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規劃未來謀新營
時間已是不早,東邊天空一輪紅彤彤火球躍出地平線,金燦燦的陽光給世間萬物帶來溫暖和希望。
原本沉寂的古鎮活了過來,鎮上唯一的一條十字街口更是人來人往熱鬧非凡。街道兩旁擠滿了挑著擔子賣蔬菜賣水果賣各種生活用品的附近村民,兩邊寥寥幾家商鋪也早早開門營業生意不錯。
吳可跟著李家家丁行走於熱鬧的街道,周圍認識或不認識的人紛紛向兩人打著熱情的招呼。不說李家家丁手頭握有的便利,吳可如今也不是無名小卒了,算是鎮上新近崛起的大名人。
趕巧,他到的時候李家正在吃早飯。
“金家那位離開了!”
見到吳可趕來,李青山放下筷子急忙迎了上去迫不及待說道。
瞧瞧人家姿態做得多好,搞得吳可都沒好意思說俺還沒吃,空著肚子便跟李青山進了隔壁的小客廳議事。
“按計劃行事就是,咱也不必多他客氣不是?”
見李青山臉上有些慌亂,吳可沒好氣說道。
“這個人選問題……”李青山搓了搓手一臉無奈,眼巴巴看著吳可。
丫的你那是什麽眼神?
“別別別,日子這才好轉我還想多活幾年呢!”
實在受不了李青山那熱切巴望的眼神,吳可急忙擺手調笑道:“以咱們跟那幫土匪的關係,誰去都危險團總不會想要除掉咱吧?”
李青山頓時急了……
說笑一陣兩人便把送信的事情確定下來,之前不是俘虜了不少土匪們,直接挑出一位送信就成。
前文不是說過嗎,真正從南邊過來的土匪不過幾十號人馬而已,到了通城之後可沒少拉壯丁。一些受不住誘惑的家夥墮落了成為新的土匪,當然也少不了一些迫於形勢手頭卻沒沾染血跡的粉嫩新丁。
而且這些‘善良’的土匪大多都是沙堆本地人,戰鬥時誤傷那是沒辦法避免的事兒,可是事後吳可也沒把這部分俘虜交給縣城鄉勇營。
他確實很喜歡銀子,但還沒到為了銀子喪心病狂不顧一切的地步。當然他也不是慈善家,凡是被查出手上沾了血的土匪新人沒一個得到好去,不是被賣給縣城鄉勇營就是被民團當牲口使喚。
等李青山做好安排之後,吳可這才徹底放鬆下來,肚子很不爭氣跟著‘咕咕’叫了起來。
“怎麽吳可你還沒吃飯?”李青山滿臉詫異。
“沒啊,剛準備吃呢就得到了團總的召喚!”吳可腆著臉‘不好意思’道。
“哎呀是我的錯是我的錯,快快快讓廚房不要熄火……”李青山一副大驚小怪的摸樣,急忙招來門外等候的小廝這般這般吩咐道。
……
“這地方倒是不錯,就是位置糟糕了點!”
看著眼前一馬平川雜草叢生的大塊荒地,吳可站在一座小土丘上,居高臨下點評道。
“這裏離河道有點遠,又沒有開鑿河渠勾連,土地拋荒了點也能理解!”吳天明站在旁邊,手指著眼前一大片荒地解釋道。
“本來這裏荒涼了點種地還是不成問題的,但是通往縣城的官道從中穿過,人來車往加上畜生禍害根本長不起莊稼,所以這裏通了路之後一直拋荒到現在!”吳天誌在旁邊做補充說明。
“地理位置倒不錯還有通往縣城的道路,地方也足夠大,不要說駐紮區區上百人的小營地,就是上千人的大營地修建起來都綽綽有餘,隻不過麵向縣城方位無險可守是個麻煩!”
