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大奶奶聽了,也沒著急讓這婆子走,零零碎碎地說了好一會子話,得了不少婆子傲慢的臉色,康大奶奶卻不以為然。
在聽報李師娘和童夫人來了,康大奶奶這才打發婆子走,“行了我知道了。你回去告訴你們太太,嬸子的好意侄兒媳婦領了,隻是‘親兄弟還得明算賬’,我們家這小廚房雖沒多少能入人眼的東西,但也是賬目分明的好。至時少不得還要讓王萬喜家的,拿這些個俗務來勞煩嬸子了。”
待那婆子一走,康大奶奶端起茶盞,呷了一口茶湯,心道:“早知你鄧氏是不會這般輕易放手,既如此手長,就別怪我廢你一條膀子。”想畢,這才整了衣裙迎出門去。
那廂鄧三太太聽了婆子的回話,得意道:“我就說她不敢把我的人給往回擋。”
此時,花如玉和花如香正在鄧三太太屋裏做針黹,聽這話花如香便問道:“媽,你怎麽把王姐姐打發到大嫂跟前當差了?”
鄧三太太笑道:“無甚,隻不過是想讓那位大奶奶不得痛快罷了。”
花如香忖度了須臾,又道:“我看不妥。”花如香才要細說,就見一個未留頭的小丫鬟跑了進來,“太……太太,不好了,我媽她被大奶奶拿了,說要送官府去。”
鄧三太太一時反應不過來,覺著是聽錯了,好半天才問道:“你方才說,誰了拿了誰送官?”
這小丫鬟正是王萬喜的閨女,見鄧三太太不緊不慢的,心下就越發著急了,又說了一遍,卻誇大了,“大奶奶說我媽貪竊虧空了他們家小廚房的東西,要拿我們一家子都送官去。”
鄧三太太總算是聽真切了,大叫一聲,“她敢。好你個兩麵三刀的康氏,才說領我的情,背後就拿辦我的人。”一麵罵,一麵大步就往外衝去了。
花如玉和花如香隻得跟著一同前往。
才過穿堂,就見大房天井中堆得跟小山似的米麵等一應劣質不堪的沉積之物,也不見旁有人看管。
鄧三太太轉身就拐大房上房去,就要來一場雷嗔電怒的威風,人還沒進去就嚷開了,“康氏,你好大的膽子,連我的人你也敢拿了。”隻是話未喊完,邁進上房的腳還在半空,鄧三太太就發覺屋裏不止康大奶奶一人,還有童夫人和李師娘,聲音便戛然而止了。
見鄧三太太這副嘴臉就進來了,童夫人臉上微沉,止不住地皺眉,越發讓鄧三太太進也不是,退也不是。
可這樣不進不退的卡在門口算什麽事兒的,到底是後到的花如玉和花如香,將鄧三太太虛攙著進去見禮了。
童夫人與花老太劉氏平輩,鄧氏母女三人的禮,她受得理所當然。
李師娘是個禮數周全的,相互敘了禮,這才又都落了座。
童夫人此番前來正因家中孫兒業師病故,得知花景途的授業恩師乃賢德老儒,雖算不得桃李滿天下,但其門生大有作為的不少,是故童夫人一家便有意讓孫兒投其門下。
隻是如今老先生年歲不小,已不再親授門生了,童夫人幾次三番欲借康大奶奶的方便邀來李師娘相識,讓李師娘代為向老先生轉致敬意。
今日終有機會,童夫人才在表他們花家都是如何的尊師重道,鄧三太太就突然闖了進來,不止壞了童夫人前麵的鋪陳,還打了童夫人的嘴。
見童夫人失了臉麵李師娘是個知趣的,閑話幾句無關緊要的,便起身告辭了。
康大奶奶留了幾句就親自將李師娘送了出去,回來又恭恭敬敬地親自端茶捧果。
童夫人麵上陰陰的,略略一想就知道鄧三太太為的什麽來,因方才她們三人在說話時,曾又下人來回說查出有人貪贓虧空,而當時康大奶奶見她和李師娘在,就沒立時發作處置。
一為的是今兒康大奶奶是兩頭牽線的中人,二也是為了顧全他們這支三房人的臉麵了。
如今見康大奶奶尷尬著周旋左右,童夫人心底對這侄孫兒媳婦可憐了幾分,對鄧三太太的不滿就添了幾分,一時就端起了族長夫人的架子來,對鄧三太太道:“按說你們家的事兒,我也是管得的,隻是景途他媳婦百般求全,我才作罷了。沒想倒是你自己不知頭尾就來問罪了,拂了景途他媳婦的好意。”
見童夫人怪罪鄧三太太,花如香忙道:“叔祖母息怒,我媽媽她實非……”
童夫人卻看都不看花如香,斷道:“這都什麽規矩,長輩說話也有你插嘴的份兒?”
