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逸玄和秦順得了樞密院的命令,便點齊一千人馬,從庫房裏取來黃旗斧鉞等儀仗專用物品,急匆匆往宣德門外集合列隊。
柳逸玄是第一次參與北宋的這種外事活動,自然不懂其中的規矩,他隻是在一旁看著秦駙馬忙活而已。秦駙馬擔任禦林軍都統多年,曾經跟隨太上皇去東嶽封禪,什麽樣的陣勢也都見過,這迎接藩外使臣的任務對他來講早已沒什麽新鮮。
秦順叫來屬下的一幫小將,指著柳逸玄對他們言道:“這位就是新來的副都統,柳逸玄柳大人。”小將們忙來握拳施禮,柳逸玄笑道:“各位將軍不必多禮,本官初來乍到,什麽都不懂,以後還要各位多多支持!”
一陣寒暄完畢,秦順對眾小將吩咐道:“你們帶著底下的人馬,拿好黃旗斧鉞,從宣德門到大殿的這一段路,五步一崗,十步一哨,列隊齊整來迎接金國使臣,告訴士兵們,不許交頭接耳,不許東張西望,誰要是壞了皇家的威嚴,我定斬不饒!”
眾位將領得了命令,應了一聲便各自散去,柳逸玄跟著秦順在大殿前待命,沒過多久就看到張公公並著兩個小太監從大殿內出來巡視。張公公問秦順道:“駙馬爺辛苦了,這迎候金國使臣的儀仗都準備好了嗎?”
秦順笑道:“張公公放心吧,按照皇上的吩咐,禦林軍的將士們都已去列隊待命了!”
柳逸玄問道:“張公公,這回金國的使臣來的是什麽人,為何我們這般大張旗鼓的迎接?”柳逸玄對欽宗的這一做法很是不解,金國人都把大宋欺負成這樣了,來個使臣還得擺這麽大的陣勢迎接。柳逸玄想起上次金兵圍城時,有個叫完顏保良的使者來進城麵聖,被zi好生羞辱了一回,也沒見朝廷有什麽表示。怎麽這回來了個使者,就得這般勞民傷財的迎候?
張公公說道:“柳公子有所不知啊,據朱太師說,今天來的這個使者不是金國的一般的官員,據說是一位金國的小王爺,金國人說要與我們休戰議和,我們自然要以禮相待了!”
“休戰議和?這樣的鬼話聖上也信?這肯定又是金國人的奸計。”柳逸玄一臉苦笑,覺得這宋朝的君臣真是太傻太天真。
“咳,柳公子這話可不能亂說,那金國皇帝既然派了一位皇子來議和。足見他們的誠意,我們大宋是禮儀之邦,這該有的禮數還是要有的。”又說道:“聖上要在午時召見金國使臣,下官還要進去伺候呢,告辭了!”說罷便轉身去了大殿。
這完顏阿骨打有柳逸玄聽了張公公的話,心裏也是充滿疑惑,自思道:“金國人這是玩的什麽把戲?怎麽還派了一位皇子過來?難道真是要來與大宋議和,這絕不可能。昨日我跟我老爹談了半宿,讓他勸阻欽宗。不要真心相信金人和談的鬼話,也不知皇上能不能聽得進去,隻要做好兩手準備,一邊可以與金人談判。一邊暗地調集兵馬以防不測,這樣金人的詭計自然會落空。”
正在狐疑之際,卻見文武百官從各自辦公的衙門往大殿這邊趕來,因為今天要接見外國使者。欽宗命令在朝的官員都要到場,如果金人提出了什麽刁難的條件,群臣也好議論一番製定對策。文武百官從三省六部的各個衙門裏趕來。一路上說說笑笑交頭接耳地往大殿上走去。柳逸玄遠遠看到柳安國的身影,便走上前去打招呼。
群臣見他們父子二人皆在朝為官,紛紛在一旁讚歎,柳安國對柳逸玄問道:“你去上林苑見過秦駙馬了?”
