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吳可此舉引來朝廷不滿,他還在江西中部晃‘蕩’之時,朝廷的申斥旨意已從屁股後頭追了上來。。更新好快。


    跑路皇帝鹹豐的意思很明白,尼瑪吳可你也不要做得太過,這次的事兒算了我大人有大量不追究,下次再犯可別怪老子翻臉不認人!


    就在吳可率領三萬小弟趕到贛州的當天,他又接到一幹京中大佬的緊急來信,信中自然免不了好好安慰一番,而後便是滿滿的勸告,勸告他不要意氣用事,拿自家的前途開玩笑雲雲,同時很隱晦告之朝堂上有他們幫忙,要吳可也不必縮手縮腳什麽的,有什麽事情盡管放開手腳大幹。


    有了這些信件,吳可自然放心大膽了許多,看來朝堂也不全是傻子,知道他這是帶著怨氣上任呢。


    輕鬆的試出朝廷底線,吳可自然不會蠢到主動觸線,有了三萬‘精’銳鄉勇隊清軍跟隨,起碼赴任初期便用不著太過顧忌兩廣地頭蛇的麵子了。


    當然,三萬‘精’銳鄉勇隊戰士不是底線,在後方還有過十萬敢戰之士和後勤部隊的‘混’編人馬,正等著吳可的召喚而後滾滾趕赴兩廣大展拳腳。


    此次他已下定決心,這次一定要在兩廣徹底紮下根基,並以兩廣為基點擴充地盤割據一方。


    是的,他已經不願再跟朝廷互耗下去,要他立刻舉起反旗有些不切實際,但讓他再接受朝廷指派也是千難萬難。


    朝廷做的了初一,就不要怪他做十五!


    泥人尚有三分火‘性’,更何況身居高位已久,手握重兵殺伐果決的吳可?


    就因跑路皇帝鹹豐心中不爽,吳可剛剛立下救援京師大功,又在兩江總督任上頗有作為又如何,還不是一道聖旨便灰溜溜離開奮鬥了近三年的崗位?


    是人心中都會有不岔的,如果是曾國藩這等名教大儒,估計會秉承天地君親師的理念默默忍受,但吳可不是名教中人啊,他可是從後世穿越而來的現代人,腦子裏根深蒂固的現代思想可不是說消失就能消失的。


    在後世不說人人平等這種虛話,但起碼環境確實要輕鬆得多,根本不需要像現在這樣生怕行差踏錯,或者不小心得罪了皇帝便麻煩上身。


    是,朝廷在他和鄉勇隊崛起之時給予了大力扶助,吳可領這個情,不然他也不會像個救火隊員般,哪裏火大就救援哪裏。


    他自問這些年的所作所為對得起朝廷的提拔,沒見京師危急之時,整個大清隻有他率手下‘精’銳清軍主動來援麽?


    別說什麽列強聯軍來得太快,各地方清軍根本來不及做出反應的鬼話。


    山東,河南還有山西可是就跟京畿接壤的,除了山東總兵向榮得了他的招呼暗做準備了以外,另兩家又有什麽舉動?


    特別是山西大同鎮,挨著京師真的不要太近,可大同總兵沒有朝廷的調兵命令絕不肯輕動,最後領命赴援之時,也是跟其它幾省援助差不多同時達到京畿,其中深意傻子都能看得出來。


    拋開這些背地裏的心思不談,話說吳可率軍經過近月跋涉,終於在鹹豐十一年二月底抵達廣東韶關,受到以廣東巡撫為首的一幹兩廣軍政大員的熱烈歡迎。


    說起來也是巧合,現任廣東巡撫還是吳可的熟人,之前的江西巡撫耆齡,在兩江時可沒少打‘交’道。雖說‘私’人‘交’情一般得很,但總也算一同共時過的‘熟人’不是,有他這廣東起碼吳可的適應期要縮短不少時間。


    吳可在韶關待了三天,期間啥也沒幹光顧著熟悉以後的重要屬官,不說熟悉他們的習‘性’起碼也得把麵孔記熟不是?


    一幹特意趕來韶關迎接新任兩廣總督的兩廣要員,也震驚於吳可吳大總督的偌大排場,尼瑪的上任竟然還帶上三萬‘精’銳清軍?


    也隻有耆齡鎮靜一些,他早就知道吳大總督出身行伍,對於軍權卻是格外看重,況且這三萬‘精’銳清軍一看就是吳大總督從安徽帶來的嫡係人馬,就是放在兩江新任兩江總督曾國藩也很難指揮得動。


    隻是希望吳大總督像在兩江那般給力,在兩廣‘混’‘亂’餛飩的局勢中殺出一條血路,不然以後的日子真心不好過。


    三天之後,該熟悉的也都熟悉了,跟隨吳可赴任的三萬清軍也休整恢複過來,吳可再不延遲盡起大軍,在一幹兩廣迎接官員的批同下,浩浩‘蕩’‘蕩’的向數百裏開外的廣州城趕去。


    又過了足足五天才抵達廣州城,接下來又是一番‘雞’飛狗跳的安置。


    吳可率總督衛隊三千人馬入駐總督衙‘門’不提,跟隨而來的三萬‘精’銳清軍分作四部,立營駐紮於廣州城四方,將偌大一個廣州城團團護住。


    這動靜鬧到了,廣州城百姓都被這疾駛給驚得不輕,深怕這夥清軍不懷好意,他們吃這樣的虧也不是一次兩次了。


    就連駐紮內城旗營的廣州將軍也被驚動,很不客氣的找到吳可,質問他這是要幹什麽?


