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焉吩咐宋忠護送張繡,自己帶了幾百越騎軍士,便向著張繡部隊的後方趕去。
隻見後方軍陣中,一員敵軍猛將正奮勇殺敵,看那人衣著與段煨軍大相徑庭,猜得出他應該是楊奉的手下。
陳焉仔細看去,隻見這人八尺有餘的身長,肩膀寬闊,麵容剛毅,一張國字臉上蓄著長須,手上一柄宣花斧在黑夜中隱隱帶著黃sè光芒,可見此人無論內功外功都是不俗的境地。
陳焉策馬上前,朗聲叫道:“來者可是徐晃徐公明!?”
那猛將聽言一愣,不自覺的停住了攻擊,勒馬上前,倒提這宣花斧,直勾勾盯著陳焉,臉上滿是驚詫的表情,問道:“什麽?”
陳焉二話不說,拍馬相迎,將長戟收在了馬上,拱手見禮道:“將軍可是徐晃徐公明?”
那猛將眼睛瞪得老大,訝異問道:“正是,你是何人?怎會認得我?”
陳焉微微一笑,立即顯露出穿越回來的優勢,侃侃而談道:“在下陳焉,想必徐晃將軍定有耳聞。我常聽說河東有名軍吏名叫徐晃,善使一把喧嘩大斧,有萬夫不當之勇,且他體恤百姓,忠心報國……”
徐晃雖不是喜歡溜須拍馬之人,但是聽見陳焉如此誇讚自己,心中難免有些樂意。
隻聽陳焉又道:“可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白波軍勢力壯大,逐漸占據大漢疆土,成為了一方軍閥,徐晃將軍不得已之下,才委身於楊奉……(史載徐晃在楊奉投降漢朝之後才成為楊奉手下,為了劇情需要,此處與正史有出入。)”
說到此處,徐晃不自覺的歎了一口氣。
陳焉繼續道:“但我卻明白,徐晃將軍心中,始終都是忠心於大漢,而心係於百姓的。”
徐晃聽到這裏,身上的煞氣忽然消散,可見陳焉這一番話,已經說到了他的心坎裏。
徐晃望著陳焉,低聲歎道:“當年我若不投降楊奉,我手下的一眾弟兄,和我那一縣的百姓,恐怕就難逃一死了。”
陳焉連忙道:“當然,若非徐晃將軍,那百姓豈能在這亂世之中存活下去?”
徐晃與陳焉一席話,說得自己徹底打消了繼續進攻的念頭,他一聲令下,命令手下諸人停手,之後問道:“小將軍,有什麽話你便直說了吧!”
陳焉咽了口吐沫,心想:“我素來知道徐晃是個忠心於大漢的,又是深明大義的人,也不知道這一番話夠不夠說服他的分量,若是能在今夜說服徐晃來投降我,那可就爽了。”
當即陳焉便說道:“徐晃將軍,實不相瞞,如今四方局勢動蕩,各大軍閥雖是都可能自立為王,亂世將臨,百姓眼看就要陷入水火之中啊!”
說到這裏,徐晃點了點頭,表示同意。
陳焉又道:“而之前大漢王朝卻被董卓把持著,董卓專權擅殺,禍亂超綱,如今好不容易擊殺了董卓,他的餘孽卻又意圖攻打長安,威脅皇權……徐晃將軍,您難道能坐視不理嗎?”
徐晃眉頭一皺,說道:“小將軍的意思,莫非是讓我幫你對付段煨?”
陳焉連連點頭,說道:“徐晃將軍果然是明白人,如今長安內有狼子野心的呂布,外有虎視眈眈的段煨,這些人無一個是忠心於皇上的,徐晃將軍,你要救救大漢朝啊!”
徐晃望著陳焉,似乎在仔細考慮,陳焉看在眼裏,就等著徐晃倒戈……
便在此時,徐晃忽然笑了一聲,說道:“呂布和段煨自然都是野心勃勃之輩,可我要如何相信你就不是狼子野心之人,而是忠心為國之人呢?”
徐晃質問之下,陳焉一愣,忽然發現,自己確實沒有任何證據能夠證明自己。
徐晃看著一臉茫然的陳焉,忽然又是一笑,說道:“罷了,小將軍,衝你這番話,我今夜不為難你,早早退去吧,隻是亂世之中,許多事情沒你想的那麽簡單。”
陳焉雙目放空,呆呆的有些出神,口中問道:“簡單……我想得,如何簡單了?”
