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政治家說,臉麵即場麵,一個享足了才不虛此生的過程。具體地說,就是目標實現後的誌得意滿和不動則已一動就前後呼應的風光。
現實卻是,即使再完美的結局也往往如曇花一現,沒等那股暖融融的喜悅消失殆盡便又要重新麵對,有的人甚至要到即將離開這個塵世的那一刻也難得有片刻的安寧。
既如此,何以會有如此大的誘惑力呢?沒辦法,人生或許就是一個不斷激發與努力克製欲望的過程,尤其象我們這個行當,如果也算是行當的話。
人不能喪失希望,也絕不可以有奢望。喪失了希望,人便會消極墮落;而一旦有了奢望,期盼就會變得灼人。按照我原先的期望,能夠做到鎮委書記這一級已經算不錯的結局了:獨立自主地幹一點兒踏踏實實的事兒,後人在翻看縣誌時或許也能夠看到咱的名字。
但這做官就象中學生談戀愛,那份兒緊張刺激和衝動往往難用理智來控製。等真正做到了這一級別,內心便漸漸不安分起來,特別是在自己意外地被確定為副縣級後備幹部之後,希望象一個即將成熟的桃子青中泛黃黃中透著隱隱的紅似已唾手可得,可盡力翹起腳跟卻又怎麽也無法觸摸得到。
關於這一點兒,大家在前麵的講述中已有所了解。其實,“官”最難的就是這種層級間的跨越,仿佛馬拉鬆比賽的最後衝刺。
準備衝刺的“官”的生活呈立體的鏈狀,猶如有機化學課本上的物體分子構造圖,密密麻麻的分子各自為結零亂但依規律地相互交叉而又緊密聯結著,隻要有一個結點出現問題就會造成整個物體構造的改變。這也正是“官”經常唯唯諾諾小心翼翼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我從北京回來後,那幫小動物的非分渴望更濃了,我明顯地感受到鎮長的眼都綠了,恭維著的期盼的目光漸已被浮躁和質疑所取代,那眼神似乎無時無刻不在追問,你什麽時候走啊?!有幾次,他差點兒就說出了口,幸虧他見機得快,忙用一些諸如“啊,今天的天氣真好”之類的毫無意義的話岔開話題,我認為這便是我的威嚴之所在。
與他們相比,我雖顯得鎮靜沉穩得多,但隻能說我比他們修養略高那麽一點點,因為我內心並不比他們輕鬆多少,甚至更為焦灼。或許人與人之間原就沒有多少差距,關鍵就在於這一點點。
我知道,要能鎮得住這幫小動物,必須具備獵人那樣的靈活機敏和善於隱藏自己的本領。最有效的方法自然便是,恰如其分地與他們保持一段距離,既不能讓之感到自己被疏遠了,又要讓之揣摸不透你最真實的想法;適時地給他們一點兒希望,又不能讓他們的尾巴翹到了天上而亂了自己的陣腳。這應該是一個成功的鎮委書記的秘訣。
然而,這種觸手可及而又遙遙無期的等待偏偏最不易把握,而且一旦把握不好就會磨損人的意誌讓人無所適從,我雖略有放鬆便已驚覺,小動物們還是有了反應,大有一展胸懷的氣勢:鎮長這小動物竟然敢把我辛辛苦苦弄來的三萬元錢擅自批給教師做工資,更令人可氣的是,會計這個曾把我奉若神明的小東西膽敢在我沒有簽字的情況下就把錢撥了出去。
這雖是破天荒的第一次,但在我看來卻無異於挑釁。我可能一時奈何不了鎮長這個跟我同樣的正局級,但對付這麽一個小東西我自信還是手到擒來綽綽有餘的。我立即就開了一個黨委會,把會計調到鎮環衛園林所去當副所長。
小動物們都知道,鎮環衛園林所是個名存實亡的單位,副所長自然是一個無所事事的虛職。小動物們不明就裏地瞅著我,我故意沒有太多的解釋,隻說是提拔重用,最起碼還是讓他享受了一個副股級待遇嘛。
但或許因為決定的太過突然性,我所要的就是這樣的效果,小動物們一臉的茫然,唯有鎮長一聲不吭地象死了娘老子一樣風光不再把臉拉得老長。
我不僅自鳴得意起來,輕鬆滿足地欣賞著自己的傑作。——******,想讓我不舒服?我讓你更不舒服。不過,這小子還算看事,狗一樣跑到我麵前不停地搖尾乞憐對天盟誓效忠,便調他做了管區主任,但要回到原來那樣重要的崗位絕不可能了。
等人們普遍認識到“不跑不送原地不動、隻跑不送平級調動、既跑又送提拔重用”這樣一個真理的時候,因為越來越不好控製的局麵,我不得不開始正視這樣的現實:已經普及的電話和方便而又發達的交通讓人與人之間似乎在一夜之間就變近了,在我們縣這塊不大的地方,有誰不會通過同學、戰友、師生、同事或者內涵與外延都在無限擴張的親戚關係找到一二關係呢?
我常有這樣的假想,如果能夠擁有和掌握無線電監控技術,我肯定會去監控我們鎮上空的必定密密麻麻的電波,從中應該最容易掌握那幫小動物的動態。作為一把手,不能及時地掌握這方麵的信息是大忌。但我又不能因此而失了身份,偷聽別人終究是不道德和有失身份的,即使欲望再強烈也必須從嚴控製,這是一把手的基本素質。
當然,所謂的一把手自然勿需凡事都自己去完成,但這樣的活兒似乎還是親信去完成最妥當,其實連親信也不用,親信也有泄密的時候。隻要樂意,話也無須說,稍加暗示就會有人自動報上來,這也是一把手的優勢。但這種優勢容易引發混亂,除非迫不得以,不可輕易使用。
理所當然地,辦法都是因困難而生的,盡管自己已有了調離的願望和努力,但我不能坐視局麵失控,因為這時候正是驗證一個人能力和魄力的關鍵時期,人必須要毫不遲疑地把握住這個關鍵,於是很快就有了不少信息源。我認為自己肯定是這個鎮裏掌握信息最及時最豐富最準確的人,我為之而沾沾自喜。
然而,事實卻證明我錯了。——先是前麵講述中提及的紀委副書記調到臨鎮去做副鎮長,繼而與我感情甚篤的宣傳委員哭著嚎著平調到了全縣最偏遠的鄉鎮,緊接著水利站長、土地所長、計生主任也調走了,最後連已做了管區主任的環衛園林副所長也進了城。受了這些人的影響,據說仍有不少人也正忙活著自尋門路辦理調動或進城。
在我的心目中,這些人都能算得上精英分子,隻是缺少了摔打而顯得稚嫩,正準備加以曆練委以重任,不料竟一個個離我而去,而且事先沒有給我透露一絲信息,直到回鎮裏辦手續秘書不敢辦才求到了我。
我這些年漸漸養成了這樣一個癖好:凡我的下屬必須抗揉,因為我最喜歡把麵放到麵板上翻來覆去搓揉的感覺,不自覺地便反映到了工作上,我認為,隻要能過了我這一關,此人必是可造之材。可造之材卻在這緊要關口自作主張地要離去,不僅是對我極大地侮辱,也是對可造之材的譏笑與否定。
我當然不能痛快地就給他們辦手續,便借故拖著壓著,我至少要讓他們感覺到我的用途。但我很快就因此而遭到了來自於各個不同方麵的壓力,經了解,幸虧隻是一些局長或鎮委書記之類的關係,但這些方麵大員也是決計得罪不起的,指不定哪天便會用到他們。
迫於壓力,我隻能絕非所願地一個個放行了,但我必須要掌握主動,我喜歡掌握主動的感覺。所以,我決定一定要打掉他們花了錢就能辦成事的高傲與興奮。我破例拒不去為他們送行,而且沒有我的話,其他的鎮領導即使非常強烈地想去也不敢輕易地流露出來更不敢擅自為之。
我們這個地方曆來就有幹部調動領導送行的傳統,幾經創新漸漸地形成了一個不成文的規矩:鎮級黨口領導調動一般都由書記親自送行,政口領導則由鎮長送行,如果書記鎮長一起送行,便算破格,調動的人必受到新單位的格外重視。以此類推,中層幹部的調動一般都由分管領導去送,一般幹部由本單位的負責人去送。當然,也有破例越級去送的,調動的人必與送行領導私交甚好或者創造了不凡的業績。
對於調動的人來說,如果沒有人前去送行,沒有麵子還是小事,新單位必會認為其在原單位缺少人緣而瞧之不起,而如果有了破格的送行,肯定會麵子大增。
“官”是最具創造力的群體,慢慢地,這種對調動幹部起著向新單位推介作用的送行,變成了部門領導之間相互宴請聯絡感情的一條重要途徑。
我不去送他們,並不意味我可以忽視這麽多新的單位和這麽重要的溝通機會。——待他們失魂落魄地到新單位報到後,我可以隨心所願地擇一時間,捎帶一點兒值不了多少錢的本地品牌特產作為禮物,突然地去。
