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此話何意?”


    正在興頭上被人潑了冷水,換誰都不會樂意。(.好看的小說)


    “嘿嘿,本都和洋人可沒少打交道,最清楚他們的秉性!”


    吳可擺了擺手冷笑著說道:“這幫家夥就是一幫喂不熟的白眼狼,奉行的是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一次大沽口慘敗還不足以讓他們放棄對大清的覬覦。”


    “可是大人,洋人這次的損失不小啊,難道不先喘口氣?”幕僚張鬆卻是滿心疑惑,直接就問了出來。


    “損失不小?”


    吳可好笑反問,郵拿起那疊情報匯總,指著上頭的殺敵數目挑了挑眉:“攏共損失也沒過千,就是沉了幾艘倒黴戰艦,這點損失對於財大氣粗的洋人來說根本算不得什麽!”


    “廣東那邊的情況本督雖不十分了解,但也知道洋人在香港有幾千駐軍!”


    “就是駐紮香港的洋人軍地都死光了,他們還能緊急出印度調派更多的忍和戰艦過來!”


    “大人的意思是,洋人並未傷筋動骨,這仗還有得打?”張鬆小吃了一驚。


    “是啊,這仗才剛剛開始呢,不打到一方服軟根本別指望停下來!”


    放下手頭紙張,吳可輕輕歎了口氣無奈道。


    “同時開辟三個戰場,朝廷吃得消嗎?”


    張鬆擔心的卻是這個:“無論是咱們這裏還是湖南寶慶還好說,可是天津那邊可是京畿腹地,真要出了事可不好收拾!”


    “所以,兩江戰事必須盡快出個結果,要麽直接收複金陵,要麽收兵霸占沒有第三條路可選!”


    吳可滿臉沉重的點了點頭,意有所指說道。


    ……


    可以說,大沽口大捷給了吳可很大驚喜,也見解打亂了兩江戰事的步驟。


    他先是寫了封祝賀信寄給立下大功的桂良,又上了封折子給鹹豐帝,言明自己對洋人的看法以及猜測,希望朝廷不可大意小心洋人的報複行動。


    兩江清軍圍攻金陵的戰事也在逐漸調整,戰爭烈度卻是一日強過一日。


    首先,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他將總督衙門能夠掌控的三處戰場分出了主次。


    蘇北戰場就不用說了,雖然經過實戰團練們的戰鬥力和戰鬥素養都提升得很快,可相比整個戰場局勢而言妥妥的牽製角色。


    關鍵要從常州戰場和廬州戰場選出一個主攻一個輔助。


    按理說常州戰場包括了常州,揚州和鎮江一線,延綿數百裏投入清軍過十萬,而且戰鬥力也並不差應該作為主力進攻方向的。


    怎麽說廬州戰場投放的安慶清軍不過一萬五千左右,比起常州戰場差得太遠,就連蘇北戰場的人數都不如。可架不住安徽清軍戰鬥力最強,而且背靠淮北這樣的穩定後方輜重糧草不缺,後勁卻是比另外兩處戰場清軍卻是要強得多。


    和手下一幹將領足足討論了兩天,吳可終於徹底下定決心,將廬州戰場作為主攻方向,其餘兩處戰場則是輔助牽製太平軍有生力量。


    計議已定,兩江總督衙門立刻行動起來,調撥物資秘密派遣精兵強將加入廬州戰場,同時蘇北和常州兩處戰場猛然加強了攻勢,吸引太平軍放手部隊的主力已和關注,牽製大量兵力於兩處防線之上。


    ……


    就在兩江清軍秘密蘊量著大動作之時,湖南寶慶卻已經打成一鍋皺粥。


    寶慶會戰自五月底拉開帷幕,太平軍在對寶慶攻堅的同時,更與城外援軍展開了激烈的拒援戰。


    太平軍在寶慶城下與清軍大小八十多次戰鬥中,勝者六十有餘。


    其中太平軍在7月上旬向城東何紹彩部援軍出擊,取得“洪橋大捷”,給湘軍以沉重打擊,大大振奮了士氣。


    之後太平軍一直針對援軍采取以攻為守的戰略以遏製援軍的進逼。劉長佑曾欲從東北方逼近太平軍營盤,但這一動向立即被石達開察覺,太平軍隨即在東北方加築營壘,同時出兵向西北方迂回包抄劉長佑的後路,使其不能造成近一步的威脅。由是直到7月中旬,太平軍在寶慶城外的戰鬥中仍然兵勢甚強,占據著主動。


    然而,盡管太平軍的拒援戰成效顯著,攻城戰卻並不順利。


    在一個半月時間的戰鬥中,太平軍始終未能實現攻破寶慶的目標。清軍卻是越聚越多,特別是李續宜率領的萬餘湖北援軍的到達,不僅刺激了城外各清軍人馬的士氣,更從根本上改變了敵我兵力的對比,清軍人數從劣勢方變成和太平軍旗鼓相當。從此,戰局開始向不利於太平軍的方向逆轉。


