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秋色連波
詞曰: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這闕《蘇幕遮》是北宋範文正公所作,寫的正是這深秋蕭瑟之景。柳逸玄與王子純自從離了磁州,行了兩日便到了黃河渡口,二人並不敢多做停留,命駐守渡口的宋軍備好船隻連夜過了河去,等到第三天的午後時分,便到了汴京城外。
此時的汴河風光不比當日的清明時節,因為今日已是九月初三,正是北方的晚秋季節,那城外莊稼地裏種的高粱大豆皆已收割,隻有些幹枯的秸稈還散落在蒼茫的原野之上,汴河沿岸的一棵棵垂柳也早已是枝葉枯黃,盡顯頹敗之景。
柳逸玄帶著這五百名士兵,擺著長長的隊伍,在郊外荒蕪土地上緩緩行進,翻過一座土崗,柳逸玄駐馬停留,遠遠的看到蒼老的汴梁古城巍然不動,正穩穩地坐落在這片孕育著東方文明的中原大地之上。一行南風的大雁在空中傳來淒涼的悲鳴,仿佛暗示著這座十二世紀最繁華的東方都城即將麵臨的命運。
知道柳逸玄今日回城,柳安國早已安排了家人在城外等候,府裏的劉管家帶著幾個家丁正與守城的官兵們喝酒閑聊,便聽到城上的哨兵來報,說東邊來了一對人馬,像是出征歸來的禁軍將士。
劉管家聽了大喜,急忙讓小廝發財騎馬往城外迎候,發財拍馬出城,隻迎了一裏左右便與柳逸玄遇上了。發財見少爺回來了,急忙下馬行禮,柳逸玄見是自家小廝。便問道:“發財,我父親現在何處?”
發財道:“老爺早上進宮麵聖去了,知道公子今日回來,便吩咐劉管家和小的們在城門口等候。”
“噢。那好吧,既然是到了家,那就進城吧。”說罷帶著隊伍往城門口行進。
到了城門口,值守士兵攔住去路,一名年輕的軍將前來問道:“可是磁州來的柳逸玄柳將軍?”
柳逸玄道:“正是在下!敢問閣下是?”
那將領道:“我乃是東京守備帳下的提轄官,負責京城的防衛,柳將軍帶著這些兵馬到來,按照城中規定,這些士兵應當在城外待命。”
柳逸玄道:“本將軍是奉了聖上旨意押送朝廷欽犯回京,這些士兵也都是禁軍將士。為何不讓入城啊?把你們的守備叫來,我要跟他說話。”
那提轄官言道:“柳將軍不要動怒,下官也是奉命行事,既然大人是押送欽犯回京,就請先稍待片刻。待下官去稟報一聲。”
柳逸玄見自己回城還有這麽多規矩,一時也沒了耐性,喝道:“那你還不快去?!”
正在爭執之間,卻見一名傳旨的太監從城中騎快馬奔來,那太監來到眾人麵前,宣道:“上諭:柳逸玄奉旨回京,守城將士不得阻攔。接旨之後,柳逸玄即刻入城,將欽犯郭藥師交與刑部大牢看押,隨行的五百軍士暫且安排在‘勤’字營待命。”又宣道:“靖武都尉柳逸玄屢立戰功,智擒郭藥師回朝,明日早朝隨柳相國到宣德殿麵聖。欽此。”
柳逸玄領旨謝恩完畢,便帶了隊伍走入城中,管家劉福過來迎候。劉福笑道:“公子爺,您總算回來了,老爺讓我在這裏等候你呢!”
柳逸玄見了家裏的人。心裏倍感親切,樂嗬嗬地說道:“劉管家辛苦了,剛才的聖旨你也聽到了,我得先去行部完成交割,過後就回府見我母親,你先帶著升官他們回去,告訴我母親不要著急,我很快就到。”
劉福聽了這話,越發覺得他家公子變得成熟了不少,不光言語上彬彬有禮,也知道讓下人傳話與自己的母親,讓老人家不要為自己擔憂,心裏念道:“看來老爺讓公子去軍營曆練一番,確實有些道理。”於是帶了家人回府裏報信去了。
柳逸玄和王子純押著郭藥師往大內東街的刑部衙門交人,刑部官員得了皇帝的指示,命人打開囚車,把郭藥師押進刑部大牢,一切順利交割完畢,王子純對柳逸玄說道:“哥哥,你先回府去吧,別讓伯母在家為你著急,我帶著這些弟兄往‘勤’字營報道!”
