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來過觀音島嗎?”心中不知如何回應,卻不慎將一直懷疑的話說出口。
說完她就後悔。
“不是,我隻是看著徐公子對路很熟,所以有此一問。”看他一驚模樣,林曉幽有些擔憂,但話出口,掩飾會更糟糕,不如順勢接下去,或許能夠挽回一些。
“啊,是來過的,那個時候,我還小吧,隨著師傅來的,大約也有十多年了,當時就是住在寨柳家,沒想寨柳老爺沒有忘記,十分熱情。”徐卿聲音像是被清水浸潤過,像是小雨一般能夠溫潤人心。
完全沒有掩飾與隱瞞的樣子。
林曉幽倒是有些愧疚,心中低低歎自己怎麽會懷疑他呢?那個時候,他還是孩子吧,即使是在這個讓人懷疑的時刻來到島上,也不能推斷他便與案子有關聯。
雖然,他腳上那雙綁著繩子的無跟鞋,叫人不能不介意。
但是,鞋子什麽的,也不是唯一。
林曉幽婉拒了徐卿的幫助,說是慢慢走也可欣賞風景,徐卿也不強求。
路途不遠,但也不近,像是許多虔誠朝拜者一樣,仿若越是困難的路,越是能夠體現真誠,多蕾老板娘顯然是挑了比較能夠體現虔誠的路。
爬上爬下,繞了一圈,才到阿布和尚的廟裏。
今天是阿朱停靈的最後一天,阿依停靈的第一天,阿朱的棺木已經搬到中堂,與阿朱的並排列著,周圍是幾層白色帳幔,台子上還有香火與燈燭果盤。
看香爐中散亂的香火頭,應該有不少人來祭拜過,為這兩個如花女子惋惜。
拜過死者,看一眼右側,白色簾子後麵的小房間傳來說話聲,薄薄的簾子,卻仿佛隔著許多東西,叫人看不分明,想不分明,林曉幽呆呆立了一會兒。
“大師似乎在講課呢。”
徐卿站在門口聽了一會兒,道:“或許我們要等一會兒。”林曉幽一愣。
講課?
給誰?
“阿布和尚不僅收養棄兒,每天還都會講經給需要的人,化解各種冤孽與怨氣。”多蕾看出林曉幽疑惑,解釋。“日日如此。”
明白了,林曉幽點頭,聽裏麵說話聲的確是有人,三人便找了一張長凳挨著坐下,等待。
不多時便有人掀開簾子走出來,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女孩,眉清目秀,她見到林曉幽他們,笑喊道:“明鏡,又有客人。”
過一會兒另外一個一模一樣的女孩走出來,也是笑道:“哎呀,來了,靈台你就是個猴急脾氣,師傅剛剛說過說話莫要這般大聲。”說罷看向多蕾。“是老板娘,可是來聽講經的?”
多蕾點頭:“阿依死後,我噩夢不斷,也不知為何?”
徐卿則道:“遠道而來,求真問道。”
那明鏡點頭,看向林曉幽:“你呢?”
此時林曉幽看清,明鏡與靈台這兩女,必然是雙胞,靈台眉角微微挑起,稍稍嫵媚,明鏡則是雙眸清澄,比較穩重,陪著簡單顏色的緇衣,有份獨到美麗三國大特工。
“我……心中害怕,所以夜不能寐。”想了一會兒,林曉幽扯了一個理由。
明鏡似乎並不相信,但還是說要去通報師傅,轉身進去了,靈台則是去燒水倒茶。
畢竟非常時期,林曉幽三人便又等了一會兒,期間從多蕾口中得知這雙胞姐妹是島上一戶漁民家的女兒,一次出海,遇到海賊父母雙雙遇害,老人家也早在瘟疫中死去,她們逃過一劫成了孤兒被阿布和尚收養,和尚一共收養過十幾個孩子,長大了便讓他們自謀出路,但對她們這對姐妹卻是一直養在身邊,因為悲慘的經曆,親眼見著父母被砍頭,倆個孩子當初都有些失常了,虧得阿布和尚每日用佛經道理疏導,才不至於毀掉。
“果然功德無量。”徐卿道。
“是,阿布大師,就是什麽罪過都能饒恕的聖人一般的存在。”多蕾靠著牆壁,呢喃。
所以也能原諒寨柳老太爺擅自殺死自己要救的人?
