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焉仍是一時間不能夠接受這個事實,但是那邊荀彧卻自顧自說了起來:“實不相瞞,大漢王朝氣數當真已經到了盡頭,此事家祖數十年前已經得出了結論,若想要逆天而為,的確並不可能,隻不過……”
說到這裏,荀彧忽然低下了頭,一雙眼睛之中流露著倔強的光芒,隻聽他繼續說道:“隻不過我們叼食漢祿,忝為漢臣,又怎能不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呢?”
陳焉聽了這話,心中一動,不錯,這正是荀彧的性格,一個為了末路王朝奮鬥到死的忠義孤臣。
想到這裏,陳焉似乎開始對荀彧產生了更強烈的敬佩和同情,他當即說道:“既然如此,如今天子就在長安,而我正是全心全意輔佐大漢,咱們又都是寒月中人,荀彧先生為何不跟我一起,咱們一同匡扶漢室,我將先生引薦給皇帝,咱們定能重振大漢的天下啊!”
沒想到荀彧卻搖了搖頭,苦笑說道:“事情自然沒那麽簡單。陳焉將軍,說句冒犯的話,你如今雖然是天子手下最信任的一人,也是貂蟬選作寒月精英人選的人物,可是我真的還是不能信任你。”
陳焉大驚道:“這是為何?”
荀彧微微一笑,說道:“並不為何,因為曹公便是我當初選定的,對大漢朝忠心耿耿,竭智盡忠的人選,而如今呢?你們兩個本應該同時盡忠大漢的人卻在濮陽廝殺了起來,請問此事又怎麽解釋呢?”
陳焉聞言冷笑道:“怎麽解釋?若不是曹操貪心不足,占據兗州,之後卻又去圖謀徐州,我又怎會前來兗州攻打曹操,更何況我此次出兵乃是得到了天子的允諾,莫非天子自己說的話都做不得數嗎?!”
說到後來,陳焉更是有些激動。
荀彧卻仍是搖了搖頭,說道:“恕我直言,將軍,此時您的確對天子畢恭畢敬,忠心耿耿,但是有一天呢?萬一有一天你掃平了天下,忽然發現,自己扶持許久的天子其實乃是一介庸才,憑什麽要他來執掌你辛辛苦苦打下來的天下呢?為什麽你自己不能取而代之呢?您又怎能保障,你以後不會有這個想法?”
荀彧這一番話,卻恰恰問到了點子上,陳焉聽罷,嚇了一跳,立即汗流浹背了起來。
這番話雖然出自兩人密談之口,但是倘若流傳到天子的耳中,那麽陳焉就算再被信任,恐怕也會惹起天子的懷疑。
不錯,陳焉不能否認,自己此時雖然對天子畢恭畢敬,但心中仍是有著自己的私心,若是有一天,陳焉真的有幸掃平了天下,卻忽然發現,自己做皇帝遠比讓別人做皇帝好玩的很,那麽陳焉究竟會不會取而代之呢?
想到這裏,陳焉連忙猛烈搖頭說道:“不,此事絕不會發生,絕不會發生。”
荀彧卻微微笑道:“陳焉將軍,不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隻不過我仍是要有萬全之策,正因如此,我和貂蟬才會分別輔佐你和曹操大人這兩個人,我們所需確保的便是,倘若有一天你們其中之一變節,那麽至少我們還有輔佐另一個人翻盤的希望。”
話到這裏,陳焉終於明白了寒月組織的意圖,原來自己並不是唯一一個被寒月選中的,而曹操卻是另一個得到寒月組織垂青之人,至於為何不去選擇漢室皇親劉皇叔,陳焉卻也懶得去多想了,隻是此時自己與曹操,實在是機緣巧合,竟然成了命中注定的仇人。
便在此時,荀彧忽然長歎一聲,之後緩緩說道:“我也不想承認,將軍與曹公皆是當世之俊傑,若是你們二位聯手的話,那麽恐怕當今天下,無人能夠阻攔你們的鋒芒……”
說道這裏,陳焉和荀彧同時發出了一聲長歎,不僅感歎命運的作弄,也是感歎出了一種惺惺相惜之情。
荀彧繼續說道:“我曾無數次的想象到日後你們兩人割據半壁江山,在之後共同推舉天子重掌天下,而你們二人互為牽製,成為大漢朝的左膀右臂,共享江山,隻不過看來如今這個設想並不能夠實現……老天當真作弄,竟然讓你們這麽早便交手了。”
陳焉苦笑了一聲,說道:“我已占據了關中的土地,曹操卻有霸占著關東的兗州,但凡我想要東出虎牢關,便要和曹操發生衝突,這也並不全是宿命啊。”
荀彧微笑道:“我本以為將軍定會先掃平西涼,在南下漢中巴蜀,如此一來,不僅後方穩固,也能直接獲得半壁江山。”
荀彧此言說罷,陳焉心中猛地一聲脆響!荀彧說得到位啊!關中之地已經肥沃無比,本就是個屯兵的大好地盤,再加上虎牢關乃是天險,若是想要攻破實在是難上加難,陳焉大可發兵西涼,先平定了馬騰一家,之後再南下入駐漢中,最後取得西蜀,實在是一步妙棋!而自己卻冒冒失失東出虎牢關,與風頭正盛的曹操和袁氏兄弟一爭短長,如此說來,自己的確是蠢得要命!
