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回柳依依幾弄小巧,玄魚尋春拔頭籌(七)
“這怎麽使得。”韓涵忙推辭道。
柳依依還笑道:“怎麽使不得。我的又不一定是好的,不過是說出來你我相互討論討論講究講究罷了。到底‘一人計短,兩人計長’不是。”
韓涵暗暗左右權衡了好一會子,終究還是以為能拔得頭籌方為上,這才點頭答應了,“也是,我正好也有幾句舊日裏的以月為題的詞句,如此你我也算得上以長補短了。
“就是這話。”說罷,柳依依與韓涵兩人至一不起眼的角落處,柳依依做深遠思忖狀,“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裏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柳依依隻念了半闕,韓涵連連拍手稱好稱妙,又道:“字裏行間那道不盡的婉轉淒然,讓人不住潸然。”
“可用得?”柳依依笑問道。
韓涵道:“怎麽用不得。隻是這詞牌生得很。”
柳依依於是道:“也難怪妹妹不知道的,就叫《買花聲》。書上也說不知是哪一朝哪一代的曲牌了,那日我也不過是一時的興起,正好看到此處,便隨手拿了來。”
韓涵點點頭,深思狀,“這也罷,聽你這般一說,我自己也得了半闕。”
此時,裕郡王又打發人來道:“王爺已拿出九珠連環作彩頭,頭名者可得。限時一炷香,香燼時未完成者,隻當壓尾論。”
太妃聽了笑道:“王爺這回當真是舍得了。姑娘們可聽見了,都做起來,把他的九珠連環搬家去,讓他好生心疼心疼。”
姑娘們都笑應起來。
少時,三寸來長的春香點起,姑娘們散落水音軒內各處,有憑欄遠眺悠然自得的,有桌案前執筆胸有成竹的,自然也有一籌莫展的。
再看柳依依和韓涵,《簾外雨潺潺》似乎已作成,隻見韓涵行至一份紙筆前,挽袖執筆而書。
寫罷,吹幹墨跡折成方勝別於花簽上頭,放入設於太妃和王妃麵前的嵌螺鈿填漆盒中。
太妃笑著對韓太夫人道:“喲,看你們家涵丫頭不過是信手拈來的樣子,可見是勢在必得了。”
韓太夫人謙稱道:“她也不過是想早完早脫身,省得煎熬。”
韓涵嬌羞著和韓太夫人鬧不依的。
太妃道:“不說別的,如今她是頭一個作完的,隻怕是留香閣那裏還沒。來人,去告訴你們王爺,就說我們水音軒裏已得了一首了,他們那裏可別都還在抓耳撓腮的。”
眾人聽了自然又是一陣好笑。
又在太妃和王妃跟前說了一會子話,韓涵才回柳依依身邊,道:“姐姐如今得幾句了?”
柳依依收回悠遠的神態的,道:“都有了,隻是覺著難登大雅之堂。”
韓涵挨著柳依依坐下,道:“你且先說與我聽聽,我們討論討論。”
柳依依有心讓韓涵拔得頭籌,不欲蓋其鋒芒,故而也不敢選她所知的那些膾炙人口的上乘作,隻選了《紅樓夢》中的一首,念道:“時逢三五便團圓,滿把晴光護玉欄。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
柳依依才念罷,就近在她們旁苦思的幾人皆驚豔,道:“我隻當以月作題,少不得要用上傷春悲秋這樣的詞句,如今聽來雄心壯誌之句,也是極好的。”
韓涵也道好,還說自己方才那首正是多得柳依依的指教。
一時間柳依依被人圍攏請教的。
花羨魚拿著自己的菊花簽,身前紙張之上半個字皆無,卻也不見她著急,隻餘花玄魚在旁搜腸刮肚,嘟嘟囔囔的。
隻在柳依依念罷七言絕句後,花羨魚才猛然一怔。
隻因柳依依竟然換了一首與前世不同的。
花羨魚驚詫之餘,反複回想前世,這首七言絕句前世柳依依的詩集也是沒有的。花羨魚沒想到會事出有變,殺她個措手不及。
眼看柳依依的一念之差,要亂了花羨魚的手腳,不防間就聽有人輕聲道:“這句不好,這可是當年‘那位’的句子,如何能在王府麵前提的。”
花羨魚聽了又是一怔,細一想方才那位姑娘到底作了什麽詩句,便知她們口中的“那位”又是何人了。
想起前世“那位”的後人與當今聖上,日後那一場皇位之爭,再念起柳依依的這首七言絕句,花羨魚毫無征兆的就打了一個寒戰。
花玄魚見了才要問,卻聽花羨魚道:“柳依依她這是能出盡風頭便成了,那管別人死活的。”
說罷,花玄魚就見花羨魚忙整了整衣襟,便匆匆往韓太夫人處去了。
“姨祖母,阿羨有話想要對您說。”花羨魚對韓太夫人道。
韓太夫人正同在座諸位誥命說話,回頭見花羨魚,笑道:“可是想不出好詞句來了,那你來找姨祖母也不中用。別說濕的,就是作幹,姨祖母也不懂。”
花羨魚又道:“姨祖母來嘛,來嘛。雖我也不會作濕,但幹的還有幾句,才不敢不讓姨祖母代我作濕作幹的。我隻是有好話要告訴姨祖母。”
太妃等人聽了笑了一回,道:“你就去吧,聽聽這丫頭幹的比別人濕的又如何。”
韓太夫人無奈,隻得跟著花羨魚往水音軒中一處人稀僻靜處來。
到了地方花羨魚也不多作迂回,惶惶不安便道:“姨祖母,我方才聽柳姐姐作的一首詩,想起前番的一番傳聞,隻覺心驚膽戰的。”
韓太夫人不明緣故,道:“到底什麽事兒?”
