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紅意味深長地看了她一眼,堆著滿臉的笑,將扇子接過來,放在錦盒中,又把另外三把分別用盒子裝上,做上標記,拿在手裏,飛也似地走了。胡秀珠看她背影出去,緩緩回到繡案前坐下,望著窗外那棵枝葉茂密的樟樹,嘴角含笑,默然無語。
花廳中,幾個人又喝了一回酒,聽那歌女彈了幾支時新的曲子,看看天已晚了,正要告辭出來,丫環小紅捧了四個錦盒過來,分別遞給四個人笑道:“這是我家小姐畫的牡丹扇,送給四位大人,請四位大人笑納。”
幾人忙接過去,笑道:“多謝胡小姐。”少華猶豫了一下,見他們都拿了,不好拒絕,隻得也接在手中,向幾人做了別,出了府門,騎上馬,馳到自己府門前,縱身下馬,快步進了府,正待把盒子打開看看,一個下人忽然奔過來道:“少爺,飛鴿傳書。”
少華忙把盒子隨手放在一旁的石桌上,對下人道:“快拿過來。”下人將一個竹管遞到他手中,少華伸手接過去,打開看了看,不禁大喜,忙奔到父親房中,向他笑道:“爹爹,廬州的叛亂已經平息,好古就快回來了。”
皇甫馭風見他滿臉喜色,不禁搖頭莞爾:“看你急成什麽樣子了,張好古被皇上封了廬州州尹,自然是留在廬州,又怎麽會回來呢?”
少華笑道:“爹爹不知道,皇上已經下了旨,命好古和他一起回京城,我馬上就可以見到她了。”
皇甫馭風聽了他的話,心中不禁有些詫異,看著他道:“少華,為何你對張大人的事如此上心,你們真的隻是知交好友嗎?”
少華臉上一紅,猶豫了一下,低聲道:“爹爹,這件事孩兒也不知該怎麽跟您說,不如等好古回來,再向爹爹細說此事。”
皇甫馭風慈愛地看了他一眼,笑道:“好吧,爹相信你,你的師父來了信,這兩日就會帶著你師妹,從山寨趕回來見你,到時你們四個人可以好好地聚一聚,讓我老人家也熱鬧熱鬧。”
少華揚眉笑道:“爹爹,就怕到時候你會嫌我們吵啊。”
皇甫馭風見他一掃往日的憂慮,臉上滿是笑意,心中也頗為喜悅,假意皺眉道:“這麽大的人,說話還跟孩子似的,今日練了劍沒有?”
少華笑道:“爹爹,已經練過了。沒別的事,我先下去了。”
皇甫馭風點點頭,少華轉身飛快地走了出去,先到了麗君從前在將軍府住過的客房中,看到案上還擺著那麵俞如常送給麗君的古琴,上麵蓋著紅綢,不禁想到今日在平章政事府聽到的話語,心中頓時湧起萬千感慨,走過去,掀起紅綢,在白亮的琴弦上輕輕撥了撥,琴弦發出悅耳的叮咚聲。少華想了想,用紅綢把古琴包起來,找了一個精致的琴盒裝著,準備等麗君回來,親自把這麵琴送到她府上去。
院中,皇甫馭風從房內走出來,看到石桌上那個盒子,心中詫異,走過去打開一看,卻是一把精致的折扇,畫著幾大朵牡丹,豔紅的顏色,一朵朵在石上怒放,帶著濃濃的春意。牡丹花旁還題著一首詩:
“問君春來否?無語望枝頭。牡丹知春意,笑綻東風裏。”上麵寫道:贈皇甫公子。下款題道:胡秀珠。
皇甫馭風把詩念了幾遍,輕輕皺起了眉頭,低頭想了想,又不禁釋然,暗道:少華,麗君已經死了兩年了,你身為男子,為一個女子守誌這麽久,已算難得,這胡秀珠本是平章政事胡義真的次女,聽聞此人生得十分美貌,又有才情,而且溫柔端方,知書達禮,雖及不上麗君,倒也是位大家閨秀。即然你們彼此有意,也不失為一件好事。一念及此,皇甫馭風把扇子輕輕放到盒子裏,走到少華房中,將盒子放到書案邊的木架上,歎了口氣,轉身快步走了出去。