柳逸玄道:“好兄弟,你去‘勤’字營安排完畢,就到我家來找我,我們一起吃晚飯。”
這王子純笑著答應了一聲,便帶了人馬往城防營的駐地去了,柳逸玄見諸事妥當,便快馬往相國府趕去。繞過兩條街便到了相國府,門口的家丁見少爺回來了,紛紛過來迎候。柳逸玄問道:“老爺可在府中?”
家丁道:“老爺剛從宮裏回來,現在和夫人正在後院等你呢!”
柳逸玄聞聽大喜,急忙往後院裏來見父母,三兩步進了後堂,果然見柳安國和範夫人並著府裏丫鬟仆人們在後堂裏等候。這範夫人一見兒子歸來,急忙迎了上去,一把將柳逸玄攬入懷中,淚流滿麵,抱頭痛哭。
“玄兒啊,這些日子你可讓為娘擔心死了,你看你,都曬黑了,也廋了不少。”又說道:“都怪你那狠心的爹,非得同意你去戰場,這回你回來了,為娘再也不讓你出去打仗了,你可是咱們柳家的獨苗啊,萬一有個三長兩短,你讓為娘怎麽活啊……”老太太又喜又悲,抱著兒子抱怨著的丈夫。
柳逸玄知道母親是為自己擔心,隻得好言勸道:“娘,是孩兒不好,讓您擔心了,不過你看看,我現在不好好的嗎,沒缺胳膊沒少腿,還被皇上封了個五品的都尉,所以您就別擔心了!”
範夫人抹了眼淚,說道:“你當多大的官,娘也不稀罕,娘隻求你平平安安的待在我身邊,不要讓我整天為你擔心就好!”
這時站在旁邊看了半天的柳安國連忙過來對夫人訓道:“好啦好啦,兒子都回來了,你還哭哭啼啼的,像什麽樣子!還不趕緊讓人去準備飯菜。”
範夫人聽了這話,才想起來兒子一路辛勞,肯定還沒吃飯,急忙對丫鬟春蘭吩咐道:“春蘭,快去廚房傳膳,把少爺平時愛吃的烤鴨、蹄髈多準備些。”
丫鬟們聽了吩咐,急忙出去傳話,柳安國把兒子叫到身邊說道:“玄兒,這段日子苦了你了,那宗澤老將軍可還好啊?”
“老將軍身體還算硬朗,對了,他有一封信讓我交給您。”說罷從懷裏取出宗澤的書信遞給柳安國,柳安國接過書信拆開來看,宗澤在信中將柳逸玄誇讚了一番,又將前線的軍情說了一下,宗澤是個主戰派,反對朝中某些大臣的求和主張,認為隻有用武力擊退金兵,才能換來長久的和平。
柳安國看完了書信,又對柳逸玄說道:“玄兒,此次宗澤將軍北上,收回了河北三鎮,聖上大為欣慰,隻是朝中的求和派極力慫恿聖上向金人求和,聖上一時難以決斷,才傳旨讓出征的各路兵馬與金人休戰,為父見邊關戰事不明朗,你與公主的婚期又一天天臨近,這才奏明了皇上,把你調回京城的。”
柳逸玄道:“父親的用意,孩兒已然明白,隻是當今聖上的態度為何變得這麽快?六月份的時候,他啟用了宗澤老將軍,讓他帶兵渡河,決心要收複河北的土地,可是我們隻奪回了三座城池,他怎麽又下旨把汝南的馬夢龍和相州的劉浩給調回來了,還不讓我們主動與金兵交手,這又是為何啊?”
