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是怎麽上位的?
這段後世也有不少影視小說作品介紹吧,好象鹹豐帝不久之後便掛掉了,還有個什麽‘顧命八大臣’的,結果都被慈禧聯合恭老六給幹掉了。。更新好快。`哈`
這‘女’人可是個狠人,後世那麽大名頭可不是開玩笑的,而且大清最後落得那個國破人亡的下場,這位的功勞可著實不小。
要說後宮爭權什麽他可以理解,但明明這位已經位及皇太後之尊,就算皇帝不是他親生兒子,可在這個‘以孝治國’的封建時代,就算是皇帝也不敢不給麵子做出什麽忤逆之事來。
可就是如此,著位依舊牢抓權利不放,無論在內宮還是在朝堂之上,這位可都是名副其實的天下第一人,皇帝在她跟前也隻是個傀儡而已。
如果這位有孝莊的能耐和大局觀倒也罷了,可惜這位卻是個名副其實的‘窩裏橫’,為了自身權勢和享受可是什麽都能做得出來,吳可可不想被這麽一個‘女’人壓在頭上憋屈。
這‘女’人可是個厲害的,小小年紀就表現得心機深沉讓吳可不喜。
皇家沒秘事,雖然他之前沒太過注意這方麵的八卦,但也聽說了不少。
慈禧雖然並不生在江南,但她隨父親去江南做官幾年,委實地做了一段時間的江南‘女’子。
當鹹豐下詔大選才‘女’的時候,慈禧身著滿清旗袍,帶著一身江南風味,坐上一艘小船,輕駛在江麵上了。那時的慈禧才剛十八歲,原名葉赫納拉*杏貞,是個麵目清秀,身材小巧的‘女’子。
風卷雲舒,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然而官船上的杏貞和婉貞姐妹倆卻帶著一襲哀怨,默默飲泣著喪父的情懷。
雖然選秀是喜事,然而喜事也兼帶著喪事。船上‘蒙’著一層白布,鬱鬱悠悠地向前行駛著。
這時候,戲劇就因這喪船上的白布發生了!
原來,清河縣有個縣令叫吳棠,因他朋友的父親去世,護送靈柩經過他所管轄的清江浦。他便派仆人送過去三百兩銀子以示哀悼。誰知這仆人也沒有細問,看到江上行來的喪船,便將銀子遞上去了。
回來向吳縣令‘交’差時,仔細一問,才知道‘弄’錯了!氣得吳縣令將仆人狠狠地訓斥了一頓!然而,回頭一想,那船裏坐著兩位選秀的姑娘,便一下子來了好奇心,想趁機瞅瞅姐妹倆長得什麽樣子。
說不定兩個之中哪個當上貴妃娘娘,自己還有可能被提拔一下呢!想到這兒,便又拿了三百兩銀子,讓仆人給他朋友送去,自己卻跑到滿族秀‘女’的河船上吊唁去了!
其實吳棠心裏明白,這選秀的姑娘大多都是官員的‘女’兒,吊唁當然也不會空忙乎一場了!
吳棠走進河船,果然見到了一對姊妹‘花’。姐姐貌美非常,一頻一舉,楚楚動人!
吳棠一睹滿族秀‘女’的風采,不禁大驚!
滿州秀‘女’感恩之甚,姐姐竟對妹妹說:“吾姊妹他日若得誌,萬無忘此賢令尹。”。
當時的吳棠萬萬沒有想到,此次巧遇果然使他官運亨通,連升五級。然而,當時的吳棠還隻是流連杏貞的美貌,甚至感覺有些魂不守舍。
慈禧在第一輪選秀中勝出,妹妹卻落選了。選秀的慈禧並沒有引起鹹豐的注意,當然紫禁宮裏美‘女’如雲,宮娥妃嬪,美貌者不計其數,慈禧雖然長得俊秀,但確實並不是超絕的那種,自然也不容易使鹹豐顧盼流連了。
為了引起鹹豐的注意,慈禧不得不聽從了太監的主意,打扮成江南‘女’子的模樣,把圓明園中自己居住的院落裝飾成一幅江南情調。
然後在紅船綠柳中歌一曲江南小調,再讓樂工彈奏幾曲江南民樂,大有“此曲隻有天上來”的感覺。(.好看的小說)
鹹豐‘不小心’徒經此地,便禁不住被這別具特‘色’的江南風情留住了腳步!
