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幫喂不數的白眼狼!”


    吳可滿臉不爽,回到後院正廳一屁股坐下怒喝出聲。[.超多好看小說]3◆,w▽ww.23≤wx.co+m


    剛剛他會見安南國突然跑來的外交使者,固定程序的客套話才剛說了兩句,那安南國外交使者便毫不客氣的反客為主,質問兩廣清軍為什麽放一股人數達到十萬的土匪進入安南國?


    吳可當時差點沒盆了,還人數達十萬的土匪?


    明明不到四萬的!


    特麽的安南國幹不過四萬土匪,竟然還有臉來質問老子?


    吳可的臉色立時就變了,要不是顧及外交禮節的話,他當場就能拂袖走人!


    有大清國土匪進入安南國,人數還達到十萬以上,這怎麽可能?


    既然人家這麽不給麵子,吳可自然就睜著眼睛說瞎話。


    “怎麽不可能?”


    安南國外交使者一急,說話就忍不住帶了幾句安南土語出來,又是大吼大叫又是手舞足蹈的還得靠翻譯才勉強搞清他的意思。


    這廝也知道家醜不可外揚的道理,含糊幾句就把‘十萬大清土匪’在安南的‘豐功偉績’揭過,而後以一副‘受害人’的架勢義正言辭要求兩廣清軍出兵解決這幫土匪,以緩和兩國之間出現的信任危機。


    去尼瑪的信任危機!


    吳可當時差點沒忍住破口大罵,見過無恥的就沒見過這麽無恥的,求人還求得這般大爺,真以為老子是傻子啊,不知道安南國發生的那點破事?


    既然安南國外交使者這麽不給麵子,他自然不會拿熱臉去貼人家的冷屁股,於是他很‘誠懇’的表示,安南國可以肆無忌憚的剿滅這股無法無天的土匪,大清這邊不會有任何意見,這一點他可以保證。


    安南國外交使者臉色當即漲得通紅,神色間的尷尬和別扭一閃即逝,而後大義凜然表示既然是大清跑過去的土匪,假手安南國部隊解決有些說不過去,還是兩廣清軍親自出馬解決的好。


    吳可表示十分為難,安南過畢竟是大清藩屬,想派兵過境可不是簡單的事情,他直言自己做不了主還要看朝廷的意思。


    安南國外交使者頓時不樂意了,合著說了這麽多廢話,眼前這位年輕的兩廣總督做不了主了,安南國內的情況可是危急得很,容不得他在這裏浪費時間,而是很不客氣要求吳可向朝廷通報情況,並催促朝廷盡快做出有利兩國邦交的決定。<strong>八零電子書</strong>


    尼瑪的這時候想求朝廷幫助了,之前幹什麽去了?


    吳可心中那個快慰啊,自然不會輕易遂了安南國來的這孫子的意。他很為難表示茲事體大恐怕在奏折裏寫不清楚,要不請貴使親自走一趟京城?


    隻見安南國來的那孫子臉色變來變去,像吃了蒼蠅般憋悶得難受,一再確認非得要京城一行的必要性後,就像霜打的茄子一樣——萎了!


    好不容易甩脫了安南國來的孫子,吳可回到後院後臉上努力維持的微笑頓時被寒冰取代,心中怒火熊熊燃燒噴薄欲出。


    原本還想上來勸勸的幕僚張鬆,見東主這般惱怒也就熄了心思。


    他跟著吳可混了這麽多年,自然知曉吳可的心思,尤其最近一年在廣州的經曆,讓他明白安南國可不是啥好鳥。


    兩廣水師如今正進行得如火如荼的圍剿海盜行動,背後就沒少安南國動的小手腳,那些縱橫伶仃洋的海盜有不少竟是安南過在籍軍官!


    當時兩廣水師費盡心思拿下一家盤踞廣東外海的大海盜勢力,損失人手超過五百戰船兩艘,好不容易逮住了這股海盜的大首領,水師將士興高采烈講其壓到廣州請賞時,那海盜首領竟嚷嚷著他是安南國武官,兩廣總督衙門無權處理他!


    在確定了這廝的身份之後,吳可毫不猶豫的秘密將之處決,而後對兩廣水師下達密令:以後抓住的海盜首領不要押到廣州,直接就地處決!


    因為這事,總督府核心成員都對安南國隔應得很,巴不得他們越倒黴越好。


    作為吳可的核心幕僚,吳可的大部分謀劃他都有份參與,自然知曉突然殺奔安南的大清土匪是怎麽回事,這事兒根本就是東主吳可一手操作而成。


    他雖然不明白東主心裏到底打的什麽算盤,但隱隱約約也有個模糊猜測,顯然自己這位年輕東主野心不小,早早就在安南布下棋子,顯然對這位鄰居很有興趣,隻是不知道東主的野心到底有多大。


    當然安南國外交使者的表現也讓他大開眼界,尼瑪的自家國內解決不了的麻煩求到兩廣總督衙門這邊,口氣竟還那麽強硬態度還這麽囂張,丫的那副施舍摸樣擺給誰看?