柳逸玄點頭道:“是的,孩兒已見過那秦駙馬了。”又說道:“父親,今日聖上要接見金國使者,您可要多多留心,我擔心金國人是在耍什麽花招,千萬不要讓聖上上了他們的當。”
柳安國道:“那朱太師說,今日來訪的是金主完顏晟的三皇子完顏佑,既然金國皇帝派來一位王爺議和,想必是真的要與我們罷戰修好吧。”
“什麽?父親,連您也這麽想嗎?”柳逸玄徹底心碎了,金國人搶占了大宋那麽多的土地,殺害了那麽多的百姓,隻用了一位皇子前來出使就可以輕易取得宋朝人的信任。“父親,您忘了我昨晚是怎麽跟您說的了嗎?隻要大宋不亡,金國人就絕對不會善罷甘休,別說是一位王爺來議和,就是那完顏晟親自來了,那也隻是他們使得緩兵之計。父親可千萬不要相信他們的花言巧語,還是要勸諫聖上,盡快調來關西和巴蜀的兵馬,防止金人再次南下要緊!”
柳安國見兒子這般憂慮,也覺得柳逸玄所言有理,畢竟這些金國人言而無信也不是一次兩次了,還是要做兩手準備才好,便說道:“你說的這些,為父心中有數,為父也不相信金國人會真心和我們議和,我會在適當的時機勸諫聖上的。”說罷便隨同百官進了大殿。
約摸到了午時時分,果然見宣德門外來了許多人馬,柳逸玄跟隨秦順往前方迎候,卻遠遠望見朱太師和他的許多門生走在人群的最前端,原來欽宗知道是金國的一位皇子來訪,為了表示zi的重視,便派了朱太師和他的門生到城門外親自迎接。
柳逸玄往那人群中去瞧看,卻見一行十幾個金國人簇擁一位身著紫色裘袍的年輕公子走來,柳逸玄心思:“這位肯定就是完顏晟的三皇子了,還有這麽的人跟來護駕,這簡直是派來了一個使團,看來這些金人是來者不善。”
柳逸玄再看那太師朱範,對金國人是畢恭畢敬,一幅奴顏婢膝的樣子,那朱太師對金國三皇子說道:“殿下,前麵便是宣德殿了,我家聖上已在殿內等候,請各位使臣下馬步行,我也好到殿中通報。”
金人看了看前麵的宣德大殿,離著午門還有五百多步。一位留著滿臉絡腮胡子的金國將領說道:“這裏離大殿還有這麽遠,為何要下馬步行啊?我家三皇子是千金之軀,豈能步行?還是到了殿前再下馬吧!”
朱太師聽了這話,一臉犯難,因為按照宋廷的規矩,文武百官沒有特殊允許的,皆要在午門外下馬才能進宮,現在這夥使臣要騎馬穿過午門,一時不知如何處置。
“這個……三皇子有所不知,按照本朝規定。文武官員進出午門,都要下馬下轎,所以就先請諸位委屈一下……”
“那怎麽能行?我家千歲是帝王之後,豈能與你朝官員相提並論?我們金國人向來是以馬代步,不善行走,還是不下馬為好!”那位金國將領輕蔑地言道。
“這……”
朱太師皺起眉頭,不知如何是好,無奈之下,隻得回道:“這事老夫也不敢做主。既然你們不願意下馬行走,老夫就隻好差人去向我家皇帝請示了。”說罷就喚來一名隨行官吏,要讓他進殿請示欽宗。
柳逸玄見金人如此傲慢無禮,急忙走上前來。厲聲說道:“還請示什麽?有什麽好請示的?!按照本朝祖製,凡經午門進宮麵聖者,必須下馬步行,老太師身為聖上的老師。怎麽連這個規矩都忘了!”又轉身對金國使團說道:“汝等前來出使我大宋,即是我大宋的客人,我們中原有個說法叫做‘客隨主便’。汝等既然到了我大宋國土,就得按照我們的規矩辦!”
那名金國將領聽了柳逸玄之言,急忙來問朱範:“朱太師,這位又是何人?”
“他是…”
“我乃聖上禦封的禦林軍副都統,負責皇城戍衛,汝等要進宮,不僅要下馬步行,還得將手裏的兵器統統上繳!”說著便吩咐左右道:“來人,把他們的腰刀都卸了!”