其實在滿清時代,皇宮裏是禁止漢族‘女’子入住的。慈禧雖是旗人,然而如此大膽地將寢宮改造一番,又著一襲江南漢‘女’服飾,哼一曲江南小調,其實是冒著極大的風險的!
慈禧的政治投資可謂用心良苦,然而這份投資果然沒有辜負慈禧的苦心!
說起來慈禧與鹹豐,確係一對絕配夫妻!
當一曲江南情歌升平,琴瑟合和中響徹了多少高山流水之音!
在鹹豐的眼裏,慈禧如同一棵高貴而不染塵俗的蘭草!
在慈禧的眼裏,君王的一顰一笑,都關係著自己的政治前途。
二人真是各揣心事,暗香默許!
夫妻二人何多相似,可謂天造地合!
鹹豐一生沾染過不少‘女’人,可偏偏隻跟慈禧生了一個兒子!
鹹豐讓慈禧伴寢次數並不比其他妃嬪多,後期讓慈禧代批奏折,目的當然是為了找其他妃嬪鬼‘混’了!
慈禧這人也怪,慈禧批閱的奏章錯字連篇,根本就沒法讓人讀下去。
她寫得最好的一個字就是“福”字。所以慈禧以“福”字自豪,常常高興了,給大臣賜“福”。
那些屁顛屁顛的大臣們表麵上一幅恭恭敬敬、喜形於‘色’的樣子,背地裏還不知怎麽想扁上幾腳呢!
但是很奇怪的是,作為滿人的慈禧居然會寫漢字!
這當然也是鹹豐托她幫忙的原因了!
就是這樣,慈禧不僅成了鹹豐得力的助手,而且還‘陰’差陽錯――鹹豐寵過的妃子雖然那麽多,卻隻有慈禧一人為鹹豐生了兒子而且撫養‘成’人!
雖然鹹豐還有個玫貴妃後來也給他生了一個兒子,偏偏還沒來得及起名就夭折了!
鹹豐帝體弱多病,兼之當時的大清北有英法聯軍入侵北京、南有太平天國反清農民起義,正值內憂外患之際,讓他心力憔悴。懿貴妃能讀寫漢字,於是鹹豐帝時常口授並讓其代筆批閱奏章,並且允許懿貴妃發表自己的意見,因而大臣們多對葉赫那拉氏不滿。
更讓吳可頭疼的是,在跑路皇帝鹹豐接見他的時候,撞上了這位在幫著鹹豐處理奏折,跑路皇帝還不知避諱,就讓那位懿貴妃在一邊旁聽不說,要是懿貴妃有什麽想法的話還可以出言議論一下。
這對夫妻倒是配合得不錯,可吳可有些受不了了哇。
他當然不是啥思想保守的人,對於‘女’人幹政這樣的事情也沒啥心理負擔。
當然了,穿越過來也快十年時間了,多多少少還是受了點封建禮教的影響,主要是大男子主義有些過於膨脹了點。
他就是不喜歡慈禧這人,更不用說這位也沒受什麽太好的教育,雖能讀寫漢字但水平卻糟糕得懷念,見識方麵也過於淺薄了點,眼界什麽的也是不怎麽樣,往往說出的話讓吳可有種哭笑不得對牛彈琴的無奈感覺。
說白了他就是不願與這位有絲毫糾葛,眼看著鹹豐帝一副病體孱弱不久於人世的‘摸’樣,他便打定主意想盡快離開這個是非之地,走得越遠越好。
當然了,鹹豐帝當麵他卻沒任何表示,隻是轉告了恭親王等留京大臣的想法,希望鹹豐帝盡快返回京城坐鎮主持大局。
鹹豐帝一聽就不樂意了,雖然沒來上一出臉‘色’大變勃然大怒之類的表演,但他也很敏銳的發現這位跑路皇帝神‘色’間的不正常。
這廝倒也臉皮奇厚,當著吳可的麵就表示自己身體有癢,還得好好靜心調養。至於京城諸事還是‘交’給一幫朝臣們處理就是,眼下回京卻是不太可能。
膽小鬼!
