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人原來並不是看上去那般強大!”
這是最近兩廣地區,最流行的一句話。[想看的書幾乎都有啊,比一般的小說網站要穩定很多更新還快,全文字的沒有廣告。]n∈,
確實,不知曉普法戰爭詳細,就不明白法國人敗得有多慘。
不僅國都被攻破,甚至連皇帝都成了俘虜。
放眼整個華夏曆史,這樣的事兒也不過發生了區區兩起而已。
於是,無數兩廣官民化身‘軍事磚家’,開啟嘲諷模式對法國佬狠刷。
特別是法軍的戰術安排,被一幹民間軍機大臣們差點噴出了翔。
……
〈廣州官報〉上詳細報道,1870年9月1日上午,普軍占領了符裏濟、棟舍裏等地,成功切斷了法軍西撤的道路,並從後堵截法軍。而在當天中午,普軍亦完成了對法軍的合圍,並以強大的火炮作出攻擊。
當時下午,在法軍數次試圖突圍失敗後,拿破侖三世被逼於下午4時半派人呈信威廉一世,表示願“將他的佩劍交到陛下的手中”。1870年9月2日,拿破侖三世正式率8。3萬官兵向普軍投降。在這場戰役中,法軍損失10。4萬人,普軍隻損失了9000多人。法國舉國嘩然。
普法戰爭期間,國際主義思想家恩格斯在他發表的一係列戰爭短評中就指出,有三個基本錯誤導致色當慘敗:“第一,法軍在迎擊敵人的進攻時所處的陣地,使獲勝的普軍能夠楔入法軍分散的各軍之間,結果把法軍割裂為兩支獨立的部隊,並使它們彼此不能會合,甚至不能配合作戰。
第二,巴讚軍團在麥茨行動遲疑,結果被緊緊地圍困在那裏;第三,援救巴讚所用的兵力和所沿的路線-,簡直是唆使敵人俘虜全部援軍。”恩格斯在這裏講的法軍所犯的三個基本錯誤,究其原因,除巴黎政府的錯誤戰略指導外,也和前線的最高指揮官的錯誤有關。(.無彈窗廣告)
首先,當法軍在邊境初戰失敗決定後撤,而巴黎政府不讓主力萊茵河軍團後撤時,作為法軍右翼部隊統帥的麥克馬洪理應審時度勢,從戰爭的全局出發,率部向萊茵軍團靠攏,以便協同作戰。這樣,萊茵軍團就有可能避免被普軍合圍。
但他卻機械地單獨退向夏龍,從而給普軍提供了一個趁勢把整個法軍分割成兩部分,進而予以各個擊破的條件。
其次,退到梅斯的十幾萬法軍,如果不是巴讚和拿破侖三世的因循貽誤,也是完全有可能克服巴黎政府的阻撓,在陷入重圍之前安全地後撤到夏龍地區的。但他們猶豫不決,仍想在麥茨要塞作毫無希望的固守,結果被普軍堵住了退路。
被圍後,巴讚又消極等待援軍,不積極組織突圍。對此恩格斯在他的《戰爭的危機》的短評中就敏銳地指出:如果巴讚不想把整個法國奉獻給入侵者,不想使自己困在一個饑餓很快會迫使他投降的地方作戰,他就應立即從麥茨退卻,然而他仍在原地未動。
再次,更為直接的是麥克馬洪違背作戰的基本原則,選擇了繞道邊境城市色當去解救麥茨的錯誤行動路線。從當時戰場的實際情況看,對麥克馬洪來說,去麥茨的路線,最短、最快、最可靠的是直接穿過普軍第3軍團。
當然,這樣做既需要有敏銳的戰略眼光,又需要有戰勝強敵的勇氣和魄力,但他在這兩個方麵都缺乏應有的素質,因而也就不得不走上色當被殲的道路。
色當這塊彈丸之地,北麵距離比利時邊境隻有8公裏,西麵和西南麵又是一條大河――麥士河。會戰過程中,10餘萬法軍在普軍四麵夾擊下,最後被擠壓到縱深和正麵僅三四公裏的弧形地帶內,既無法實施機動,又難以進行適當的疏開配置。這樣,僅普軍集中幾百門火炮進行炮擊所造成的損失,就足以使法軍無法支持下去。
……
“法國人真是,嘖嘖……”
凡是看完普法戰爭此番詳細經過的讀者,心中都會不由自主生起一個荒謬念頭:尼瑪的法國佬的表現,跟俺大清真的太像了!
當然,至少法皇有膽量親自領兵出征,至於俺大清先皇鹹豐,連敵人麵都沒見到便帶著一幫妻妾跑路,兩者之間還是很有些差距一7。
隻是,兩廣官民幸災樂禍高興之餘,也不免多想一些,如今法國人遭難,是否意味著俺大清有機會踩上一腳?