花如香依仗著有幾分聰敏乖滑,沒少在鄧三太太跟前出謀劃策,要強慣了的,從沒人敢這般當麵給她難堪。
今日得童夫人一通直白的訓斥,花如香登時臊紅了臉,濕了眼眶,恨不得立時就回房去躲著的。
見妹妹沒得好,嚇得花如玉也不敢造次了。
見狀,康大奶奶適時的上前端茶賠罪,為花如香說盡好話。
童夫人接過茶,歎了一氣,也知道見好就收不可太過的道理,就不追究了。
康大奶奶陪笑著,這才說起虧空的事兒,道:“叔祖母可能是不知道,我們嬸子也是眼裏不揉沙子的,最容不得家裏有這些個偷雞摸狗的。這回犯事兒的又是嬸子的奶嫂,想來嬸子是怕我顧忌這是她的人,而畏首畏尾不敢公斷,這才忙忙來提點我的。”說著,康大奶奶回頭看鄧三太太,道:“是吧,嬸子。”
當著童夫人的麵,鄧三太太也不好說不是的,可要是應了,她奶嫂就沒好果子了,於是鄧三太太隻幹笑著也不答話。
明裏暗裏不知同鄧三太太鬥了多少回的人了,鄧三太太的心思,康大奶奶多少也能料到些,所以鄧三太太不會應和,康大奶奶也早料到了。
康大奶奶也不著急,將丫頭捧著來的攢盒放童夫人跟前,用牙簽挑了一枚果脯遞給童夫人後,道:“嬸子雖不徇私,也不會插手,可我到底也是沒當過家,沒主持過中饋的人,那裏經曆過這些事兒的,心裏自然就沒個章程,所以這事兒,我還得鬥膽請叔祖母來主持公斷;若叔祖母有不便,也懇請在旁聽我斷來,有不妥之處當麵指出也好。”
童夫人瞧瞧鄧三太太,又看看康大奶奶。
也是到這年歲的人,家宅裏的事兒多少是童夫人沒見過沒聽過的,那裏會不知道康大奶奶此番的用意。
康大奶奶是想借她童夫人掣肘鄧三太太,童夫人方才雖是那樣說,說他們家的事兒她也管得,可到底是別家的事了,就是族長夫人也不便深管的,所以聽了康大奶奶的話,童夫人也沒著急著表態。
借著舉杯吃茶工夫,童夫人遲疑著在心底左右忖度。
不說如今還要借康大奶奶的方便,為孫兒延請業師的,就說當年大房故去的花晉明對童夫人的丈夫出任族長一事,可是有鼎力相助之情的,論起這些,童夫人一時也難卻康大奶奶的意思了。
再者,童夫人也有想在這些人麵前顯弄下她族長夫人的威勢。
“就算你們家富貴風光是族裏頭一份的,又如何。”想通透這些,童夫人便應下了。
這下可把鄧三太太兩眼都氣紅了,腹誹不已,可又不能駁了童夫人的臉麵,隻得暗暗地讓人趕緊去回花老太劉氏的。
那丫頭才出門去,康大奶奶便輕聲問身邊的顧嬤嬤,“東西可給褚姨娘送去了?”
顧嬤嬤低頭小聲回道:“送去了,小的還和褚姨娘閑話了幾句,說三太太勤儉持家卻每月都有虧空,也不知道節儉到哪去了?褚姨娘回了一句,‘還能去那兒,都送娘家去了唄。’小的走後,瞧見她正要到老太太的園子裏去。”
“好。”康大奶奶哼了一聲。
這褚姨娘是誰?