此舉既保持了情勢上的主動,又密切了跟這些單位領導的關係,還能讓調動者受寵若驚激動興奮不已,必少不了對原單位的正麵宣傳,實際上就是在宣傳我。——聽著調動者唯唯諾諾的信誓旦旦和調動者新單位領導感謝培養輸送人才之類的恭維話,我竟也能自鳴得意起來,似乎調動者的調動全是我一人所為,那份兒主動、輕鬆、滿足的奇妙感覺實非言語所能表達。
人隻有相互認識了才有進一步發展關係的可能,隻有經常地溝通聯絡才能維持並加深業已建立起來的看起來還算穩定的關係。中國人自古就有禮尚往來的規矩,但這禮尚往來究竟需要誰先又怎樣邁出至關重要的第一步總得有個合適的機會和理由,事實證明,除了一張妙舌生花能夠把死人說活的嘴外,必須得有一定的物質利益或利害關係。
有人曾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圈定為四大鐵:一起同過窗,一起扛過槍,一起分過贓,一起打過炮。“官”的朋友雖多卻少有這樣的關係,即使最要好的朋友,必也相互猜忌提防唯恐別人搶了自己的風光。
但“官”又比任何階層都重視朋友,除非如此恐難在官場中立足,因為不少事都必須靠朋友去抬。
當然,也不可以憑一時意氣過多過濫地講究朋友義氣,雖患難之交也必須秘藏於心底而不能招搖。
既是朋友必要相互辦事,否則便稱不上朋友。既把事辦成又不違規的情況是不存在的,即使再輾轉反側夜不能寐地思慮辦法,總還要或多或少地留有一些不利影響。所以,麵對新的崗位不可避免地要讓朋友的圈子無休無止擴張的現實,必然地要經過一番或勉強維係或象暫時用不著的現金存入銀行一樣的取舍,最終形成新的圈子。
存起來不等於丟掉,除了辦事,逢年過節的走動也是必需的,稍有不如意,日後的交往中立即就能表現出來,因為人看重的或許就是一個意思。
我一貫的做法,便是直屬領導或有重大貢獻的人都親自去看,其他的規定了標準由秘書去辦,其他的鎮領導肯定不能用,要嚴防他們乘機作亂。即使這樣,逢年過節也早已失了孩童時的樂趣,一句話,就是累,直到過年的那一刻仍是身心俱疲。
我原以為這樣便會贏得好的人緣,卻不料集體的東西永遠都象一塊肥肉,任誰都想啃一口,啃不到或者按他所認定的標準啃少了就會怨天尤人,盡管為此搞得原已十分緊張的財政更加被動,卻仍得罪了不少人。
隻要有經過就要有總結,總結是人最重要的才能之一,有了總結就會有提高:敏銳地體察領導意圖,靈活地協調關係,適時的總結自己的得失,準確而又不失原則地糾正著偏差,便是對我這十幾年最精煉最貼切的總結。
既然有人要離去,就會有人填進來,中國最不缺少的就是人,千萬不要以為地球離了誰就會停止轉動。經過我親自挑選的人才,雖多少仍有些蹩腳,但我堅信經過我的調教,不出一二年就會成為精英,而且會更加忠誠。但現代社會中的任何人,即使自己最蹩腳的下屬都絕不可以忽視,已經成了一個鐵定的事實,誰又知道哪座山盛產猴子呢?
麵對如此眾多複雜的關係,我創造性地提出了“先認人後認地最後摸索幹部脾氣”的原則並把之有效地貫徹到工作中去。——任何事情都不要一下子讓他們感到滿足,即使確實要給他們,也必須讓他們在心存幻想中慢慢地得到,而且最好要讓他們在得到的同時又能隨時隨地都感受到既然能夠得到同樣也能失去的危險,這便是馭下術。
生活中存有不少淺見的極容易被忽視的道理,如果不能及時地發現和總結,往往能給人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或許生活的本身就這樣,任何事情除了當事人自己,總在平靜地進行,即使發生了天崩地裂的變化,局外人也絕對不會感覺到。
及至局外人了解了,或許早已恢複了平靜,即使內心再有波濤洶湧的共鳴,也比不過當事人的那種真切的強烈持久的感受,至多發一些世事難料之類的感歎,偶爾也會因當事人的成就而泛起一絲淡淡的妒意。
當然,這些都不會長久,別人是別人,我依然需要生活。我的努力總算有了回應,不過,這種回應與簡單的“是”與“不是”截然不同,即使當事人自己也必須靠敏銳的嗅覺和對形勢的準確把握及臆測來接受。
我一貫對自己的感覺甚為自信,在我的感覺中,我的仕途從沒有就此止步的信號,我也絕不會相信自己的仕途會就此止步。
這感覺便來自於一次與往常沒有任何不同的縣委全委會,這天的縣委全委會日程安排得十分緊湊,內容卻並無多少新意,隻是把那些幾乎天天都在講的重要工作變化了一下名詞重又講了出來。我悄悄地排了一下,共要講二十四個大項,每個大項有五六個分項,每個分項下麵又有三至五個小項。
對於這種填鴨式的會議,方麵大員們早已心生厭煩,可仔細想起來,又委實沒有更好的方式來代替會議。其實,大家都明白,辦事的功夫全在台下而絕非台上。
我曾經狹隘的認為,可能有的領導偏好在台上大呼小叫的感覺,非要如此才能滿足日益膨脹的虛榮心。不過,這樣的念頭隻能想,想不犯錯誤,話可不敢亂說。
前任********曾試圖改革這種會議方式,創造性地把領導講會變成領導聽會,剛開始的時候,方麵大員們因為拘謹三言兩語就完了事,********便批他們不專心研究工作。豈不知現在早已不是人才匱乏的年代了,每位方麵大員都有一個文字功底不錯的秘書班子,從那以後,他們每逢開會都要準備厚厚的一摞材料。
有一次,縣裏決定聽取各鎮的計劃生育工作匯報,規定每個人有十五分鍾的發言時間,某鎮委書記講了兩個小時還沒有點到正題,書記便提醒他注意時間,他瞥了一眼一貫以麵帶笑容來保持風度的書記,誤以為鼓勵他講下去,便眉飛色舞地從招商引資發展經濟到精神文明建設到政治文明建設一路講下去,講得不僅有理有據而且文采飛揚聲情並茂無異於一篇優美的散文,恰逢書記有事外出別人又不好打斷他,隻要任他講,待他終於講到正題後,意義、認識、措施等大項各自分列為若幹小項講了足足又兩個小時。其他的人爭相效仿,就這樣原定一天的會議開了足足一個周還沒開完,關於會議的改革自然也不了了之。
再說這天的會議中午隻安排了一個小時的吃飯時間便早早開始了,恰值春末夏初的乏人時候,我隻得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領:把文件材料整齊地擺到桌上,翻開筆記本,手拿著筆,低著頭,狀似在極認真地聽會記錄而實際上卻早已魂遊天外。這本領當然得靠修煉,若是修煉不成,又要不被點名批評,恐怕隻有遭罪的份兒了。
偏偏在這個時候,書記突然提到了我,迷糊中我誤以為是他看出了破綻在批評我,心中一顫,不自覺地打量了一下周圍。原來,具備我這種特異功能的人不在少數,而我的同桌必是覺少的那種,他正在創作一幅牛皮吹破了氣球的漫畫,看得出來,他已具備了極高的造詣。
書記當然不是在批評我,我忙坐直了身體,抬起頭,目光正好對上他已講得發亮的眼。隻聽他抑揚頓挫地說道,人得務實啊,同誌們,E鎮的鄭存智同誌就是很好的一個例子嘛,我看,咱們縣最務實的就數存智同誌。之後,他又列舉了不少關於我務實的例子,他的話極具感染力,把我都感動了,盡管他列舉的例子有不少我自己也說不清到底幹沒幹過,他又如何得知?
有經驗的人絕不會去相信領導會議上的講話,隻要想抬你,醜八怪也能誇成一朵花;反之,縱使天仙,可能連妓女都不如,而且肯定有許多你不得不服的事實和理由。
我曾經的一段經曆或許最能說明這個問題,那還是我剛踏入政口的那年,我陪當時分管農業的副書記去各村檢查三秋倒茬,適逢他的一位戰友回來探家,沒來得及檢查,他便帶我去他戰友家喝酒。酒喝了一天,晚上我送他的時候,他醉得兩腿已無法站立。第二天,在全鎮機關幹部大會上,他照樣把檢查講得繪聲繪色,所點問題無一不切中要害,搞得一幫管區主任耷拉著腦袋禁聲不得。我雖感到好笑,但對他的這套功夫著實佩服不已。事後,我趁他高興問及此事,他毫不掩飾地說,幹長了,問題在哪裏都是明擺著的,再說了,即使錯了,又有誰會蠢到在會上就與你爭執的程度?