徐晃也不回答,忽然掉轉了馬頭,說道:“ri後你若真能證明你是忠心大漢,一心為民的人,再來找我不遲!”說罷徐晃一聲吆喝,帶著手下兵將,一溜煙離去。
陳焉望著徐晃離去的背影,口中喃喃念道:“簡單……”
但畢竟此時張繡身受重傷,陳焉掛念之下,也不敢戀戰,連忙帶著眾兄弟向著徐榮那邊過去。
後方有胡車兒和李肅兩人斷後,想必不會出什麽事情。
等陳焉追上徐榮的時候,發現他尋了一處位於相較以前營寨更為僻靜的地方已經開始安營紮寨,而張繡則躺在一處開闊地上,周圍圍著幾個人。
陳焉連忙策馬過去,下馬喊道:“哥哥!怎麽樣了?”
張繡身旁一名老人回過頭來,臉上露出悲傷神sè道:“血流的太多,現在他已有些昏迷了……”
陳焉連忙過去,隻見張繡躺在一個簡陋的木架子上,身上蓋著厚厚一層被子,腰間的傷口已經包紮好了,隻不過鮮血仍是從繃帶下溢出來,將繃帶染紅了一大片。
而張繡此時雙目微微張著,也不知道在看什麽地方,嘴唇慘白嚇人,身子也在輕輕地戰抖著……
陳焉心中湧出了陣陣寒意,該不會昨夜一個疏忽,今夜就要和這位剛結識的兄弟yin陽兩隔了吧?
陳焉快步上前,拉住張繡冰涼的手,低聲喚道:“哥哥,老哥,你可千萬要挺住啊!”
張繡卻絲毫沒有反應,隻是仍在顫抖。
陳焉心中愈發焦急,忽然他靈機一動,想起來自己身上的療傷神器,血sè古玉!
“對了!我還有它啊!”想罷,陳焉遣退了身邊眾人,將那古玉慢慢放到了張繡的傷口之上……
便在此時,古玉忽然亮起了黯淡的光華,之後愈發寒冷,令人不由得打了個寒戰……
陳焉死死盯著,隻見張繡腰間的傷口已經漸漸停止流血,因為繃帶上的血跡,再也沒有擴大的趨勢。
之後那血跡從鮮紅轉為暗紅,之後又慢慢變成了深黃褐sè,看得出來,血跡竟已肉眼可見的速度幹了下來。
陳焉心中大喜,等完全止住了血,陳焉收回古玉,轉而調息內力,用自己身上的真氣向張繡緩緩度去。
張繡雙目開始緊閉,臉sè仍是一片慘白,躺在那木架之上,仍是顫抖不休。陳焉雖然一身修為宏厚,可是卻沒有信心將張繡從死神手下奪回,畢竟他已流了很多鮮血。
正在此時,陳焉忽然覺得身後憑空傳來腳步聲,之後一個慈祥聲音說道:“讓我來吧。”
隻見後方軍陣中,一員敵軍猛將正奮勇殺敵,看那人衣著與段煨軍大相徑庭,猜得出他應該是楊奉的手下。
陳焉仔細看去,隻見這人八尺有餘的身長,肩膀寬闊,麵容剛毅,一張國字臉上蓄著長須,手上一柄宣花斧在黑夜中隱隱帶著黃sè光芒,可見此人無論內功外功都是不俗的境地。
陳焉策馬上前,朗聲叫道:“來者可是徐晃徐公明!?”
那猛將聽言一愣,不自覺的停住了攻擊,勒馬上前,倒提這宣花斧,直勾勾盯著陳焉,臉上滿是驚詫的表情,問道:“什麽?”
陳焉二話不說,拍馬相迎,將長戟收在了馬上,拱手見禮道:“將軍可是徐晃徐公明?”
那猛將眼睛瞪得老大,訝異問道:“正是,你是何人?怎會認得我?”
陳焉微微一笑,立即顯露出穿越回來的優勢,侃侃而談道:“在下陳焉,想必徐晃將軍定有耳聞。我常聽說河東有名軍吏名叫徐晃,善使一把喧嘩大斧,有萬夫不當之勇,且他體恤百姓,忠心報國……”
徐晃雖不是喜歡溜須拍馬之人,但是聽見陳焉如此誇讚自己,心中難免有些樂意。
隻聽陳焉又道:“可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白波軍勢力壯大,逐漸占據大漢疆土,成為了一方軍閥,徐晃將軍不得已之下,才委身於楊奉……(史載徐晃在楊奉投降漢朝之後才成為楊奉手下,為了劇情需要,此處與正史有出入。)”
說到此處,徐晃不自覺的歎了一口氣。
陳焉繼續道:“但我卻明白,徐晃將軍心中,始終都是忠心於大漢,而心係於百姓的。”
徐晃聽到這裏,身上的煞氣忽然消散,可見陳焉這一番話,已經說到了他的心坎裏。
徐晃望著陳焉,低聲歎道:“當年我若不投降楊奉,我手下的一眾弟兄,和我那一縣的百姓,恐怕就難逃一死了。”
陳焉連忙道:“當然,若非徐晃將軍,那百姓豈能在這亂世之中存活下去?”