幾名禦林軍聽了吩咐,急忙圍攏過來,要來下了金國人的兵器,那朱太師見勢不妙,急忙攔道:“柳公子不得無禮,這位是金國三皇子殿下,是奉欽命來出使我們大宋的,不可怠慢他們!”
柳逸玄對朱範言道:“憑他是哪國的皇子,隻要進了午門,也得按我們的規矩辦!來人呐,把他們拉下馬來,繳了兵器!”
柳逸玄一聲令下,幾名不識趣的士兵舉著長槍圍攏上來,那些金國人見狀,慌忙拔出腰刀要來抵抗,一時雙方對峙劍拔弩張。按說這禦林軍歸駙馬秦順指揮,可他看到這夥金人這般傲慢無禮,心裏也是很不痛快,現在見柳逸玄下令要繳了他們的兵械,一時也並未阻止,隻在一旁看renao。
正在兩撥人馬劍拔弩張之際,卻見那位金國皇子破顏而笑。
“哈哈……”
柳逸玄轉身來看那位三皇子,卻也是相貌清奇,與一般的金國人?大不相同。一般的金國人皮膚黝黑、須發雜亂,一看便知是遊牧民族,而這位金國三皇子生得倒是眉目清秀,膚白肌細,斯斯文文的看起來卻像一個中原的讀書人一般。柳逸玄見他二十出頭的年紀,身穿一件紫色裘襖,頭戴一頂豹紋皮帽,兩條長長的貂絨帽墜順著肩膀垂至身前,倒也是風流倜儻,皇族做派。
那三皇子對左右的護衛開口言道:“各位將軍莫要無禮,今日我們是來與大宋議和修好的,豈能大動幹戈再生變故?還是入鄉隨俗吧!”說著便要翻身下馬。
幾位隨從的將領見他們主子都下馬步行了,也都不再爭論,紛紛跟著下馬。
柳逸玄仔細看了看這金國三皇子,倒也是年輕俊朗,神采奕奕,眉宇間透著一股令人難以捉摸的氣質,讓柳逸玄暗自擔憂起來,常言道,來者不善善者不來,不知這金國的小王爺又將給大宋帶來什麽厄運,且待後文。(未完待續……)
柳逸玄是第一次參與北宋的這種外事活動,自然不懂其中的規矩,他隻是在一旁看著秦駙馬忙活而已。秦駙馬擔任禦林軍都統多年,曾經跟隨太上皇去東嶽封禪,什麽樣的陣勢也都見過,這迎接藩外使臣的任務對他來講早已沒什麽新鮮。
秦順叫來屬下的一幫小將,指著柳逸玄對他們言道:“這位就是新來的副都統,柳逸玄柳大人。”小將們忙來握拳施禮,柳逸玄笑道:“各位將軍不必多禮,本官初來乍到,什麽都不懂,以後還要各位多多支持!”
一陣寒暄完畢,秦順對眾小將吩咐道:“你們帶著底下的人馬,拿好黃旗斧鉞,從宣德門到大殿的這一段路,五步一崗,十步一哨,列隊齊整來迎接金國使臣,告訴士兵們,不許交頭接耳,不許東張西望,誰要是壞了皇家的威嚴,我定斬不饒!”
眾位將領得了命令,應了一聲便各自散去,柳逸玄跟著秦順在大殿前待命,沒過多久就看到張公公並著兩個小太監從大殿內出來巡視。張公公問秦順道:“駙馬爺辛苦了,這迎候金國使臣的儀仗都準備好了嗎?”
秦順笑道:“張公公放心吧,按照皇上的吩咐,禦林軍的將士們都已去列隊待命了!”
柳逸玄問道:“張公公,這回金國的使臣來的是什麽人,為何我們這般大張旗鼓的迎接?”柳逸玄對欽宗的這一做法很是不解,金國人都把大宋欺負成這樣了,來個使臣還得擺這麽大的陣勢迎接。柳逸玄想起上次金兵圍城時,有個叫完顏保良的使者來進城麵聖,被zi好生羞辱了一回,也沒見朝廷有什麽表示。怎麽這回來了個使者,就得這般勞民傷財的迎候?