李青山剛剛從在地域廣闊怕不有一平方公裏左右的荒地上轉悠了一圈,帶著一身泥土草屑才登上小土丘就聽到了吳天誌的補充性解說,忍不住跟著點評了一番,他話中的敵人不用說肯定是盤踞牛頭嶺的那幫土匪。
“是啊,麵對縣城方向無險可守,而且還極易偷襲……”吳可跟著感歎了句,搖了搖頭滿臉鬱悶。
他們此時所立小土丘,距離沙堆古鎮大概有兩裏多到三裏左右距離,完全可以算得上‘郊外’了。
天上秋陽高掛,雖不熾烈可迎著陽光看久了眼睛依舊發花。
從李家吃過早飯後,他便返回營地處理了一下積壓的事務,待一切處理通順後又檢查了一下弟兄們的訓練情況,直到確定沒有問題之後這才招呼了兩位族兄一起出去逛逛做個參謀。
隨著民團青壯人數不斷增加,之前那幾間充當營房的李家別院有些不夠用。特別是當弟兄們開始認真訓練之時,他鬱悶的發現竟然找不到一塊足夠大的平坦空地,供弟兄們擺開架勢操練。
這可不是他想看到的局麵,不僅僅沒有好的訓練場地,就連營房的規模他都嫌小了不怎麽夠用。
尼瑪想想近二十來條青壯小夥擠大通鋪的場麵,而且營地麵積最大還不超過三十平,睡覺時那人擠人的場麵實在叫他直冒冷汗。
所以,吃早飯時除了確定針對牛頭嶺殘匪的行動計劃之外,吳可就提了營房不夠最好另建營地的事兒。
這不,他們幾人處理完手頭事務之後,便在吳可的要求下查找適應建立營地的地方。
老實說,對於沙堆周圍地形他真的不是很熟悉,李青山雖然是土生土長的沙堆古鎮鎮民,但對於附近一些偏僻地方也不怎麽了解。
所以,選址的重擔便落在兩位族兄身上……
吳天明和吳天誌兩兄弟按照吳可的選址要求,經過一番仔細商量後便首先來到了此處。
地方倒是不錯,正處於沙堆通往縣城的土路邊,麵積不小環境偏僻不虞被打擾,正是一個修建軍營的好地方。
可是正如他們擔心的那般,從這兒到縣城中間除了一個地勢比較險要的大柱山,其餘幾乎都是一馬平川的地形,在這裏修建軍營的話,免不了會受到來自縣城方麵的威脅。
在眼前這種緊張局勢下,如果在此地修建軍營的話,還得時刻防備縣城方向牛頭嶺土匪的偷襲,這對於實力不強的鎮上民團來說壓力太大不是什麽好事。
兩家現在勢成水火,巴不得至對方於死地才肯甘心,真比起戰鬥經驗的話沙堆民團差得太遠,小心一點總是沒有大錯滴。
可是要他放棄吧又有些不甘心,這裏確實是建立軍營的好地方。而且據兩位族兄所言,鎮子周圍十裏範圍內再想找這麽合適的地方基本沒有可能,除非動那些水田的主意。
這也是他找兩位族兄幫忙參謀的主要原因,他倆對這一片環境實在太熟。隻要吳可提出具體要求,兩位族兄總能在最短時間找到符合要求的地方。
吳可心中是有野望和想法的,要做幹脆直接將以後的麻煩一勞永逸解決,省得未來勢力擴充了又得麻煩。
對於未來他很有信心也有不小野望,想要衝出通城甚至武昌這個地域牢籠,接下來與北上太平軍的交鋒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
雖然他曆史不是太好,但也知道自從湘軍崛起之後,因此而飛黃騰達的三湘子弟不在少數,那些人又有幾個身有功名的?
這是一個極好向上爬的機會,而且瞞清朝廷還心甘情願的把紅頂子雙手奉上,關鍵還要看你抓不抓得住機會,在與太平軍交戰的過程中一飛衝天!