徐晃與陳焉一席話,說得自己徹底打消了繼續進攻的念頭,他一聲令下,命令手下諸人停手,之後問道:“小將軍,有什麽話你便直說了吧!”
陳焉咽了口吐沫,心想:“我素來知道徐晃是個忠心於大漢的,又是深明大義的人,也不知道這一番話夠不夠說服他的分量,若是能在今夜說服徐晃來投降我,那可就爽了。”
當即陳焉便說道:“徐晃將軍,實不相瞞,如今四方局勢動蕩,各大軍閥雖是都可能自立為王,亂世將臨,百姓眼看就要陷入水火之中啊!”
說到這裏,徐晃點了點頭,表示同意。
陳焉又道:“而之前大漢王朝卻被董卓把持著,董卓專權擅殺,禍亂超綱,如今好不容易擊殺了董卓,他的餘孽卻又意圖攻打長安,威脅皇權……徐晃將軍,您難道能坐視不理嗎?”
徐晃眉頭一皺,說道:“小將軍的意思,莫非是讓我幫你對付段煨?”
陳焉連連點頭,說道:“徐晃將軍果然是明白人,如今長安內有狼子野心的呂布,外有虎視眈眈的段煨,這些人無一個是忠心於皇上的,徐晃將軍,你要救救大漢朝啊!”
徐晃望著陳焉,似乎在仔細考慮,陳焉看在眼裏,就等著徐晃倒戈……
便在此時,徐晃忽然笑了一聲,說道:“呂布和段煨自然都是野心勃勃之輩,可我要如何相信你就不是狼子野心之人,而是忠心為國之人呢?”
徐晃質問之下,陳焉一愣,忽然發現,自己確實沒有任何證據能夠證明自己。
徐晃看著一臉茫然的陳焉,忽然又是一笑,說道:“罷了,小將軍,衝你這番話,我今夜不為難你,早早退去吧,隻是亂世之中,許多事情沒你想的那麽簡單。”
陳焉雙目放空,呆呆的有些出神,口中問道:“簡單……我想得,如何簡單了?”
徐晃也不回答,忽然掉轉了馬頭,說道:“ri後你若真能證明你是忠心大漢,一心為民的人,再來找我不遲!”說罷徐晃一聲吆喝,帶著手下兵將,一溜煙離去。
陳焉望著徐晃離去的背影,口中喃喃念道:“簡單……”
但畢竟此時張繡身受重傷,陳焉掛念之下,也不敢戀戰,連忙帶著眾兄弟向著徐榮那邊過去。
後方有胡車兒和李肅兩人斷後,想必不會出什麽事情。
等陳焉追上徐榮的時候,發現他尋了一處位於相較以前營寨更為僻靜的地方已經開始安營紮寨,而張繡則躺在一處開闊地上,周圍圍著幾個人。
陳焉連忙策馬過去,下馬喊道:“哥哥!怎麽樣了?”
張繡身旁一名老人回過頭來,臉上露出悲傷神sè道:“血流的太多,現在他已有些昏迷了……”
陳焉連忙過去,隻見張繡躺在一個簡陋的木架子上,身上蓋著厚厚一層被子,腰間的傷口已經包紮好了,隻不過鮮血仍是從繃帶下溢出來,將繃帶染紅了一大片。
而張繡此時雙目微微張著,也不知道在看什麽地方,嘴唇慘白嚇人,身子也在輕輕地戰抖著……
陳焉心中湧出了陣陣寒意,該不會昨夜一個疏忽,今夜就要和這位剛結識的兄弟yin陽兩隔了吧?
陳焉快步上前,拉住張繡冰涼的手,低聲喚道:“哥哥,老哥,你可千萬要挺住啊!”
張繡卻絲毫沒有反應,隻是仍在顫抖。
陳焉心中愈發焦急,忽然他靈機一動,想起來自己身上的療傷神器,血sè古玉!
“對了!我還有它啊!”想罷,陳焉遣退了身邊眾人,將那古玉慢慢放到了張繡的傷口之上……
便在此時,古玉忽然亮起了黯淡的光華,之後愈發寒冷,令人不由得打了個寒戰……
陳焉死死盯著,隻見張繡腰間的傷口已經漸漸停止流血,因為繃帶上的血跡,再也沒有擴大的趨勢。
之後那血跡從鮮紅轉為暗紅,之後又慢慢變成了深黃褐sè,看得出來,血跡竟已肉眼可見的速度幹了下來。
陳焉心中大喜,等完全止住了血,陳焉收回古玉,轉而調息內力,用自己身上的真氣向張繡緩緩度去。
張繡雙目開始緊閉,臉sè仍是一片慘白,躺在那木架之上,仍是顫抖不休。陳焉雖然一身修為宏厚,可是卻沒有信心將張繡從死神手下奪回,畢竟他已流了很多鮮血。
正在此時,陳焉忽然覺得身後憑空傳來腳步聲,之後一個慈祥聲音說道:“讓我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