褚姨娘原是花老太劉氏身邊最得用的丫頭,後來給了花晉明做通房,生了花景貴,才被抬做姨娘。
鄧三太太怕褚姨娘母憑子愈發得寵,越過她這做正室的去,二來她自己生不出兒子來,就將花景貴抱到自己屋裏養著。
平日裏,鄧三太太防賊一樣地防著褚姨娘,不讓褚姨娘同花景貴說話的,還自小便挑唆花景貴折辱褚姨娘這生母。
骨肉隔離,褚姨娘苦不堪言,心裏對鄧三太太自然有恨的。
鄧三太太讓小丫頭去回花老太,結果如何暫且按下不說,說回上房裏的事兒。
童夫人端坐當中,傳來一幹相關的人。
那王萬喜家的被人捆著送的進來。
一進來,王萬喜家的就沒頭沒臉地往鄧三太太麵前跪爬去,“太太救我,大奶奶想害我。”
童夫人一拍桌案,喝道:“放肆。”罷了又沉下聲調道:“是否虧空了東西暫且不論,就仆告主這條,便該先得一頓板子。”
王萬喜家的一時被鎮住了。
鄧三太太麵上愈發不好看,想辯兩句卻花如香給按住了,花如香唯恐鄧三太太說出不妥當的話來。
但花如香也知道王萬喜一家是她母親的臂膀,缺不得,今兒王萬喜一家要是被處置了,她母親定失威信。
想罷,花如香也顧不得先前的臊了,上前幾步福身,道:“叔祖母明察,這王萬喜家的雖是我媽的奶嫂,可為人最是老實安分,從不敢仗勢欺人,不然我媽不能留她在身邊使喚了這麽些年。若說有什麽不是之處,也就是個笨嘴拙舌的,說不出好聽的話,得罪了什麽人她自己也不知道的。且她昨兒個才到大嫂跟前當的差,今兒就讓人告發說虧空了東西?那裏能夠的,擺明了是受了冤屈,所以這會子她一時著急辯解,冒犯了大嫂也是人之常情。請大嫂見諒,回頭我定然王萬喜家的給大嫂磕頭認錯。”
在聽報李師娘和童夫人來了,康大奶奶這才打發婆子走,“行了我知道了。你回去告訴你們太太,嬸子的好意侄兒媳婦領了,隻是‘親兄弟還得明算賬’,我們家這小廚房雖沒多少能入人眼的東西,但也是賬目分明的好。至時少不得還要讓王萬喜家的,拿這些個俗務來勞煩嬸子了。”
待那婆子一走,康大奶奶端起茶盞,呷了一口茶湯,心道:“早知你鄧氏是不會這般輕易放手,既如此手長,就別怪我廢你一條膀子。”想畢,這才整了衣裙迎出門去。
那廂鄧三太太聽了婆子的回話,得意道:“我就說她不敢把我的人給往回擋。”
此時,花如玉和花如香正在鄧三太太屋裏做針黹,聽這話花如香便問道:“媽,你怎麽把王姐姐打發到大嫂跟前當差了?”
鄧三太太笑道:“無甚,隻不過是想讓那位大奶奶不得痛快罷了。”
花如香忖度了須臾,又道:“我看不妥。”花如香才要細說,就見一個未留頭的小丫鬟跑了進來,“太……太太,不好了,我媽她被大奶奶拿了,說要送官府去。”
鄧三太太一時反應不過來,覺著是聽錯了,好半天才問道:“你方才說,誰了拿了誰送官?”