他可比不上湖南那位‘曾剃頭’,人家底蘊身後可以‘屢敗屢戰’折騰得起,他可沒這底氣說不定隻要遭受一場大擺便會一蹶不振。
不是他沒有重新再起的雄心壯誌。關鍵他沒有讓人信服納頭便拜的名望和底氣啊,出不得半點差池滴……
時間已是不早,東邊天空一輪紅彤彤火球躍出地平線,金燦燦的陽光給世間萬物帶來溫暖和希望。
原本沉寂的古鎮活了過來,鎮上唯一的一條十字街口更是人來人往熱鬧非凡。街道兩旁擠滿了挑著擔子賣蔬菜賣水果賣各種生活用品的附近村民,兩邊寥寥幾家商鋪也早早開門營業生意不錯。
吳可跟著李家家丁行走於熱鬧的街道,周圍認識或不認識的人紛紛向兩人打著熱情的招呼。不說李家家丁手頭握有的便利,吳可如今也不是無名小卒了,算是鎮上新近崛起的大名人。
趕巧,他到的時候李家正在吃早飯。
“金家那位離開了!”
見到吳可趕來,李青山放下筷子急忙迎了上去迫不及待說道。
瞧瞧人家姿態做得多好,搞得吳可都沒好意思說俺還沒吃,空著肚子便跟李青山進了隔壁的小客廳議事。
“按計劃行事就是,咱也不必多他客氣不是?”
見李青山臉上有些慌亂,吳可沒好氣說道。
“這個人選問題……”李青山搓了搓手一臉無奈,眼巴巴看著吳可。
丫的你那是什麽眼神?
“別別別,日子這才好轉我還想多活幾年呢!”
實在受不了李青山那熱切巴望的眼神,吳可急忙擺手調笑道:“以咱們跟那幫土匪的關係,誰去都危險團總不會想要除掉咱吧?”
李青山頓時急了……
說笑一陣兩人便把送信的事情確定下來,之前不是俘虜了不少土匪們,直接挑出一位送信就成。
前文不是說過嗎,真正從南邊過來的土匪不過幾十號人馬而已,到了通城之後可沒少拉壯丁。一些受不住誘惑的家夥墮落了成為新的土匪,當然也少不了一些迫於形勢手頭卻沒沾染血跡的粉嫩新丁。
而且這些‘善良’的土匪大多都是沙堆本地人,戰鬥時誤傷那是沒辦法避免的事兒,可是事後吳可也沒把這部分俘虜交給縣城鄉勇營。
他確實很喜歡銀子,但還沒到為了銀子喪心病狂不顧一切的地步。當然他也不是慈善家,凡是被查出手上沾了血的土匪新人沒一個得到好去,不是被賣給縣城鄉勇營就是被民團當牲口使喚。
等李青山做好安排之後,吳可這才徹底放鬆下來,肚子很不爭氣跟著‘咕咕’叫了起來。
“怎麽吳可你還沒吃飯?”李青山滿臉詫異。
“沒啊,剛準備吃呢就得到了團總的召喚!”吳可腆著臉‘不好意思’道。
“哎呀是我的錯是我的錯,快快快讓廚房不要熄火……”李青山一副大驚小怪的摸樣,急忙招來門外等候的小廝這般這般吩咐道。
……
“這地方倒是不錯,就是位置糟糕了點!”
看著眼前一馬平川雜草叢生的大塊荒地,吳可站在一座小土丘上,居高臨下點評道。
“這裏離河道有點遠,又沒有開鑿河渠勾連,土地拋荒了點也能理解!”吳天明站在旁邊,手指著眼前一大片荒地解釋道。
“本來這裏荒涼了點種地還是不成問題的,但是通往縣城的官道從中穿過,人來車往加上畜生禍害根本長不起莊稼,所以這裏通了路之後一直拋荒到現在!”吳天誌在旁邊做補充說明。
“地理位置倒不錯還有通往縣城的道路,地方也足夠大,不要說駐紮區區上百人的小營地,就是上千人的大營地修建起來都綽綽有餘,隻不過麵向縣城方位無險可守是個麻煩!”
