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晃的主力艦隊位於上遊,弘徽率領偏師開往東南方向的長江岔道,攻打江心洲。戰鬥打響之後,韓晃看到戰事不太順利,本想派人增援,但隨後的一個發現讓他打消了念頭。
當東北江麵的主水道上的霧氣消散之後,一支幽靈般的晉軍水師從山壁後麵繞了出來,突然現身在叛軍艦隊之旁,對其側翼構成了不可忽視的威脅。
晉軍水師沒有發起攻擊,而是安安靜靜地呆在江麵上,和韓晃的艦隊保持著不遠不近的距離,在這個位置上,晉軍進可攻,退可跑,若即若離,這樣不但可以有效控製住江麵的諸條航道,而且始終保持著對敵人的壓迫感。它們的存在給韓晃增添了一個非常傷腦筋的難題。
如果韓晃調遣部隊,分兵去援助弘徽,那麽晉軍可以借助水流迅速撲向叛軍援軍,直接攻擊隊伍的側翼。叛軍不但會被打個措手不及,而且其側舷將完全暴露在敵人的射角之內,從而遭遇到投石機和弩箭的飽和攻擊,在尚未還手之前便會受到慘重的傷亡。倘若韓晃帶領剩餘船隻趕過來,晉軍可以逍遙的置之不理,仍能借助水流快速向前行駛,奔往西南方向,然後掉轉過頭,繼續保持方才的高壓態勢。[.超多好看小說]
如果韓晃不分兵,而是全線壓上去救援弘徽,那麽即便晉軍發動奇襲,叛軍也夷然不懼,因為其強大的兵力優勢將形成一個堅固的盾牌,抵消敵人靠船速帶來的攻擊強度。但桓溫不是傻子,不會愚蠢地去拿雞蛋砸石頭,他很可能會趁著韓晃出動的時候,帶隊往西北方行進,直插叛軍艦隊的背後。在那裏,他將獲得風向的幫助,從背麵發動火攻,引風縱火燒船,將叛軍的大小船隻全部付之一炬。韓晃甚至肯定桓溫一定會這麽做,因為多年的戰場經驗使他練就了比獵犬還要靈敏的嗅覺,他能感覺出空氣中飄散著明顯的刺鼻氣味,是硫磺的味道。
到了這個時候,韓晃也不得不後悔自己先前的草率,在還沒有探明敵人的真正意圖的時候,便貿貿然趕來和晉軍進行對決,這麽做確實過於冒險。但作為一個指揮官,他沒有吃後悔藥的奢侈,也不能長時間地猶豫不決,必須立即想出一個對策來應付眼前的困境,即便是錯誤的,也總好過束手無策。
就在韓晃抱著腦袋苦思冥想之際,副將管商卻又一次不合時宜地跑了上來,急迫地叫道:“都督大人,我軍攻打江心洲的行動已經完敗,形勢緊迫,必須趕緊想辦法擺脫眼前危局。”
“連升,你可有什麽好主意嗎?”韓晃頭也不抬地問道。
“大人,請恕屬下直言。”管商見上司向自己征求意見,當下抱拳施禮道:“為今之計,我們隻有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什麽?你要攛掇某家不顧下屬安危,徑自逃命?簡直荒唐!”
管商連忙跪下,辯解道:“不,大人誤會了。不是逃命,而是暫時撤離。大人,雖然咱們出師不利,在此敗了一場,但主力仍在,仍然比朝廷的水師強大得多。俗話說,勝敗乃兵家常識。咱們與其在不利的條件下與敵力拚,不如以退為進,避免再與桓溫交鋒,而是回師繼續圍攻石頭城,尋敵破綻而擊之。如果桓溫帶兵來救援,咱們就來他個圍點打援,在咱們設定的主場將其殲滅。如果他按兵不動,咱們就趁勢拿下石頭城,盡奪裏麵的糧餉器械。那時主公的後續兵馬也已陸續趕到,並與我軍會合,而桓溫失了糧餉,豈能長久支撐,不出半月必將自行瓦解。桓溫既敗,京城建康豈不是也將成為我軍的囊中之物?此乃最穩妥的萬全之策,請大人務必采納。”
看著管商那滿麵期待的眼神,韓晃卻斜睨著一對三角眼瞥了他兩下,隨即重重悶哼一聲,嘴裏噴出一股白汽,“呸”,唾了管商一臉。
管商正自愕然,卻聽韓晃冷笑道:“什麽萬全之策?我看是你的鑽營之計。竟敢算計到老子頭上來了,你當某家是白癡嗎?”
管商臉色大變,“撲通”一下再次跪倒,口中叫道:“大人,您冤枉屬下了,現在都什麽時候了,屬下哪裏還有心思動那些歪歪腦筋?”