這小丫鬟正是王萬喜的閨女,見鄧三太太不緊不慢的,心下就越發著急了,又說了一遍,卻誇大了,“大奶奶說我媽貪竊虧空了他們家小廚房的東西,要拿我們一家子都送官去。”
鄧三太太總算是聽真切了,大叫一聲,“她敢。好你個兩麵三刀的康氏,才說領我的情,背後就拿辦我的人。”一麵罵,一麵大步就往外衝去了。
花如玉和花如香隻得跟著一同前往。
才過穿堂,就見大房天井中堆得跟小山似的米麵等一應劣質不堪的沉積之物,也不見旁有人看管。
鄧三太太轉身就拐大房上房去,就要來一場雷嗔電怒的威風,人還沒進去就嚷開了,“康氏,你好大的膽子,連我的人你也敢拿了。”隻是話未喊完,邁進上房的腳還在半空,鄧三太太就發覺屋裏不止康大奶奶一人,還有童夫人和李師娘,聲音便戛然而止了。
見鄧三太太這副嘴臉就進來了,童夫人臉上微沉,止不住地皺眉,越發讓鄧三太太進也不是,退也不是。
可這樣不進不退的卡在門口算什麽事兒的,到底是後到的花如玉和花如香,將鄧三太太虛攙著進去見禮了。
童夫人與花老太劉氏平輩,鄧氏母女三人的禮,她受得理所當然。
李師娘是個禮數周全的,相互敘了禮,這才又都落了座。
童夫人此番前來正因家中孫兒業師病故,得知花景途的授業恩師乃賢德老儒,雖算不得桃李滿天下,但其門生大有作為的不少,是故童夫人一家便有意讓孫兒投其門下。
隻是如今老先生年歲不小,已不再親授門生了,童夫人幾次三番欲借康大奶奶的方便邀來李師娘相識,讓李師娘代為向老先生轉致敬意。
今日終有機會,童夫人才在表他們花家都是如何的尊師重道,鄧三太太就突然闖了進來,不止壞了童夫人前麵的鋪陳,還打了童夫人的嘴。
見童夫人失了臉麵李師娘是個知趣的,閑話幾句無關緊要的,便起身告辭了。
康大奶奶留了幾句就親自將李師娘送了出去,回來又恭恭敬敬地親自端茶捧果。
童夫人麵上陰陰的,略略一想就知道鄧三太太為的什麽來,因方才她們三人在說話時,曾又下人來回說查出有人貪贓虧空,而當時康大奶奶見她和李師娘在,就沒立時發作處置。
一為的是今兒康大奶奶是兩頭牽線的中人,二也是為了顧全他們這支三房人的臉麵了。
如今見康大奶奶尷尬著周旋左右,童夫人心底對這侄孫兒媳婦可憐了幾分,對鄧三太太的不滿就添了幾分,一時就端起了族長夫人的架子來,對鄧三太太道:“按說你們家的事兒,我也是管得的,隻是景途他媳婦百般求全,我才作罷了。沒想倒是你自己不知頭尾就來問罪了,拂了景途他媳婦的好意。”
見童夫人怪罪鄧三太太,花如香忙道:“叔祖母息怒,我媽媽她實非……”
童夫人卻看都不看花如香,斷道:“這都什麽規矩,長輩說話也有你插嘴的份兒?”
花如香依仗著有幾分聰敏乖滑,沒少在鄧三太太跟前出謀劃策,要強慣了的,從沒人敢這般當麵給她難堪。
今日得童夫人一通直白的訓斥,花如香登時臊紅了臉,濕了眼眶,恨不得立時就回房去躲著的。
見妹妹沒得好,嚇得花如玉也不敢造次了。
見狀,康大奶奶適時的上前端茶賠罪,為花如香說盡好話。
童夫人接過茶,歎了一氣,也知道見好就收不可太過的道理,就不追究了。
康大奶奶陪笑著,這才說起虧空的事兒,道:“叔祖母可能是不知道,我們嬸子也是眼裏不揉沙子的,最容不得家裏有這些個偷雞摸狗的。這回犯事兒的又是嬸子的奶嫂,想來嬸子是怕我顧忌這是她的人,而畏首畏尾不敢公斷,這才忙忙來提點我的。”說著,康大奶奶回頭看鄧三太太,道:“是吧,嬸子。”
當著童夫人的麵,鄧三太太也不好說不是的,可要是應了,她奶嫂就沒好果子了,於是鄧三太太隻幹笑著也不答話。
