凡我晉綏軍將士,膽敢丟棄傷員者,我執法隊絕不會坐視不管。”
會議散後,張培梅帶著趙岐功回到駐地,吩咐常如海先行組織人員安排家屬和傷員的撤退工作,自己則把趙岐功支走,獨自一人留在自己的辦公室裏。
點上馬燈,清幽的燈光在小小的屋子裏亮了起來,照得這間曾經與自己度過兩個多月的屋子似乎有些了些溫暖。書桌上,筆筒裏的各種狼毫毛筆整齊地插著,幾張割好的宣紙擺放在桌子一角。張培梅靠在椅子上,眼睛閉著,腦子裏回想著五十多年來的經曆,似乎就像發生在昨天一樣。四十多年前,那個崞縣一個叫中泥河的小村子裏,一個從小失去父母的人在叔父的撫養下逐漸長大,後來,到鄰村三泉讀私塾,師從曹澤、樊仁久、郭立三,在後來,就讀於保定陸軍速成學堂,加入同盟會,辛亥革命山西首義中,擔任哨官(相當於排長),把閻錫山送上督軍的位置,從此,跟隨閻錫山長期經營山西,先後擔任都督府參謀長、晉南鎮守使、直奉大戰前線總指揮等職,抗戰爆發後,主動請纓出山,經南京政斧批準,就任第二戰區執法總監一職……
往事如煙,自打從戎以來,大多打得是內戰,不管是奉軍還是陝西軍,真是厭倦了戰爭,也與一些阿諛之徒合不來,要不是小曰本侵犯我國土,或許,自己就是一個老死鄉野的村夫。可是,世上沒有那麽多的可是,身為執法總監一職,卻沒能將王靖國執法,愧對執法總監一職。晉綏軍,這個閻錫山的地方武裝,雖然在抗戰這個事關民族危亡的時刻能堅決禦敵,但一個死氣沉沉的舊軍閥注定是沒有希望的,尤其是閻錫山是個慣於精打細算的人在,體製不會改變,或許……
張培梅不在想其他的事,拿起狼毫小楷來,在硯台裏磨了一會兒墨,試著蘸蘸筆,把脫就的虛毛拔掉,攤開宣紙,略一思索,抬頭寫道:百川兄鈞鑒……
給閻錫山的勸告信寫好,張培梅從口袋裏掏出從趙岐功那裏拿來的煙土膏子咽了下去。
趙岐功跑到張培梅家屬的院子,親自把三個夫人和幾個兒女交給負責護送轉移的執法隊員手裏,這才記起好長時間沒見張培梅了。進了駐地,見常如海還在為傷員的事忙前忙後,隨口就問:“張總監到哪裏去了?”
“你不是貼身侍衛嗎?我哪知道?”常如海奇怪地說。
趙岐功沒來由心跳了一下,急著問:“我走時張總監就在自己的辦公室裏,他一直沒出來嗎?”
“沒見啊?”常如海也覺奇怪。
“壞了,張總監把我給他買的煙土膏子要去了。”趙岐功說完抬腳就跑。
“等等。”常如海也預感要出事了。
趙岐功一腳踢開門,但見張培梅靠在背對著門的椅子上斜歪著頭,昏黃的馬燈快要熄滅了。
趙岐功失聲大叫:“張總監。”
常如海聽見趙岐功失魂落魄的叫聲,心頭莫名一陣悸動,幾步跑進門,恰好,馬燈熄滅了。
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