    他當然不知道熊光宇這條暗線的事兒,但也猜測得出吳大總督肯定在黃鼎鳳部安插有極為重要的內線,不然吳可一個兩廣總督沒事對鄰國的事務那麽上心幹什麽,司馬昭之心昭然若揭!


    而且朝廷一直都對安南這個桀驁不遜的小弟十分惱火,從清初乾隆年間便對安南不懷好意大動幹戈,隻是可惜當時的兩廣總督孫士毅太不爭氣,把大清直接入主安南的大好機會白白浪費。


    事情是這樣子滴,乾隆五十一年安南王室為了爭權奪利爆發內亂.最後卻被眼下阮式王朝開國之祖阮文惠得利,失敗的一方為了避免殺身之禍逃到了廣西太平府作為國際難民被廣西巡撫孫永清收留。


    而那時的兩廣總督孫士毅心知好大喜功的乾隆帝對安南的野心,認為此時正是以護送安南王黎湣宗回國,討伐阮文惠平息內亂的名義,並順利接手安南的大好良機,他這一想法自然得到了朝廷的認可。


    於是呼孫士毅就忙開了,調集廣丵東和廣西各5000士兵,以及和二十門輕便的劈山炮,從鎮南關到黎城設立十七個後勤補給站,發廣西存銀和附近省份支援的八十萬兩白銀作為出戰經費。


    一麵又派遣水軍從富良江乘做裝有30斤火炮的多槳戰船助戰,水陸並進並且發布公告,清朝大皇帝為了維護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已經調遣了幾十萬大軍分路進剿阮氏叛亂,相關人等為了不被大清朝通緝還是快快投降的好。


    乾隆五十三年11月8000清軍號稱10萬進入安南,一路上山路崎嶇植被茂盛清軍行進艱難,而後續運送糧食的近六萬民夫更是艱難多感染疾病死去。


    11月13日大霧彌漫,剛剛摸進安南才幾天的清軍就有點摸不著方向了。這日清軍擁擠著來到了壽昌江,開始砍伐竹林準備搭橋過江。


    前隊的南澳總兵張朝龍帶領1500名士兵剛剛過江,突然發現對麵山上樹立起來紅.白.黑各色旗幟.三聲炮響鼓聲大震,安南叛軍猛地從山上大喊著衝了下來。


    南澳總兵張朝龍,都司富桑阿,遊擊明柱,參將楊興龍,守備劉國光等帶領部下奮力向前,安南叛軍兵少很快就被打敗。


    這一戰清軍斬殺俘虜安南叛軍300多人,孫士毅旗開得勝但是他並沒有拿這個小勝利炫耀,而是準備一次真正的大捷,一舉拿下黎城把老黎家送回到這裏繼續當國王。


    在市球江安南叛軍內侯潘文麟帶領5000人馬,在這裏的河岸樹立木柵欄防禦清軍。11月15日從三層山過來的清軍來到了河北岸,清軍剛到安南叛軍的火炮就利用地形優勢開炮轟擊處於下風的清軍。


    清軍總兵尚維升,遊擊陳上高,守備張雲,千總陳連等等措不及防下或傷或亡,提督許世亨急忙命令清軍壘築土牆做掩體,之後兩日安南叛軍和清軍在蜿蜒的市球江兩岸隔岸相互炮擊對峙。


    老奸巨滑的兩廣總督孫士毅,在17日命令清軍在夜間分路強渡過河包抄安南叛軍,總兵張朝龍先秘密過河從背後攻擊,總兵李化龍從正麵強攻.結果大獲全勝,安南叛軍被殺一千多人被俘五百多人繳獲火炮近五十門!


    11月20日清軍收複黎城阮文惠不戰而走,於是黎式又重新回到這裏登基為國王,照例依然是痛哭流啼感謝天恩。可惜這塊沒用的料,沒幾天就又被阮文惠給趕跑了,而且這次阮文惠還當上了光中皇帝,嚇的黎氏抱著兩廣總督孫士毅的大腿大喊:求天朝大皇帝賞飯一碗以全性命,斷斷不願再做安南國王了。


    兩廣總督孫士毅氣得大聲嗬斥了這廝一頓,隨後命令總兵張朝龍帶3000名清軍在前,他本人和提督許世亨帶2700名清軍在後,再次出擊準備一舉殲滅不給天朝麵子的阮式叛匪!


    結果這次兩廣清軍中了安南叛軍的誘敵深入之計,然後數萬安南叛軍一擁而出將清軍包圍,並在大年初三夜趁清軍防備鬆懈之機猛然殺出,清軍就此大擺虧輸被安南叛軍連連追擊趕出國境。


    因為這次輸得太狠,朝廷顧忌之下之後百多年沒再多安南下手,但是朝廷對安南的擴張野心一直都沒有停止過。


    作為大清朝最核心圈子裏的那撥人之一,吳可對此卻是十分了解,也正因為如此他才敢如此肆無忌憚放手施為,隻是沒想到安南國使者如此不給麵子,求人還求得這般牛氣烘烘。


    三天之後,送走了不情不願的安南國使者北上之後,熊光宇和手下兩心腹小弟跟著進了廣州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新列強時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排雲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排雲掌並收藏新列強時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