韓晃冷然道:“有沒有搞小九九,你自個心裏清楚。我若見死不救,敗戰逃命,那麽什麽都不用再指望了,即便主公念舊情不予重責,某家這把水師都督的交椅也要坐到頭了。既然拍拍屁股離職走人,那麽這個統領水軍的帥印,當然要交到沉穩果敢、年富力強的張健將軍手中。到時候你的這條錦囊妙計就順理成章地為新主子派上了用場,往後加官進爵、飛黃騰達,都無須再憂心了,自有那新主子照應著你。”
管商窘迫得滿臉通紅,想要開口解釋,一時間搜腸刮肚卻想不出什麽好詞。正在為難之時,卻見韓晃騰地一下從座位上站起,目視著前方晉軍的船隊,雙目炯炯,似乎已經下定了決心。
“本督現在還有一個更好的辦法。”韓晃森然道,“全軍立即轉向東南,集中全力去攻打桓溫,隻要一鼓作氣把他打垮,弘徽的危局便能自行解除,此乃孫臏圍魏救趙之計。”
管商一聽便急了,連聲叫道:“使不得啊,大人。這明明就是桓溫設下的圈套,咱們既然已經上了一次當,豈可再去自投羅網。”
韓晃卻趾高氣揚地說道:“某家在戰場上搏命拚殺的時候,他桓溫還在乳娘的懷裏吃奶呢。一個後生小輩,兵微將寡,而某家身經百戰,且兵強馬壯,又有何俱哉?縱然是圈套,卻套得了別人,套不住老子。今天我一定要將其擒獲斬首,以雪心頭之恨。”
見都督一意孤行,管商心急如焚,他實在無法理解對方這麽做的動機。他的確理解不了,因為他不是韓晃,看不到戰場之外的另一番天地,那裏的硝煙味道絕對不比這裏的淡。
當初在曆陽時,張健投奔蘇峻,因才華橫溢備受器重,而老資格的韓晃卻因此失了寵,這使得心高氣傲的他實在無法忍受,故而平日裏對張健沒少冷嘲熱諷。後來大概是因為看到這些方式刺激不了政敵,韓晃決定下一些厲害的重手,竟然指示部下在探親的路上劫持了張健的愛妾,並帶回府中肆意調戲。張健果然暴怒,當即率領部屬趕到韓府外要人。而韓晃也不甘示弱,把自己的親兵和家丁組織起來,與張健針鋒相對。後來在大公子蘇逸的斡旋之下,二人罷兵言和。韓晃因為理虧,不得不向張健主動認錯,並送還了愛妾。哪知道那個女子性情極其剛烈,韓晃隻是言語挑逗一番,並沒動什麽真格的,她卻已覺得有罪對不起丈夫,回去之後沒過兩日便懸梁自盡了。張健雖然並未因此大動幹戈,仍與韓晃公事往來,但韓晃感覺得到,他對自己已經恨之入骨,隻是暫時隱忍,等待時機將自己徹底扳倒。
當東北江麵的主水道上的霧氣消散之後,一支幽靈般的晉軍水師從山壁後麵繞了出來,突然現身在叛軍艦隊之旁,對其側翼構成了不可忽視的威脅。
晉軍水師沒有發起攻擊,而是安安靜靜地呆在江麵上,和韓晃的艦隊保持著不遠不近的距離,在這個位置上,晉軍進可攻,退可跑,若即若離,這樣不但可以有效控製住江麵的諸條航道,而且始終保持著對敵人的壓迫感。它們的存在給韓晃增添了一個非常傷腦筋的難題。
如果韓晃調遣部隊,分兵去援助弘徽,那麽晉軍可以借助水流迅速撲向叛軍援軍,直接攻擊隊伍的側翼。叛軍不但會被打個措手不及,而且其側舷將完全暴露在敵人的射角之內,從而遭遇到投石機和弩箭的飽和攻擊,在尚未還手之前便會受到慘重的傷亡。倘若韓晃帶領剩餘船隻趕過來,晉軍可以逍遙的置之不理,仍能借助水流快速向前行駛,奔往西南方向,然後掉轉過頭,繼續保持方才的高壓態勢。[.超多好看小說]
如果韓晃不分兵,而是全線壓上去救援弘徽,那麽即便晉軍發動奇襲,叛軍也夷然不懼,因為其強大的兵力優勢將形成一個堅固的盾牌,抵消敵人靠船速帶來的攻擊強度。但桓溫不是傻子,不會愚蠢地去拿雞蛋砸石頭,他很可能會趁著韓晃出動的時候,帶隊往西北方行進,直插叛軍艦隊的背後。在那裏,他將獲得風向的幫助,從背麵發動火攻,引風縱火燒船,將叛軍的大小船隻全部付之一炬。韓晃甚至肯定桓溫一定會這麽做,因為多年的戰場經驗使他練就了比獵犬還要靈敏的嗅覺,他能感覺出空氣中飄散著明顯的刺鼻氣味,是硫磺的味道。
到了這個時候,韓晃也不得不後悔自己先前的草率,在還沒有探明敵人的真正意圖的時候,便貿貿然趕來和晉軍進行對決,這麽做確實過於冒險。但作為一個指揮官,他沒有吃後悔藥的奢侈,也不能長時間地猶豫不決,必須立即想出一個對策來應付眼前的困境,即便是錯誤的,也總好過束手無策。
就在韓晃抱著腦袋苦思冥想之際,副將管商卻又一次不合時宜地跑了上來,急迫地叫道:“都督大人,我軍攻打江心洲的行動已經完敗,形勢緊迫,必須趕緊想辦法擺脫眼前危局。”
“連升,你可有什麽好主意嗎?”韓晃頭也不抬地問道。
“大人,請恕屬下直言。”管商見上司向自己征求意見,當下抱拳施禮道:“為今之計,我們隻有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什麽?你要攛掇某家不顧下屬安危,徑自逃命?簡直荒唐!”
