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諒山發來安南緊急戰報!”
兩廣總督衙門,督標衛隊傳令兵急匆匆向處理公務的吳可匯報。
“哦,快快拿來!”
吳可聞言心頭凜然,急忙放下手中公務接過傳令兵遞來信件。
“等會通知張先生他們,就說本督有要事找他們商量!”
吳可首先查看手中信件封口火漆,見沒有問題這才打開了信封順便吩咐道。
傳令兵應了聲‘喳’便匆匆離去,不過一會時間隸屬於總督衙門的幕僚團隊趕了過來,雙方互相道禮之後直接進入正題。
“大人,不知安南那邊有什麽突法情況?”
顯然們來之前已經聽到消息,所以開口便直指要害。
“你們看吧!”
吳可將手中信紙遞了過去,讓手下幕僚團隊傳閱心中有數。
“安南王室終於忍不住了麽?”
這是幕僚們看過信紙內容後,有位急性子幕僚忍不住驚呼出聲。
信紙上的內容,明明白白寫著安南王國籌集大軍一萬,混合兩千法國?軍隊向占據安南中部精華地區的黃鼎鳳部發動猛攻。
由於具體情況不甚明了,吳可跟手下幕僚也不清楚安南中部具體戰況如何,黃鼎鳳部頂不頂得住,安南國部隊與法國兩千殖民地聯軍具體戰力如何都不清楚,盡管心中急切卻也無可奈何。
要不是黃鼎鳳部有個熊光宇安插其間,這些年兩廣方麵派出不少探子秘密潛入安南中部地區,隻怕兩廣想得到消息還得晚上個十天半月。
眼下情況就要好的多,秘密潛入安南中部地區的探子第一時間將消息傳到諒山城,而後駐守諒山的清軍將領立刻通過電報將情況向後方傳遞,鎮南關方麵接到報告後第一時間形成書麵文字,而後以加急公,文模式傳到兩廣總督衙門。
“早晚的事,都這麽長時間了安南國要是還沉得住氣,就不會跟法國佬勾結在一起!”
吳可淡然一笑,對此並不怎麽在意,這都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沒什麽好大驚小怪的,眼下最重要的還是摸清楚安南前線戰局。[txt全集下載]
“黃鼎鳳應該能頂得住吧?”
有幕僚不確認說道:“怎麽說黃鼎鳳和他手下都是打老了仗的好手,又有人數上的優勢,對付萬餘安南與法國聯軍應該不難吧?”
“話不能這麽點火!”
這時有幕僚提出不同臆見:“黃鼎鳳之前表現不錯,但那是針對安南國部隊而言,可是現在有了法國?軍隊參與,情況就不好說了!”
“也不能這麽說吧?”
有幕僚有不同看法:“之前的小規模戰鬥中,黃鼎鳳部的表現還是十分不錯的,不是跟法國?軍隊打得有聲有色麽?”
“那隻是小規模試探,怎麽肯呢感比得上眼下的大軍作戰?”
又有幕僚出聲發表自家意見:“小規模戰鬥時,法國人的火力優勢很難展現,可是眼下大軍發動他們的炮火優勢卻是極難對付!”
“安南地形不適合大規模火炮機動吧?”