想到這裏,我突然意識到,書記之所以下午對我有了如此大的變化,必是因為上午他曾離開會場接過的那個極其重要的電話。
念頭一旦湧上便越來越覺得象,分明就因為那個電話,要不然,他急匆匆地離開會場能去幹什麽?便竭力地去想象這個電話的主人和內容,莫不是我久違了的那個電話?
就這樣胡思亂想著,會議竟不再顯得漫長,很快就散了。他又親熱地叫住了我,卻不象有什麽話要說,隻臉上帶著笑,兩隻肥胖的手緊緊地抓住我的手不放,連連說,小鄭不錯,嗯,不錯,可要多出政績啊。
2
要說政績,那可是“官”孜孜以求的東西,有誰不想在自己的任期內轟轟烈烈地幹出一二件可以看得見摸得著的事情呢?要說不想,那絕對是假話。然而,多數人都平庸但平安地度過了自己的任期。
我自信自己不是個平庸的人,因此從我剛做鎮委書記那天就十分注重政績,尤其是一番經曆後,這種念頭變得更強烈了。
這做官,能夠經得住風浪的後台和機智敏銳的處世妙方固然重要,政績也是必不可少的。我嶽父曾多次告誡過我,工作一定要做到明處,哪怕隻做一件也一定要讓人能夠感受得到。政績是一把雙刃劍,弄好了風光無限平步青雲,弄不好必然要遲滯自己前進的腳步,有時候甚至會搞得身敗名裂。
到目前,E鎮的二十位鎮委書記當中隻有建國後的第三任後來提拔做了縣委副書記,這是唯一一位從E鎮提拔起來的幹部。他帶領全鎮人民戰天鬥地修築了大量水利工程,從而根治了E鎮的內澇問題,至今仍有不少上了年紀的人還在引以為豪地念叨著他的功勞。除此之外,還有幾位頗值得一提:
一位是第十四任,他在E鎮共幹了兩件事:一件是計劃生育,一件是消滅工業空白村。由於當時人們的思想還沒有從長期的傳統的小農意識中解脫出來,這兩件事在當時被公認為是天下最困難的。計劃生育是包括他在在內的所有人都想不通的工作,而發展工商業則隻有他一個人能想得通。
他是個原則性極強的人,敢說敢幹,手段強硬,但絕不胡來,他認為,幹部幹部,先幹一步,難事幹部必須帶頭,正人先正己。所以,隻生育了一個女孩,他就背著媳婦到醫院做了結紮手續,一心想要兒子的媳婦自是不依不饒,他因自覺理虧便經常被媳婦抓撓得滿臉血槽而落下了個怕媳婦的名聲。但在工作上理直則氣壯,他率先喊出了“砸了鍋,戳了窩,計劃生育不能拖”的口號,經過三年的高壓態勢,隨著E鎮日益膨脹的人口規模終於得到控製,他土匪頭子的外號開始蜚聲鎮內外。
之後便是消滅工業空白村,這項工作畢竟不同於計劃生育,最難做的是幹部的思想工作。為此,他挪用了鎮裏的計劃生育超生罰款率先辦起了鎮辦工業,本想給村官們一個示範,誰曾想因市場的原因未及開業便紛紛關了門,反倒把村官們給震住了。
這是縣委當時壓倒一切的中心任務,他不肯就此罷休,便組織鎮委班子輪番帶著村官們外出參觀考察,村官們眼界倒是開了,也開始躍躍欲試,但沒人敢去打這風險極大的第一槍。他把規模稍大一點兒村莊的支書召到鎮裏辦班,可這些人象吃了秤砣的王八一樣鐵了心。他憤怒了,提出了一個“不換思想就換人”的口號,果真免去了幾個在鎮裏頗有威望的村支書的職。見他動了真格,村官們才真急起來,隻要真動,就會有辦法,有一個小村的支書利用自己在沿海做養殖場場長的叔叔的關係辦了一個小型塑料廠才總算破了題。
這時候,縣委考察組進駐了E鎮,他被調離了,原定的副縣長後備人選也泡了湯,據說因為滿天飛的告狀信,盡管縣紀委根據這些告狀信對他的審查並沒有發現他有任何問題。
他的後任或許是吸取了他的教訓,性情溫和,難得的好脾氣。據說他在任期內從未向下屬發過火,而且喜歡與他們稱兄道弟,遇到問題多在酒桌上就解決了,各項工作竟也幹得有聲有色,隻是帶得下屬單位應酬接待費提高了一大截。
他非常容易滿足,常說以自己的身世和能力能夠混到今天這一步也是沾了一位遠房親戚的光。因此他與世無爭,善體貼人,除了好人緣,工作上既無太過突出的成績也無太大的過錯。
但由於他不善掩飾自己,班子內部便有人搞他,才做了一年書記縣裏就決定調他到縣直部門去做副職。就在他去報到的那天,三杯接風酒已喝了兩杯半,卻突然接到了縣委關於撤銷他任免決定的緊急通知,原因是鎮裏有三分之二的村支書齊聚縣委強烈要求讓他繼續留在E鎮。
E鎮曆來就有急公好義仗義執言的傳統,但他連自己也搞不清何以會有如此絕無僅有的事情偏偏降到了他的頭上,因為這是官場大忌,哪方人士膽敢要挾上級黨委改變已做出的決定?
他自己非常清楚,其實他並沒有為他們做多少事,更沒有因此去搞一些所謂的非組織活動,隻是按照義氣逐一跟他們告了個別。但縣委常委會卻絕不會這樣認為,經過一番如臨大敵般嚴肅認真地調查,沒能挑出他的毛病,隻好又讓他在E鎮呆了兩年。
此後的兩年中,他依舊沒有多少改變,依舊是一副玩世不恭無所作為的樣子,他甚至出人意料地沒有去徹查背後搗亂的人,其實他根本就不想知道這個背後搗亂的人是誰。隻有當他再次調縣直部門任職的時候,人們才突然意識到,鎮裏已進行了全麵規劃,修了一條在當時看來過於寬敞而現在仍略顯擁擠的柏油馬路,蓋了郵電、影劇院和鎮政府辦公大樓三棟標誌性建築,搖把子電話也被程控電話所取代。
人們在為他自豪的同時,發覺自己的錢袋子不僅沒有因此而漲起來,而且在這兩年中戶均向鎮裏的交款竟不知不覺翻了兩番多。於是,關於他的調動便有了許多傳言,最有代表性的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縣裏原準備提拔他做副縣長,可一查檔案才發現他已超過了四十五歲這個該提拔的年齡;一種說法是他因自感在建設過程中造成了不少錢財的浪費便堅辭了提拔甚至做部門一把手的任命。在眾多的傳言中,唯獨沒有人提及哪怕是一丁點兒借機謀取私利的事兒,大家始終認為他是善良的,即使有錯誤,但他仍到兩年前的那個縣直部門去做副職卻是個不容置辯的事實。
據說,當年的那個縣直部門負責人還在,他去報到時,負責人隻喝了半杯酒,話卻甚耐人尋味:這個接風酒好難喝啊,喝了兩年才總算喝完了。
我的前任是一位在與書記爭鬥中獲勝的血氣方剛的年輕人,我曾親自領教過,城府極深,象大海一樣無邊無際,總讓人捉摸不透。他到E鎮幹的第一件事,就是賣掉了E鎮所有的表麵上仍十分紅火而實際上早已負債累累的鎮村兩級集體工業。一時間,村官們惶惶不可終日,因為這無異於掀掉了他們借機吃點兒喝點兒撈點兒的遮羞布。
隨之,他又變革了E鎮已沿襲多年的不分村莊規模不論業績大小眉毛胡子一把抓的農村幹部考核管理機製,讓村官們還沒從賣掉工業的尷尬中解脫出來便已得到了工資大幅提高的實惠。實惠當然不能白得,他同時決定對農村的應酬接待費實行定額管理。有的村官以為他在作秀,因為他並不是一個古板刻薄的人,待到年終兌現工資時,他嚴格兌現了承諾,吃盡了苦頭的村官們不得不開始信他。
他做事總是這樣有條不紊環環相扣,剛過了不長的時間,他又製定了一個龐大的計劃:三年內在全鎮建成五千個冬暖式大棚,讓E鎮成為全省反季節蔬菜第一鎮。為確保計劃的落實,他將指標按村莊規模分攤到各個村,他甚至預先為將要著重培育的農業品牌注冊了商標。然而,當時的露天農業正處於收入的高峰期,農民為眼前利益所困,盡管鎮裏首先建起了示範園和服務中心並製定了極為優惠的政策,還是沒有人肯去做收益尚在預期中的投入。他認準了的事情決不輕言放棄,他逐一找村官談話,要求他們在鎮裏優惠政策的基礎上再給些優惠,如再無人肯做便要求村裏出資建大棚麵向村民承包。
雖然陸陸續續建起了零星的幾個大棚,但最先無法承受的還是鎮村兩級的集體經濟。他在漸漸放任村官們隨意去突破自己曾竭力去控製的農民負擔的底線的同時,又在全縣首次提出了“政府治稅,部門護稅,群眾協稅,稅務部門依法征稅”和招商引資發展經濟的理念,但他的理念沒來得及實現就調離了。
按說我不該這樣逐一評論前任的領導,但如果不這樣,又不能了解到E鎮的全貌。
到了我這任,無論如何,我是決計要有所突破的。因此,未及到E鎮,我就托人找大師對E鎮的風水進行了全麵勘驗。大師告訴我,E鎮這些年來官氣不旺是因為破了風水所致。
我問,何以解之?