陳焉考慮再三,終於是明白了有荀彧這般眼光萬裏長的戰略大家在,能夠少做多少錯誤的決定,能夠少走多少彎路!
可惜如此強悍的人才此時已經決定輔佐曹操,並且絕對不會改變心意了。
想到這裏,陳焉長歎一聲,緩緩說道:“本想與曹兗州並肩作戰,共奪天下,沒想到如今天意弄人,吾二人竟成了生死仇人。”
荀彧聽了這話,也是不禁歎氣道:“天意弄人,的確如此,將軍不必遺憾,便是做了對手,也仍可惺惺相惜。”
陳焉微笑搖頭道:“可惜我卻並無先生相助,曹操能得先生,何其幸也?”
荀彧連忙躬身施禮道:“將軍謬讚,彧愧不敢當。不過彧今日有一不情之請。”
陳焉點頭道:“請說。”
荀彧道:“曹洪樂進二位將軍如今戰死沙場,兩軍交戰,或有損傷在所難免,吾等並不怨恨,隻是不知能否將屍首歸還,好讓二位早日安息。”
陳焉聽了這話,低吟片刻,當即說道:“二位寧死不屈,的確英雄,一會我便安排將二位將軍屍身入殮,給先生帶走。”
荀彧長揖到地,沉聲道:“將軍高義!”
說到這裏,荀彧忽然低下了頭,一雙眼睛之中流露著倔強的光芒,隻聽他繼續說道:“隻不過我們叼食漢祿,忝為漢臣,又怎能不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呢?”
陳焉聽了這話,心中一動,不錯,這正是荀彧的性格,一個為了末路王朝奮鬥到死的忠義孤臣。
想到這裏,陳焉似乎開始對荀彧產生了更強烈的敬佩和同情,他當即說道:“既然如此,如今天子就在長安,而我正是全心全意輔佐大漢,咱們又都是寒月中人,荀彧先生為何不跟我一起,咱們一同匡扶漢室,我將先生引薦給皇帝,咱們定能重振大漢的天下啊!”
沒想到荀彧卻搖了搖頭,苦笑說道:“事情自然沒那麽簡單。陳焉將軍,說句冒犯的話,你如今雖然是天子手下最信任的一人,也是貂蟬選作寒月精英人選的人物,可是我真的還是不能信任你。”
陳焉大驚道:“這是為何?”
荀彧微微一笑,說道:“並不為何,因為曹公便是我當初選定的,對大漢朝忠心耿耿,竭智盡忠的人選,而如今呢?你們兩個本應該同時盡忠大漢的人卻在濮陽廝殺了起來,請問此事又怎麽解釋呢?”
陳焉聞言冷笑道:“怎麽解釋?若不是曹操貪心不足,占據兗州,之後卻又去圖謀徐州,我又怎會前來兗州攻打曹操,更何況我此次出兵乃是得到了天子的允諾,莫非天子自己說的話都做不得數嗎?!”
說到後來,陳焉更是有些激動。
荀彧卻仍是搖了搖頭,說道:“恕我直言,將軍,此時您的確對天子畢恭畢敬,忠心耿耿,但是有一天呢?萬一有一天你掃平了天下,忽然發現,自己扶持許久的天子其實乃是一介庸才,憑什麽要他來執掌你辛辛苦苦打下來的天下呢?為什麽你自己不能取而代之呢?您又怎能保障,你以後不會有這個想法?”