明裏暗裏不知同鄧三太太鬥了多少回的人了,鄧三太太的心思,康大奶奶多少也能料到些,所以鄧三太太不會應和,康大奶奶也早料到了。
康大奶奶也不著急,將丫頭捧著來的攢盒放童夫人跟前,用牙簽挑了一枚果脯遞給童夫人後,道:“嬸子雖不徇私,也不會插手,可我到底也是沒當過家,沒主持過中饋的人,那裏經曆過這些事兒的,心裏自然就沒個章程,所以這事兒,我還得鬥膽請叔祖母來主持公斷;若叔祖母有不便,也懇請在旁聽我斷來,有不妥之處當麵指出也好。”
童夫人瞧瞧鄧三太太,又看看康大奶奶。
也是到這年歲的人,家宅裏的事兒多少是童夫人沒見過沒聽過的,那裏會不知道康大奶奶此番的用意。
康大奶奶是想借她童夫人掣肘鄧三太太,童夫人方才雖是那樣說,說他們家的事兒她也管得,可到底是別家的事了,就是族長夫人也不便深管的,所以聽了康大奶奶的話,童夫人也沒著急著表態。
借著舉杯吃茶工夫,童夫人遲疑著在心底左右忖度。
不說如今還要借康大奶奶的方便,為孫兒延請業師的,就說當年大房故去的花晉明對童夫人的丈夫出任族長一事,可是有鼎力相助之情的,論起這些,童夫人一時也難卻康大奶奶的意思了。
再者,童夫人也有想在這些人麵前顯弄下她族長夫人的威勢。
“就算你們家富貴風光是族裏頭一份的,又如何。”想通透這些,童夫人便應下了。
這下可把鄧三太太兩眼都氣紅了,腹誹不已,可又不能駁了童夫人的臉麵,隻得暗暗地讓人趕緊去回花老太劉氏的。
那丫頭才出門去,康大奶奶便輕聲問身邊的顧嬤嬤,“東西可給褚姨娘送去了?”
顧嬤嬤低頭小聲回道:“送去了,小的還和褚姨娘閑話了幾句,說三太太勤儉持家卻每月都有虧空,也不知道節儉到哪去了?褚姨娘回了一句,‘還能去那兒,都送娘家去了唄。’小的走後,瞧見她正要到老太太的園子裏去。”
“好。”康大奶奶哼了一聲。
這褚姨娘是誰?
褚姨娘原是花老太劉氏身邊最得用的丫頭,後來給了花晉明做通房,生了花景貴,才被抬做姨娘。
鄧三太太怕褚姨娘母憑子愈發得寵,越過她這做正室的去,二來她自己生不出兒子來,就將花景貴抱到自己屋裏養著。
平日裏,鄧三太太防賊一樣地防著褚姨娘,不讓褚姨娘同花景貴說話的,還自小便挑唆花景貴折辱褚姨娘這生母。
骨肉隔離,褚姨娘苦不堪言,心裏對鄧三太太自然有恨的。
鄧三太太讓小丫頭去回花老太,結果如何暫且按下不說,說回上房裏的事兒。
童夫人端坐當中,傳來一幹相關的人。
那王萬喜家的被人捆著送的進來。
一進來,王萬喜家的就沒頭沒臉地往鄧三太太麵前跪爬去,“太太救我,大奶奶想害我。”
童夫人一拍桌案,喝道:“放肆。”罷了又沉下聲調道:“是否虧空了東西暫且不論,就仆告主這條,便該先得一頓板子。”
王萬喜家的一時被鎮住了。
鄧三太太麵上愈發不好看,想辯兩句卻花如香給按住了,花如香唯恐鄧三太太說出不妥當的話來。
但花如香也知道王萬喜一家是她母親的臂膀,缺不得,今兒王萬喜一家要是被處置了,她母親定失威信。
想罷,花如香也顧不得先前的臊了,上前幾步福身,道:“叔祖母明察,這王萬喜家的雖是我媽的奶嫂,可為人最是老實安分,從不敢仗勢欺人,不然我媽不能留她在身邊使喚了這麽些年。若說有什麽不是之處,也就是個笨嘴拙舌的,說不出好聽的話,得罪了什麽人她自己也不知道的。且她昨兒個才到大嫂跟前當的差,今兒就讓人告發說虧空了東西?那裏能夠的,擺明了是受了冤屈,所以這會子她一時著急辯解,冒犯了大嫂也是人之常情。請大嫂見諒,回頭我定然王萬喜家的給大嫂磕頭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