這真是個不小誘惑……
等到《廣州官報》有關普法戰爭的後續報道發出,兩廣官民這種意願更加強烈:法國人都被普魯士揍成豬腦袋了,憑什麽俺大清不能參上一腳?
色當的慘敗立即引發連鎖反應,1870年9月4日,法國國內資產階級趁機於法國國內發動政變,推翻法蘭西第二帝國,成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組成以路易?朱爾?特羅胥將軍為首的“國防政府”。
至此,德國民族統一的障礙已消除,但普魯士當局決心將戰爭繼續下去,派兵向巴黎進軍。從此普魯士所進行的戰爭,已轉變為侵略戰爭。
對法國來說,普法戰爭此時已轉變為進步的民族解放戰爭。人民要求實行普遍武裝。“國防政府”企圖與敵人勾結,阻止革命運動繼續發展,並已著手同俾斯麥舉行秘密談判,此時懾於人民的壓力,雖然拖了很久但被迫采取措施以加強巴黎的防務。
普軍向法國首都推進時如入無人之境,1870年9月19日即將巴黎團團圍困。1870年9月23日,普軍占領圖勒,1870年9月27日,斯特拉斯堡守軍投降。全靠人民的愛國熱情,法國才得以建立了一支龐大的軍隊(包括國民自衛軍、自由射手和巴黎及其它要塞守軍在內共約一百萬人,其中巴黎有40萬軍隊),這給普軍指揮部帶來了極大困難。
所有普軍被牽製在各要塞,繼續圍攻梅斯和巴黎。集結於圖勒和布爾歇兩地的法盧瓦爾集團軍準備前去為巴黎解圍。此時,法軍萊茵集團軍司令巴讚元帥卻同敵人進行秘密談判,這一叛變行為對共和製法國是個打擊。
結果,法國最精銳的一個集團軍(17萬人)在被圍梅斯72天後,於1870年10月27日不戰而降。
普軍將由此而騰出的兩個集團軍壓向法國盧瓦爾集團軍和北方集團軍,兩個集團軍均被普軍主力部隊所擊敗。由於巴讚投降,法國政府又無意組織防禦和同敵人進行秘密停戰談判,人民饑困交加,巴黎勞動群眾遂於10月31日舉行起義,但遭到鎮壓。
1870年11月7日,盧瓦爾集團軍發起進攻,1870年11月9日,在庫爾姆附近擊潰敵巴伐利亞第2軍,占領奧爾良,但12月4日遭到普軍反擊,被迫退出奧爾良。
1871年1月,法北方集團軍在聖康坦附近失利,東方集團軍又在貝爾福附近遭到失敗。法國戰事每況愈下,處境艱危。1870年12月27日起,普軍使用502門重炮對巴黎實施轟擊。
巴黎守軍被困4個月之久。在此期間,他們利用氣球(先後有65個氣球載164人飛出巴黎,包括堅決主抗抗戰的甘必大)和信鴿與各野戰集團軍保持聯係。
1871年1月22日,巴黎居民再次舉行起義。法國政府鎮壓起義後,同普軍指揮部進行了最後的談判,於1月26日簽訂關於巴黎投降的條約,1月28日又簽訂了停戰協定。
巴黎要塞大部分炮台連同火炮和彈藥移交給了普軍,賠款2億法郎。2月26日,草簽凡爾賽和約。在國民議會批準和約草案之前,普魯士人獲得了將軍隊開進巴黎的權利,這些軍隊到3月3日和約批準後才撤出巴黎。
3月18日,巴黎人民起義成功,巴黎公社(1871)宣告成立,這個公社一直存在到5月28日。5月10日,普法兩國簽訂法蘭克福和約(1871),確認凡爾賽和約草案的基本條款,但條件更為苛刻,賠款從2億法郎增加到50億法郎,還要割讓阿爾薩斯-洛林的大部分地區。
“法國人也有今日,割地賠款比咱大清可要淒慘得多!”
這是看過《廣州官報》完整版介紹普法戰爭的兩廣官民,心中興起的念頭,其中幸災樂禍之意不言而喻。
“法國人被普魯士人揍成豬腦袋,不僅皇帝被俘虜,就連國家都因叛亂覆滅!”
在一次內部軍事會議上,有將領激動表示:“如果法國國內內亂不止,根本無暇顧忌遠東地區事務,此時正是咱們大舉插手安南內戰之機!”