大師答曰,多建幾座類似牌坊的建築物以壓之。
果如大師所言,在我以廣告牌的形式完成大師所說的建築物後,竟真的順了許多。
前麵的講述中已多有涉及不再細說,隻說這做官跟經商一樣,必得有運。嶽父的一位故交意外地幫我引進的那家公司連續三年的追加投入都在億元以上,在讓E鎮實現突破的同時,也助長了我的渴望。渴望是灼人的,因為灼人而讓人普遍求變,所以,人才需要變動。長期地居於同一位置最容易磨損人的激情,讓人陷入幹什麽都無所謂幹什麽都無聊的困境。
自從感受到了那個回應,我心裏雖又躍躍欲試,但思想卻象停滯了一樣遲鈍。繼續創造政績?又如何創造政績呢?我感覺自己總在這個看似簡單實是繁複無比的概念上原地轉動,怎麽也無法躍出這個圈子。我渴望政績,卻又實在沒有了在這個崗位上繼續創造政績的耐心,我甚至搞不清自己在E鎮的所作所為到底能不能算得上政績。還是作罷吧,這世上原就有許多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尤其是“官”,哪怕有上千上萬的理由?
命運跟人開的玩笑常常是苦澀的,偶爾的甜也是甜中帶酸酸中帶澀的那種。之後的一次屆中調整,我居然被調至一全縣最僻遠的鎮。
這是一個令我做夢也不可能想到的重大事件,我誤以為自己的眼睛和耳朵都在一時間出現了問題,手忙腳亂地再三向人核實才證實了已成為既定事實的事實。
這分明在整我,我恨恨地想著,生平第一次對自己的自信和感覺產生了懷疑,狂憂狂喜狂怒輪番發作,幾乎讓我失去了節製。
此時的我已四十多歲,離實現突破的最後年齡還有不多的時間了,而我卻被貶到了這麽一個地方。難道E鎮當真被破了風水?難道我的建築物就沒有起到一絲一毫的作用?我不能再無動於衷了,氣急敗壞地跑去追問我那位不陰不陽的嶽父。
嶽父倒是神定氣閑,說該你的就是你的,誰也爭不去,不該你的,爭也沒用。
我默然而退,心裏卻直罵娘。簡直放屁,假如我按照自己的意願給********送去那十萬塊錢,假如……我心中盤算了許多假如,悔得直冒汗。
他沒有給我太多的時間去體會這種刻骨銘心的失望後悔懷疑掙紮與憤怒一齊傾倒在一起的感覺,調整後不久,他就召集了十幾位較發達鎮的書記到那個僻遠的鎮去開座談會。
時雖已值隆冬,鎮委會議室卻因經費短缺仍沒能接上暖氣,隻一會兒的功夫,這些養尊處優慣了的方麵大員們便已凍得連連把手湊到嘴邊去哈一些熱氣,之後又不停地跺著腳打著抖。書記顯是沒能料到處境會如此困難,他不斷地用眼的餘光瞟我,我隻裝作沒看見,最後,他不得不提高了嗓音不乏詼諧地喊道,小鄭書記啊,能不能給我們一點兒溫度啊?
既無爐具,又無煤炭,可如何是好?我隻好去找鎮長。
鎮長在小鎮幹了二十五年,做了十年鎮長,代理了五年書記。要不是出於對我的同情,他對我的到來一定不會象現在這樣友好。他懼怕因此忌諱提到小鎮的現狀,臉上盡是無法掩飾的既愧且疚又無可奈何的神色。接風宴上,他醉了酒,才又暴露他不服輸的一麵。他說,人至賤則無敵,有什麽了不起,大不了免了我這鎮長,調到別的鎮去做一般幹部也比在這裏遭這鳥罪強。
原定他在鎮委辦公室待命的,可找了半天,才見他打扮得楊子榮似地誇張地跺著腳從一間小屋裏走了出來。他自我解嘲道,冷,太冷,實在扛不住。
我指了指那排目前全縣鎮級政府中唯一的平房問,能不能想法提一下溫?
他稍頓了頓說,借幾個做飯用的電爐子吧。
室內溫度果然提高了不少,但由?
??外牆已斑駁脫落的平房的門窗同樣也斑駁脫落,不時有陣陣冷風吹來,十幾隻大功率的電爐子雖已累得原已老化的長期裸露在牆外的線路不時地便爆幾下火花,室內仍無法與暖氣充足的E鎮相比,卻畢竟可以勉強地呆下去了。
一番折騰後,很快就結束了座談會的發言,或許大家原就沒多少話要說,或許都在心裏想盡快離開這個鳥地方所以發言才短,書記再三問過後,見確再無人發言,便清了清嗓子開始總結,照例一通團結的大會成效明顯的大會後,他進一步強調,不僅經濟發達的鎮要加快發展,落後的鎮更要加快發展,兩頭的發展必將推動中間鎮的大跨越。
這是他一貫的思路,我猜想,僅為了這麽一個思路完全沒必要如此興師動眾,他肯定另有目的。果然,他隨後用較大的篇幅來誇我,說什麽我是主動請纓到小鎮來的,說什麽這是一種難弄可貴的迎難而上的精神,我們的發展就要靠這種精神雲雲。
受了表揚總要擺出一副姿態,即使心裏再苦,臉上卻必須掛著笑。午飯原打算回城去吃,禁不住我的再三挽留,他象是最終下了決心似地說,既然來了,幹脆體驗一下生活吧。
說是體驗生活,恐怕隻有傻子才會真去相信,更何況我一向不喜歡那種湊合的場合,在我堅決地敦促下,鎮長擺了一桌以山珍和山野菜為主的大餐,因為小鎮政府長期向鎮裏的小飯館賒賬已無人敢再賒,所以這桌飯隻能花掉人家托鎮長辦事送來的二千元。
因此,當聽到書記直誇小鎮的山珍說要常來打牙祭的時候,我特意瞄了一眼鎮長,隻見他嘴裏熱烈歡迎著,兩腿卻在不停地打抖,說不清是激動還是擔心。
酒因資金問題隻能是散酒,鎮長別出心裁地泡了一些其實山上隨處可見的野藥草,並一連串地說出了許多諸如滋陰壯陽之類的好處。書記連連說,好,不錯。
我喝了一小口,卻苦辣辣的帶有一股難聞的腥味。鎮長嘴裏說這酒就這味,手卻悄悄地扯了扯我的衣角附耳過來說,你少喝,這酒喝多了傷身,我給你留了一瓶好的。
這酒確是醉人,有一位方麵大員因信了鎮長的話很快就醉了。見有人醉了,書記又說,小鄭不錯,我回去馬上跟財政局打一聲招呼,你們先去支五萬塊錢把取暖問題解決了。
我和鎮長連連說,感謝領導關懷。
又喝一會兒,才盡興而散。
見我仍清醒,鎮長便拉我去他家繼續喝酒。
鎮長的酒量奇大,最多的時候曾喝過四斤高度酒。他說,我雖長期在酒精裏浸潤有了酒癮,但陪客人的時候從不多喝,盡管我在全縣也算得最能勸酒的鎮長,傻蛋才會在那種不陰不陽的場合喝醉呢。要想喝,回到家裏或找一小單位,完全自己說了算,要多過癮有多過癮。
念及他在酒桌上對我的照顧,加上他的推心置腹,我心裏一陣久違了的感動,便勸他,你也少喝點兒,喝多了傷身。
球兒,就我這高大威猛的身板!他比量著自己的身材,便從廚房裏端出一碟水煮花生米和一碟油炸辣椒,開了一瓶說是給我留的茅台。他說,這是我珍藏了十五年的酒,要不是遇到我特能看得上的人,我是絕不會開的。言語裏沒有一絲作假的成分。
他喝酒雖猛,意識卻清醒,我們喝著酒便達成了共識:既然老板發了話,下午就去財政局支款。
他是個急性子,放下酒杯就要出發。見他有了酒意,我勸他,還是我去吧。
他狡辯道,這哪行?你是當家人,萬一不行,豈不連個回旋的餘地都沒有?
