紛紛擾擾之中,鹹豐六年過去鹹豐七年到來……


    吳可這個年過得還算輕鬆,河南大的匪患已基本清除,安徽清軍主力於過年前便返回淮北駐地。本文由。。首發


    當然,因為知道曆史上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洋人打到了天津和京師一帶,所以他離開之前還跟河南巡撫言明,有事盡管打招呼。


    那河南巡撫自然感激不盡,安徽清軍又是幫忙剿匪又是幫忙處理龐大的流民,讓他們省了多少麻煩事啊?


    還別說,安徽清軍一路收留流民過百萬,河南境內的流民數量一下子減少了超過五成,之前流民遍野的狀況一掃而空,看起來也不那麽礙眼了。


    再加上撚匪收攏帶走的青壯流民,河南災民竟一下子緩解不少,讓焦頭爛額的河南官場上下大鬆了口氣之餘,又一頭栽進美好的摟錢行動之中。


    請張亮基幫忙打探的消息也在年前傳了回來,讓幾人鬆了口氣的是,盡管英國人迅速出兵攻擊廣州,但因為兵力不足不得不搶掠一翻後迅速撤離。


    1856年10月23日,英軍開始行動,三天之內,連占虎門口內各炮台。


    27日,英艦炮轟廣州城。29日,英軍攻入城內,搶掠廣州督署後退出。12月,洋行夷館被毀,盡成灰燼。一艘自廣州開往香港的英國郵輪遭劫。


    1857年1月,英軍焚燒洋行附近民宅數千家,後因兵力不足,為等待援軍而退出珠江內河。


    而且英國人在香港動作頻頻調集兵力,一副大戰之前的繁忙緊張摸樣,但此時卻並沒有急著向臨近的廣東發難,好象還在準備當中。


    幾人商量之後沒有著急提醒兩廣總督葉名琛,都被洋人搶了督衙要是再沒點警惕心,那真是蠢貨一枚了。


    再說了,兩廣事務也輪不到他們插手。葉名琛可以在洋人麵前表現軟弱,但自己人想要插手兩廣事務就有打臉隻嫌,還是少給自己找麻煩為上。


    幸好他們還有曲線救國之路,直接將他們的擔憂寫成折子遞給朝廷,讓朝堂上袞袞諸公決定是靜關其變還是采取防禦行動。


    至於理由嘛也很好找,之前邸報上有過這方麵的介紹,再加上安徽清軍的火槍隊聞名已久,自然有與洋人打交道的渠道,知道一些東西很正常的。


    可惜讓人失望的是,他們聯名所上奏折猶如石沉大海般沒掀起半點浪花,隻是在年前得了朝廷的再一次封賞。


    吳可哪看得上那些稀薄的金錢獎勵,還有那勞子輕騎都尉的爵位獎賞?


    心中對這個朝廷失望不已,尼瑪大敵當前不想辦法解決,還裝鴕鳥以後洋人不過就是鬧一鬧而已?


    他現在可是身居安徽提督之位,一省軍門的地方封疆,朝堂上也有了那麽幾位同盟和關係,想要知道一些東西還是很容易的。


    再說了,張亮基不也能夠打探出很多朝堂上的信息麽?


    真是一幫沒眼力的家夥,整天就知道爭權奪利醉生夢死,等到洋人真的打上門來的時候,是不是又得來個‘移駕承德’?


    雖然從不對大清抱啥希望,但在體製內混久了,撈了不少好處也希望朝廷能有點用處,至少別沒事就犯渾做出一些讓人心寒的事兒來。


    可惜的是,他的希望注定要破滅。


    既然朝廷不重視,那他也隻得自己重視起來,暗地裏做一些布置。


    當他將心中想法告之張亮基跟左宗棠的時候,盡管他倆不是很讚同這樣的決定,但還是悶著頭答應下來。


    此時太平軍經過天京內杠可謂元氣大傷,湖北戰敗就是一個最好明證。


    可以說從此刻開始,清軍與太平軍的戰鬥已經完全變了樣,太平軍很難再有實力席卷整個南方地區,能保住江蘇跟江西兩省地盤就已經很不容易。


    清軍也從之前互有攻守的狀態中轉成全麵進攻,要不是還有幾位牛人支撐,太平天國能不能再撐幾年都是個問題。


    可以說,太平軍距離滅亡已經不遠。


    他就不相信,朝堂上那幫人精看不出這一點?


    既然看得清楚,那為何還將消滅太平軍的事兒放在首位?


    難道再掀不起風浪的逆賊真就這麽可惡,非得將所有精力都放這上頭?


    真真是滑天下之大稽,難怪不足二十年的安生日子,已經讓他們徹底忘記了道光二十年的恥辱遭遇嗎?


    “此次洋人肯定不會輕易善罷甘休,沒見他們搶了兩廣總督衙門還不甘心,又在香港調集兵力準備大幹一場麽?”


    “之前他們為了修約蹦達得那麽厲害,這次動作肯定也小不到哪去,說不定還會波及到京師安危!”


    “你們那是什麽表情,洋人船堅炮利的想要殺奔到天津外海難道朝廷還能阻止得了?”


    “到時候就是咱們表現的機會了!”


    “你們還真別不信,凡是往最壞方麵想總沒錯。再說洋人的水師厲害不假,但陸軍如何就兩說了!”


    “什麽火槍隊威力強大,要是沒有那些輔助兵種還能那麽牛氣?”


    “真到了那時,咱就讓那幫洋人好好嚐嚐人海戰術的滋味!”


    “到時候挽危局於即倒,升督立堂不在話下!”


    也不知道是被吳可說的話打動,還是有其它什麽原因,總之張亮基跟左宗棠默默的開始配合暗中做好戰前準備。


    結果散布在淮北各地的團練倒了黴,大過年的還得頂著凜冽寒風操練,那日子有多難熬就別提拉。


    與此同時,鄉勇隊後勤大總管吳天誌領了差事,再次聯係上亨利等熟悉軍火販子,下了大筆定單直樂得那幾個英國佬眉開眼笑。


    同時,吳天誌不動聲色提出附加條件,要求亨利他們幫忙弄到最近幾月以來能夠弄到的所有外文報紙。


    雖然有些奇怪顧主的要求,但這不是什麽麻煩事兒,收集一些報紙也算不得什麽難事。盡管知道香港那邊鬧得動靜不小,但亨利他們隻是小小的軍火商,根本就沒精力顧忌這些也沒資格插手這些‘國家大事’。


    等到春節期間第一破軍火抵達之後,隨之而來的各種洋人報紙也靜靜的躺在吳可的辦公室桌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新列強時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排雲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排雲掌並收藏新列強時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