有支持的就有反對的,一幹幕僚就此事議論紛紛各抒己見,根據已有簡單信息做著各種猜測。
吳可看著手下幕僚團隊火熱的討論,並沒有過多參與進去,隻是不時提供一些情報方麵的信息,讓幕僚們的討論更具偏向現實。
可惜的是,情報太少吳可跟手下幕僚也隻能從不同方向猜測,到底與事實是否相符實在不敢保證,隻能做好幾手準備以應對有可能出現的突發變故。
首先依舊加強諒山城的戰備等級,密切關注安南中部戰局,一旦發現不對果斷插手其中,必要的時候可以秘密支援黃鼎鳳部作戰。
同時聯絡熊光宇,與這廝保持緊密聯係,一邊通過這家夥的關係了解最新戰況,同時還可以通過這家夥有償的給黃鼎鳳部提供必須軍火彈藥物資。
另兩廣清軍囤兵鎮南關,槍?支彈藥以及一應後勤物資全部運輸到位,儲存於鎮南關火車站附近的大型官方倉庫之中,隻等總督衙門一聲令下便奔赴安南前線。
沿著鎮南關伸入廣西腹地的鐵路線各節點城鎮,陸續有清軍趕來駐紮,有火車這等強大運輸工具在,隻需總督衙門一聲令下,便可在短短三天時間內,將兩萬清軍運送至鎮南關甚至諒山城。
同時後勤軍需部門向民間慢慢加大後勤物資的采購力度,當然為了避免引起民眾擔憂,這些采購行為都是十分隱秘的,並沒有大張旗鼓攪動市場秩序。
當然除了兩廣自身做好準備之外,朝廷的支持也必不可少。
在吳可的策劃鼓動下,朝中有相當一部分大臣對法國人插手安南事務十分不滿。他們不好找法國人的茬,對藩屬國安南就沒那麽客氣了,揪住安南駐理藩院特使嚴厲斥問他們為何引狼入室邀請法國人參與內務。
安南國使者也不是啥好鳥,盡管不願意跟大清朝翻臉但一套自圓其說的外交辭令還是說得出來的,結果朝廷便陷入了曠日持久的口水戰中不可自拔。
既然朝廷一時半會指望不上,吳可便把主意打到鄰居雲貴總督勞崇光身上。
……
隨著時間推移,雲南戰局慢慢朝對清軍有利的方向發展。
昆明外圍東、南、北三個戰場的激烈爭奪,回民叛軍和清軍各有勝負,總的形勢是雙方處於相持狀態。
雲南布政使岑毓英進駐昆明後,即派總兵李維述、參將張保和等配合楊玉科部向北線進攻,從1869年1月中旬到3月上旬,先後占領了富民、祿勸、武定、羅次等地。
同一時期,楊榮、姚得勝率所部叛軍在東線作戰。當楊玉科率部進攻武定等地時,楊榮、姚得勝為牽製清軍,由滇東向昆明進軍。3月叛軍一舉攻占省城東北重鎮楊林,清軍守將何秀林率部退守宜良。
叛軍乘勝由長坡向大板僑一帶進攻,占據昆明城東小偏橋、十裏鋪、羊房凹、牛街、興福寺等地,使省城清軍大為震驚。4月由馬周率領的一支回民叛軍也乘澂江空虛襲占了該城。
岑毓英慌忙調集楊玉科、張保和、吳永安、徐聯魁、李廷標諸部救援省城。叛軍由於缺乏統一的領導和指揮,各部之間不能協調一致地行動,因而沒能趁此有利時機狠狠打擊各部。
岑毓英利用叛軍這個明顯弱點,集中兵力向小偏橋一帶猛攻。清軍采取分割戰術,將叛軍隔為數段,然後各個擊破。經過近兩個月的反複爭奪,至6月初,小偏橋、十裏鋪、長坡等要地均被清軍攻占,叛軍傷亡萬餘人不得不狼狽撤出。
叛軍屯兵昆明城下一年有餘,由於戰線過長,後勤供應難於保證,糧食彈藥時有短缺,加之傳染病流行和頻繁戰鬥,部隊大量減員,特別是久攻昆明不克,戰鬥意誌大受影響,士氣逐漸消沉起來。