第二日,我吩咐張漁趕到鎮江去和馬友等人會合,帶他們回京,自己和李正風跟著皇上,騎上快馬,向京城而去。皇上下旨命令馬隊快行,務必及早趕到大都,我們一路馬不停蹄,日夜兼程,不覺已到了常州,鐵穆耳吩咐在常州歇息一日再起程。
我們隨著皇上進了城,住的是兩年前我和二哥在常州住過的那所大宅院,鐵穆耳把我安排在我原先住過的那個房間,他自己也住在原來那個院落裏,李正風則在府衙中居住。
我整好行裝,慢慢踱到院中,望著窗前那棵梧桐樹出神,轉眼兩年過去,當年剛及屋頂的梧桐樹,如今已經長得很高了,枝繁葉茂,鬱鬱蔥蔥。上麵還開了許多白色的花朵,散發著濃鬱的芳香。一絲淡淡的風吹來,幾朵花從樹上旋轉著輕輕飄落,我伸出手,讓其中一朵落在我的手心,看著它默然無語。
廂房後的小院中突然傳來一陣隱隱的笑鬧聲,我心中一動,快步轉過回廊,隻見隔壁的小院裏,兩個穿著粉紅色衣服,年約十五六歲,生得小巧可愛的小丫環,手上拿著一個五顏六色的雞毛毽子,正在那裏哈哈笑著踢來踢去,我見了不禁技癢,走過去叫道:“小姑娘。”兩個丫環見了我,忙彎腰施禮道:“奴婢見過張大人。”
我展顏笑道:“讓我和你們一起玩好不好?”
丫環互相對視了一眼,輕聲道:“奴婢不敢。”
我笑道:“怕什麽,難道我還會吃了你們不成。”說完就伸手把袖子挽起來,又把長衫的下擺塞到腰間,看著那個拿毽子的丫環道:“踢過來。”丫環聞言輕輕踢過來給我,我抬起右腳接住,靈巧地一躍,玩了個花,方才輕輕一踢,毽子飛得老高,在空中劃過,如一隻彩色的小鳥,張開羽毛,慢慢落下來。
其中一個丫環忙抬腳接住,擊掌笑道:“大人好厲害。”說完踢給另一個丫環,丫環又踢還給我,我輕輕接住,正要踢回給她們,這時,身後傳來輕盈的腳步聲,一個穿著淡紫色衣裙的丫環走過來,向我彎腰施禮道:“張大人,香湯已經準備好了,請大人沐浴。”
花廳中,幾個人又喝了一回酒,聽那歌女彈了幾支時新的曲子,看看天已晚了,正要告辭出來,丫環小紅捧了四個錦盒過來,分別遞給四個人笑道:“這是我家小姐畫的牡丹扇,送給四位大人,請四位大人笑納。”
幾人忙接過去,笑道:“多謝胡小姐。”少華猶豫了一下,見他們都拿了,不好拒絕,隻得也接在手中,向幾人做了別,出了府門,騎上馬,馳到自己府門前,縱身下馬,快步進了府,正待把盒子打開看看,一個下人忽然奔過來道:“少爺,飛鴿傳書。”
少華忙把盒子隨手放在一旁的石桌上,對下人道:“快拿過來。”下人將一個竹管遞到他手中,少華伸手接過去,打開看了看,不禁大喜,忙奔到父親房中,向他笑道:“爹爹,廬州的叛亂已經平息,好古就快回來了。”
皇甫馭風見他滿臉喜色,不禁搖頭莞爾:“看你急成什麽樣子了,張好古被皇上封了廬州州尹,自然是留在廬州,又怎麽會回來呢?”
少華笑道:“爹爹不知道,皇上已經下了旨,命好古和他一起回京城,我馬上就可以見到她了。”
皇甫馭風聽了他的話,心中不禁有些詫異,看著他道:“少華,為何你對張大人的事如此上心,你們真的隻是知交好友嗎?”
少華臉上一紅,猶豫了一下,低聲道:“爹爹,這件事孩兒也不知該怎麽跟您說,不如等好古回來,再向爹爹細說此事。”
皇甫馭風慈愛地看了他一眼,笑道:“好吧,爹相信你,你的師父來了信,這兩日就會帶著你師妹,從山寨趕回來見你,到時你們四個人可以好好地聚一聚,讓我老人家也熱鬧熱鬧。”
少華揚眉笑道:“爹爹,就怕到時候你會嫌我們吵啊。”
皇甫馭風見他一掃往日的憂慮,臉上滿是笑意,心中也頗為喜悅,假意皺眉道:“這麽大的人,說話還跟孩子似的,今日練了劍沒有?”