荀彧這一番話,卻恰恰問到了點子上,陳焉聽罷,嚇了一跳,立即汗流浹背了起來。
這番話雖然出自兩人密談之口,但是倘若流傳到天子的耳中,那麽陳焉就算再被信任,恐怕也會惹起天子的懷疑。
不錯,陳焉不能否認,自己此時雖然對天子畢恭畢敬,但心中仍是有著自己的私心,若是有一天,陳焉真的有幸掃平了天下,卻忽然發現,自己做皇帝遠比讓別人做皇帝好玩的很,那麽陳焉究竟會不會取而代之呢?
想到這裏,陳焉連忙猛烈搖頭說道:“不,此事絕不會發生,絕不會發生。”
荀彧卻微微笑道:“陳焉將軍,不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隻不過我仍是要有萬全之策,正因如此,我和貂蟬才會分別輔佐你和曹操大人這兩個人,我們所需確保的便是,倘若有一天你們其中之一變節,那麽至少我們還有輔佐另一個人翻盤的希望。”
話到這裏,陳焉終於明白了寒月組織的意圖,原來自己並不是唯一一個被寒月選中的,而曹操卻是另一個得到寒月組織垂青之人,至於為何不去選擇漢室皇親劉皇叔,陳焉卻也懶得去多想了,隻是此時自己與曹操,實在是機緣巧合,竟然成了命中注定的仇人。
便在此時,荀彧忽然長歎一聲,之後緩緩說道:“我也不想承認,將軍與曹公皆是當世之俊傑,若是你們二位聯手的話,那麽恐怕當今天下,無人能夠阻攔你們的鋒芒……”
說道這裏,陳焉和荀彧同時發出了一聲長歎,不僅感歎命運的作弄,也是感歎出了一種惺惺相惜之情。
荀彧繼續說道:“我曾無數次的想象到日後你們兩人割據半壁江山,在之後共同推舉天子重掌天下,而你們二人互為牽製,成為大漢朝的左膀右臂,共享江山,隻不過看來如今這個設想並不能夠實現……老天當真作弄,竟然讓你們這麽早便交手了。”
陳焉苦笑了一聲,說道:“我已占據了關中的土地,曹操卻有霸占著關東的兗州,但凡我想要東出虎牢關,便要和曹操發生衝突,這也並不全是宿命啊。”
荀彧微笑道:“我本以為將軍定會先掃平西涼,在南下漢中巴蜀,如此一來,不僅後方穩固,也能直接獲得半壁江山。”
荀彧此言說罷,陳焉心中猛地一聲脆響!荀彧說得到位啊!關中之地已經肥沃無比,本就是個屯兵的大好地盤,再加上虎牢關乃是天險,若是想要攻破實在是難上加難,陳焉大可發兵西涼,先平定了馬騰一家,之後再南下入駐漢中,最後取得西蜀,實在是一步妙棋!而自己卻冒冒失失東出虎牢關,與風頭正盛的曹操和袁氏兄弟一爭短長,如此說來,自己的確是蠢得要命!
陳焉考慮再三,終於是明白了有荀彧這般眼光萬裏長的戰略大家在,能夠少做多少錯誤的決定,能夠少走多少彎路!
可惜如此強悍的人才此時已經決定輔佐曹操,並且絕對不會改變心意了。
想到這裏,陳焉長歎一聲,緩緩說道:“本想與曹兗州並肩作戰,共奪天下,沒想到如今天意弄人,吾二人竟成了生死仇人。”
荀彧聽了這話,也是不禁歎氣道:“天意弄人,的確如此,將軍不必遺憾,便是做了對手,也仍可惺惺相惜。”
陳焉微笑搖頭道:“可惜我卻並無先生相助,曹操能得先生,何其幸也?”
荀彧連忙躬身施禮道:“將軍謬讚,彧愧不敢當。不過彧今日有一不情之請。”
陳焉點頭道:“請說。”
荀彧道:“曹洪樂進二位將軍如今戰死沙場,兩軍交戰,或有損傷在所難免,吾等並不怨恨,隻是不知能否將屍首歸還,好讓二位早日安息。”
陳焉聽了這話,低吟片刻,當即說道:“二位寧死不屈,的確英雄,一會我便安排將二位將軍屍身入殮,給先生帶走。”
荀彧長揖到地,沉聲道:“將軍高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