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000612焦作萬方的跟蹤,原來有個“十問焦作萬方收購案”有關部門和公司還是予以了一定答複。大半年時間過去了,仔細推敲了一下,又有一些新的疑問,希望公司和有關部門能繼續解答。


    整個焦作萬方的收購方案,大體可以這樣解釋:


    1,一家上市公司(000612)以17億的現金收購一家公司全部資產(代稱小雞公司);2,小雞公司的母公司(代稱母雞公司)再用這些現金收購公司部分股東手裏的股票;3,母雞公司把這些股票抵押給上市公司,當做保證小雞公司未來利潤業績承諾的擔保。


    這個解釋估計公司方麵也是認同的,下麵我們仔細推敲這個方案:


    母雞公司把賣出小雞公司獲得的現金,收購公司部分股東的股份,是否一定需要寫進方案裏麵。因為這個和000612沒有直接的關係,說白了隻是公司部分股東轉讓股份,什麽轉讓價格和000612也沒有關係。000612需要關心的是所謂抵押品的價值。但實際情況是母雞公司高溢價(高於市場價30%)收購了部分股東的股票,然後把這些股票按高溢價抵押給了000612。


    --------這就有個很奇怪邏輯:既然寫進方案裏麵了,但是000612憑什麽認同這些高價收購的股票價格?進而可以按17億的價格來進行抵押?按照這個邏輯:是不是母雞公司把這17億去買一個古董花瓶抵押給上市公司也是可以的?上市公司也是認同的?


    在000612的投資者互動中,關於這點疑問,000612一筆帶過,認為母雞公司和部分股東的股權交易,不管什麽交易價格,都不可能傷害其他股東的利益。但通過上麵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這個高溢價的交易價格,000612是認同的,不然怎麽可能用來當作17億的抵押呢!也就是說,上市公司000612直接促成了一筆可以讓部分股東高價賣出股票的交易!不管母雞公司按什麽價格收購了000612的股票,都可以按照收購價格來給000612進行抵押!而這明顯損害了其他股東的利益!


    (我怎麽不能按1000塊每股的價格收購一些人的000612的股票然後抵押給000612呢?000612怎麽不用一億向我買個花瓶,我保證花瓶值一億,然後我把這一億買一股000612股票再抵押給000612,表麵看我沒得到任何好處呀!000612也沒虧呀?)


    關於業績和利潤擔保:


    母雞公司把小雞公司賣給000612,然後保證說:小雞公司未來4年可以賺17億。並且給了17億股票(高於市場價格的股票)抵押。


    關於這些個和交易對手所謂的業績承諾、保證等等,我一直搞不懂到底是誰這麽有才發明出來的?居然寫在相關交易所的什麽條例裏麵,笑死人。


    一個交易中,有三個主體:買方(000612)、賣方(母雞公司)、交易標的(小雞公司)。請問誰來保證小雞公司未來的利潤在邏輯上是成立的?


    小雞公司賣給了000612,還關母雞公司什麽事?母雞公司還可以插手經營嗎?一家自己都無權經營的公司,母雞公司憑什麽可以保證其利潤?


    可笑的程度就像有個人把母雞賣給別人,和別人保證這隻母雞不管怎麽樣怎麽養一定能下多少個蛋一樣荒繆。


    而這些重大資產變動背後的所謂業績承諾、保證等,到底屬於一個什麽法律範疇?有強製性保證嗎?有違約製裁嗎?還是隻是可有可無、可遵守可不守的玩笑?