柳安國聽了這話,搖頭歎息道:“唉,這朝中之事,真是一言難盡啊……”
那範夫人在一旁見他爺倆議論朝政,連忙過來說道:“好了老爺,這裏又不是朝堂,就別再說你那些煩心的事了,玄兒才剛回來,哪有心思聽你的那些破事!”又對柳逸玄說道:“快來,孩子,飯菜都準備好了,趕緊來吃飯吧,娘還有好多話要跟你說呢!”說著就把兒子拉了過來。
丫鬟們打來水供柳逸玄洗手洗臉,柳逸玄見一桌子的美味佳肴,肚中饑腸早已咕嚕嚕作響,急忙過來大吃一頓。正是:出門縱有千般好,不及家中一飯香!畢竟後事如何,且待下文。
詞曰: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這闕《蘇幕遮》是北宋範文正公所作,寫的正是這深秋蕭瑟之景。柳逸玄與王子純自從離了磁州,行了兩日便到了黃河渡口,二人並不敢多做停留,命駐守渡口的宋軍備好船隻連夜過了河去,等到第三天的午後時分,便到了汴京城外。
此時的汴河風光不比當日的清明時節,因為今日已是九月初三,正是北方的晚秋季節,那城外莊稼地裏種的高粱大豆皆已收割,隻有些幹枯的秸稈還散落在蒼茫的原野之上,汴河沿岸的一棵棵垂柳也早已是枝葉枯黃,盡顯頹敗之景。
柳逸玄帶著這五百名士兵,擺著長長的隊伍,在郊外荒蕪土地上緩緩行進,翻過一座土崗,柳逸玄駐馬停留,遠遠的看到蒼老的汴梁古城巍然不動,正穩穩地坐落在這片孕育著東方文明的中原大地之上。一行南風的大雁在空中傳來淒涼的悲鳴,仿佛暗示著這座十二世紀最繁華的東方都城即將麵臨的命運。
知道柳逸玄今日回城,柳安國早已安排了家人在城外等候,府裏的劉管家帶著幾個家丁正與守城的官兵們喝酒閑聊,便聽到城上的哨兵來報,說東邊來了一對人馬,像是出征歸來的禁軍將士。
劉管家聽了大喜,急忙讓小廝發財騎馬往城外迎候,發財拍馬出城,隻迎了一裏左右便與柳逸玄遇上了。發財見少爺回來了,急忙下馬行禮,柳逸玄見是自家小廝。便問道:“發財,我父親現在何處?”
發財道:“老爺早上進宮麵聖去了,知道公子今日回來,便吩咐劉管家和小的們在城門口等候。”
“噢。那好吧,既然是到了家,那就進城吧。”說罷帶著隊伍往城門口行進。
到了城門口,值守士兵攔住去路,一名年輕的軍將前來問道:“可是磁州來的柳逸玄柳將軍?”
柳逸玄道:“正是在下!敢問閣下是?”
那將領道:“我乃是東京守備帳下的提轄官,負責京城的防衛,柳將軍帶著這些兵馬到來,按照城中規定,這些士兵應當在城外待命。”
柳逸玄道:“本將軍是奉了聖上旨意押送朝廷欽犯回京,這些士兵也都是禁軍將士。為何不讓入城啊?把你們的守備叫來,我要跟他說話。”
那提轄官言道:“柳將軍不要動怒,下官也是奉命行事,既然大人是押送欽犯回京,就請先稍待片刻。待下官去稟報一聲。”
柳逸玄見自己回城還有這麽多規矩,一時也沒了耐性,喝道:“那你還不快去?!”
正在爭執之間,卻見一名傳旨的太監從城中騎快馬奔來,那太監來到眾人麵前,宣道:“上諭:柳逸玄奉旨回京,守城將士不得阻攔。接旨之後,柳逸玄即刻入城,將欽犯郭藥師交與刑部大牢看押,隨行的五百軍士暫且安排在‘勤’字營待命。”又宣道:“靖武都尉柳逸玄屢立戰功,智擒郭藥師回朝,明日早朝隨柳相國到宣德殿麵聖。欽此。”
柳逸玄領旨謝恩完畢,便帶了隊伍走入城中,管家劉福過來迎候。劉福笑道:“公子爺,您總算回來了,老爺讓我在這裏等候你呢!”
柳逸玄見了家裏的人。心裏倍感親切,樂嗬嗬地說道:“劉管家辛苦了,剛才的聖旨你也聽到了,我得先去行部完成交割,過後就回府見我母親,你先帶著升官他們回去,告訴我母親不要著急,我很快就到。”
劉福聽了這話,越發覺得他家公子變得成熟了不少,不光言語上彬彬有禮,也知道讓下人傳話與自己的母親,讓老人家不要為自己擔憂,心裏念道:“看來老爺讓公子去軍營曆練一番,確實有些道理。”於是帶了家人回府裏報信去了。
柳逸玄和王子純押著郭藥師往大內東街的刑部衙門交人,刑部官員得了皇帝的指示,命人打開囚車,把郭藥師押進刑部大牢,一切順利交割完畢,王子純對柳逸玄說道:“哥哥,你先回府去吧,別讓伯母在家為你著急,我帶著這些弟兄往‘勤’字營報道!”
