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南關


    這個地處大清南疆邊陲,很不起眼的一處防備安南的重要關口,最近半年時間突然變得無比喧囂繁鬧起來。<strong>txt全集下載</strong>@頂@diǎn@小@說,.23x.


    安南的特產稻穀,熱帶水果,還有豐富的煤和鐵等等資源,一車車通過鎮南關運抵廣西,然後通過便捷的水路交通運到廣州或者湖南等內陸地區。


    而廣西商人則將大清傳統優勢商品,絲綢,瓷器還有茶葉通過鎮南關,出售給境外的安南商人獲取豐厚利潤。


    因為頻繁的商業交流,也為了方便做生意,在鎮南關前後二十裏處,隨著商業往來繁茂興建了兩座大型露天市場,專門用於活躍的鎮南關外貿生意。


    不僅鎮南關守軍通過收取關稅的方式活得滋潤,兩座新興的露天貿易市場也給兩國官府帶去源源不斷的豐厚利潤,成了此處偏僻邊境的亮眼所在。


    廣西這邊自然喜不自勝,單單通過鎮南關這條外貿商路,直接或間接受益的廣西百姓不下數萬,而且隨著時間推移這種影響力將越來越大。


    這對於剛剛平息戰亂,到處一片荒蕪的廣西來說難能可貴,不是每處地方都像梧州有那麽好的便利條件,想要從戰亂破壞的荒蕪當中發展起來,可得當地官府好好思量思量。


    鎮南關一帶本就是廣西最為貧瘠落後的地區,沒想到外貿商路突興附近府縣都跟著受益,這是一幹思想僵化的地方官僚們之前怎麽都沒想到的。


    開始時他們還極力反對如此,因為跟鎮南關內大清商人做生意的,可是大偽成國餘孽黃鼎鳳部人馬,跟他們做生意不就等於資敵麽?


    以廣西巡撫勞崇光為首的廣西高層軍政官員,甚至提出出兵安南剿滅叛亂的口號,結果被兩廣總督一句‘沒銀子’給壓了下去,但廣西軍政高層心中多少都有些不痛快,覺得吳大總督表現太過軟弱。


    由於鎮南關地方太過偏僻,一幹廣西軍政高層也沒誰願意來這尿不拉屎的地頭,結果當兩廣總督吳可的心腹清軍接手關防之時,廣西一幹軍政高層誰都沒有提出異議,或者說他們根本就沒在意過。[]


    在他們看來,防備偽大成國餘孽黃鼎鳳部可是個苦差,誰願意ding上誰去,他們可不會去湊這樣的熱鬧。


    可誰也沒能想到,地處偏僻的鎮南關竟然是塊風水寶地,吳大總督派來鎮守的清軍也是能耐,不過短短大半年時間便將此處經營成日進鬥金的聚寶盆!


    等廣西一幹軍政高層反應過來,鎮南關的雙邊貿易已經成了氣候,每天都有商隊來來往往熱鬧非凡,帶來大量安南土產跟礦物資源,而廣西的特產和各種商品,也通過這條貿易渠道大量銷往安南。


    一進一出,每天單單隻是流水邊是個驚人數字,鎮南關守軍隻是從中抽去少量關稅,便足以養活自身不說還能給後方提供資金支持,這時候廣西一幹軍政高層後悔得腸子都青了,可也沒法再插手鎮南關防務了。


    當然,這麽好的賺錢生意,一幹窮慣了的廣西軍政高層怎麽可能不插一手?


    在白花花的銀子麵前,他們可不在乎做生意的對象是偽大成國餘孽叛匪,有銀子賺才是王道啊!


    有了軍政高層帶頭,那些一直處於觀望狀態的廣西鄉紳豪強們再也坐不住了,紛紛組織商隊趕赴鎮南關內外的露天貿易市場分一杯羹。


    廣西實在是太窮了,本就是大清著名的經濟欠發達地區,又經曆十來年的連綿戰火,什麽都打成了一片廢墟百姓的日子苦不堪言,就連各地鄉紳地主的生活都一落千丈,不得不大量拋售田產勉強度日。


    他們太需要安寧的環境以及強勁的發展助力了,眼下與安南的對外貿易正是時候,無論鄉紳還是底層百姓都能從中獲益,自然極受歡迎容不得任何勢力插手破壞,誰要是敢亂來就是跟廣西所有官民過不去!


    因為有這麽一個賺錢門路,加上廣西幾個主要城市與內陸便捷的水路交通相連,在這大半年時間裏廣西境內經濟呈現出一片蓬勃發展的可喜情景,在官府的極力調停下就連激烈的土地矛盾都有所緩解。


    因為有安南這個大買家存在,廣西幾處大城市的經濟活動十分活躍,為了應付巨大的外銷份額紛紛興建各種工坊,組織了大量的平民百姓生產出數量不菲的手工藝品和特產,一個個生活都紅火得不得了。


    有那膽大的商人,直接帶著貨物冒險出了鎮南關,直接在安南北部一帶跟當地官府和土人做生意,賺得更多收益更大,引來更多商人紛紛效仿不惜冒險嚐試。


    而讓商人們驚訝不已的是,控製安南北部地區的並不是安南王室,而是之前才被清軍剿滅的大成國餘孽,大部分都是土生土長的廣西人!