“可是朝廷方麵……”有老成持重者不無擔心道。
“顧不了這麽多了!”剛才開口那位大手一揮,堅決道:“咱們不必大張旗鼓行動,隻需派出小股精銳人馬,聯合黃鼎鳳以及當地反抗勢力就成,眼下法國人正是人心惶惶之際,這樣的機會錯過可就真的可惜了……”
這是最近兩廣地區,最流行的一句話。[想看的書幾乎都有啊,比一般的小說網站要穩定很多更新還快,全文字的沒有廣告。]n∈,
確實,不知曉普法戰爭詳細,就不明白法國人敗得有多慘。
不僅國都被攻破,甚至連皇帝都成了俘虜。
放眼整個華夏曆史,這樣的事兒也不過發生了區區兩起而已。
於是,無數兩廣官民化身‘軍事磚家’,開啟嘲諷模式對法國佬狠刷。
特別是法軍的戰術安排,被一幹民間軍機大臣們差點噴出了翔。
……
〈廣州官報〉上詳細報道,1870年9月1日上午,普軍占領了符裏濟、棟舍裏等地,成功切斷了法軍西撤的道路,並從後堵截法軍。而在當天中午,普軍亦完成了對法軍的合圍,並以強大的火炮作出攻擊。
當時下午,在法軍數次試圖突圍失敗後,拿破侖三世被逼於下午4時半派人呈信威廉一世,表示願“將他的佩劍交到陛下的手中”。1870年9月2日,拿破侖三世正式率8。3萬官兵向普軍投降。在這場戰役中,法軍損失10。4萬人,普軍隻損失了9000多人。法國舉國嘩然。
普法戰爭期間,國際主義思想家恩格斯在他發表的一係列戰爭短評中就指出,有三個基本錯誤導致色當慘敗:“第一,法軍在迎擊敵人的進攻時所處的陣地,使獲勝的普軍能夠楔入法軍分散的各軍之間,結果把法軍割裂為兩支獨立的部隊,並使它們彼此不能會合,甚至不能配合作戰。
第二,巴讚軍團在麥茨行動遲疑,結果被緊緊地圍困在那裏;第三,援救巴讚所用的兵力和所沿的路線-,簡直是唆使敵人俘虜全部援軍。”恩格斯在這裏講的法軍所犯的三個基本錯誤,究其原因,除巴黎政府的錯誤戰略指導外,也和前線的最高指揮官的錯誤有關。(.無彈窗廣告)
首先,當法軍在邊境初戰失敗決定後撤,而巴黎政府不讓主力萊茵河軍團後撤時,作為法軍右翼部隊統帥的麥克馬洪理應審時度勢,從戰爭的全局出發,率部向萊茵軍團靠攏,以便協同作戰。這樣,萊茵軍團就有可能避免被普軍合圍。
但他卻機械地單獨退向夏龍,從而給普軍提供了一個趁勢把整個法軍分割成兩部分,進而予以各個擊破的條件。
其次,退到梅斯的十幾萬法軍,如果不是巴讚和拿破侖三世的因循貽誤,也是完全有可能克服巴黎政府的阻撓,在陷入重圍之前安全地後撤到夏龍地區的。但他們猶豫不決,仍想在麥茨要塞作毫無希望的固守,結果被普軍堵住了退路。
被圍後,巴讚又消極等待援軍,不積極組織突圍。對此恩格斯在他的《戰爭的危機》的短評中就敏銳地指出:如果巴讚不想把整個法國奉獻給入侵者,不想使自己困在一個饑餓很快會迫使他投降的地方作戰,他就應立即從麥茨退卻,然而他仍在原地未動。
再次,更為直接的是麥克馬洪違背作戰的基本原則,選擇了繞道邊境城市色當去解救麥茨的錯誤行動路線。從當時戰場的實際情況看,對麥克馬洪來說,去麥茨的路線,最短、最快、最可靠的是直接穿過普軍第3軍團。
當然,這樣做既需要有敏銳的戰略眼光,又需要有戰勝強敵的勇氣和魄力,但他在這兩個方麵都缺乏應有的素質,因而也就不得不走上色當被殲的道路。
色當這塊彈丸之地,北麵距離比利時邊境隻有8公裏,西麵和西南麵又是一條大河――麥士河。會戰過程中,10餘萬法軍在普軍四麵夾擊下,最後被擠壓到縱深和正麵僅三四公裏的弧形地帶內,既無法實施機動,又難以進行適當的疏開配置。這樣,僅普軍集中幾百門火炮進行炮擊所造成的損失,就足以使法軍無法支持下去。
……
“法國人真是,嘖嘖……”
凡是看完普法戰爭此番詳細經過的讀者,心中都會不由自主生起一個荒謬念頭:尼瑪的法國佬的表現,跟俺大清真的太像了!
當然,至少法皇有膽量親自領兵出征,至於俺大清先皇鹹豐,連敵人麵都沒見到便帶著一幫妻妾跑路,兩者之間還是很有些差距一7。
隻是,兩廣官民幸災樂禍高興之餘,也不免多想一些,如今法國人遭難,是否意味著俺大清有機會踩上一腳?