我自知拗不過他,隻好由他,但又囑他,給財政局長捎帶兩隻野兔,還有,支了錢別忘了先去把人家托的事辦了,咱可不能欠人家的。
他不耐煩地打斷了我,都知道啦,別囉嗦了。說著,意識到自己的身份,不覺有些扭捏,忙又辯白道,咱是個大老粗,你來了就有了主心骨,咱寧肯豁上這二百來斤,也要摘掉這恥辱的帽子。
我正欲再說兩句什麽,他卻已風風火火地出發了。
政治家說,臉麵即場麵,一個享足了才不虛此生的過程。具體地說,就是目標實現後的誌得意滿和不動則已一動就前後呼應的風光。
現實卻是,即使再完美的結局也往往如曇花一現,沒等那股暖融融的喜悅消失殆盡便又要重新麵對,有的人甚至要到即將離開這個塵世的那一刻也難得有片刻的安寧。
既如此,何以會有如此大的誘惑力呢?沒辦法,人生或許就是一個不斷激發與努力克製欲望的過程,尤其象我們這個行當,如果也算是行當的話。
人不能喪失希望,也絕不可以有奢望。喪失了希望,人便會消極墮落;而一旦有了奢望,期盼就會變得灼人。按照我原先的期望,能夠做到鎮委書記這一級已經算不錯的結局了:獨立自主地幹一點兒踏踏實實的事兒,後人在翻看縣誌時或許也能夠看到咱的名字。
但這做官就象中學生談戀愛,那份兒緊張刺激和衝動往往難用理智來控製。等真正做到了這一級別,內心便漸漸不安分起來,特別是在自己意外地被確定為副縣級後備幹部之後,希望象一個即將成熟的桃子青中泛黃黃中透著隱隱的紅似已唾手可得,可盡力翹起腳跟卻又怎麽也無法觸摸得到。
關於這一點兒,大家在前麵的講述中已有所了解。其實,“官”最難的就是這種層級間的跨越,仿佛馬拉鬆比賽的最後衝刺。
準備衝刺的“官”的生活呈立體的鏈狀,猶如有機化學課本上的物體分子構造圖,密密麻麻的分子各自為結零亂但依規律地相互交叉而又緊密聯結著,隻要有一個結點出現問題就會造成整個物體構造的改變。這也正是“官”經常唯唯諾諾小心翼翼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我從北京回來後,那幫小動物的非分渴望更濃了,我明顯地感受到鎮長的眼都綠了,恭維著的期盼的目光漸已被浮躁和質疑所取代,那眼神似乎無時無刻不在追問,你什麽時候走啊?!有幾次,他差點兒就說出了口,幸虧他見機得快,忙用一些諸如“啊,今天的天氣真好”之類的毫無意義的話岔開話題,我認為這便是我的威嚴之所在。
與他們相比,我雖顯得鎮靜沉穩得多,但隻能說我比他們修養略高那麽一點點,因為我內心並不比他們輕鬆多少,甚至更為焦灼。或許人與人之間原就沒有多少差距,關鍵就在於這一點點。
我知道,要能鎮得住這幫小動物,必須具備獵人那樣的靈活機敏和善於隱藏自己的本領。最有效的方法自然便是,恰如其分地與他們保持一段距離,既不能讓之感到自己被疏遠了,又要讓之揣摸不透你最真實的想法;適時地給他們一點兒希望,又不能讓他們的尾巴翹到了天上而亂了自己的陣腳。這應該是一個成功的鎮委書記的秘訣。
然而,這種觸手可及而又遙遙無期的等待偏偏最不易把握,而且一旦把握不好就會磨損人的意誌讓人無所適從,我雖略有放鬆便已驚覺,小動物們還是有了反應,大有一展胸懷的氣勢:鎮長這小動物竟然敢把我辛辛苦苦弄來的三萬元錢擅自批給教師做工資,更令人可氣的是,會計這個曾把我奉若神明的小東西膽敢在我沒有簽字的情況下就把錢撥了出去。
這雖是破天荒的第一次,但在我看來卻無異於挑釁。我可能一時奈何不了鎮長這個跟我同樣的正局級,但對付這麽一個小東西我自信還是手到擒來綽綽有餘的。我立即就開了一個黨委會,把會計調到鎮環衛園林所去當副所長。
小動物們都知道,鎮環衛園林所是個名存實亡的單位,副所長自然是一個無所事事的虛職。小動物們不明就裏地瞅著我,我故意沒有太多的解釋,隻說是提拔重用,最起碼還是讓他享受了一個副股級待遇嘛。
但或許因為決定的太過突然性,我所要的就是這樣的效果,小動物們一臉的茫然,唯有鎮長一聲不吭地象死了娘老子一樣風光不再把臉拉得老長。
我不僅自鳴得意起來,輕鬆滿足地欣賞著自己的傑作。——******,想讓我不舒服?我讓你更不舒服。不過,這小子還算看事,狗一樣跑到我麵前不停地搖尾乞憐對天盟誓效忠,便調他做了管區主任,但要回到原來那樣重要的崗位絕不可能了。
等人們普遍認識到“不跑不送原地不動、隻跑不送平級調動、既跑又送提拔重用”這樣一個真理的時候,因為越來越不好控製的局麵,我不得不開始正視這樣的現實:已經普及的電話和方便而又發達的交通讓人與人之間似乎在一夜之間就變近了,在我們縣這塊不大的地方,有誰不會通過同學、戰友、師生、同事或者內涵與外延都在無限擴張的親戚關係找到一二關係呢?
我常有這樣的假想,如果能夠擁有和掌握無線電監控技術,我肯定會去監控我們鎮上空的必定密密麻麻的電波,從中應該最容易掌握那幫小動物的動態。作為一把手,不能及時地掌握這方麵的信息是大忌。但我又不能因此而失了身份,偷聽別人終究是不道德和有失身份的,即使欲望再強烈也必須從嚴控製,這是一把手的基本素質。
當然,所謂的一把手自然勿需凡事都自己去完成,但這樣的活兒似乎還是親信去完成最妥當,其實連親信也不用,親信也有泄密的時候。隻要樂意,話也無須說,稍加暗示就會有人自動報上來,這也是一把手的優勢。但這種優勢容易引發混亂,除非迫不得以,不可輕易使用。
理所當然地,辦法都是因困難而生的,盡管自己已有了調離的願望和努力,但我不能坐視局麵失控,因為這時候正是驗證一個人能力和魄力的關鍵時期,人必須要毫不遲疑地把握住這個關鍵,於是很快就有了不少信息源。我認為自己肯定是這個鎮裏掌握信息最及時最豐富最準確的人,我為之而沾沾自喜。
然而,事實卻證明我錯了。——先是前麵講述中提及的紀委副書記調到臨鎮去做副鎮長,繼而與我感情甚篤的宣傳委員哭著嚎著平調到了全縣最偏遠的鄉鎮,緊接著水利站長、土地所長、計生主任也調走了,最後連已做了管區主任的環衛園林副所長也進了城。受了這些人的影響,據說仍有不少人也正忙活著自尋門路辦理調動或進城。
在我的心目中,這些人都能算得上精英分子,隻是缺少了摔打而顯得稚嫩,正準備加以曆練委以重任,不料竟一個個離我而去,而且事先沒有給我透露一絲信息,直到回鎮裏辦手續秘書不敢辦才求到了我。
我這些年漸漸養成了這樣一個癖好:凡我的下屬必須抗揉,因為我最喜歡把麵放到麵板上翻來覆去搓揉的感覺,不自覺地便反映到了工作上,我認為,隻要能過了我這一關,此人必是可造之材。可造之材卻在這緊要關口自作主張地要離去,不僅是對我極大地侮辱,也是對可造之材的譏笑與否定。
我當然不能痛快地就給他們辦手續,便借故拖著壓著,我至少要讓他們感覺到我的用途。但我很快就因此而遭到了來自於各個不同方麵的壓力,經了解,幸虧隻是一些局長或鎮委書記之類的關係,但這些方麵大員也是決計得罪不起的,指不定哪天便會用到他們。
迫於壓力,我隻能絕非所願地一個個放行了,但我必須要掌握主動,我喜歡掌握主動的感覺。所以,我決定一定要打掉他們花了錢就能辦成事的高傲與興奮。我破例拒不去為他們送行,而且沒有我的話,其他的鎮領導即使非常強烈地想去也不敢輕易地流露出來更不敢擅自為之。
我們這個地方曆來就有幹部調動領導送行的傳統,幾經創新漸漸地形成了一個不成文的規矩:鎮級黨口領導調動一般都由書記親自送行,政口領導則由鎮長送行,如果書記鎮長一起送行,便算破格,調動的人必受到新單位的格外重視。以此類推,中層幹部的調動一般都由分管領導去送,一般幹部由本單位的負責人去送。當然,也有破例越級去送的,調動的人必與送行領導私交甚好或者創造了不凡的業績。
對於調動的人來說,如果沒有人前去送行,沒有麵子還是小事,新單位必會認為其在原單位缺少人緣而瞧之不起,而如果有了破格的送行,肯定會麵子大增。
“官”是最具創造力的群體,慢慢地,這種對調動幹部起著向新單位推介作用的送行,變成了部門領導之間相互宴請聯絡感情的一條重要途徑。