    “幹什麽,自然是守護廣州城安全了!”


    廣州將軍官品雖高,而且又是旗人貴族出身,可吳可也不差他什麽,手上十全更是遠遠超過,自然不會太過忌憚小心,說起話來也很不客氣。


    “吳督台好威風好霸氣,出手就是三萬官軍,難怪能成一代‘名將’!”


    廣州將軍也不是善茬,他在廣州地界上就是土皇帝一般的角‘色’,不管吳可偌大的威名,也沒理會京中送來的密信,他心情不爽快了誰的麵子都不給。


    “哈哈,比不的將軍大人有堅城固守,我也隻能在人數上動點腦筋了!”


    吳可哈哈假笑出聲,看向廣州將軍的目光一片冷然。


    “督台大人說笑了,固守旗城乃是本將職責所在!”


    廣州將軍老臉一紅,心中暗生惱怒,十分不滿吳可說話如此讓他下不得台。


    “嗬嗬將軍莫要見怪,隻是廣州地處風口‘浪’尖,外有洋人虎視耽耽,內裏又有天地會等反賊勢力禍‘亂’一方,我等初來乍到還是小心一點為好!”


    吳可輕輕刺了句就算了,也沒打算跟這位廣州將軍見麵就死磕,隻要這廝不腦子犯‘抽’找茬上‘門’就成,大家井水不犯河水豈不是好?


    “可是廣州繁茂之地,被三萬大軍團團守住難免人心惶惶……”


    見吳可態度軟和下來,廣州將軍暗暗鬆了口氣也沒再挑釁,而是麵帶憂‘色’提醒道。


    廣州可是個好地方,中外商賈雲集商業極度繁茂,經濟活躍每日的流水都是個極其驚人的數字。


    作為廣州城大佬之一,廣州將軍在城裏可是有不少生意和商鋪,怎麽願意看到因為吳大總督帶來的那三萬官軍,而影響了自家的收入?


    “嗬嗬,將軍放心就是,城裏百姓不了解我手下那幫丘八,等過得幾日他們自然會放下心來!”


    吳可卻是很不以為然,一聽就知道這位把鄉勇隊跟其它清軍部隊‘混’為一談,他也不多作解釋隻待用事實說話。


    “希望如此!”


    見吳可神‘色’堅決,廣州將軍也不好多說什麽,拱了拱手便出了總督衙‘門’。


    他倒是要看看悟可哪來這麽大底氣,要是城外三萬官軍出了什麽‘亂’子饒民太過的話,他不介意狠狠參上一本,讓這位大清名將知道廣州城還有他著位大佬存在,可不是你吳可想怎樣就怎樣的。


    不僅是廣州將軍,見得吳大總督如此布置,一幹廣州城內的大佬們都坐不住了,推舉廣東巡撫耆齡前來總督衙‘門’探一探口風。


    “耆撫台你跟我也是熟人了,又早一年來到廣東,這裏什麽情況想必你比我更加清楚?”


    “這裏洋人多是非也多,又是天地會反賊的老巢,底下還不知道有多‘亂’,再不小心謹慎一點真嫌自己活耆齡得不耐煩了麽?”


    “安徽清軍的軍紀如何耆撫台應該有所耳聞,拿辦不成跟我前來赴任的三萬‘精’銳就這麽不堪,像是那種沒規矩的兵匪不成?”


    “你的來意我心中清楚,讓那幫疑神疑鬼的家夥盡管放下心來,等過幾日你便明白我說的是不是實話!”


    “……”


    好不容易打發了耆齡,吳可忍不住樣子很頭疼,這些家夥盡會瞎‘操’心,有這空閑功夫不如多做點有益的事兒,省得整日裏閑得胡思‘亂’想。


    果然,一連幾日駐紮城外四個方向的鄉勇隊人馬老實得很,三萬官兵被原鴿約束在簡陋軍營不說,就連采買食物以及一應後勤物資,都是在總督衛隊嚴格監察下執行,連城‘門’‘洞’都沒法多靠近一步,又哪有心思禍害城裏的百姓?


    廣州城中忐忑了幾日的百姓見此,心中懸著的那塊大石終於落下一半,隻等城外官軍以後的表現如何再做定論。


    不過等到城外四方軍營貼出招工啟示,向本土招募大量青壯勞力修繕營地的消息一傳開,頓時便在城內城外引起軒然大‘波’。


    羊城普通百姓再顧不得心中的忐忑不安,一個個踴躍報名參加城外四大軍營的修建工程,待到吃上了惹呼呼的雜糧飯,拿到沉甸甸的薪酬筒子什麽小心翼翼忐忑心思都拋到一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新列強時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排雲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排雲掌並收藏新列強時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