吳可在心中暗罵,臉上卻是不動聲‘色’,先關心了一下跑路皇帝的身體狀況,然後不依不饒問訊跑路皇帝具體什麽時候回去。
鹹豐帝這下真的為難了,按照他的想法自然是不願回去的,不僅眼下不願回去,就算解決了洋人的麻煩也不想回去。
他這次著實被列強聯軍給嚇著了,認為京城實在不安全,隨時都得麵對洋人有可能從海上到來的威脅,實在太過危險了點。
見吳可還有再問的意思,跑路皇帝鹹豐可不耐煩了,心情也一時大壞隨便找了個由頭結束了這次談話,要吳可下去好好休整休整。
既然心中對吳可這位兩江總督生了不喜,跑路皇帝鹹豐也一向都不是委屈自己的人。和身邊的懿貴妃一說心中想法,夫妻兩便商量著如何趕吳可這個不識好歹的家夥遠遠的趕走。
沒錯,跑路皇帝生怕吳可這廝揪著回京的事情不放,便不願意放著這麽一個討厭的家夥在眼前礙事。
如果是其他朝廷重臣倒也罷了,吳可可是此次京城保衛戰的首功之臣,如果沒個說得過去的理由將將人驅趕,那真是要落下不好名頭的。
幸好吳可也是個識相的,之後幾天見鹹豐帝不再召見自己,在與承德行宮的朝臣往來之時不經意間表現了一絲失落情緒,而後又隱約透‘露’自己出來已經快有大半年時間,還不知道兩江那邊有沒有事情,透‘露’出一絲想回去的意思。
跑路皇帝鹹豐自然很快就聽到傳言,心頭一動就想到了一個讓吳可盡快離開的主意,一個既不傷顏麵又說得過去的理由……
這段後世也有不少影視小說作品介紹吧,好象鹹豐帝不久之後便掛掉了,還有個什麽‘顧命八大臣’的,結果都被慈禧聯合恭老六給幹掉了。。更新好快。`哈`
這‘女’人可是個狠人,後世那麽大名頭可不是開玩笑的,而且大清最後落得那個國破人亡的下場,這位的功勞可著實不小。
要說後宮爭權什麽他可以理解,但明明這位已經位及皇太後之尊,就算皇帝不是他親生兒子,可在這個‘以孝治國’的封建時代,就算是皇帝也不敢不給麵子做出什麽忤逆之事來。
可就是如此,著位依舊牢抓權利不放,無論在內宮還是在朝堂之上,這位可都是名副其實的天下第一人,皇帝在她跟前也隻是個傀儡而已。
如果這位有孝莊的能耐和大局觀倒也罷了,可惜這位卻是個名副其實的‘窩裏橫’,為了自身權勢和享受可是什麽都能做得出來,吳可可不想被這麽一個‘女’人壓在頭上憋屈。
這‘女’人可是個厲害的,小小年紀就表現得心機深沉讓吳可不喜。
皇家沒秘事,雖然他之前沒太過注意這方麵的八卦,但也聽說了不少。
慈禧雖然並不生在江南,但她隨父親去江南做官幾年,委實地做了一段時間的江南‘女’子。
當鹹豐下詔大選才‘女’的時候,慈禧身著滿清旗袍,帶著一身江南風味,坐上一艘小船,輕駛在江麵上了。那時的慈禧才剛十八歲,原名葉赫納拉*杏貞,是個麵目清秀,身材小巧的‘女’子。
風卷雲舒,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然而官船上的杏貞和婉貞姐妹倆卻帶著一襲哀怨,默默飲泣著喪父的情懷。
雖然選秀是喜事,然而喜事也兼帶著喪事。船上‘蒙’著一層白布,鬱鬱悠悠地向前行駛著。
這時候,戲劇就因這喪船上的白布發生了!
