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開!你這衣冠禽獸,離牢之遠點。(.)”荀夫人怒不可遏,閃身擋在劉牢之身旁,像一頭拚命保護幼崽的母獅。“你仍然跟原來一樣,不問是非,不管對錯,一切標準都向你那堆狗屁軍紀看齊。你長腦袋難道隻是用來吃飯的嗎?為什麽就不能安靜下來好好想想,我兒私放敵兵,到底對他有什麽好處?他跟那敵兵又是怎麽勾結了?沒有調查,沒有取證,僅僅靠一個違抗軍紀的罪名,就要置人於死地,這樣胡作非為,有誰能夠心服?”
看到劉建無言以對,荀夫人冷哼一聲,又轉頭看著丁曉武道:“還有這幾位豪傑,他們豁出性命不要,也要救助我兒脫難,到底所謂何事?你根本查也不查想也不想,一句完全憑空猜測的偷盜令旗別有用心,就要武斷地定人生死,實在是草菅人命。怪不得你帶了一輩子兵,卻沒有絲毫建樹,因為你從未真正得士卒之心,難怪別人不肯信服於你。”
劉建一張紫臉膛憋成了豬肝,聽到最後一句,他實在忍不住了,終於開口爭辯道:“三娘,你不明白。如今的朝局糜爛到何等程度,你根本想象不到。朝臣與敵寇叛賊相勾結,渾水摸魚,他們眼裏隻有家族利益而沒有國家社稷,這已經是公開的秘密了。讓我調查取證?恐怕還沒有把眼線派出去,就會有聞風而來的各路神聖跑來保護那些蠅營狗苟脫身逃命。所以,我隻能亂世用重典,寧可錯殺,也決能放走一個危害國家朝廷的奸險之徒,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荀夫人狂笑一聲:“好,好,你有你的歪理,似乎一句治亂用重典,就成了你濫殺無辜的絕好遮掩。反正當年你也用一句冠冕堂皇的舍小家為大家,就忍心把自己出生還未滿半歲的兒子往火坑裏丟。可憐牢之好不容易僥幸得托大難,並在忠仆劉大的撫養下長大成人,沒想到今天竟差點再次喪於那個命中冤家的毒手。你如此泯滅人性,比你的仆人劉大差之百倍,竟還好意思把殺子惡行說得如此理直氣壯冠冕堂皇,簡直恬不知恥。”
劉建被老婆罵的一點脾氣都沒有,低眉順目一句話也不敢反駁。荀夫人罵累了,也不想再行糾纏,於是對另外四人吩咐道,流雲、大寶,去把那些劉建的爪牙趕開,丹鳳、瓊凰,去把丁公子和楊壯士等人救下來,大家趕緊離開這個邪惡汙濁的鬼地方。”一句話說完,她回頭拉起劉牢之:“牢之,來,跟為娘回去。”
劉建本來呆在旁邊一動也不敢動,但見到荀夫人要走,頓時眉毛一豎,竟再次閃身擋在二人身前,用堅定的口吻說道:“不,不行,你們還不能走。”
“怎麽,你待怎樣?”荀夫人一把將劉牢之拉到自己身後,隨即抽出了腰間別著的長劍,但見冷芒閃爍,映照著她那陰沉冷峻的麵容。“快讓開路,否則老娘對你不客氣。”
“三娘,你不要誤會。”劉建擦了擦額角流淌下來的汗水,正色道:“我是說,咱們的孩子..牢之畢竟犯了罪,而這裏是軍營,不能就這麽一走了之,總得有個交代。”
“交代?好,老娘來向你做交代。”荀夫人冷然說道:“你可知牢之救的那個叛軍賊兵是誰嗎?就是老娘的這名弟子。”她伸手指向旁邊的謝丹鳳,“老娘因為發現蘇峻手下的悍將匡孝竟然率部離開了積石堡重地,向南往曆陽方向前行,心中生疑,後又通過一些秘密渠道得知朝廷內部生變,因記掛社稷禍福,所以才特地帶著一幹人等尾隨匡孝趕到江北。為了搜尋情報,我又派謝丹鳳化裝成叛軍水軍模樣,混入韓晃軍中見機行事。”