    (我向深交所發了相關信息後,深交所出台了一個什麽上市公司承諾網上大公開,大家都監督什麽的。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上麵的原因,有進步,雖然依舊很可笑。)


    17億收購小雞公司,原來的方案是增發新股募集17億,後來以原方案談不攏改為現金購買。雖然都是17億的交易,但第一種方案需要監管審核,第二種不需要。個人認為其實已上市公司增發新股或者收購資產都不需要監管層的審核,但是對上市公司進行的會導致第一大股東變化,實際控製人變化的交易必須審核。000612的方案相關條款恰恰會導致這一結果,比如原第一大股東不增持,母雞公司增持。


    再有上海證券報的質疑,上海證券報第一篇是質疑被收購公司的評估方法錯誤和收購資產中相關礦產沒有相關備案,而公司沒有及時回複也沒有停牌等,造成交易時間股價一度跌停。其後公司回複:相關專家解釋了評估方法;礦產不需要備案,因為收購的是勘探類公司,不是直接收購礦產。上海證券報隨後發文再度質疑公司玩弄文字遊戲,因為被收購公司的評估價格中有多半是礦產價格。典型的掛羊頭賣狗肉,而這點000612一直沒有回複,反正也沒人管。


    000612的收購案,可以說是沸沸揚揚,注冊資金1000萬的殼公司最終以17億的價格成交。市場各方質疑,公司不斷出各種公告進行解釋,交易中的相關三方機構也不斷發文辯駁。唯獨市場監管方麵沒有一次聲音,毫不諱言的講,我們股市的監管機構是一個官僚機構,類似“不管老百姓信不信反正領導信了”的笑話層出不窮。像我把這些疑點發到證監會,深交所,他們把這些信息轉給上市公司,要上市公司解釋,然後把上市公司的解釋轉給我,基本上他們的工作就到此為止,估計什麽疑點,什麽解釋都不會留心的。要是再問,答:上市不是解釋過了嗎、這個問題屬於重複問題等等。投資者要想要維護自己的利益大部分時候和上訪是一樣的。


    比如有家上市公司---中鐵建吧?頭一年招待費是8億多,第二年是0,誰信呢?監管信,領導信。


    比如杭蕭鋼構接了幾百億的海外大單,結果差點st。出來結果是信息披露違規,也就是說監管介入後發現幾百億大單還是有的,就是消息走漏了。


    比如000612早段時間突然出了一則公告說大股東的股票不能質押,因為已經被用來抵押了。不知道什麽意思?難道000612的大股東問公司他的股票能不能用來質押?


    .而現階段中國的股民也不太注重自己的根本利益,主要是指不會去關心上市公司,一門心思撲在二級市場,特別在目前這樣一個上升市道中,真正關心公司,想去了解公司的更少。隻要股價漲了,一切都不是問題,你要是說公司這問題、那問題的,很多人還會和你急,根本都會去認真思考。上市公司是股票市場的基石,如果上市公司可以為所欲為,這個市場還有什麽前途?任何市場都是有門檻的,本質上來講這個門檻就是風險!而股票市場其實是一個高風險的市場,注定會淘汰很多人,這個是始終無法改變的。我不認為不關心上市公司和法製環境的投資者會留下來。


    毫無疑問,這次的疑問和以前的疑問一樣不會讓監管層出手並且有什麽結果,而前年玩增發,去年又玩轉型收購的000612依舊會帶著所謂4年17億的承諾繼續大舉抵押資產借債、發票據融資不惜玩成空殼進行“國際事業”,4年後沒人會關心到底有沒有賺到17億,到底有沒有母雞公司這家公司。要是到時市道好,股價表現不錯,還會有很多人高興呢。。。。


    我炒股很多年,但不是什麽專家教授,上麵隻是一個正常股民按正常邏輯思考的。說實話有點掩飾不住的失望。


    中國股市處於一個所謂初級階段,各方麵對股市的認識可能不是那麽成熟(包括我自己),但是法製肯定是底線。監管可能覺得投機不好什麽的,其實你隨他投機嗎,隻要他不和上市公司勾結,隻要不和職能部門勾結:隨他買,隨他賣,隨他炒。股價大漲就大漲,大跌就大跌,不用管。炒死一個少一個,淘汰一個少一個。這保護那兜底隻會讓一切看起來好像沒風險了一樣,隻是看起來的。。。


    保證公正、公平、公開。保證法製。風險自負!


    (依舊會轉發到相關部門和媒體)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師傅請入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姒雪紅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姒雪紅月並收藏師傅請入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