少華笑道:“爹爹,已經練過了。沒別的事,我先下去了。”
皇甫馭風點點頭,少華轉身飛快地走了出去,先到了麗君從前在將軍府住過的客房中,看到案上還擺著那麵俞如常送給麗君的古琴,上麵蓋著紅綢,不禁想到今日在平章政事府聽到的話語,心中頓時湧起萬千感慨,走過去,掀起紅綢,在白亮的琴弦上輕輕撥了撥,琴弦發出悅耳的叮咚聲。少華想了想,用紅綢把古琴包起來,找了一個精致的琴盒裝著,準備等麗君回來,親自把這麵琴送到她府上去。
院中,皇甫馭風從房內走出來,看到石桌上那個盒子,心中詫異,走過去打開一看,卻是一把精致的折扇,畫著幾大朵牡丹,豔紅的顏色,一朵朵在石上怒放,帶著濃濃的春意。牡丹花旁還題著一首詩:
“問君春來否?無語望枝頭。牡丹知春意,笑綻東風裏。”上麵寫道:贈皇甫公子。下款題道:胡秀珠。
皇甫馭風把詩念了幾遍,輕輕皺起了眉頭,低頭想了想,又不禁釋然,暗道:少華,麗君已經死了兩年了,你身為男子,為一個女子守誌這麽久,已算難得,這胡秀珠本是平章政事胡義真的次女,聽聞此人生得十分美貌,又有才情,而且溫柔端方,知書達禮,雖及不上麗君,倒也是位大家閨秀。即然你們彼此有意,也不失為一件好事。一念及此,皇甫馭風把扇子輕輕放到盒子裏,走到少華房中,將盒子放到書案邊的木架上,歎了口氣,轉身快步走了出去。
第二日,我吩咐張漁趕到鎮江去和馬友等人會合,帶他們回京,自己和李正風跟著皇上,騎上快馬,向京城而去。皇上下旨命令馬隊快行,務必及早趕到大都,我們一路馬不停蹄,日夜兼程,不覺已到了常州,鐵穆耳吩咐在常州歇息一日再起程。
我們隨著皇上進了城,住的是兩年前我和二哥在常州住過的那所大宅院,鐵穆耳把我安排在我原先住過的那個房間,他自己也住在原來那個院落裏,李正風則在府衙中居住。
我整好行裝,慢慢踱到院中,望著窗前那棵梧桐樹出神,轉眼兩年過去,當年剛及屋頂的梧桐樹,如今已經長得很高了,枝繁葉茂,鬱鬱蔥蔥。上麵還開了許多白色的花朵,散發著濃鬱的芳香。一絲淡淡的風吹來,幾朵花從樹上旋轉著輕輕飄落,我伸出手,讓其中一朵落在我的手心,看著它默然無語。
廂房後的小院中突然傳來一陣隱隱的笑鬧聲,我心中一動,快步轉過回廊,隻見隔壁的小院裏,兩個穿著粉紅色衣服,年約十五六歲,生得小巧可愛的小丫環,手上拿著一個五顏六色的雞毛毽子,正在那裏哈哈笑著踢來踢去,我見了不禁技癢,走過去叫道:“小姑娘。”兩個丫環見了我,忙彎腰施禮道:“奴婢見過張大人。”
我展顏笑道:“讓我和你們一起玩好不好?”
丫環互相對視了一眼,輕聲道:“奴婢不敢。”
我笑道:“怕什麽,難道我還會吃了你們不成。”說完就伸手把袖子挽起來,又把長衫的下擺塞到腰間,看著那個拿毽子的丫環道:“踢過來。”丫環聞言輕輕踢過來給我,我抬起右腳接住,靈巧地一躍,玩了個花,方才輕輕一踢,毽子飛得老高,在空中劃過,如一隻彩色的小鳥,張開羽毛,慢慢落下來。
其中一個丫環忙抬腳接住,擊掌笑道:“大人好厲害。”說完踢給另一個丫環,丫環又踢還給我,我輕輕接住,正要踢回給她們,這時,身後傳來輕盈的腳步聲,一個穿著淡紫色衣裙的丫環走過來,向我彎腰施禮道:“張大人,香湯已經準備好了,請大人沐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