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王大軍離了東平一路向北進發,隻行了一日便到了濟州府平陰縣境內,康王得知平陰縣城已被金兵占領,便繞開縣城改由城南十五裏處的牛山繼續北上。


    這支來救援濟州的隊伍,本來有三萬人馬,但由於前日與完顏吉列的隊伍交戰折損了一些,又留下兩千步軍駐守東平縣城,真正跟著康王北上的還有不到兩萬五千人。


    康王命令劉浩人馬為前軍,負責逢山開路遇水搭橋,柳逸玄自從與劉浩有過幾次合作之後,覺得劉浩這人雖然平時話不多,但可以看出他的為人還是不錯的,劉浩長年在相州擔任守備,也有一定的帶兵經驗,底下的士兵對他也是愛戴尊敬,再加上二人曾跟隨宗澤將軍在河北打過仗,感情自然不比別人。


    劉浩軍馬作為先鋒,柳逸玄隨軍而行,軍馬行至牛山附近,柳逸玄遠看牛山山高林密,地勢凶險,恐有敵軍埋伏,又因聽聞牛山一帶曾經鬧過土匪,且與東邊二龍山的土匪常有勾連,便對劉浩言道:“劉將軍,小弟看前麵山高林密,地勢凶險,怕有敵兵或是山賊埋伏,還是先派人前去打探一番為好。”


    劉浩來看那牛山,雖然山頭不高,但是林木森森霧氣繚繞,這通往濟州的道路又是從樹林中穿過,若有金兵或者是此地的土匪在林子裏埋伏,那肯定是難以對付,劉浩言道:“賢弟所言有理,我們初來此地,對這個地方的地形不甚熟悉,還是小心為妙。”說罷便讓隊伍停止前進。回身點了一隊哨兵到前麵探路,又派了傳令兵往後麵向康王匯報。


    這隊探路的士兵有五六十人,他們拿著刀槍順著山路竄入林中,按照劉浩的指示,他們要在半個時辰之內摸清官道兩側的情況。並且要爬到附近的製高點上站崗放哨,如果確定林子中沒有敵軍的話,便過來向大軍報告。


    哨兵們得了命令之後又三五人組成一小隊,然後作鳥獸散紛紛潛入樹林裏打探,柳逸玄因為騎馬時間過長覺得屁股酸疼,便趁著這會功夫跳下馬來休息。[.超多好看小說]


    “劉將軍。他們去探路了,估計還得等會兒,你也下馬來休息一下吧!”


    劉浩看了看四周,也並沒有什麽可疑的狀況出現,又往身後望了望馬夢龍的人馬。馬夢龍陪著康王穩坐中軍,正在二裏之外的空地上原地休息,於是便聽了柳逸玄之言,跳下馬來坐到一處巨石上等待回信。


    柳逸玄掏出腰間的水壺遞與劉浩,示意讓他也喝點水,劉浩擺了擺手示意不渴,柳逸玄便自己飲了兩口。柳逸玄問道:“劉將軍,跟你認識這麽久。還不知道你家裏的情況呢,嫂夫人是哪裏人?你孩子都幾歲了?”


    劉浩雖然是個鐵骨錚錚的漢子,但一聽到別人問及自己的妻子兒女一時心裏也有些酸楚。他回身對柳逸玄笑道:“你今天怎麽想起問我這個了?”


    “我就是隨便問問,跟劉將軍認識也不是一兩天了,隻知道你是相州兵馬守備,很少聽你提及家裏的情況,所以一時好奇就……”


    劉浩微微揚起嘴角,歎道:“唉!也沒有什麽好打聽的。我劉某人出身貧賤,早年中過武舉。在相州做守備也有六七年了,你嫂子是我一遠房表叔的女兒。人雖然長得不好看,但為人賢惠,對我和孩子都很好,我現在已經有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了,大兒子今年十二,經常跟我到軍營裏舞搶弄棒,小兒子今年才五歲……”


    劉浩雖然平時話不多,但說起自己的家庭倒還是津津樂道,他邊說邊望著西邊遙遠的地平線,臉上洋溢著幸福的滿足,仿佛他的眼睛已經看到了妻子在家中操勞,兒女在院中嬉戲的場景。


    雖然是閑聊,但柳逸玄還是知道了劉浩家裏的一些情況,他知道劉浩是窮苦出身,靠著一身的力氣和武藝投身軍營,後來到邊關打仗存活了下來,便被朝廷任用,做了相州的兵馬守備。柳逸玄知道劉浩隻是北宋普普通通的一名武將,像他這種“學的文武藝,售與帝王家”的文官武將在整個封建王朝比比皆是。但同時,柳逸玄也想起了自己的家人,無論是北宋的家人,還是九百年後北京的家人。


    柳逸玄安安靜靜地坐在劉浩身旁,目光也隨著劉浩的視線投向到遙遠的地平線上,二人沉默良久,各有所思……


    忽然,一聲痛苦的尖叫聲從北麵的山林裏傳來。


    “啊!……”


    “救命啊!…”


    然後是接二連三的呼喊聲、求救聲,那聲音撕心裂肺透著恐懼與淒慘,讓林中休息的鳥兒一陣一陣地飛奔離去。


    “不好!有情況!”柳逸玄和劉浩立馬意識到林子裏發生了什麽,急忙返回原地翻身上馬。軍士們本來也都坐在地上休息,一聽到林中傳來慘叫聲,紛紛皆站起身來瞧看究竟。


    柳逸玄立在馬上往那樹林裏仔細瞧看,卻見幾名探路的哨兵驚慌失措地從林子裏跑了出來,他們各個麵帶驚恐,慌慌張張地跑下山來對劉浩回道:“劉將軍,不好了,這林子裏有伏兵!我們的幾個弟兄在裏麵被殺了!”