清軍攻占小偏橋、長坡等地之後,即向楊林進攻。叛軍因大量傷亡,於6月11日撤出楊林。接著岑毓寶由楊林、楊玉科由昆明合攻嵩明。在清軍威逼之下,守將叛軍大司寇李芳園、大司平馬興堂挾持杜文秀派到前線監軍的女兒蔡杜氏(蔡廷棟之妻)於6月13日不戰而降。
在此期間,巡撫劉嶽昭部將李家福、劉嶽曙亦率湘軍向尋甸進攻,相繼占領了七星橋、文筆山、望城坡等要隘,進逼州城。留守尋甸的叛軍大司理馬天順等動搖妥協,在清軍剿撫兼施之下,竟於6月20日率軍投降,尋甸、果馬等地遂為清軍占領。至此清軍完全控製了昆明以東地區。
之後岑毓英和馬如龍坐鎮省城,積極準備向圍城叛軍進行全麵反攻。他們除雇請外國人訓練清軍使用從國外買進的新式大炮外,並調集大量清軍回昆明,其中有岑毓英部將岑毓寶和岑毓琦所率滇軍、劉嶽昭部將李家福所率湘軍及馬天順等部降軍。
1869年7月,清軍首先進攻城南叛軍陣地。至8月初李家地、老鴉營、大營寺等地均為清軍占領。老鴉營距南門外三捷橋清軍營壘僅一裏左右,是通往叛軍大營江右館的必經之路。老鴉營失守,城西叛軍和江右館的聯係便被切斷。
岑毓英一麵派副將張保和率部攻昆陽、副將範清率部攻安寧、總兵李維述率部攻廣通、總兵楊玉科率部攻元謀、副將何秀林率部攻易門;一麵施行離間計,使叛軍將領不能團結對外,反而互相疑忌。
叛軍大司疆段成功糧盡,求借於揚威大都督蔡廷棟和大司令馬清,蔡、馬二人都不借給。9月18日段成功遂向清軍投降,將城南西嶽廟一帶二十餘處營壘全部獻給清軍。
岑毓英、馬如龍乘叛軍內亂之機,指揮清軍向城南、城西、城北的叛軍發動全麵進攻。起義軍營壘多被攻破,僅存城南江右館、城北馬村、城西土堆三處,但兵力已不足萬人。
戰鬥打到這份上,凡是有腦子的都看出叛軍已是強弩之末,這時坐鎮貴陽的雲貴總督勞崇光坐不住了,急率手下督標衛隊趕赴昆明前線,做那讓人不恥的摘桃之舉……
...
兩廣總督衙門,督標衛隊傳令兵急匆匆向處理公務的吳可匯報。
“哦,快快拿來!”
吳可聞言心頭凜然,急忙放下手中公務接過傳令兵遞來信件。
“等會通知張先生他們,就說本督有要事找他們商量!”
吳可首先查看手中信件封口火漆,見沒有問題這才打開了信封順便吩咐道。
傳令兵應了聲‘喳’便匆匆離去,不過一會時間隸屬於總督衙門的幕僚團隊趕了過來,雙方互相道禮之後直接進入正題。
“大人,不知安南那邊有什麽突法情況?”
顯然們來之前已經聽到消息,所以開口便直指要害。
“你們看吧!”
吳可將手中信紙遞了過去,讓手下幕僚團隊傳閱心中有數。
“安南王室終於忍不住了麽?”
這是幕僚們看過信紙內容後,有位急性子幕僚忍不住驚呼出聲。
信紙上的內容,明明白白寫著安南王國籌集大軍一萬,混合兩千法國?軍隊向占據安南中部精華地區的黃鼎鳳部發動猛攻。
由於具體情況不甚明了,吳可跟手下幕僚也不清楚安南中部具體戰況如何,黃鼎鳳部頂不頂得住,安南國部隊與法國兩千殖民地聯軍具體戰力如何都不清楚,盡管心中急切卻也無可奈何。
要不是黃鼎鳳部有個熊光宇安插其間,這些年兩廣方麵派出不少探子秘密潛入安南中部地區,隻怕兩廣想得到消息還得晚上個十天半月。
眼下情況就要好的多,秘密潛入安南中部地區的探子第一時間將消息傳到諒山城,而後駐守諒山的清軍將領立刻通過電報將情況向後方傳遞,鎮南關方麵接到報告後第一時間形成書麵文字,而後以加急公,文模式傳到兩廣總督衙門。
“早晚的事,都這麽長時間了安南國要是還沉得住氣,就不會跟法國佬勾結在一起!”