我不去送他們,並不意味我可以忽視這麽多新的單位和這麽重要的溝通機會。——待他們失魂落魄地到新單位報到後,我可以隨心所願地擇一時間,捎帶一點兒值不了多少錢的本地品牌特產作為禮物,突然地去。
此舉既保持了情勢上的主動,又密切了跟這些單位領導的關係,還能讓調動者受寵若驚激動興奮不已,必少不了對原單位的正麵宣傳,實際上就是在宣傳我。——聽著調動者唯唯諾諾的信誓旦旦和調動者新單位領導感謝培養輸送人才之類的恭維話,我竟也能自鳴得意起來,似乎調動者的調動全是我一人所為,那份兒主動、輕鬆、滿足的奇妙感覺實非言語所能表達。
人隻有相互認識了才有進一步發展關係的可能,隻有經常地溝通聯絡才能維持並加深業已建立起來的看起來還算穩定的關係。中國人自古就有禮尚往來的規矩,但這禮尚往來究竟需要誰先又怎樣邁出至關重要的第一步總得有個合適的機會和理由,事實證明,除了一張妙舌生花能夠把死人說活的嘴外,必須得有一定的物質利益或利害關係。
有人曾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圈定為四大鐵:一起同過窗,一起扛過槍,一起分過贓,一起打過炮。“官”的朋友雖多卻少有這樣的關係,即使最要好的朋友,必也相互猜忌提防唯恐別人搶了自己的風光。
但“官”又比任何階層都重視朋友,除非如此恐難在官場中立足,因為不少事都必須靠朋友去抬。
當然,也不可以憑一時意氣過多過濫地講究朋友義氣,雖患難之交也必須秘藏於心底而不能招搖。
既是朋友必要相互辦事,否則便稱不上朋友。既把事辦成又不違規的情況是不存在的,即使再輾轉反側夜不能寐地思慮辦法,總還要或多或少地留有一些不利影響。所以,麵對新的崗位不可避免地要讓朋友的圈子無休無止擴張的現實,必然地要經過一番或勉強維係或象暫時用不著的現金存入銀行一樣的取舍,最終形成新的圈子。
存起來不等於丟掉,除了辦事,逢年過節的走動也是必需的,稍有不如意,日後的交往中立即就能表現出來,因為人看重的或許就是一個意思。
我一貫的做法,便是直屬領導或有重大貢獻的人都親自去看,其他的規定了標準由秘書去辦,其他的鎮領導肯定不能用,要嚴防他們乘機作亂。即使這樣,逢年過節也早已失了孩童時的樂趣,一句話,就是累,直到過年的那一刻仍是身心俱疲。
我原以為這樣便會贏得好的人緣,卻不料集體的東西永遠都象一塊肥肉,任誰都想啃一口,啃不到或者按他所認定的標準啃少了就會怨天尤人,盡管為此搞得原已十分緊張的財政更加被動,卻仍得罪了不少人。
隻要有經過就要有總結,總結是人最重要的才能之一,有了總結就會有提高:敏銳地體察領導意圖,靈活地協調關係,適時的總結自己的得失,準確而又不失原則地糾正著偏差,便是對我這十幾年最精煉最貼切的總結。
既然有人要離去,就會有人填進來,中國最不缺少的就是人,千萬不要以為地球離了誰就會停止轉動。經過我親自挑選的人才,雖多少仍有些蹩腳,但我堅信經過我的調教,不出一二年就會成為精英,而且會更加忠誠。但現代社會中的任何人,即使自己最蹩腳的下屬都絕不可以忽視,已經成了一個鐵定的事實,誰又知道哪座山盛產猴子呢?
麵對如此眾多複雜的關係,我創造性地提出了“先認人後認地最後摸索幹部脾氣”的原則並把之有效地貫徹到工作中去。——任何事情都不要一下子讓他們感到滿足,即使確實要給他們,也必須讓他們在心存幻想中慢慢地得到,而且最好要讓他們在得到的同時又能隨時隨地都感受到既然能夠得到同樣也能失去的危險,這便是馭下術。
生活中存有不少淺見的極容易被忽視的道理,如果不能及時地發現和總結,往往能給人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或許生活的本身就這樣,任何事情除了當事人自己,總在平靜地進行,即使發生了天崩地裂的變化,局外人也絕對不會感覺到。
及至局外人了解了,或許早已恢複了平靜,即使內心再有波濤洶湧的共鳴,也比不過當事人的那種真切的強烈持久的感受,至多發一些世事難料之類的感歎,偶爾也會因當事人的成就而泛起一絲淡淡的妒意。
當然,這些都不會長久,別人是別人,我依然需要生活。我的努力總算有了回應,不過,這種回應與簡單的“是”與“不是”截然不同,即使當事人自己也必須靠敏銳的嗅覺和對形勢的準確把握及臆測來接受。
我一貫對自己的感覺甚為自信,在我的感覺中,我的仕途從沒有就此止步的信號,我也絕不會相信自己的仕途會就此止步。
這感覺便來自於一次與往常沒有任何不同的縣委全委會,這天的縣委全委會日程安排得十分緊湊,內容卻並無多少新意,隻是把那些幾乎天天都在講的重要工作變化了一下名詞重又講了出來。我悄悄地排了一下,共要講二十四個大項,每個大項有五六個分項,每個分項下麵又有三至五個小項。
對於這種填鴨式的會議,方麵大員們早已心生厭煩,可仔細想起來,又委實沒有更好的方式來代替會議。其實,大家都明白,辦事的功夫全在台下而絕非台上。
我曾經狹隘的認為,可能有的領導偏好在台上大呼小叫的感覺,非要如此才能滿足日益膨脹的虛榮心。不過,這樣的念頭隻能想,想不犯錯誤,話可不敢亂說。
前任********曾試圖改革這種會議方式,創造性地把領導講會變成領導聽會,剛開始的時候,方麵大員們因為拘謹三言兩語就完了事,********便批他們不專心研究工作。豈不知現在早已不是人才匱乏的年代了,每位方麵大員都有一個文字功底不錯的秘書班子,從那以後,他們每逢開會都要準備厚厚的一摞材料。
有一次,縣裏決定聽取各鎮的計劃生育工作匯報,規定每個人有十五分鍾的發言時間,某鎮委書記講了兩個小時還沒有點到正題,書記便提醒他注意時間,他瞥了一眼一貫以麵帶笑容來保持風度的書記,誤以為鼓勵他講下去,便眉飛色舞地從招商引資發展經濟到精神文明建設到政治文明建設一路講下去,講得不僅有理有據而且文采飛揚聲情並茂無異於一篇優美的散文,恰逢書記有事外出別人又不好打斷他,隻要任他講,待他終於講到正題後,意義、認識、措施等大項各自分列為若幹小項講了足足又兩個小時。其他的人爭相效仿,就這樣原定一天的會議開了足足一個周還沒開完,關於會議的改革自然也不了了之。
再說這天的會議中午隻安排了一個小時的吃飯時間便早早開始了,恰值春末夏初的乏人時候,我隻得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領:把文件材料整齊地擺到桌上,翻開筆記本,手拿著筆,低著頭,狀似在極認真地聽會記錄而實際上卻早已魂遊天外。這本領當然得靠修煉,若是修煉不成,又要不被點名批評,恐怕隻有遭罪的份兒了。
偏偏在這個時候,書記突然提到了我,迷糊中我誤以為是他看出了破綻在批評我,心中一顫,不自覺地打量了一下周圍。原來,具備我這種特異功能的人不在少數,而我的同桌必是覺少的那種,他正在創作一幅牛皮吹破了氣球的漫畫,看得出來,他已具備了極高的造詣。
書記當然不是在批評我,我忙坐直了身體,抬起頭,目光正好對上他已講得發亮的眼。隻聽他抑揚頓挫地說道,人得務實啊,同誌們,E鎮的鄭存智同誌就是很好的一個例子嘛,我看,咱們縣最務實的就數存智同誌。之後,他又列舉了不少關於我務實的例子,他的話極具感染力,把我都感動了,盡管他列舉的例子有不少我自己也說不清到底幹沒幹過,他又如何得知?
有經驗的人絕不會去相信領導會議上的講話,隻要想抬你,醜八怪也能誇成一朵花;反之,縱使天仙,可能連妓女都不如,而且肯定有許多你不得不服的事實和理由。
我曾經的一段經曆或許最能說明這個問題,那還是我剛踏入政口的那年,我陪當時分管農業的副書記去各村檢查三秋倒茬,適逢他的一位戰友回來探家,沒來得及檢查,他便帶我去他戰友家喝酒。酒喝了一天,晚上我送他的時候,他醉得兩腿已無法站立。第二天,在全鎮機關幹部大會上,他照樣把檢查講得繪聲繪色,所點問題無一不切中要害,搞得一幫管區主任耷拉著腦袋禁聲不得。我雖感到好笑,但對他的這套功夫著實佩服不已。事後,我趁他高興問及此事,他毫不掩飾地說,幹長了,問題在哪裏都是明擺著的,再說了,即使錯了,又有誰會蠢到在會上就與你爭執的程度?