張公公說道:“柳公子有所不知啊,據朱太師說,今天來的這個使者不是金國的一般的官員,據說是一位金國的小王爺,金國人說要與我們休戰議和,我們自然要以禮相待了!”
“休戰議和?這樣的鬼話聖上也信?這肯定又是金國人的奸計。”柳逸玄一臉苦笑,覺得這宋朝的君臣真是太傻太天真。
“咳,柳公子這話可不能亂說,那金國皇帝既然派了一位皇子來議和。足見他們的誠意,我們大宋是禮儀之邦,這該有的禮數還是要有的。”又說道:“聖上要在午時召見金國使臣,下官還要進去伺候呢,告辭了!”說罷便轉身去了大殿。
這完顏阿骨打有柳逸玄聽了張公公的話,心裏也是充滿疑惑,自思道:“金國人這是玩的什麽把戲?怎麽還派了一位皇子過來?難道真是要來與大宋議和,這絕不可能。昨日我跟我老爹談了半宿,讓他勸阻欽宗。不要真心相信金人和談的鬼話,也不知皇上能不能聽得進去,隻要做好兩手準備,一邊可以與金人談判。一邊暗地調集兵馬以防不測,這樣金人的詭計自然會落空。”
正在狐疑之際,卻見文武百官從各自辦公的衙門往大殿這邊趕來,因為今天要接見外國使者。欽宗命令在朝的官員都要到場,如果金人提出了什麽刁難的條件,群臣也好議論一番製定對策。文武百官從三省六部的各個衙門裏趕來。一路上說說笑笑交頭接耳地往大殿上走去。柳逸玄遠遠看到柳安國的身影,便走上前去打招呼。
群臣見他們父子二人皆在朝為官,紛紛在一旁讚歎,柳安國對柳逸玄問道:“你去上林苑見過秦駙馬了?”
柳逸玄點頭道:“是的,孩兒已見過那秦駙馬了。”又說道:“父親,今日聖上要接見金國使者,您可要多多留心,我擔心金國人是在耍什麽花招,千萬不要讓聖上上了他們的當。”
柳安國道:“那朱太師說,今日來訪的是金主完顏晟的三皇子完顏佑,既然金國皇帝派來一位王爺議和,想必是真的要與我們罷戰修好吧。”
“什麽?父親,連您也這麽想嗎?”柳逸玄徹底心碎了,金國人搶占了大宋那麽多的土地,殺害了那麽多的百姓,隻用了一位皇子前來出使就可以輕易取得宋朝人的信任。“父親,您忘了我昨晚是怎麽跟您說的了嗎?隻要大宋不亡,金國人就絕對不會善罷甘休,別說是一位王爺來議和,就是那完顏晟親自來了,那也隻是他們使得緩兵之計。父親可千萬不要相信他們的花言巧語,還是要勸諫聖上,盡快調來關西和巴蜀的兵馬,防止金人再次南下要緊!”
柳安國見兒子這般憂慮,也覺得柳逸玄所言有理,畢竟這些金國人言而無信也不是一次兩次了,還是要做兩手準備才好,便說道:“你說的這些,為父心中有數,為父也不相信金國人會真心和我們議和,我會在適當的時機勸諫聖上的。”說罷便隨同百官進了大殿。
約摸到了午時時分,果然見宣德門外來了許多人馬,柳逸玄跟隨秦順往前方迎候,卻遠遠望見朱太師和他的許多門生走在人群的最前端,原來欽宗知道是金國的一位皇子來訪,為了表示zi的重視,便派了朱太師和他的門生到城門外親自迎接。
柳逸玄往那人群中去瞧看,卻見一行十幾個金國人簇擁一位身著紫色裘袍的年輕公子走來,柳逸玄心思:“這位肯定就是完顏晟的三皇子了,還有這麽的人跟來護駕,這簡直是派來了一個使團,看來這些金人是來者不善。”
柳逸玄再看那太師朱範,對金國人是畢恭畢敬,一幅奴顏婢膝的樣子,那朱太師對金國三皇子說道:“殿下,前麵便是宣德殿了,我家聖上已在殿內等候,請各位使臣下馬步行,我也好到殿中通報。”
金人看了看前麵的宣德大殿,離著午門還有五百多步。一位留著滿臉絡腮胡子的金國將領說道:“這裏離大殿還有這麽遠,為何要下馬步行啊?我家三皇子是千金之軀,豈能步行?還是到了殿前再下馬吧!”