原來,清河縣有個縣令叫吳棠,因他朋友的父親去世,護送靈柩經過他所管轄的清江浦。他便派仆人送過去三百兩銀子以示哀悼。誰知這仆人也沒有細問,看到江上行來的喪船,便將銀子遞上去了。
回來向吳縣令‘交’差時,仔細一問,才知道‘弄’錯了!氣得吳縣令將仆人狠狠地訓斥了一頓!然而,回頭一想,那船裏坐著兩位選秀的姑娘,便一下子來了好奇心,想趁機瞅瞅姐妹倆長得什麽樣子。
說不定兩個之中哪個當上貴妃娘娘,自己還有可能被提拔一下呢!想到這兒,便又拿了三百兩銀子,讓仆人給他朋友送去,自己卻跑到滿族秀‘女’的河船上吊唁去了!
其實吳棠心裏明白,這選秀的姑娘大多都是官員的‘女’兒,吊唁當然也不會空忙乎一場了!
吳棠走進河船,果然見到了一對姊妹‘花’。姐姐貌美非常,一頻一舉,楚楚動人!
吳棠一睹滿族秀‘女’的風采,不禁大驚!
滿州秀‘女’感恩之甚,姐姐竟對妹妹說:“吾姊妹他日若得誌,萬無忘此賢令尹。”。
當時的吳棠萬萬沒有想到,此次巧遇果然使他官運亨通,連升五級。然而,當時的吳棠還隻是流連杏貞的美貌,甚至感覺有些魂不守舍。
慈禧在第一輪選秀中勝出,妹妹卻落選了。選秀的慈禧並沒有引起鹹豐的注意,當然紫禁宮裏美‘女’如雲,宮娥妃嬪,美貌者不計其數,慈禧雖然長得俊秀,但確實並不是超絕的那種,自然也不容易使鹹豐顧盼流連了。
為了引起鹹豐的注意,慈禧不得不聽從了太監的主意,打扮成江南‘女’子的模樣,把圓明園中自己居住的院落裝飾成一幅江南情調。
然後在紅船綠柳中歌一曲江南小調,再讓樂工彈奏幾曲江南民樂,大有“此曲隻有天上來”的感覺。(.好看的小說)
鹹豐‘不小心’徒經此地,便禁不住被這別具特‘色’的江南風情留住了腳步!
其實在滿清時代,皇宮裏是禁止漢族‘女’子入住的。慈禧雖是旗人,然而如此大膽地將寢宮改造一番,又著一襲江南漢‘女’服飾,哼一曲江南小調,其實是冒著極大的風險的!
慈禧的政治投資可謂用心良苦,然而這份投資果然沒有辜負慈禧的苦心!
說起來慈禧與鹹豐,確係一對絕配夫妻!
當一曲江南情歌升平,琴瑟合和中響徹了多少高山流水之音!
在鹹豐的眼裏,慈禧如同一棵高貴而不染塵俗的蘭草!
在慈禧的眼裏,君王的一顰一笑,都關係著自己的政治前途。
二人真是各揣心事,暗香默許!
夫妻二人何多相似,可謂天造地合!
鹹豐一生沾染過不少‘女’人,可偏偏隻跟慈禧生了一個兒子!
鹹豐讓慈禧伴寢次數並不比其他妃嬪多,後期讓慈禧代批奏折,目的當然是為了找其他妃嬪鬼‘混’了!
慈禧這人也怪,慈禧批閱的奏章錯字連篇,根本就沒法讓人讀下去。
她寫得最好的一個字就是“福”字。所以慈禧以“福”字自豪,常常高興了,給大臣賜“福”。
那些屁顛屁顛的大臣們表麵上一幅恭恭敬敬、喜形於‘色’的樣子,背地裏還不知怎麽想扁上幾腳呢!
但是很奇怪的是,作為滿人的慈禧居然會寫漢字!
這當然也是鹹豐托她幫忙的原因了!
就是這樣,慈禧不僅成了鹹豐得力的助手,而且還‘陰’差陽錯――鹹豐寵過的妃子雖然那麽多,卻隻有慈禧一人為鹹豐生了兒子而且撫養‘成’人!