這真是個不小誘惑……
等到《廣州官報》有關普法戰爭的後續報道發出,兩廣官民這種意願更加強烈:法國人都被普魯士揍成豬腦袋了,憑什麽俺大清不能參上一腳?
色當的慘敗立即引發連鎖反應,1870年9月4日,法國國內資產階級趁機於法國國內發動政變,推翻法蘭西第二帝國,成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組成以路易?朱爾?特羅胥將軍為首的“國防政府”。
至此,德國民族統一的障礙已消除,但普魯士當局決心將戰爭繼續下去,派兵向巴黎進軍。從此普魯士所進行的戰爭,已轉變為侵略戰爭。
對法國來說,普法戰爭此時已轉變為進步的民族解放戰爭。人民要求實行普遍武裝。“國防政府”企圖與敵人勾結,阻止革命運動繼續發展,並已著手同俾斯麥舉行秘密談判,此時懾於人民的壓力,雖然拖了很久但被迫采取措施以加強巴黎的防務。
普軍向法國首都推進時如入無人之境,1870年9月19日即將巴黎團團圍困。1870年9月23日,普軍占領圖勒,1870年9月27日,斯特拉斯堡守軍投降。全靠人民的愛國熱情,法國才得以建立了一支龐大的軍隊(包括國民自衛軍、自由射手和巴黎及其它要塞守軍在內共約一百萬人,其中巴黎有40萬軍隊),這給普軍指揮部帶來了極大困難。
所有普軍被牽製在各要塞,繼續圍攻梅斯和巴黎。集結於圖勒和布爾歇兩地的法盧瓦爾集團軍準備前去為巴黎解圍。此時,法軍萊茵集團軍司令巴讚元帥卻同敵人進行秘密談判,這一叛變行為對共和製法國是個打擊。
結果,法國最精銳的一個集團軍(17萬人)在被圍梅斯72天後,於1870年10月27日不戰而降。
普軍將由此而騰出的兩個集團軍壓向法國盧瓦爾集團軍和北方集團軍,兩個集團軍均被普軍主力部隊所擊敗。由於巴讚投降,法國政府又無意組織防禦和同敵人進行秘密停戰談判,人民饑困交加,巴黎勞動群眾遂於10月31日舉行起義,但遭到鎮壓。
1870年11月7日,盧瓦爾集團軍發起進攻,1870年11月9日,在庫爾姆附近擊潰敵巴伐利亞第2軍,占領奧爾良,但12月4日遭到普軍反擊,被迫退出奧爾良。
1871年1月,法北方集團軍在聖康坦附近失利,東方集團軍又在貝爾福附近遭到失敗。法國戰事每況愈下,處境艱危。1870年12月27日起,普軍使用502門重炮對巴黎實施轟擊。
巴黎守軍被困4個月之久。在此期間,他們利用氣球(先後有65個氣球載164人飛出巴黎,包括堅決主抗抗戰的甘必大)和信鴿與各野戰集團軍保持聯係。
1871年1月22日,巴黎居民再次舉行起義。法國政府鎮壓起義後,同普軍指揮部進行了最後的談判,於1月26日簽訂關於巴黎投降的條約,1月28日又簽訂了停戰協定。
巴黎要塞大部分炮台連同火炮和彈藥移交給了普軍,賠款2億法郎。2月26日,草簽凡爾賽和約。在國民議會批準和約草案之前,普魯士人獲得了將軍隊開進巴黎的權利,這些軍隊到3月3日和約批準後才撤出巴黎。
3月18日,巴黎人民起義成功,巴黎公社(1871)宣告成立,這個公社一直存在到5月28日。5月10日,普法兩國簽訂法蘭克福和約(1871),確認凡爾賽和約草案的基本條款,但條件更為苛刻,賠款從2億法郎增加到50億法郎,還要割讓阿爾薩斯-洛林的大部分地區。
“法國人也有今日,割地賠款比咱大清可要淒慘得多!”
這是看過《廣州官報》完整版介紹普法戰爭的兩廣官民,心中興起的念頭,其中幸災樂禍之意不言而喻。
“法國人被普魯士人揍成豬腦袋,不僅皇帝被俘虜,就連國家都因叛亂覆滅!”
在一次內部軍事會議上,有將領激動表示:“如果法國國內內亂不止,根本無暇顧忌遠東地區事務,此時正是咱們大舉插手安南內戰之機!”
“可是朝廷方麵……”有老成持重者不無擔心道。
“顧不了這麽多了!”剛才開口那位大手一揮,堅決道:“咱們不必大張旗鼓行動,隻需派出小股精銳人馬,聯合黃鼎鳳以及當地反抗勢力就成,眼下法國人正是人心惶惶之際,這樣的機會錯過可就真的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