林曉幽仰起脖子,隻能看見青黑的屋頂,木樁層疊,周圍雕花,如迷宮一般重疊。
能夠原諒擅自殺死孩子的罪過?
腦海裏又一次浮現起帽子下那雙冰冷的眼睛,仿佛來自地獄的,混合著殘忍與暴虐的眼神,想要殺死一切的那種眼神。
她打了個顫。
這時候明鏡出來,說師傅與那人還未說完,需要等待一會兒,此時恰好靈台進去送茶,順帶也給林曉幽他們一人倒了一杯。摸著溫熱的茶水,從臆想中回神,似乎也沒有那樣冷了。
明鏡說不知道師傅何時完畢,所以我陪你們聊一會兒吧,作為弟子,耳濡目染,明鏡居然出乎意料地博學,聽她說話,完全不會感到幼稚,她隻有十多歲,卻有超越年齡的成熟感,林曉幽與徐卿皆是堅定了拜訪阿布和尚的決心。
無論如何,要聽他講經。
“我們原先不是這名字。”明鏡給他們講述自己與妹妹名字由來,林曉幽靜靜聽著,不時點頭。
“在古代的時候,佛教禪宗傳到了第五祖弘忍大師,弘忍大師有弟子五百餘人,其中翹楚者當屬大弟子神秀大師。神秀是公認的禪宗衣缽的繼承人,弘忍漸漸老去,所以他就對徒弟們說,大家都做一首畿子,看誰做得好就傳衣缽給誰。”
林曉幽聽到這大抵明白,這是那則現實中也很有名的神秀禪師的“身是菩提樹,心為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與慧能禪師的“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之爭。
之後明鏡所言也確實如此。
“……後來,弘忍大師將衣缽傳給了慧能,慧能為了躲避神秀,遠走他鄉,創立南宗,師傅希望我能夠如明鏡般心無塵垢,所以取此名。”
“而靈台,則是源於“靈台方寸”,“靈台”和“方寸”都是指心。“心有靈智能任持也”,同樣亦是心靈智淨的表示。”
為了忘記仇恨,改了名字嗎?
阿布禪師……
“可以進來了!”這時候簾子裏傳來靈台清脆聲音,同時有人走出來,林曉幽抬頭,卻是一愣。
“你……”她微微張唇,卻不知如何開口。
――――――――――――――――――――――――――
說完她就後悔。
“不是,我隻是看著徐公子對路很熟,所以有此一問。”看他一驚模樣,林曉幽有些擔憂,但話出口,掩飾會更糟糕,不如順勢接下去,或許能夠挽回一些。
“啊,是來過的,那個時候,我還小吧,隨著師傅來的,大約也有十多年了,當時就是住在寨柳家,沒想寨柳老爺沒有忘記,十分熱情。”徐卿聲音像是被清水浸潤過,像是小雨一般能夠溫潤人心。
完全沒有掩飾與隱瞞的樣子。
林曉幽倒是有些愧疚,心中低低歎自己怎麽會懷疑他呢?那個時候,他還是孩子吧,即使是在這個讓人懷疑的時刻來到島上,也不能推斷他便與案子有關聯。
雖然,他腳上那雙綁著繩子的無跟鞋,叫人不能不介意。
但是,鞋子什麽的,也不是唯一。
林曉幽婉拒了徐卿的幫助,說是慢慢走也可欣賞風景,徐卿也不強求。
路途不遠,但也不近,像是許多虔誠朝拜者一樣,仿若越是困難的路,越是能夠體現真誠,多蕾老板娘顯然是挑了比較能夠體現虔誠的路。
爬上爬下,繞了一圈,才到阿布和尚的廟裏。
今天是阿朱停靈的最後一天,阿依停靈的第一天,阿朱的棺木已經搬到中堂,與阿朱的並排列著,周圍是幾層白色帳幔,台子上還有香火與燈燭果盤。
看香爐中散亂的香火頭,應該有不少人來祭拜過,為這兩個如花女子惋惜。
拜過死者,看一眼右側,白色簾子後麵的小房間傳來說話聲,薄薄的簾子,卻仿佛隔著許多東西,叫人看不分明,想不分明,林曉幽呆呆立了一會兒。
“大師似乎在講課呢。”
徐卿站在門口聽了一會兒,道:“或許我們要等一會兒。”林曉幽一愣。
講課?
給誰?