柳逸玄道:“好兄弟,你去‘勤’字營安排完畢,就到我家來找我,我們一起吃晚飯。”
這王子純笑著答應了一聲,便帶了人馬往城防營的駐地去了,柳逸玄見諸事妥當,便快馬往相國府趕去。繞過兩條街便到了相國府,門口的家丁見少爺回來了,紛紛過來迎候。柳逸玄問道:“老爺可在府中?”
家丁道:“老爺剛從宮裏回來,現在和夫人正在後院等你呢!”
柳逸玄聞聽大喜,急忙往後院裏來見父母,三兩步進了後堂,果然見柳安國和範夫人並著府裏丫鬟仆人們在後堂裏等候。這範夫人一見兒子歸來,急忙迎了上去,一把將柳逸玄攬入懷中,淚流滿麵,抱頭痛哭。
“玄兒啊,這些日子你可讓為娘擔心死了,你看你,都曬黑了,也廋了不少。”又說道:“都怪你那狠心的爹,非得同意你去戰場,這回你回來了,為娘再也不讓你出去打仗了,你可是咱們柳家的獨苗啊,萬一有個三長兩短,你讓為娘怎麽活啊……”老太太又喜又悲,抱著兒子抱怨著的丈夫。
柳逸玄知道母親是為自己擔心,隻得好言勸道:“娘,是孩兒不好,讓您擔心了,不過你看看,我現在不好好的嗎,沒缺胳膊沒少腿,還被皇上封了個五品的都尉,所以您就別擔心了!”
範夫人抹了眼淚,說道:“你當多大的官,娘也不稀罕,娘隻求你平平安安的待在我身邊,不要讓我整天為你擔心就好!”
這時站在旁邊看了半天的柳安國連忙過來對夫人訓道:“好啦好啦,兒子都回來了,你還哭哭啼啼的,像什麽樣子!還不趕緊讓人去準備飯菜。”
範夫人聽了這話,才想起來兒子一路辛勞,肯定還沒吃飯,急忙對丫鬟春蘭吩咐道:“春蘭,快去廚房傳膳,把少爺平時愛吃的烤鴨、蹄髈多準備些。”
丫鬟們聽了吩咐,急忙出去傳話,柳安國把兒子叫到身邊說道:“玄兒,這段日子苦了你了,那宗澤老將軍可還好啊?”
“老將軍身體還算硬朗,對了,他有一封信讓我交給您。”說罷從懷裏取出宗澤的書信遞給柳安國,柳安國接過書信拆開來看,宗澤在信中將柳逸玄誇讚了一番,又將前線的軍情說了一下,宗澤是個主戰派,反對朝中某些大臣的求和主張,認為隻有用武力擊退金兵,才能換來長久的和平。
柳安國看完了書信,又對柳逸玄說道:“玄兒,此次宗澤將軍北上,收回了河北三鎮,聖上大為欣慰,隻是朝中的求和派極力慫恿聖上向金人求和,聖上一時難以決斷,才傳旨讓出征的各路兵馬與金人休戰,為父見邊關戰事不明朗,你與公主的婚期又一天天臨近,這才奏明了皇上,把你調回京城的。”
柳逸玄道:“父親的用意,孩兒已然明白,隻是當今聖上的態度為何變得這麽快?六月份的時候,他啟用了宗澤老將軍,讓他帶兵渡河,決心要收複河北的土地,可是我們隻奪回了三座城池,他怎麽又下旨把汝南的馬夢龍和相州的劉浩給調回來了,還不讓我們主動與金兵交手,這又是為何啊?”
柳安國聽了這話,搖頭歎息道:“唉,這朝中之事,真是一言難盡啊……”
那範夫人在一旁見他爺倆議論朝政,連忙過來說道:“好了老爺,這裏又不是朝堂,就別再說你那些煩心的事了,玄兒才剛回來,哪有心思聽你的那些破事!”又對柳逸玄說道:“快來,孩子,飯菜都準備好了,趕緊來吃飯吧,娘還有好多話要跟你說呢!”說著就把兒子拉了過來。
丫鬟們打來水供柳逸玄洗手洗臉,柳逸玄見一桌子的美味佳肴,肚中饑腸早已咕嚕嚕作響,急忙過來大吃一頓。正是:出門縱有千般好,不及家中一飯香!畢竟後事如何,且待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