想到這裏,我突然意識到,書記之所以下午對我有了如此大的變化,必是因為上午他曾離開會場接過的那個極其重要的電話。
念頭一旦湧上便越來越覺得象,分明就因為那個電話,要不然,他急匆匆地離開會場能去幹什麽?便竭力地去想象這個電話的主人和內容,莫不是我久違了的那個電話?
就這樣胡思亂想著,會議竟不再顯得漫長,很快就散了。他又親熱地叫住了我,卻不象有什麽話要說,隻臉上帶著笑,兩隻肥胖的手緊緊地抓住我的手不放,連連說,小鄭不錯,嗯,不錯,可要多出政績啊。
2
要說政績,那可是“官”孜孜以求的東西,有誰不想在自己的任期內轟轟烈烈地幹出一二件可以看得見摸得著的事情呢?要說不想,那絕對是假話。然而,多數人都平庸但平安地度過了自己的任期。
我自信自己不是個平庸的人,因此從我剛做鎮委書記那天就十分注重政績,尤其是一番經曆後,這種念頭變得更強烈了。
這做官,能夠經得住風浪的後台和機智敏銳的處世妙方固然重要,政績也是必不可少的。我嶽父曾多次告誡過我,工作一定要做到明處,哪怕隻做一件也一定要讓人能夠感受得到。政績是一把雙刃劍,弄好了風光無限平步青雲,弄不好必然要遲滯自己前進的腳步,有時候甚至會搞得身敗名裂。
到目前,E鎮的二十位鎮委書記當中隻有建國後的第三任後來提拔做了縣委副書記,這是唯一一位從E鎮提拔起來的幹部。他帶領全鎮人民戰天鬥地修築了大量水利工程,從而根治了E鎮的內澇問題,至今仍有不少上了年紀的人還在引以為豪地念叨著他的功勞。除此之外,還有幾位頗值得一提:
一位是第十四任,他在E鎮共幹了兩件事:一件是計劃生育,一件是消滅工業空白村。由於當時人們的思想還沒有從長期的傳統的小農意識中解脫出來,這兩件事在當時被公認為是天下最困難的。計劃生育是包括他在在內的所有人都想不通的工作,而發展工商業則隻有他一個人能想得通。
他是個原則性極強的人,敢說敢幹,手段強硬,但絕不胡來,他認為,幹部幹部,先幹一步,難事幹部必須帶頭,正人先正己。所以,隻生育了一個女孩,他就背著媳婦到醫院做了結紮手續,一心想要兒子的媳婦自是不依不饒,他因自覺理虧便經常被媳婦抓撓得滿臉血槽而落下了個怕媳婦的名聲。但在工作上理直則氣壯,他率先喊出了“砸了鍋,戳了窩,計劃生育不能拖”的口號,經過三年的高壓態勢,隨著E鎮日益膨脹的人口規模終於得到控製,他土匪頭子的外號開始蜚聲鎮內外。
之後便是消滅工業空白村,這項工作畢竟不同於計劃生育,最難做的是幹部的思想工作。為此,他挪用了鎮裏的計劃生育超生罰款率先辦起了鎮辦工業,本想給村官們一個示範,誰曾想因市場的原因未及開業便紛紛關了門,反倒把村官們給震住了。
這是縣委當時壓倒一切的中心任務,他不肯就此罷休,便組織鎮委班子輪番帶著村官們外出參觀考察,村官們眼界倒是開了,也開始躍躍欲試,但沒人敢去打這風險極大的第一槍。他把規模稍大一點兒村莊的支書召到鎮裏辦班,可這些人象吃了秤砣的王八一樣鐵了心。他憤怒了,提出了一個“不換思想就換人”的口號,果真免去了幾個在鎮裏頗有威望的村支書的職。見他動了真格,村官們才真急起來,隻要真動,就會有辦法,有一個小村的支書利用自己在沿海做養殖場場長的叔叔的關係辦了一個小型塑料廠才總算破了題。
這時候,縣委考察組進駐了E鎮,他被調離了,原定的副縣長後備人選也泡了湯,據說因為滿天飛的告狀信,盡管縣紀委根據這些告狀信對他的審查並沒有發現他有任何問題。
他的後任或許是吸取了他的教訓,性情溫和,難得的好脾氣。據說他在任期內從未向下屬發過火,而且喜歡與他們稱兄道弟,遇到問題多在酒桌上就解決了,各項工作竟也幹得有聲有色,隻是帶得下屬單位應酬接待費提高了一大截。
他非常容易滿足,常說以自己的身世和能力能夠混到今天這一步也是沾了一位遠房親戚的光。因此他與世無爭,善體貼人,除了好人緣,工作上既無太過突出的成績也無太大的過錯。
但由於他不善掩飾自己,班子內部便有人搞他,才做了一年書記縣裏就決定調他到縣直部門去做副職。就在他去報到的那天,三杯接風酒已喝了兩杯半,卻突然接到了縣委關於撤銷他任免決定的緊急通知,原因是鎮裏有三分之二的村支書齊聚縣委強烈要求讓他繼續留在E鎮。
E鎮曆來就有急公好義仗義執言的傳統,但他連自己也搞不清何以會有如此絕無僅有的事情偏偏降到了他的頭上,因為這是官場大忌,哪方人士膽敢要挾上級黨委改變已做出的決定?
他自己非常清楚,其實他並沒有為他們做多少事,更沒有因此去搞一些所謂的非組織活動,隻是按照義氣逐一跟他們告了個別。但縣委常委會卻絕不會這樣認為,經過一番如臨大敵般嚴肅認真地調查,沒能挑出他的毛病,隻好又讓他在E鎮呆了兩年。
此後的兩年中,他依舊沒有多少改變,依舊是一副玩世不恭無所作為的樣子,他甚至出人意料地沒有去徹查背後搗亂的人,其實他根本就不想知道這個背後搗亂的人是誰。隻有當他再次調縣直部門任職的時候,人們才突然意識到,鎮裏已進行了全麵規劃,修了一條在當時看來過於寬敞而現在仍略顯擁擠的柏油馬路,蓋了郵電、影劇院和鎮政府辦公大樓三棟標誌性建築,搖把子電話也被程控電話所取代。
人們在為他自豪的同時,發覺自己的錢袋子不僅沒有因此而漲起來,而且在這兩年中戶均向鎮裏的交款竟不知不覺翻了兩番多。於是,關於他的調動便有了許多傳言,最有代表性的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縣裏原準備提拔他做副縣長,可一查檔案才發現他已超過了四十五歲這個該提拔的年齡;一種說法是他因自感在建設過程中造成了不少錢財的浪費便堅辭了提拔甚至做部門一把手的任命。在眾多的傳言中,唯獨沒有人提及哪怕是一丁點兒借機謀取私利的事兒,大家始終認為他是善良的,即使有錯誤,但他仍到兩年前的那個縣直部門去做副職卻是個不容置辯的事實。
據說,當年的那個縣直部門負責人還在,他去報到時,負責人隻喝了半杯酒,話卻甚耐人尋味:這個接風酒好難喝啊,喝了兩年才總算喝完了。
我的前任是一位在與書記爭鬥中獲勝的血氣方剛的年輕人,我曾親自領教過,城府極深,象大海一樣無邊無際,總讓人捉摸不透。他到E鎮幹的第一件事,就是賣掉了E鎮所有的表麵上仍十分紅火而實際上早已負債累累的鎮村兩級集體工業。一時間,村官們惶惶不可終日,因為這無異於掀掉了他們借機吃點兒喝點兒撈點兒的遮羞布。
隨之,他又變革了E鎮已沿襲多年的不分村莊規模不論業績大小眉毛胡子一把抓的農村幹部考核管理機製,讓村官們還沒從賣掉工業的尷尬中解脫出來便已得到了工資大幅提高的實惠。實惠當然不能白得,他同時決定對農村的應酬接待費實行定額管理。有的村官以為他在作秀,因為他並不是一個古板刻薄的人,待到年終兌現工資時,他嚴格兌現了承諾,吃盡了苦頭的村官們不得不開始信他。
他做事總是這樣有條不紊環環相扣,剛過了不長的時間,他又製定了一個龐大的計劃:三年內在全鎮建成五千個冬暖式大棚,讓E鎮成為全省反季節蔬菜第一鎮。為確保計劃的落實,他將指標按村莊規模分攤到各個村,他甚至預先為將要著重培育的農業品牌注冊了商標。然而,當時的露天農業正處於收入的高峰期,農民為眼前利益所困,盡管鎮裏首先建起了示範園和服務中心並製定了極為優惠的政策,還是沒有人肯去做收益尚在預期中的投入。他認準了的事情決不輕言放棄,他逐一找村官談話,要求他們在鎮裏優惠政策的基礎上再給些優惠,如再無人肯做便要求村裏出資建大棚麵向村民承包。
雖然陸陸續續建起了零星的幾個大棚,但最先無法承受的還是鎮村兩級的集體經濟。他在漸漸放任村官們隨意去突破自己曾竭力去控製的農民負擔的底線的同時,又在全縣首次提出了“政府治稅,部門護稅,群眾協稅,稅務部門依法征稅”和招商引資發展經濟的理念,但他的理念沒來得及實現就調離了。
按說我不該這樣逐一評論前任的領導,但如果不這樣,又不能了解到E鎮的全貌。
到了我這任,無論如何,我是決計要有所突破的。因此,未及到E鎮,我就托人找大師對E鎮的風水進行了全麵勘驗。大師告訴我,E鎮這些年來官氣不旺是因為破了風水所致。
我問,何以解之?
