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逸玄與父親柳安國離開寧壽宮,因柳安國被欽宗叫到禦書房議事,於是柳逸玄便獨自一人趕回了府中。(.)


    柳逸玄剛進了府門,就聽到升官跑來回話。升官道:“少爺,早上王公子來我們府裏辭行,說是奉了兵部的軍令,要趕往磁州去了。”


    “什麽,王公子來辭行了?這是什麽時候的事?”


    “大概是一個時辰之前吧,王公子本來是在府裏等你和老爺回來的,誰知劉管家傳話說皇上要留您和老爺在宮裏吃飯,因此王公子便沒再等下去。”


    柳逸玄一聽王子純去了磁州,心裏一陣不舍,王子純是自己來到北宋結交的第一個哥們,也是關係最好的一個,這段日子,他們兩個一起夜渡黃河、火燒金人的草料場,又血戰磁州,俘虜了完顏兄妹,彼此早已結下了深厚的友誼,這一次他回了磁州,還不知道何時才能見麵。現如今時局不明,大宋很快又會麵臨戰事,一場大戰之後,也不知磁州的軍隊還能剩下多少。


    柳逸玄回到後院去見範夫人,將欽宗封賞和設宴款待之事與範夫人說了,範夫人聽到兒子升了官,越來越有出息,也欣喜不已。等到了晚間時分,柳安國的轎子才從皇宮裏回來,柳逸玄不知欽宗叫他父親又商量些什麽事,急忙來到柳安國的書房詢問。


    “父親,今日聖上找您又商議何事?”柳逸玄親自倒了一杯茶端到柳安國麵前。


    此時柳安國看起來有些疲憊,他接過兒子手裏的茶杯,抿了一口,說道:“咳,還能有什麽事!那朱太師整日勸諫聖上與金人議和,還說金人已經派了使者前來修好,聖上讓我過去,想聽聽我的意見。”


    “哦,金人又要來修好?這肯定又是他們陰謀!不知父親是怎麽跟聖上說的?”


    “我說。金人要來修好自然可以,但必須歸還侵占我們的土地和城池,這些金人一邊喊著修好,一邊又暗自調動兵馬。擺明了是陽奉陰違,我們絕對不能中了他們的圈套。”


    柳逸玄聽了這話,覺得他父親並非完全是老邁昏庸,因為當前金人的目的確實如此,既然柳安國能識破金人的奸計,難道朝中的大臣們就做不到嗎?金人的伎倆實在不算高明,但整個朝廷還有那軟弱無能的欽宗都願意相信金人的鬼話,不想再跟金人打動幹戈。


    柳逸玄說道:“父親所言極是,我也覺得這是金人的陰謀,那金國人剛在北方打了仗。(.)軍隊急需休整,一時不敢再跟我們打動幹戈,所以才派使臣與我們修好,這完全是權宜之計,目的是要讓我們放鬆警惕。等到他們兵馬休整完畢,糧草準備充足,一定又會大軍南下的。父親還應該勸諫聖上,讓他做好兩手準備,嚴防不要中了金人的奸計。”


    “我兒說的有理,隻是金國人勇猛彪悍,我大宋的軍隊又屢吃敗仗。即便為父想讓聖上出兵與金人決戰,心裏也沒這個底氣啊。前番金兵南下,我軍十五萬軍馬駐守黃河一線,都沒能抵擋住那不到十萬的金兵,現如今要真的與金人交戰,為父心裏也沒有必勝的把握啊。”


    柳逸玄終於知道他父親心裏的擔憂。也理解他父親當前的處境。柳安國原本是個主戰派,之前李綱在朝時,二人遇事還能互相有個照應,同朝中的投降派爭一爭,可現在李綱被罷官外放。軍隊又打不過金人,自己的主張是越來越站不住腳了,如果朝中為數不多的幾個主戰大臣慢慢都沒了底氣,那大宋可真就隻有投降的份了。柳逸玄忽然明白欽宗之前為何會向磁州發去聖旨,讓宗澤不要主動招惹金兵,當時柳逸玄心裏還在埋怨自己的父親,怎麽不勸諫欽宗,讓他發下這麽一道毫無骨氣的懿旨,今日看來,他父親在朝中的日子也是不好過的。


    柳逸玄說道:“父親不必太過憂慮,要說金人英勇善戰,我們確實得承認這一事實,但金人難道真的就是不可戰勝的嗎?我看這也未必吧。孩兒這次跟隨老將軍出征,一連拿下三座城池,殺死金兵也有上萬,俘虜了也有一兩千人,可見金人並非是不可戰勝,隻要將領指揮得當,軍士們不懼犧牲,粉碎金人的進攻也不是沒有可能。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們用同等數量的軍隊跟金人作戰,勝利的可能性不大,但我們可以用兩倍、三倍甚至四倍與敵人的軍隊去作戰啊,我就不信了,楚雖三戶能亡秦,豈有堂堂中國空無人?退一萬步講,即便我們打不贏,我們也可以退而死守,那金國人遠離故土,糧草需要長途供應,時間久了,就是拖也能把他們拖垮!我就不明白了,這種仗有什麽難打的?你們這群祖宗竟能在短短一年之內就把江山丟了,在我們漢族曆史中留下這段奇恥大辱!”


    柳逸玄越說越生氣,把自己對北宋王朝的不解和抱怨也都一並發泄出來了,聽得柳安國也越發奇怪,雖然兒子之前也說過大宋滅亡的言論,但看到他今日這般發自內心的無奈和憂愁,便感覺他確實和以前不一樣了,再加上範夫人把柳逸玄平時說過的話也跟柳安國提起過,柳安國隻當他是年少無知隨口胡唚,誰知今日他又說出這種話來,一時心裏也充滿了不解。


    柳安國問道:“玄兒,你剛才說什麽‘短短一年之內就把江山丟了’還說什麽‘漢人曆史的奇恥大辱’,這到底是什麽意思啊?”


    柳逸玄自知失言,也不知道怎麽跟這老頭解釋,隻得說道:“這個嘛,我也是聽別人說的,之前我在城裏遇見一個算命的,他說我們大宋沒有多少時日了,就在這一兩年之內金人就會占領中原了,所以孩兒才開始擔憂起來。”


    柳安國仿佛相信了他的話,說道:“江湖術士之言,豈能輕信,你是太學學子,現在又是朝廷命官,以後可不能再輕信這類混話了,要是再遇到這種妖言惑眾的江湖騙子,一定要抓起來治罪才是。”


    “好啦父親,現在我們在討論如何粉碎金人陰謀一事,不要再關心這些無關的事情了!”柳逸玄見他父親要捉拿造謠生事的騙子,連忙把他拉到正題上來。


    父子二人繼續議論起當前形勢,柳安國覺得兒子的建議確實有些道理,打算上奏欽宗,讓欽宗把江南、巴蜀、甚至關西的兵馬都調往中原一帶,如果金人真的要再次南下的話,就與他們決一死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夢回清明上河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鶴並收藏夢回清明上河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