吳可淡然一笑,對此並不怎麽在意,這都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沒什麽好大驚小怪的,眼下最重要的還是摸清楚安南前線戰局。[txt全集下載]
“黃鼎鳳應該能頂得住吧?”
有幕僚不確認說道:“怎麽說黃鼎鳳和他手下都是打老了仗的好手,又有人數上的優勢,對付萬餘安南與法國聯軍應該不難吧?”
“話不能這麽點火!”
這時有幕僚提出不同臆見:“黃鼎鳳之前表現不錯,但那是針對安南國部隊而言,可是現在有了法國?軍隊參與,情況就不好說了!”
“也不能這麽說吧?”
有幕僚有不同看法:“之前的小規模戰鬥中,黃鼎鳳部的表現還是十分不錯的,不是跟法國?軍隊打得有聲有色麽?”
“那隻是小規模試探,怎麽肯呢感比得上眼下的大軍作戰?”
又有幕僚出聲發表自家意見:“小規模戰鬥時,法國人的火力優勢很難展現,可是眼下大軍發動他們的炮火優勢卻是極難對付!”
“安南地形不適合大規模火炮機動吧?”
有支持的就有反對的,一幹幕僚就此事議論紛紛各抒己見,根據已有簡單信息做著各種猜測。
吳可看著手下幕僚團隊火熱的討論,並沒有過多參與進去,隻是不時提供一些情報方麵的信息,讓幕僚們的討論更具偏向現實。
可惜的是,情報太少吳可跟手下幕僚也隻能從不同方向猜測,到底與事實是否相符實在不敢保證,隻能做好幾手準備以應對有可能出現的突發變故。
首先依舊加強諒山城的戰備等級,密切關注安南中部戰局,一旦發現不對果斷插手其中,必要的時候可以秘密支援黃鼎鳳部作戰。
同時聯絡熊光宇,與這廝保持緊密聯係,一邊通過這家夥的關係了解最新戰況,同時還可以通過這家夥有償的給黃鼎鳳部提供必須軍火彈藥物資。
另兩廣清軍囤兵鎮南關,槍?支彈藥以及一應後勤物資全部運輸到位,儲存於鎮南關火車站附近的大型官方倉庫之中,隻等總督衙門一聲令下便奔赴安南前線。
沿著鎮南關伸入廣西腹地的鐵路線各節點城鎮,陸續有清軍趕來駐紮,有火車這等強大運輸工具在,隻需總督衙門一聲令下,便可在短短三天時間內,將兩萬清軍運送至鎮南關甚至諒山城。
同時後勤軍需部門向民間慢慢加大後勤物資的采購力度,當然為了避免引起民眾擔憂,這些采購行為都是十分隱秘的,並沒有大張旗鼓攪動市場秩序。
當然除了兩廣自身做好準備之外,朝廷的支持也必不可少。
在吳可的策劃鼓動下,朝中有相當一部分大臣對法國人插手安南事務十分不滿。他們不好找法國人的茬,對藩屬國安南就沒那麽客氣了,揪住安南駐理藩院特使嚴厲斥問他們為何引狼入室邀請法國人參與內務。
安南國使者也不是啥好鳥,盡管不願意跟大清朝翻臉但一套自圓其說的外交辭令還是說得出來的,結果朝廷便陷入了曠日持久的口水戰中不可自拔。
既然朝廷一時半會指望不上,吳可便把主意打到鄰居雲貴總督勞崇光身上。
……
隨著時間推移,雲南戰局慢慢朝對清軍有利的方向發展。
昆明外圍東、南、北三個戰場的激烈爭奪,回民叛軍和清軍各有勝負,總的形勢是雙方處於相持狀態。
雲南布政使岑毓英進駐昆明後,即派總兵李維述、參將張保和等配合楊玉科部向北線進攻,從1869年1月中旬到3月上旬,先後占領了富民、祿勸、武定、羅次等地。