大師答曰,多建幾座類似牌坊的建築物以壓之。
果如大師所言,在我以廣告牌的形式完成大師所說的建築物後,竟真的順了許多。
前麵的講述中已多有涉及不再細說,隻說這做官跟經商一樣,必得有運。嶽父的一位故交意外地幫我引進的那家公司連續三年的追加投入都在億元以上,在讓E鎮實現突破的同時,也助長了我的渴望。渴望是灼人的,因為灼人而讓人普遍求變,所以,人才需要變動。長期地居於同一位置最容易磨損人的激情,讓人陷入幹什麽都無所謂幹什麽都無聊的困境。
自從感受到了那個回應,我心裏雖又躍躍欲試,但思想卻象停滯了一樣遲鈍。繼續創造政績?又如何創造政績呢?我感覺自己總在這個看似簡單實是繁複無比的概念上原地轉動,怎麽也無法躍出這個圈子。我渴望政績,卻又實在沒有了在這個崗位上繼續創造政績的耐心,我甚至搞不清自己在E鎮的所作所為到底能不能算得上政績。還是作罷吧,這世上原就有許多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尤其是“官”,哪怕有上千上萬的理由?
命運跟人開的玩笑常常是苦澀的,偶爾的甜也是甜中帶酸酸中帶澀的那種。之後的一次屆中調整,我居然被調至一全縣最僻遠的鎮。
這是一個令我做夢也不可能想到的重大事件,我誤以為自己的眼睛和耳朵都在一時間出現了問題,手忙腳亂地再三向人核實才證實了已成為既定事實的事實。
這分明在整我,我恨恨地想著,生平第一次對自己的自信和感覺產生了懷疑,狂憂狂喜狂怒輪番發作,幾乎讓我失去了節製。
此時的我已四十多歲,離實現突破的最後年齡還有不多的時間了,而我卻被貶到了這麽一個地方。難道E鎮當真被破了風水?難道我的建築物就沒有起到一絲一毫的作用?我不能再無動於衷了,氣急敗壞地跑去追問我那位不陰不陽的嶽父。
嶽父倒是神定氣閑,說該你的就是你的,誰也爭不去,不該你的,爭也沒用。
我默然而退,心裏卻直罵娘。簡直放屁,假如我按照自己的意願給********送去那十萬塊錢,假如……我心中盤算了許多假如,悔得直冒汗。
他沒有給我太多的時間去體會這種刻骨銘心的失望後悔懷疑掙紮與憤怒一齊傾倒在一起的感覺,調整後不久,他就召集了十幾位較發達鎮的書記到那個僻遠的鎮去開座談會。
時雖已值隆冬,鎮委會議室卻因經費短缺仍沒能接上暖氣,隻一會兒的功夫,這些養尊處優慣了的方麵大員們便已凍得連連把手湊到嘴邊去哈一些熱氣,之後又不停地跺著腳打著抖。書記顯是沒能料到處境會如此困難,他不斷地用眼的餘光瞟我,我隻裝作沒看見,最後,他不得不提高了嗓音不乏詼諧地喊道,小鄭書記啊,能不能給我們一點兒溫度啊?
既無爐具,又無煤炭,可如何是好?我隻好去找鎮長。
鎮長在小鎮幹了二十五年,做了十年鎮長,代理了五年書記。要不是出於對我的同情,他對我的到來一定不會象現在這樣友好。他懼怕因此忌諱提到小鎮的現狀,臉上盡是無法掩飾的既愧且疚又無可奈何的神色。接風宴上,他醉了酒,才又暴露他不服輸的一麵。他說,人至賤則無敵,有什麽了不起,大不了免了我這鎮長,調到別的鎮去做一般幹部也比在這裏遭這鳥罪強。
原定他在鎮委辦公室待命的,可找了半天,才見他打扮得楊子榮似地誇張地跺著腳從一間小屋裏走了出來。他自我解嘲道,冷,太冷,實在扛不住。
我指了指那排目前全縣鎮級政府中唯一的平房問,能不能想法提一下溫?
他稍頓了頓說,借幾個做飯用的電爐子吧。
室內溫度果然提高了不少,但由?
??外牆已斑駁脫落的平房的門窗同樣也斑駁脫落,不時有陣陣冷風吹來,十幾隻大功率的電爐子雖已累得原已老化的長期裸露在牆外的線路不時地便爆幾下火花,室內仍無法與暖氣充足的E鎮相比,卻畢竟可以勉強地呆下去了。
一番折騰後,很快就結束了座談會的發言,或許大家原就沒多少話要說,或許都在心裏想盡快離開這個鳥地方所以發言才短,書記再三問過後,見確再無人發言,便清了清嗓子開始總結,照例一通團結的大會成效明顯的大會後,他進一步強調,不僅經濟發達的鎮要加快發展,落後的鎮更要加快發展,兩頭的發展必將推動中間鎮的大跨越。
這是他一貫的思路,我猜想,僅為了這麽一個思路完全沒必要如此興師動眾,他肯定另有目的。果然,他隨後用較大的篇幅來誇我,說什麽我是主動請纓到小鎮來的,說什麽這是一種難弄可貴的迎難而上的精神,我們的發展就要靠這種精神雲雲。
受了表揚總要擺出一副姿態,即使心裏再苦,臉上卻必須掛著笑。午飯原打算回城去吃,禁不住我的再三挽留,他象是最終下了決心似地說,既然來了,幹脆體驗一下生活吧。
說是體驗生活,恐怕隻有傻子才會真去相信,更何況我一向不喜歡那種湊合的場合,在我堅決地敦促下,鎮長擺了一桌以山珍和山野菜為主的大餐,因為小鎮政府長期向鎮裏的小飯館賒賬已無人敢再賒,所以這桌飯隻能花掉人家托鎮長辦事送來的二千元。
因此,當聽到書記直誇小鎮的山珍說要常來打牙祭的時候,我特意瞄了一眼鎮長,隻見他嘴裏熱烈歡迎著,兩腿卻在不停地打抖,說不清是激動還是擔心。
酒因資金問題隻能是散酒,鎮長別出心裁地泡了一些其實山上隨處可見的野藥草,並一連串地說出了許多諸如滋陰壯陽之類的好處。書記連連說,好,不錯。
我喝了一小口,卻苦辣辣的帶有一股難聞的腥味。鎮長嘴裏說這酒就這味,手卻悄悄地扯了扯我的衣角附耳過來說,你少喝,這酒喝多了傷身,我給你留了一瓶好的。
這酒確是醉人,有一位方麵大員因信了鎮長的話很快就醉了。見有人醉了,書記又說,小鄭不錯,我回去馬上跟財政局打一聲招呼,你們先去支五萬塊錢把取暖問題解決了。
我和鎮長連連說,感謝領導關懷。
又喝一會兒,才盡興而散。
見我仍清醒,鎮長便拉我去他家繼續喝酒。
鎮長的酒量奇大,最多的時候曾喝過四斤高度酒。他說,我雖長期在酒精裏浸潤有了酒癮,但陪客人的時候從不多喝,盡管我在全縣也算得最能勸酒的鎮長,傻蛋才會在那種不陰不陽的場合喝醉呢。要想喝,回到家裏或找一小單位,完全自己說了算,要多過癮有多過癮。
念及他在酒桌上對我的照顧,加上他的推心置腹,我心裏一陣久違了的感動,便勸他,你也少喝點兒,喝多了傷身。
球兒,就我這高大威猛的身板!他比量著自己的身材,便從廚房裏端出一碟水煮花生米和一碟油炸辣椒,開了一瓶說是給我留的茅台。他說,這是我珍藏了十五年的酒,要不是遇到我特能看得上的人,我是絕不會開的。言語裏沒有一絲作假的成分。
他喝酒雖猛,意識卻清醒,我們喝著酒便達成了共識:既然老板發了話,下午就去財政局支款。
他是個急性子,放下酒杯就要出發。見他有了酒意,我勸他,還是我去吧。
他狡辯道,這哪行?你是當家人,萬一不行,豈不連個回旋的餘地都沒有?
我自知拗不過他,隻好由他,但又囑他,給財政局長捎帶兩隻野兔,還有,支了錢別忘了先去把人家托的事辦了,咱可不能欠人家的。
他不耐煩地打斷了我,都知道啦,別囉嗦了。說著,意識到自己的身份,不覺有些扭捏,忙又辯白道,咱是個大老粗,你來了就有了主心骨,咱寧肯豁上這二百來斤,也要摘掉這恥辱的帽子。
我正欲再說兩句什麽,他卻已風風火火地出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