花羨魚四處觀望了一陣,湊近韓太夫人耳邊道:“從神都傳來說,皇太孫的後人找著了,如今多少人暗中傳他們一支比今上名正言順。”
這皇太孫正是當年被成祖篡位□□的倒黴皇帝,而助成祖謀朝篡位的正是裕郡王先祖。
如今花羨魚卻敢在裕郡王府說這事兒,是何等的駭人。
所以韓太夫人聽了麵色大變,忙嗬斥道:“小小年紀真是不知死活的,這話如何是你說得的。”
花羨魚也怕,隻是這事兒真的非同小可,慌道:“姨祖母息怒,我豈能不知輕重,隻是此事事關重大。如今神都之中,多少人喻皇太孫後人為‘月’,隻比今上這‘日’的,都言如今是‘雙懸日月照乾坤’了。”這話現今雖未發生,但日後卻是再真不過的。
“可方才柳姐姐卻作詩說什麽‘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隻有‘日’方能受萬姓仰望,可她卻說‘月’……姨祖母不覺得可怕嗎?”花羨魚顫巍巍道。
韓太夫人聽花羨魚這般一說,頓時也覺著心驚膽戰的。
“這詩若在別人麵前倒還罷,誰不知當年正是王府助的先帝……如今卻要在王府麵前如此搬弄,可不是在自尋其死。”末了,花羨魚話音幾不成調。
此時再看韓太夫人,麵上再難見半分血色,身形也是搖搖欲墜的。
花羨魚忙扶住韓太夫人,道:“姨祖母可要支持住,如今將軍府上下是生是活,唯有依仗姨祖母了。”
韓太夫人隻覺天旋地轉,可念及韓家上下幾百口人的性命,韓太夫人狠心一咬舌尖,刺痛猛然壓下眩暈,慢慢緩過神來,一把抓住花羨魚的手道:“她這詩可還有旁的人知道了?”
花羨魚道:“方才看來隻三五人聽到了。”
韓太夫人白著臉麵,氣喘籲籲道:“這可如何是好?”