    這樣的情形讓商人們很有些忐忑,生怕因為跟亂黨餘孽做生意受到波及,盡管占據安南北部的黃鼎鳳部人馬對他們還算河山,做生意時絕對公道沒話說,賺的銀子和利潤也是極為豐厚。


    除了少部分為了銀子可以不顧一切的冒險商人之外,其餘正規商人做過一兩次之後便有些膽寒,生怕陷進亂黨的圈子中難以自拔最後禍及家人。


    這樣的消息怎麽可能瞞得過臨近的廣西官府,盡管廣西一幹軍政大員門很不以為然,反正偽大成國餘孽黃鼎鳳部已出了國門,除非朝廷下令出境征剿,否則他們也隻能眼睜睜看著無可奈何。


    除了少部分跟黃鼎鳳結有深仇大恨的軍政大員依舊念念不忘之外,其他大員早就把這樣的事兒拋在腦後,還是老老實實賺白花花的銀子實在。就是那些心存怨恨的軍政大員,最後不也在巨大的利益麵前暫時將梁子放下了麽?


    有商人特意將消息傳給廣西巡撫衙門,結果卻是石沉大海巡撫衙門根本就沒有任何反應。商人們之下明白了,官府根本就不會輕易理會這事,隻要他們不跟盤踞安南的黃鼎鳳部表現得太過親密,該做生意賺銀子做生意賺銀子,每誰會閑得沒事找他們麻煩。


    ……


    不僅廣西通過鎮南關的雙邊貿易大受其利,黃鼎鳳這邊也受益菲淺。


    黃鼎鳳率領手下四萬將士占據諒山以被安南地盤後,短短大半年時間跟安南官軍狠打了幾仗,用血淋淋的事實告訴安南王國高層,想要完全依靠安南國自身實力將他們趕走或者殲滅,沒門!


    安南王國官軍被殺地血流成河,據安南國朝廷不完全統計,短短半年時間戰第官軍數量達到驚人的三萬,這對於安南國而言都是不小的損失。


    俗話說得好‘傷敵一千自損八百’,冷兵器戰爭就是這麽殘酷,盡管黃鼎鳳率部連連擊潰安南國官軍,可是其部自身傷亡也不在少數。


    這時候通過鎮南關與廣西展開雙邊貿易的好處舊顯現出來,通過從廣西過來的商隊掩護,黃鼎鳳不著痕跡的接受從廣西招募的友軍弟兄,一diǎndiǎn補充著其部的傷亡消耗,慢慢恢複因為戰損下降的戰力。


    而且通過雙邊貿易,他們輕易采購了大量家鄉土特產,熟悉的商品和味道讓他們仿如置身家鄉,對穩定手下的軍心士氣幫助極大,不管安南北部跟廣西相隔有多近,但兩地有巨大差異卻是不爭的事實。


    至於廣西商人通過貿易大量賺取他們手頭的金銀,黃鼎鳳卻不怎麽在意。本來這些金銀就是談搶掠而來,花起來一diǎn都不心痛。再說了他們基本上壟斷了大清至安南的陸路商業通道,隨便向南方安南和其它國家轉手就是豐厚利潤,根本就不愁手頭金銀有耗盡之虞。


    和廣西那邊一樣,開始部隊內部對和廣西做生意十分抗拒,不過時間一長看得見的好處擺在眼前,這樣的生意雖然依舊存在但弱下去不少,隻要不跟清軍主動發生大規模正麵衝突,想必這樣的好日子好能持續一段時間。


    熊光宇也通過自己的能力和手段,在黃鼎鳳陣營戰穩了腳跟,並且還一舉爬入高層行列。雖然黃鼎鳳部高層懷疑他可能與兩廣清軍有聯係,但在沒有確鑿證據前沒人敢拿他怎麽樣,必須眼下諒山以北紅火的局麵有一大半都得歸功於這廝。


    不僅如此,熊光宇還在與安南官軍的戰鬥周表現優異,他那太平軍地方武裝首領出身,轉戰數省的豐富戰鬥經驗和指揮能力,放在黃鼎鳳陣營也是數一數二的存在,特別是在平原地區戰鬥時表現更是光彩奪目,就算沒有促成鎮南官雙邊貿易這樣的大功,單憑他的軍事指揮才能也能輕鬆上位。


    有熊光宇這樣的內線在黃部擔任高層,吳可便能掌握黃部的大致戰略動向,這也是他能放心大膽跟盤踞安南以北地區的黃部大肆搞雙邊貿易的主要原因,也是他能抽出不少時間跟湘軍主角曾國藩玩心眼的底氣,後方安穩一切都在朝好的方麵發展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新列強時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排雲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排雲掌並收藏新列強時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