李青山剛剛從在地域廣闊怕不有一平方公裏左右的荒地上轉悠了一圈,帶著一身泥土草屑才登上小土丘就聽到了吳天誌的補充性解說,忍不住跟著點評了一番,他話中的敵人不用說肯定是盤踞牛頭嶺的那幫土匪。
“是啊,麵對縣城方向無險可守,而且還極易偷襲……”吳可跟著感歎了句,搖了搖頭滿臉鬱悶。
他們此時所立小土丘,距離沙堆古鎮大概有兩裏多到三裏左右距離,完全可以算得上‘郊外’了。
天上秋陽高掛,雖不熾烈可迎著陽光看久了眼睛依舊發花。
從李家吃過早飯後,他便返回營地處理了一下積壓的事務,待一切處理通順後又檢查了一下弟兄們的訓練情況,直到確定沒有問題之後這才招呼了兩位族兄一起出去逛逛做個參謀。
隨著民團青壯人數不斷增加,之前那幾間充當營房的李家別院有些不夠用。特別是當弟兄們開始認真訓練之時,他鬱悶的發現竟然找不到一塊足夠大的平坦空地,供弟兄們擺開架勢操練。
這可不是他想看到的局麵,不僅僅沒有好的訓練場地,就連營房的規模他都嫌小了不怎麽夠用。
尼瑪想想近二十來條青壯小夥擠大通鋪的場麵,而且營地麵積最大還不超過三十平,睡覺時那人擠人的場麵實在叫他直冒冷汗。
所以,吃早飯時除了確定針對牛頭嶺殘匪的行動計劃之外,吳可就提了營房不夠最好另建營地的事兒。
這不,他們幾人處理完手頭事務之後,便在吳可的要求下查找適應建立營地的地方。
老實說,對於沙堆周圍地形他真的不是很熟悉,李青山雖然是土生土長的沙堆古鎮鎮民,但對於附近一些偏僻地方也不怎麽了解。
所以,選址的重擔便落在兩位族兄身上……
吳天明和吳天誌兩兄弟按照吳可的選址要求,經過一番仔細商量後便首先來到了此處。
地方倒是不錯,正處於沙堆通往縣城的土路邊,麵積不小環境偏僻不虞被打擾,正是一個修建軍營的好地方。
可是正如他們擔心的那般,從這兒到縣城中間除了一個地勢比較險要的大柱山,其餘幾乎都是一馬平川的地形,在這裏修建軍營的話,免不了會受到來自縣城方麵的威脅。
在眼前這種緊張局勢下,如果在此地修建軍營的話,還得時刻防備縣城方向牛頭嶺土匪的偷襲,這對於實力不強的鎮上民團來說壓力太大不是什麽好事。
兩家現在勢成水火,巴不得至對方於死地才肯甘心,真比起戰鬥經驗的話沙堆民團差得太遠,小心一點總是沒有大錯滴。
可是要他放棄吧又有些不甘心,這裏確實是建立軍營的好地方。而且據兩位族兄所言,鎮子周圍十裏範圍內再想找這麽合適的地方基本沒有可能,除非動那些水田的主意。
這也是他找兩位族兄幫忙參謀的主要原因,他倆對這一片環境實在太熟。隻要吳可提出具體要求,兩位族兄總能在最短時間找到符合要求的地方。
吳可心中是有野望和想法的,要做幹脆直接將以後的麻煩一勞永逸解決,省得未來勢力擴充了又得麻煩。
對於未來他很有信心也有不小野望,想要衝出通城甚至武昌這個地域牢籠,接下來與北上太平軍的交鋒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
雖然他曆史不是太好,但也知道自從湘軍崛起之後,因此而飛黃騰達的三湘子弟不在少數,那些人又有幾個身有功名的?
這是一個極好向上爬的機會,而且瞞清朝廷還心甘情願的把紅頂子雙手奉上,關鍵還要看你抓不抓得住機會,在與太平軍交戰的過程中一飛衝天!
他可比不上湖南那位‘曾剃頭’,人家底蘊身後可以‘屢敗屢戰’折騰得起,他可沒這底氣說不定隻要遭受一場大擺便會一蹶不振。
不是他沒有重新再起的雄心壯誌。關鍵他沒有讓人信服納頭便拜的名望和底氣啊,出不得半點差池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