管商連忙跪下,辯解道:“不,大人誤會了。不是逃命,而是暫時撤離。大人,雖然咱們出師不利,在此敗了一場,但主力仍在,仍然比朝廷的水師強大得多。俗話說,勝敗乃兵家常識。咱們與其在不利的條件下與敵力拚,不如以退為進,避免再與桓溫交鋒,而是回師繼續圍攻石頭城,尋敵破綻而擊之。如果桓溫帶兵來救援,咱們就來他個圍點打援,在咱們設定的主場將其殲滅。如果他按兵不動,咱們就趁勢拿下石頭城,盡奪裏麵的糧餉器械。那時主公的後續兵馬也已陸續趕到,並與我軍會合,而桓溫失了糧餉,豈能長久支撐,不出半月必將自行瓦解。桓溫既敗,京城建康豈不是也將成為我軍的囊中之物?此乃最穩妥的萬全之策,請大人務必采納。”
看著管商那滿麵期待的眼神,韓晃卻斜睨著一對三角眼瞥了他兩下,隨即重重悶哼一聲,嘴裏噴出一股白汽,“呸”,唾了管商一臉。
管商正自愕然,卻聽韓晃冷笑道:“什麽萬全之策?我看是你的鑽營之計。竟敢算計到老子頭上來了,你當某家是白癡嗎?”
管商臉色大變,“撲通”一下再次跪倒,口中叫道:“大人,您冤枉屬下了,現在都什麽時候了,屬下哪裏還有心思動那些歪歪腦筋?”
韓晃冷然道:“有沒有搞小九九,你自個心裏清楚。我若見死不救,敗戰逃命,那麽什麽都不用再指望了,即便主公念舊情不予重責,某家這把水師都督的交椅也要坐到頭了。既然拍拍屁股離職走人,那麽這個統領水軍的帥印,當然要交到沉穩果敢、年富力強的張健將軍手中。到時候你的這條錦囊妙計就順理成章地為新主子派上了用場,往後加官進爵、飛黃騰達,都無須再憂心了,自有那新主子照應著你。”
管商窘迫得滿臉通紅,想要開口解釋,一時間搜腸刮肚卻想不出什麽好詞。正在為難之時,卻見韓晃騰地一下從座位上站起,目視著前方晉軍的船隊,雙目炯炯,似乎已經下定了決心。
“本督現在還有一個更好的辦法。”韓晃森然道,“全軍立即轉向東南,集中全力去攻打桓溫,隻要一鼓作氣把他打垮,弘徽的危局便能自行解除,此乃孫臏圍魏救趙之計。”
管商一聽便急了,連聲叫道:“使不得啊,大人。這明明就是桓溫設下的圈套,咱們既然已經上了一次當,豈可再去自投羅網。”
韓晃卻趾高氣揚地說道:“某家在戰場上搏命拚殺的時候,他桓溫還在乳娘的懷裏吃奶呢。一個後生小輩,兵微將寡,而某家身經百戰,且兵強馬壯,又有何俱哉?縱然是圈套,卻套得了別人,套不住老子。今天我一定要將其擒獲斬首,以雪心頭之恨。”
見都督一意孤行,管商心急如焚,他實在無法理解對方這麽做的動機。他的確理解不了,因為他不是韓晃,看不到戰場之外的另一番天地,那裏的硝煙味道絕對不比這裏的淡。
當初在曆陽時,張健投奔蘇峻,因才華橫溢備受器重,而老資格的韓晃卻因此失了寵,這使得心高氣傲的他實在無法忍受,故而平日裏對張健沒少冷嘲熱諷。後來大概是因為看到這些方式刺激不了政敵,韓晃決定下一些厲害的重手,竟然指示部下在探親的路上劫持了張健的愛妾,並帶回府中肆意調戲。張健果然暴怒,當即率領部屬趕到韓府外要人。而韓晃也不甘示弱,把自己的親兵和家丁組織起來,與張健針鋒相對。後來在大公子蘇逸的斡旋之下,二人罷兵言和。韓晃因為理虧,不得不向張健主動認錯,並送還了愛妾。哪知道那個女子性情極其剛烈,韓晃隻是言語挑逗一番,並沒動什麽真格的,她卻已覺得有罪對不起丈夫,回去之後沒過兩日便懸梁自盡了。張健雖然並未因此大動幹戈,仍與韓晃公事往來,但韓晃感覺得到,他對自己已經恨之入骨,隻是暫時隱忍,等待時機將自己徹底扳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