“後來韓晃戰敗,謝丹鳳因和劉牢之見過麵,現在又在俘虜中被牢之認出,在問明來意後,他才將丹鳳釋放,讓他回去把情報告知於我。這就是牢之放走敵兵的真相,如果因此要判死罪的話,那老娘才是幕後主謀,你講我們娘倆都殺了吧,殺妻誅子,方能顯示你劉大將軍的雷霆霹靂手段。”
劉建頓足歎道:“三娘,這是生離死別的殘酷戰場,你一個女子跟著攙和什麽?還指示你的弟子,還有我們的兒子做這些危險事情,若是被別有用心的人偵知到了,那少不得會趁機在朝堂上興風作浪,興起一場大獄。如今咱們一家三口騎虎難下,多少隻眼睛盯著我,他們巴不得讓我這個散騎侍郎身敗名裂,所以,牢之雖然是我的兒子,但也不能任其這麽不明不白地走掉,這對咱們一家三口全無好處。”
“住口!誰跟你是一家?”劉牢之怒氣衝天,指著劉建嚎叫道,“你要殺我的時候,難道顧及過一家人?你有什麽手段就衝我來,不要為難我娘。”
劉建不敢聲張,可薛夫人別看罵丈夫如此不留情麵,但看到兒子對他惡言相向,卻立刻阻止道:“牢之,別這樣說。他再有不是,畢竟還是你的生身父親,所謂打斷骨頭連著筋,這點事無法否認的。”
“可是,這人死腦筋就是不肯放我們走,這該怎麽辦?難道非要在此自裁,嚴正所謂的朝廷軍紀,如此方能遂他的意?”經過了這許多風雨,劉牢之心中早把對方當做了自己的仇敵,因此不明白母親為何罵了那麽久,卻還要回護仇人,是以不服氣地叫道。
說也湊巧,正在眾人僵持不下之時,忽然轅門外飛跑來一匹快馬,馬上乘者看打扮是一名偵查斥候,他疾風閃電般衝到高台前,旋即滾鞍下馬,向劉建報告道:“啟稟侍郎大人,前方東北江麵上不知如何竟出現了一艘走舸,而後麵竟還有十餘艘船正在追趕,看樣子它們都是祖約叛賊的船隻,我軍對此如何定奪,還望大人拿個主意。”
“哦,敵船自相追逐,難道是有人想棄暗投明?”劉建自言自語說了一句,旋即吩咐道:“傳我將令,水寨中三十艘艦船立即組隊出動,沿江監視,隨時聽候新的指令。”
看到劉建無言以對,荀夫人冷哼一聲,又轉頭看著丁曉武道:“還有這幾位豪傑,他們豁出性命不要,也要救助我兒脫難,到底所謂何事?你根本查也不查想也不想,一句完全憑空猜測的偷盜令旗別有用心,就要武斷地定人生死,實在是草菅人命。怪不得你帶了一輩子兵,卻沒有絲毫建樹,因為你從未真正得士卒之心,難怪別人不肯信服於你。”
劉建一張紫臉膛憋成了豬肝,聽到最後一句,他實在忍不住了,終於開口爭辯道:“三娘,你不明白。如今的朝局糜爛到何等程度,你根本想象不到。朝臣與敵寇叛賊相勾結,渾水摸魚,他們眼裏隻有家族利益而沒有國家社稷,這已經是公開的秘密了。讓我調查取證?恐怕還沒有把眼線派出去,就會有聞風而來的各路神聖跑來保護那些蠅營狗苟脫身逃命。所以,我隻能亂世用重典,寧可錯殺,也決能放走一個危害國家朝廷的奸險之徒,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荀夫人狂笑一聲:“好,好,你有你的歪理,似乎一句治亂用重典,就成了你濫殺無辜的絕好遮掩。反正當年你也用一句冠冕堂皇的舍小家為大家,就忍心把自己出生還未滿半歲的兒子往火坑裏丟。可憐牢之好不容易僥幸得托大難,並在忠仆劉大的撫養下長大成人,沒想到今天竟差點再次喪於那個命中冤家的毒手。你如此泯滅人性,比你的仆人劉大差之百倍,竟還好意思把殺子惡行說得如此理直氣壯冠冕堂皇,簡直恬不知恥。”
