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如吳可所言:這仗有得打了,湘軍也從之前的氣勢如虹被打了回解放前……


    太平軍在湖口大捷的同一天,江北秦日綱、韋誌俊、陳玉成所部太平軍自安徽宿鬆西進,擊敗清軍參將劉富成部,占領黃梅。


    2月2日,羅大綱派部進占九江對岸之小池口。曾國藩大歎“水師既陷於內河,陸軍複挫於小池口”優勢已不在我手,遂調胡林翼、羅澤南二部由湖口回攻九江,駐於南岸官牌夾。


    為了給湘軍水師以進一步的打擊,羅大綱乘勢於2月11日率大隊渡江前往小池口。


    當夜三更,林啟容自九江、羅大綱自小池口以輕舟百餘隻,再次襲擊泊於江中的湘軍水師,“火彈噴筒,百枝齊放”,焚毀大量敵船(其餘湘軍船隻紛紛逃至武穴以上),並繳獲曾國藩的坐船。


    曾國藩事先乘小船逃走,後入羅澤南陸營,複欲尋死,被羅澤南等勸止。


    大好形勢就此轟然瓦解,也難怪曾剃頭一時受不了巨大的心理落差準備尋短見。要知道太平軍西征軍自湘潭戰敗後,棄嶽州,失武漢,節節退卻,直至九江、湖口,形勢十分不利。


    而湘軍雖然節節勝利,卻預伏著種種危機:由於擄獲甚多,“飽則思颺”;由於屢勝,驕傲輕敵;由於長驅直進,離後方供應基地越來越遠,運輸補給日益困難,看似氣勢如虹其實處境很是危險。


    要是勝了一切好說,敗了的話以太平軍的瘋狂勁頭,不被搞得全軍覆沒已經算是邀天之幸了,眼下的湘軍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如果他們不是驕傲過頭的話,積極邀請周圍友軍配合協助,大兵壓境的滋味可不是那麽好受的,尤其頂在金陵肺管子廬州處的吳可部,真要撒起歡來半月之內席卷整個淮南地區不在話下。


    真到了那時候,駐守金陵的太平軍不想西征軍步北伐軍後塵,金陵被徹底隔閡內外交通的話,就不得不出重兵打通安徽至江西的水陸交通,而一旁虎視耽耽的江南和江北兩座大營又豈會坐視不管?


    到時候集結於兩江湖廣等地的大部分清軍主力,人馬超過二十萬之眾,雖說不一定能拿得下金陵,但重創甚至全殲太平軍西征軍主力不在話下。


    就算石達可再能打,在絕對的優勢兵力麵前也隻有完蛋一途。清軍也不全是酒囊飯袋,在巨大的戰功麵前還是有人肯拚命的。


    說不定如此一來,太平軍元氣大傷,就算沒發生動搖太平天國根基的‘天京之變’,太平軍也將處於絕對劣勢,要麽被逐步蠶食要麽在清軍各部的猛攻下迅速覆滅,想象曆史上那般蹦達十年之久根本就不可能。(.好看的小說)


    要不是湘軍這一敗的話,太平軍西征軍也沒法安然聚集兵力再下武昌!


    這都是湖北打得如火如荼,吳可召集手下核心弟兄召開軍事會議跟學習總結會議時說的,可以說湘軍這一敗的連鎖反應之印象了今後好多年的南方局勢變化。


    這份總結記錄成冊在鄉勇隊內部刊印流傳,這都是鄉勇隊自我學習自我提高過程中的老規矩了。


    除了必要的識字學習是強製性以外,其餘自我學習那就是自願性質,願意學的還能借此有所提高的,前途大多不錯混得最好的眼下已是中隊長一流人物,最起碼一個什長是少不了的。


    左宗棠部也模仿鄉勇隊經驗,自然每次總結後的小冊子要第一時間拿上一份,頓時氣得不輕找到吳可質問。


    吳可表示無所謂,拉著老左去了巡撫衙門,總結小冊子裏的內容也讓張大巡撫吃驚不已,跟老左一樣詢問為啥不把想法告訴曾剃頭,說不定湘軍還能避免敗得太慘湖北也不會出大亂子。


    “以湘軍那幫驕兵悍將的心理,哪聽得進逆耳忠言?”


    吳可表示這不是自己的錯:“搞不好,他們還會以為咱們見形勢大好之機,想要分上一杯羹呢,徒遭人厭煩跟不爽,何必呢何苦呢?”


    左宗棠此時還沒後來的老辣,認為湘軍處於不利局勢時,就該出兵幫上一把!


    吳可自然很不以為然,表示這樣損己利人的事兒打死他都不會做。當時真要如此行動的話,搞不好會引來金陵太平軍主力的瘋狂反撲。


    他有信心保住廬州不失,但淮北地區就沒那麽好運了。


    到時淮北糜爛丟城失地,朝廷怪罪下來可不會理解他們的初衷,板子打下來的話說不定大家都得倒黴。


    再說了,以湘軍當時有些急功近利的打法,也不一定會感謝他們幫忙牽製西征太平軍注意的好意,勝了隻會將功勞攬在自家身上,敗了自然一切免談。


    說不定人家暗地裏還罵他們傻子呢!


    張亮基表示讚同,湘軍之前實在太過順風順水,看看他們的將領級別就知道了,不是提督就是總兵參將什麽的,傲氣得很難聽人勸的。


    回去之後吳可又召開了一次鄉勇隊內部會議,將他跟張亮基還有左宗棠議論的事兒簡單述說一遍,而後告戒大家以後作戰不管多有順利,一定要保持足夠的謹慎跟清醒,不要被一時的順利衝昏了頭腦。


    湘軍一敗,整個湖廣地區都糜爛了,幾乎任由太平軍西征人馬縱橫馳騁,太平軍在江西的地位更是牢不可破。


    要不是有江南和江北兩座大營牽製的話,說不定士氣正盛的金陵太平軍跟一部分回援的西征太平軍,就要對吳可部下手了。


    這時候吳可堅持不打淮南地區的好處便顯現出來,由於淮北地區沒有跟江西等地有陸路連接,走水路也十分不便,太平軍西征主力就是想找鄉勇隊的麻煩,也得先打通鄂北襄陽一帶的清俊防線再說。


    吳可部眼下除了要紮緊籬笆嚴厲控製淮北地方之外,就是防備金陵太平軍還有被圍在山東的太平軍北伐人馬流竄而來,算得上輕鬆愜意,至少比此時的湖廣總督兼欽差大臣要輕鬆得多。


    當然,局勢輕鬆並不代表著他清閑,通過之前采購洋人軍火的渠道,此時吳可又向那幾位洋人冒險商人下了大筆定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新列強時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排雲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排雲掌並收藏新列強時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