    李續宜軍到達後,與劉長佑劉嶽昭等部清軍會合於寶慶東北的半邊街一帶,以圖挫敗太平軍包抄劉長佑後路的計劃。


    石達開得知後決定主動出擊,遂於深夜調動大軍逼近清軍半邊街大營,拂曉時分發動進攻,雙方激戰至第三天仍然難分難解。


    這時,李續宜以部分兵力繼續扼守大營,自己率軍渡過資水西移,在水師和騎兵隊的配合下,突然向太平軍最薄弱的北路陣地發動強攻。


    石達開聞報,急命賴裕新馳援,但為時已晚,太平軍營壘數十座,哨卡百餘處被清軍摧毀。


    接著,清軍又乘勝掃蕩資水西路,太平軍大敗之餘士氣嚴重受挫,西路陣地隨之陷落。


    太平軍陣亡數千人,可謂損失慘重。更嚴重的是,到7月29日為止,西北兩路陣地落入敵手,寶慶合圍已完全被突破,城內外文書餉道複通,這標誌著寶慶形勢已經發生根本性的轉變。


    此戰過後,太平軍圍困線僅存東南兩段,對寶慶已難以構成威脅,而無論兵力、士氣、糧餉、武器方麵,較於清軍皆處於劣勢,會戰敗局已無可挽回。為求保存實力,石達開決定撤入廣西休整,開始部署退軍。


    雙方休戰半個月後,太平軍於8月13日再度分作十幾路,猛攻李續宜大營。但此戰目的顯已經不在進攻,隻是以進為退而已。


    14日深夜,太平軍即分兵兩路南撤,18日,全師轉入廣西。


    ……


    與此同時,江西大地也是熱鬧非凡。


    太平軍將領楊輔清率軍撤離景德鎮之後,先在江西北地遊蕩半月時間,而後趁湘軍大量抽調入湘支援兵力空虛之際,向要地湖口方向移動。


    結果,楊輔清部一頭撞上兵出九江的鄉勇隊吳水牛部五千兵馬,雙方在九江各地大戰十來日,最後以楊輔清部不支後撤結束。


    水牛趁此機會殺出九江,將九江與南昌之間的道路打通,路上所遇太平軍與土匪人馬遭到毀滅性打擊,江西北部局勢一下子大為緩解,水牛也徹底進入江西官府高層,吳可順水推舟命其協理江西軍務。


    ……


    吳可雖然時有關注外頭戰事,但最看重的還是兩江戰局。


    自從決定大幹一場後,兩江清軍暗地裏調兵遣將忙碌不停,一邊戰鬥吸引太平軍守軍注意,一邊暗中做好一主兩此的全麵進攻準備。


    整整花費大半個月時間,兩江清軍才暗中調整完畢,吳可立即一聲命下發動對金陵城前所未有的凶猛攻勢。


    蘇北戰場一次性投入一萬五千兵馬,分為三撥不分晝夜狂攻猛擊不帶喘氣的,搞得堵在前頭的太平軍守軍好一陣不適。


    尼瑪吃錯藥拉,怎麽突然變得這麽不要命了?


    施官鎮,武集鄉,雷官鎮,**縣以及大英鎮和相官鎮等金陵城外鄉鎮一一陷落,太平軍被蘇北清軍迅猛的攻勢打得焦頭爛額不知所措。


    蘇北清軍這一次下了血本,幾乎是以人命和血肉之軀趟出的路,一路上倒地的死屍跟傷患無數,就連土地都被鮮血染黑一大片。


    讓蘇北太平軍守軍疑惑的是,蘇北清軍這次竟然沒讓火炮開道,完全就是依靠洋槍硬生生轟出一條血路,有時形勢緊急洋槍隊幹脆加入了謹慎搏鬥戰中,讓太平軍吃了不少苦頭自身的傷亡也極為慘重。


    “瘋了瘋了,真是瘋了!”


    蘇北太平軍守軍跟蘇北清軍交手也不是一天兩天,很是明白蘇北清軍的編製情況,他們可是知道洋槍隊是蘇北清軍真正的核心戰力,以前打了那麽久都是輔助戰力,沒想到這次竟然如此拚命也不擅近戰的洋槍隊都上了第一線。


    “求援求援,快向後方求援!”


    太平軍戰士也是人不是機器,之前一個來月的消耗戰已經足夠讓前線守軍疲憊不堪,如此蘇北清軍突然發動如此凶猛攻勢,他們步步後撤被打得暈頭轉向不知所以,眼看著就要頂不住隻得向城裏求援。


    蘇北清軍的瘋狂還不止於此,一旦撈著近身肉搏的機會,鄉勇隊特有的各種土製武器頓時大發利市,土製手榴,彈,土製炸藥抱,還有土製爆竹等等哪一個在近身之時威力都極為強大,就算蘇北清軍自己人要是靠得太近都有被波及收方的風險。


    戰鬥打得既瘋狂又殘酷,蘇北清軍一連強攻了整整三天時間,一路勢如破竹打到與金陵雄城隔江相望的八卦洲,才才太平軍一萬援軍匆匆趕到後停下前進步伐。


    一時間金陵震動,某些受不住清軍凶猛氣勢的太平軍守軍,甚至出現軍心動搖投降的念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新列強時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排雲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排雲掌並收藏新列強時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