同一時期,楊榮、姚得勝率所部叛軍在東線作戰。當楊玉科率部進攻武定等地時,楊榮、姚得勝為牽製清軍,由滇東向昆明進軍。3月叛軍一舉攻占省城東北重鎮楊林,清軍守將何秀林率部退守宜良。
叛軍乘勝由長坡向大板僑一帶進攻,占據昆明城東小偏橋、十裏鋪、羊房凹、牛街、興福寺等地,使省城清軍大為震驚。4月由馬周率領的一支回民叛軍也乘澂江空虛襲占了該城。
岑毓英慌忙調集楊玉科、張保和、吳永安、徐聯魁、李廷標諸部救援省城。叛軍由於缺乏統一的領導和指揮,各部之間不能協調一致地行動,因而沒能趁此有利時機狠狠打擊各部。
岑毓英利用叛軍這個明顯弱點,集中兵力向小偏橋一帶猛攻。清軍采取分割戰術,將叛軍隔為數段,然後各個擊破。經過近兩個月的反複爭奪,至6月初,小偏橋、十裏鋪、長坡等要地均被清軍攻占,叛軍傷亡萬餘人不得不狼狽撤出。
叛軍屯兵昆明城下一年有餘,由於戰線過長,後勤供應難於保證,糧食彈藥時有短缺,加之傳染病流行和頻繁戰鬥,部隊大量減員,特別是久攻昆明不克,戰鬥意誌大受影響,士氣逐漸消沉起來。
清軍攻占小偏橋、長坡等地之後,即向楊林進攻。叛軍因大量傷亡,於6月11日撤出楊林。接著岑毓寶由楊林、楊玉科由昆明合攻嵩明。在清軍威逼之下,守將叛軍大司寇李芳園、大司平馬興堂挾持杜文秀派到前線監軍的女兒蔡杜氏(蔡廷棟之妻)於6月13日不戰而降。
在此期間,巡撫劉嶽昭部將李家福、劉嶽曙亦率湘軍向尋甸進攻,相繼占領了七星橋、文筆山、望城坡等要隘,進逼州城。留守尋甸的叛軍大司理馬天順等動搖妥協,在清軍剿撫兼施之下,竟於6月20日率軍投降,尋甸、果馬等地遂為清軍占領。至此清軍完全控製了昆明以東地區。
之後岑毓英和馬如龍坐鎮省城,積極準備向圍城叛軍進行全麵反攻。他們除雇請外國人訓練清軍使用從國外買進的新式大炮外,並調集大量清軍回昆明,其中有岑毓英部將岑毓寶和岑毓琦所率滇軍、劉嶽昭部將李家福所率湘軍及馬天順等部降軍。
1869年7月,清軍首先進攻城南叛軍陣地。至8月初李家地、老鴉營、大營寺等地均為清軍占領。老鴉營距南門外三捷橋清軍營壘僅一裏左右,是通往叛軍大營江右館的必經之路。老鴉營失守,城西叛軍和江右館的聯係便被切斷。
岑毓英一麵派副將張保和率部攻昆陽、副將範清率部攻安寧、總兵李維述率部攻廣通、總兵楊玉科率部攻元謀、副將何秀林率部攻易門;一麵施行離間計,使叛軍將領不能團結對外,反而互相疑忌。
叛軍大司疆段成功糧盡,求借於揚威大都督蔡廷棟和大司令馬清,蔡、馬二人都不借給。9月18日段成功遂向清軍投降,將城南西嶽廟一帶二十餘處營壘全部獻給清軍。
岑毓英、馬如龍乘叛軍內亂之機,指揮清軍向城南、城西、城北的叛軍發動全麵進攻。起義軍營壘多被攻破,僅存城南江右館、城北馬村、城西土堆三處,但兵力已不足萬人。
戰鬥打到這份上,凡是有腦子的都看出叛軍已是強弩之末,這時坐鎮貴陽的雲貴總督勞崇光坐不住了,急率手下督標衛隊趕赴昆明前線,做那讓人不恥的摘桃之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