劉建被老婆罵的一點脾氣都沒有,低眉順目一句話也不敢反駁。荀夫人罵累了,也不想再行糾纏,於是對另外四人吩咐道,流雲、大寶,去把那些劉建的爪牙趕開,丹鳳、瓊凰,去把丁公子和楊壯士等人救下來,大家趕緊離開這個邪惡汙濁的鬼地方。”一句話說完,她回頭拉起劉牢之:“牢之,來,跟為娘回去。”
劉建本來呆在旁邊一動也不敢動,但見到荀夫人要走,頓時眉毛一豎,竟再次閃身擋在二人身前,用堅定的口吻說道:“不,不行,你們還不能走。”
“怎麽,你待怎樣?”荀夫人一把將劉牢之拉到自己身後,隨即抽出了腰間別著的長劍,但見冷芒閃爍,映照著她那陰沉冷峻的麵容。“快讓開路,否則老娘對你不客氣。”
“三娘,你不要誤會。”劉建擦了擦額角流淌下來的汗水,正色道:“我是說,咱們的孩子..牢之畢竟犯了罪,而這裏是軍營,不能就這麽一走了之,總得有個交代。”
“交代?好,老娘來向你做交代。”荀夫人冷然說道:“你可知牢之救的那個叛軍賊兵是誰嗎?就是老娘的這名弟子。”她伸手指向旁邊的謝丹鳳,“老娘因為發現蘇峻手下的悍將匡孝竟然率部離開了積石堡重地,向南往曆陽方向前行,心中生疑,後又通過一些秘密渠道得知朝廷內部生變,因記掛社稷禍福,所以才特地帶著一幹人等尾隨匡孝趕到江北。為了搜尋情報,我又派謝丹鳳化裝成叛軍水軍模樣,混入韓晃軍中見機行事。”
“後來韓晃戰敗,謝丹鳳因和劉牢之見過麵,現在又在俘虜中被牢之認出,在問明來意後,他才將丹鳳釋放,讓他回去把情報告知於我。這就是牢之放走敵兵的真相,如果因此要判死罪的話,那老娘才是幕後主謀,你講我們娘倆都殺了吧,殺妻誅子,方能顯示你劉大將軍的雷霆霹靂手段。”
劉建頓足歎道:“三娘,這是生離死別的殘酷戰場,你一個女子跟著攙和什麽?還指示你的弟子,還有我們的兒子做這些危險事情,若是被別有用心的人偵知到了,那少不得會趁機在朝堂上興風作浪,興起一場大獄。如今咱們一家三口騎虎難下,多少隻眼睛盯著我,他們巴不得讓我這個散騎侍郎身敗名裂,所以,牢之雖然是我的兒子,但也不能任其這麽不明不白地走掉,這對咱們一家三口全無好處。”
“住口!誰跟你是一家?”劉牢之怒氣衝天,指著劉建嚎叫道,“你要殺我的時候,難道顧及過一家人?你有什麽手段就衝我來,不要為難我娘。”
劉建不敢聲張,可薛夫人別看罵丈夫如此不留情麵,但看到兒子對他惡言相向,卻立刻阻止道:“牢之,別這樣說。他再有不是,畢竟還是你的生身父親,所謂打斷骨頭連著筋,這點事無法否認的。”
“可是,這人死腦筋就是不肯放我們走,這該怎麽辦?難道非要在此自裁,嚴正所謂的朝廷軍紀,如此方能遂他的意?”經過了這許多風雨,劉牢之心中早把對方當做了自己的仇敵,因此不明白母親為何罵了那麽久,卻還要回護仇人,是以不服氣地叫道。
說也湊巧,正在眾人僵持不下之時,忽然轅門外飛跑來一匹快馬,馬上乘者看打扮是一名偵查斥候,他疾風閃電般衝到高台前,旋即滾鞍下馬,向劉建報告道:“啟稟侍郎大人,前方東北江麵上不知如何竟出現了一艘走舸,而後麵竟還有十餘艘船正在追趕,看樣子它們都是祖約叛賊的船隻,我軍對此如何定奪,還望大人拿個主意。”
“哦,敵船自相追逐,難道是有人想棄暗投明?”劉建自言自語說了一句,旋即吩咐道:“傳我將令,水寨中三十艘艦船立即組隊出動,沿江監視,隨時聽候新的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