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作為主角,隻要作者不是小學生,必然不會讓其智商太低拉低平均讀者審美,林曉幽這個女配表現出的古怪不止一處,作為主角蘇岩自然注意到了。


    直接表現為接下來幾天蘇岩總是有意無意跑杜家,美其名曰取證調查,可他釘子似的眼睛讓林曉幽知道,他那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他在乎的她可給不起。


    給不起躲地起,自第一日用肚子疼糊弄過去之後,但凡蘇岩出現時間她都是借故去看望劉氏,劉氏雖煩心事兒多,比不得男主可怕。


    期間還見到了能掌握劉氏生死的吳縣太爺家那口子,她是十分想問一問枕頭風效果如何的,可惜不好開口。


    旁敲側擊也好籃球北鬥全文閱讀。


    “夫人散步那。”


    “夫人這件衣裳真好看。”


    “夫人好早。”嘴甜總是有好處的,縣太爺家那口子對林曉幽感覺不錯,話說常見三分親,次數多了,這姐兒又會做人,雞子什麽斷不了,吳夫人也另眼相看了。


    如此這般過了幾日她說:“三姐兒真是個孝義的,走,我帶你去見見我家太爺。”


    林曉幽覺得有轉機了。


    隨那婦人進了衙門,吳縣太爺在飯堂吃早餐,吳太爺這人並非是個美食家,也不甚健談,飯菜十分簡單,林曉幽看了一下,兩個煮熟的白雞子,一碗清粥,一碟醃製的小黃瓜。


    僅僅這些。


    吳太爺是個清官?


    林曉幽眉頭一皺,與大多數人不同,林曉幽認為,一個清廉的昏官遠比一個貪財的能人來的危害巨大,因為毫無建樹,不功不過,一潭死水。


    就在她觀察吳太爺時候,吳太爺也在觀察她。


    事實上吳太爺並非林曉幽所想的平庸中年人,他曾是個勇敢的冒險家,年輕時候曾經販過私鹽,倒賣文物,還鎮壓過叛軍,最後成為偏禹一方的小縣官,也是自己選擇。


    也許是為了防備隨時可能的危險,對於物質吳太爺很淡漠,粗茶淡飯,如此足矣。


    許是到了知天命年紀,他這些年越發隨和了。


    “民女拜見老爺。”林曉幽想了想還是行了大禮,這雖不在公堂,但禮儀切不能省了,“家母的事兒……”此案一直拖著,她覺得有必要提一提。


    “明日開堂審理劉氏殺害蘇氏一案,你就替你娘做訟吧。”吳縣太爺吃完早飯喝茶,順帶著因為自家婆子這幾日把這孩子誇地一朵花兒般,他就給個機會。


    林曉幽一愣,念頭轉開了。


    她也算是念了十幾年書,擱著古代就是個讀書破萬卷的女進士,曉得自古官大民小、官爺民子,她家鄉老人家有句口頭禪∶生不入官門,死不入地獄,未見官已先打三十大板,若非有秀才功名在身,青天老公祖在上,草頭民弱都要跪得個七暈八素的,目不識丁者還要找人代寫訟紙,如此深邃的衙門大堂,就有了訟師的出現了。


    但古代對於訟師口碑並不好。


    訟師多出身於運途不暢的士人,具有一定社會關係的吏人、幹人、衙役宗室的子弟,以及膽大橫行的豪民。


    林曉幽覺著吧,自己似乎哪一項都沾不上邊兒啊。


    勉強一些的,算作膽大豪民?也未免可笑了些。


    林曉幽不說話,縣太爺與那婦人也等著。


    林曉幽突然想起自己在上學期間學過律師選修課,其中講到律師淵源時候似乎講過這麽一段典故。


    春秋戰國時期鄭國的政治家鄧析,其被視為古代訟師的鼻祖。此人擅長訴訟,其辯論之術無人能敵,史書記載其往往“操兩可之說,設無窮之詞”,並能“持之有故,言之成理”。然而,鄧析最終被當政者駟?n視為擾亂民心的禍首,慘遭殺害。


    又如《唐律?鬥訟》規定:“諸為人作辭蝶,加增其狀,不如所告者,笞五十。若加增罪重,減誣告一等。”


    宋代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衙門每結案之前,幾乎必先辦訟師劍刹。


    可見古代“訟師”往往被視為影響社會和諧、挑詞訴訟的不安定分子。


    從根本上看,這種對“訟師”品質低下的定位是由中國古代鐵板一塊的權力集權體製造就,並逐步灌輸到了整個社會,形成了一種法製文化。


    那麽,在這篇文中,作者大叉對於這個形象的設定是如何呢?


    (似乎並沒有寫到啊,大叉大大是個架空愛好者呢,這難道是屬於隱藏劇情啊喂?)


    讀者很糾結。


    林曉幽額頭冒起了冷汗,吳太爺此番說話實在叫她一時間摸不清頭腦。


    “民女不識字,民女爹死的早,娘一人……”她當機立斷突然跪下。“家中一貧如洗,哪裏有多餘銀錢去買書看。”


    說著雙目含淚,委實可憐。


    那縣太爺夫人倒是個心軟的,見杜家三姐觸景生情心中也不忍,道:“太爺真是,一番好意卻辦了壞事兒,叫三姐兒想起往事心裏平白難受,我瞧著也難受,快些起了,地上硬。”


    說完扶了林曉幽起身。


    林曉幽這才抹了眼淚,軟聲道:“四姐一人在家病著,我要趕緊回去煮飯了。”


    不管如何,堅持自己的種田路才是正道,莫要多事,是她的穿書八條方針之一。


    林曉幽走了一會兒,吳太爺突然對著他家裏那口子說:“你覺得這丫頭怎麽樣?”


    夫人何氏白他一眼:“真聰明唄,廢話,也不想想她死了的爹是個怎麽樣的人,怎麽會讓女兒入了訟門,你也是糊塗了。”


    就那杜家三姐,怕是讀的書隻多不少。


    吳太爺笑笑:“真倒是我糊塗了。”


    林曉幽一路小跑,直到見到那熟悉的農舍小屋,心裏才安定一些,進屋後發現四姐已經起床了,在燒爐子。


    “四姐,你怎不歇著?”她埋怨。


    四姐看見林曉幽回來臉上露出笑容,道:“三姐你就別攔著我了,你這幾日忙前忙後的,瘦了一圈兒了,可得補一補,蘇公子剛送來一籃子雞蛋,我燉了一碗雞子羹,剛剛好,涼一會兒就可以吃了。”


    “你收他的東西?”林曉幽有些生氣,**男隨意放電,打不了姐姐主意打妹妹?


    沒門的事兒。


    她將燉地嫩嫩的雞蛋羹往灶台上一頓,道:“四姐,蘇家公子與我們不是一個路子的人,還是少來往好。”


    說話間她往灶台一看,隻見灶台上放了兩條青魚,一塊精肥各半的豬肉,還有幾隻瓜果。


    “四姐,你去買的?”


    她是明知故問,四姐舊傷未愈,哪裏有功夫去準備菜式,必然是某個不懷好意的種-馬男獻殷勤。


    四姐臉紅了一下,道:“是小多送來的。”


    林曉幽見狀隻得一拍腦袋,歎一句不是我軍太弱小,而是敵軍太狡猾啊。


    然後四姐又道:“小多說娘的案子明日堂審,叫咱們準備準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親要守身如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佛落依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佛落依德並收藏親要守身如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