朱太師聽了這話,一臉犯難,因為按照宋廷的規矩,文武百官沒有特殊允許的,皆要在午門外下馬才能進宮,現在這夥使臣要騎馬穿過午門,一時不知如何處置。
“這個……三皇子有所不知,按照本朝規定。文武官員進出午門,都要下馬下轎,所以就先請諸位委屈一下……”
“那怎麽能行?我家千歲是帝王之後,豈能與你朝官員相提並論?我們金國人向來是以馬代步,不善行走,還是不下馬為好!”那位金國將領輕蔑地言道。
“這……”
朱太師皺起眉頭,不知如何是好,無奈之下,隻得回道:“這事老夫也不敢做主。既然你們不願意下馬行走,老夫就隻好差人去向我家皇帝請示了。”說罷就喚來一名隨行官吏,要讓他進殿請示欽宗。
柳逸玄見金人如此傲慢無禮,急忙走上前來。厲聲說道:“還請示什麽?有什麽好請示的?!按照本朝祖製,凡經午門進宮麵聖者,必須下馬步行,老太師身為聖上的老師。怎麽連這個規矩都忘了!”又轉身對金國使團說道:“汝等前來出使我大宋,即是我大宋的客人,我們中原有個說法叫做‘客隨主便’。汝等既然到了我大宋國土,就得按照我們的規矩辦!”
那名金國將領聽了柳逸玄之言,急忙來問朱範:“朱太師,這位又是何人?”
“他是…”
“我乃聖上禦封的禦林軍副都統,負責皇城戍衛,汝等要進宮,不僅要下馬步行,還得將手裏的兵器統統上繳!”說著便吩咐左右道:“來人,把他們的腰刀都卸了!”
幾名禦林軍聽了吩咐,急忙圍攏過來,要來下了金國人的兵器,那朱太師見勢不妙,急忙攔道:“柳公子不得無禮,這位是金國三皇子殿下,是奉欽命來出使我們大宋的,不可怠慢他們!”
柳逸玄對朱範言道:“憑他是哪國的皇子,隻要進了午門,也得按我們的規矩辦!來人呐,把他們拉下馬來,繳了兵器!”
柳逸玄一聲令下,幾名不識趣的士兵舉著長槍圍攏上來,那些金國人見狀,慌忙拔出腰刀要來抵抗,一時雙方對峙劍拔弩張。按說這禦林軍歸駙馬秦順指揮,可他看到這夥金人這般傲慢無禮,心裏也是很不痛快,現在見柳逸玄下令要繳了他們的兵械,一時也並未阻止,隻在一旁看renao。
正在兩撥人馬劍拔弩張之際,卻見那位金國皇子破顏而笑。
“哈哈……”
柳逸玄轉身來看那位三皇子,卻也是相貌清奇,與一般的金國人?大不相同。一般的金國人皮膚黝黑、須發雜亂,一看便知是遊牧民族,而這位金國三皇子生得倒是眉目清秀,膚白肌細,斯斯文文的看起來卻像一個中原的讀書人一般。柳逸玄見他二十出頭的年紀,身穿一件紫色裘襖,頭戴一頂豹紋皮帽,兩條長長的貂絨帽墜順著肩膀垂至身前,倒也是風流倜儻,皇族做派。
那三皇子對左右的護衛開口言道:“各位將軍莫要無禮,今日我們是來與大宋議和修好的,豈能大動幹戈再生變故?還是入鄉隨俗吧!”說著便要翻身下馬。
幾位隨從的將領見他們主子都下馬步行了,也都不再爭論,紛紛跟著下馬。
柳逸玄仔細看了看這金國三皇子,倒也是年輕俊朗,神采奕奕,眉宇間透著一股令人難以捉摸的氣質,讓柳逸玄暗自擔憂起來,常言道,來者不善善者不來,不知這金國的小王爺又將給大宋帶來什麽厄運,且待後文。(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