    “什麽?有伏兵?是金人還是土匪?”劉浩問道。


    “是……是金兵!”那名士兵大口喘著粗氣回道。


    “有多少人馬?”


    “這個……小的也不知道,隻見林子裏都是他們的人,手裏拿的家夥都是鉤鐮刀、狼牙棒,幸虧我們是分頭進去探路的,不然都被他們殺了!”


    正當柳逸玄和劉浩向哨兵詢問敵情的時候,卻聽到前麵林子裏的喊殺聲像潮水一般突然向山下傳來,然後就看到一股煙塵從林中升起,柳逸玄和劉浩都意識到,這是埋伏已久的金兵開始向自己發起進攻。


    “快。快撤!”劉浩連忙下了命令,讓軍馬撤離山穀,因為對麵的敵人是以逸待勞,並且敵軍的數量也不清楚,自然不能盲目交戰。隻能後撤幾裏與馬夢龍和向金奎的人馬匯合,然後一齊抵禦這夥金兵。


    宋軍得了撤退的命令,跑的比兔子都快,好在劉浩讓軍馬休息的地方離著山穀還有些距離,金兵雖然奮力追趕,但兩軍依然沒有交上火。


    此時的康王正與馬夢龍在中軍休息。一聽到前方喊殺震天,便料到劉浩遇見了敵兵,又見劉浩帶著兵馬正往回趕,便急忙下令讓身邊的隊伍擺好陣勢列隊迎敵。馬夢龍將令旗一揮,帳下軍馬一字排開列好陣勢。隻在左側開了個口子,以方便劉浩的兵馬撤回陣中。


    劉浩帶著大軍跑了一裏多地便看到康王已列好陣勢,心裏便不再驚慌,按照令旗指示直往左側陣營中撤退,而此時負責斷後的向金奎人馬也趕來陣前,三軍兵合一處井然有序。


    卻說此次埋伏在牛山密林裏的金兵不是別人,正是金國冀州郡王完顏宗弼的隊伍,這完顏宗弼別名完顏兀術。乃是遼王完顏斜的四弟,此次作為副帥跟隨遼王南下,前日遼王命完顏宗弼前往章丘阻攔青州援兵。那青州太守楊守仁帶了兩萬兵馬前來救援,隻與金兵交戰了半日便大敗而回,完顏宗弼本想趁機帶兵去攻打青州,不料遼王傳來軍令,說涿州郡王完顏吉列在汶河一帶遇見大量宋國援兵,讓他火速帶兵到濟州西南的牛山一帶攔截。完顏宗弼得了將令。隻帶了兩萬人馬趕來,見到牛山一帶樹林茂密人煙稀少。便讓軍馬埋伏在山林之中,卻不料遇見宋軍進山探路。被宋軍哨兵發現了自己的意圖,便下令殺死探路的宋軍,衝到山下與宋軍決戰。


    完顏宗弼帶著大軍一路追來,看到劉浩兵馬倉皇而逃,隻行了一裏多地便看到有更多的宋軍已列好陣勢等候,因此也不敢貿然前進,隻讓隊伍放緩腳步,也擺開陣勢與宋軍對壘。


    宋金兩軍列陣完畢,打算在牛山南麵的這塊空地上決戰廝殺。那完顏宗弼一身錦帽貂裘,手握一把混金狼牙棒,一馬當先走到陣前,對著宋軍陣營高聲喚道:“對麵是何人軍馬?報上名來!”


    康王和眾多將領也不知對麵是何人的兵馬,聽了這話,麵麵相覷不知如何對答。康王本想前去自報家門表明身份,卻被柳逸玄攔住道:“何勞王爺出馬,讓末將前去與他答話!”說罷拍馬上前指著完顏宗弼問道:“你又是何人,為何帶著這麽多兵馬在我大宋撒野?!”


    那完顏宗弼見到對麵不但沒有回答自己的話,反而問起自己番號,一時麵露怒色,手裏暗自握緊狼牙棒想拍馬上前取他性命,卻被身後一名參將攔住,那名參將見宋軍對他主帥無禮,便上前高聲通報道:“這位便是金國冀州郡王,乃是大金皇帝的禦弟,爾等有眼無珠冒犯虎威,還不乖乖報上名姓!”


    柳逸玄一聽對麵帶兵的正是號稱“金國四太子”的完顏宗弼,便心裏有所憂慮,這完顏兀術勇武異常,底下的將士更是能征善戰,若讓他得知今天他們遇到的正是欽宗九弟康王趙構的兵馬,必定會讓他瘋狂討戰,完顏宗望在洛陽俘虜了肅王,立了大功,那康王和濟王想必在這些金國將領眼中早就是一塊肥肉了,於是故意言道:“我們是大宋兗州太守的兵馬,爾等蠻幫之國不在北方放羊,為何興兵至此?”


    那完顏宗弼一聽是兗州來的援軍,也不跟宋軍廢話,隻將令旗一揮,下令軍馬衝殺過去,頓時號角齊鳴煙塵滾滾,金兵如潮水一般朝宋軍陣營湧來,畢竟兩軍此戰勝負如何,且待後文。


    (由於作者最近手頭工作較多,更新沒有跟得上,在這裏向各位讀者說聲抱歉。)(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夢回清明上河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鶴並收藏夢回清明上河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