雖然鹹豐還有個玫貴妃後來也給他生了一個兒子,偏偏還沒來得及起名就夭折了!
鹹豐帝體弱多病,兼之當時的大清北有英法聯軍入侵北京、南有太平天國反清農民起義,正值內憂外患之際,讓他心力憔悴。懿貴妃能讀寫漢字,於是鹹豐帝時常口授並讓其代筆批閱奏章,並且允許懿貴妃發表自己的意見,因而大臣們多對葉赫那拉氏不滿。
更讓吳可頭疼的是,在跑路皇帝鹹豐接見他的時候,撞上了這位在幫著鹹豐處理奏折,跑路皇帝還不知避諱,就讓那位懿貴妃在一邊旁聽不說,要是懿貴妃有什麽想法的話還可以出言議論一下。
這對夫妻倒是配合得不錯,可吳可有些受不了了哇。
他當然不是啥思想保守的人,對於‘女’人幹政這樣的事情也沒啥心理負擔。
當然了,穿越過來也快十年時間了,多多少少還是受了點封建禮教的影響,主要是大男子主義有些過於膨脹了點。
他就是不喜歡慈禧這人,更不用說這位也沒受什麽太好的教育,雖能讀寫漢字但水平卻糟糕得懷念,見識方麵也過於淺薄了點,眼界什麽的也是不怎麽樣,往往說出的話讓吳可有種哭笑不得對牛彈琴的無奈感覺。
說白了他就是不願與這位有絲毫糾葛,眼看著鹹豐帝一副病體孱弱不久於人世的‘摸’樣,他便打定主意想盡快離開這個是非之地,走得越遠越好。
當然了,鹹豐帝當麵他卻沒任何表示,隻是轉告了恭親王等留京大臣的想法,希望鹹豐帝盡快返回京城坐鎮主持大局。
鹹豐帝一聽就不樂意了,雖然沒來上一出臉‘色’大變勃然大怒之類的表演,但他也很敏銳的發現這位跑路皇帝神‘色’間的不正常。
這廝倒也臉皮奇厚,當著吳可的麵就表示自己身體有癢,還得好好靜心調養。至於京城諸事還是‘交’給一幫朝臣們處理就是,眼下回京卻是不太可能。
膽小鬼!
吳可在心中暗罵,臉上卻是不動聲‘色’,先關心了一下跑路皇帝的身體狀況,然後不依不饒問訊跑路皇帝具體什麽時候回去。
鹹豐帝這下真的為難了,按照他的想法自然是不願回去的,不僅眼下不願回去,就算解決了洋人的麻煩也不想回去。
他這次著實被列強聯軍給嚇著了,認為京城實在不安全,隨時都得麵對洋人有可能從海上到來的威脅,實在太過危險了點。
見吳可還有再問的意思,跑路皇帝鹹豐可不耐煩了,心情也一時大壞隨便找了個由頭結束了這次談話,要吳可下去好好休整休整。
既然心中對吳可這位兩江總督生了不喜,跑路皇帝鹹豐也一向都不是委屈自己的人。和身邊的懿貴妃一說心中想法,夫妻兩便商量著如何趕吳可這個不識好歹的家夥遠遠的趕走。
沒錯,跑路皇帝生怕吳可這廝揪著回京的事情不放,便不願意放著這麽一個討厭的家夥在眼前礙事。
如果是其他朝廷重臣倒也罷了,吳可可是此次京城保衛戰的首功之臣,如果沒個說得過去的理由將將人驅趕,那真是要落下不好名頭的。
幸好吳可也是個識相的,之後幾天見鹹豐帝不再召見自己,在與承德行宮的朝臣往來之時不經意間表現了一絲失落情緒,而後又隱約透‘露’自己出來已經快有大半年時間,還不知道兩江那邊有沒有事情,透‘露’出一絲想回去的意思。
跑路皇帝鹹豐自然很快就聽到傳言,心頭一動就想到了一個讓吳可盡快離開的主意,一個既不傷顏麵又說得過去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