“阿布和尚不僅收養棄兒,每天還都會講經給需要的人,化解各種冤孽與怨氣。”多蕾看出林曉幽疑惑,解釋。“日日如此。”
明白了,林曉幽點頭,聽裏麵說話聲的確是有人,三人便找了一張長凳挨著坐下,等待。
不多時便有人掀開簾子走出來,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女孩,眉清目秀,她見到林曉幽他們,笑喊道:“明鏡,又有客人。”
過一會兒另外一個一模一樣的女孩走出來,也是笑道:“哎呀,來了,靈台你就是個猴急脾氣,師傅剛剛說過說話莫要這般大聲。”說罷看向多蕾。“是老板娘,可是來聽講經的?”
多蕾點頭:“阿依死後,我噩夢不斷,也不知為何?”
徐卿則道:“遠道而來,求真問道。”
那明鏡點頭,看向林曉幽:“你呢?”
此時林曉幽看清,明鏡與靈台這兩女,必然是雙胞,靈台眉角微微挑起,稍稍嫵媚,明鏡則是雙眸清澄,比較穩重,陪著簡單顏色的緇衣,有份獨到美麗三國大特工。
“我……心中害怕,所以夜不能寐。”想了一會兒,林曉幽扯了一個理由。
明鏡似乎並不相信,但還是說要去通報師傅,轉身進去了,靈台則是去燒水倒茶。
畢竟非常時期,林曉幽三人便又等了一會兒,期間從多蕾口中得知這雙胞姐妹是島上一戶漁民家的女兒,一次出海,遇到海賊父母雙雙遇害,老人家也早在瘟疫中死去,她們逃過一劫成了孤兒被阿布和尚收養,和尚一共收養過十幾個孩子,長大了便讓他們自謀出路,但對她們這對姐妹卻是一直養在身邊,因為悲慘的經曆,親眼見著父母被砍頭,倆個孩子當初都有些失常了,虧得阿布和尚每日用佛經道理疏導,才不至於毀掉。
“果然功德無量。”徐卿道。
“是,阿布大師,就是什麽罪過都能饒恕的聖人一般的存在。”多蕾靠著牆壁,呢喃。
所以也能原諒寨柳老太爺擅自殺死自己要救的人?
林曉幽仰起脖子,隻能看見青黑的屋頂,木樁層疊,周圍雕花,如迷宮一般重疊。
能夠原諒擅自殺死孩子的罪過?
腦海裏又一次浮現起帽子下那雙冰冷的眼睛,仿佛來自地獄的,混合著殘忍與暴虐的眼神,想要殺死一切的那種眼神。
她打了個顫。
這時候明鏡出來,說師傅與那人還未說完,需要等待一會兒,此時恰好靈台進去送茶,順帶也給林曉幽他們一人倒了一杯。摸著溫熱的茶水,從臆想中回神,似乎也沒有那樣冷了。
明鏡說不知道師傅何時完畢,所以我陪你們聊一會兒吧,作為弟子,耳濡目染,明鏡居然出乎意料地博學,聽她說話,完全不會感到幼稚,她隻有十多歲,卻有超越年齡的成熟感,林曉幽與徐卿皆是堅定了拜訪阿布和尚的決心。
無論如何,要聽他講經。
“我們原先不是這名字。”明鏡給他們講述自己與妹妹名字由來,林曉幽靜靜聽著,不時點頭。
“在古代的時候,佛教禪宗傳到了第五祖弘忍大師,弘忍大師有弟子五百餘人,其中翹楚者當屬大弟子神秀大師。神秀是公認的禪宗衣缽的繼承人,弘忍漸漸老去,所以他就對徒弟們說,大家都做一首畿子,看誰做得好就傳衣缽給誰。”
林曉幽聽到這大抵明白,這是那則現實中也很有名的神秀禪師的“身是菩提樹,心為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與慧能禪師的“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之爭。
之後明鏡所言也確實如此。
“……後來,弘忍大師將衣缽傳給了慧能,慧能為了躲避神秀,遠走他鄉,創立南宗,師傅希望我能夠如明鏡般心無塵垢,所以取此名。”
“而靈台,則是源於“靈台方寸”,“靈台”和“方寸”都是指心。“心有靈智能任持也”,同樣亦是心靈智淨的表示。”
為了忘記仇恨,改了名字嗎?
阿布禪師……
“可以進來了!”這時候簾子裏傳來靈台清脆聲音,同時有人走出來,林曉幽抬頭,卻是一愣。
“你……”她微微張唇,卻不知如何開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