花羨魚思忖了片刻後道:“不能認,絕不能認下了。唯今隻能一口咬死,柳姐姐這詩是她冒名頂替,抄襲別人之作。”
此時水音軒裏頭,柳依依在幾人的稱頌之下,慢慢走向太妃和王妃的麵前的填漆盒子。
眼看柳依依就要將別有她大作的花簽投入,忽然一手從她身後伸出,一把奪過花簽,少時,就聽韓太夫人道:“做不出就罷了,何苦拿別人所作的歪詩斜詞濫竽充數。羨丫頭,還不趕緊把她這丟人現眼的東西給燒了,更待何時。”
方才奪柳依依花簽的,自然就是花羨魚了。
眾人就見花羨魚摘下花簽上的方勝,便投入火盆,須臾紙張便化作黑灰。
柳依依想要阻止已來不及,是又氣又惱的,道:“我不知羨妹妹是如何對老太太說的,可這詩,我敢說……”
“夠了,”韓太夫人那裏能讓柳依依說全了的,“從前你何曾會作什麽詩詞,就認得幾個字。如今大病過一場,也不過看過幾本雜書,便以為有別人所沒有的博學,沒人知道你的濫竽充數了。”
韓涵自認是從頭看著柳依依作出的詩句來,且這詩句又是她所沒看見過,聽到過的,便越發當是花羨魚不服柳依依的才情背地裏小人告狀,一時便難免意氣用事,上前道:“祖母莫要聽花羨魚這小人誣告,柳姐姐她……”
韓太夫人轉麵向韓涵,厲聲喝住韓涵道:“你也住口。”
花羨魚見狀,看向柳依依道:“聽聞涵姐姐的大作還受過柳姐姐的指教。到底是不是我誣告,一會子見分曉就是了。”
柳依依麵上一窒,隱隱覺著不安,可一想又覺不可能,便半懸著心作委屈潸然狀。
這廂太妃見這般形景,忙道:“也罷,也罷,還有時候,柳姑娘回頭再作一首便是了。”
韓太夫人卻一把拽過柳依依來,不許她離開,“她就罷了,她能有幾斤幾兩重,我們家都清楚。”
太妃心中生疑,但到底也不好勉強,隻得作罷。
韓太夫人令柳依依站身邊,壓著嗓子道:“家去再跟你這不知死活的算賬。”
柳依依心下一陣慌亂。
待香燼,包括花羨魚在內,果然還有幾人不能完成的,自然淪為壓尾。
太妃為一掃方才的尷尬,讓王妃主持評判,選評出最好之作,再送到留香閣去一較高下。
王妃起身至填漆盒前幾句妙語連珠,諸位又興起了,這才道:“最先完成的是韓姑娘,不如就先從她起。”
眾人自然無異議。
王妃從中找出韓涵的“雨”字花簽,拿下方勝打開,看了一眼,笑道:“詞牌雖是沒見過的,詞我看卻很好。”
韓涵向花羨魚冷哼道:“聽仔細了。”
就聽王妃念道:“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
才念了三句,就聽有人接道:“‘夢裏不知身是客,一響貪歡。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這分明就是我家藏書館,名硯脂客者所作的思念故土之作。”
眾人看去,隻見花玄魚出列而道。
而柳依依在聽得花玄魚在把《簾外雨潺潺》原來的後半闕接上後,那裏還敢有半分僥幸之心。
作者有話要說:暑假要來了,各位童鞋終於可以舒坦。
“這怎麽使得。”韓涵忙推辭道。
柳依依還笑道:“怎麽使不得。我的又不一定是好的,不過是說出來你我相互討論討論講究講究罷了。到底‘一人計短,兩人計長’不是。”
韓涵暗暗左右權衡了好一會子,終究還是以為能拔得頭籌方為上,這才點頭答應了,“也是,我正好也有幾句舊日裏的以月為題的詞句,如此你我也算得上以長補短了。
“就是這話。”說罷,柳依依與韓涵兩人至一不起眼的角落處,柳依依做深遠思忖狀,“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裏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柳依依隻念了半闕,韓涵連連拍手稱好稱妙,又道:“字裏行間那道不盡的婉轉淒然,讓人不住潸然。”
“可用得?”柳依依笑問道。
韓涵道:“怎麽用不得。隻是這詞牌生得很。”
柳依依於是道:“也難怪妹妹不知道的,就叫《買花聲》。書上也說不知是哪一朝哪一代的曲牌了,那日我也不過是一時的興起,正好看到此處,便隨手拿了來。”
韓涵點點頭,深思狀,“這也罷,聽你這般一說,我自己也得了半闕。”
此時,裕郡王又打發人來道:“王爺已拿出九珠連環作彩頭,頭名者可得。限時一炷香,香燼時未完成者,隻當壓尾論。”
太妃聽了笑道:“王爺這回當真是舍得了。姑娘們可聽見了,都做起來,把他的九珠連環搬家去,讓他好生心疼心疼。”
姑娘們都笑應起來。
少時,三寸來長的春香點起,姑娘們散落水音軒內各處,有憑欄遠眺悠然自得的,有桌案前執筆胸有成竹的,自然也有一籌莫展的。
再看柳依依和韓涵,《簾外雨潺潺》似乎已作成,隻見韓涵行至一份紙筆前,挽袖執筆而書。
寫罷,吹幹墨跡折成方勝別於花簽上頭,放入設於太妃和王妃麵前的嵌螺鈿填漆盒中。
太妃笑著對韓太夫人道:“喲,看你們家涵丫頭不過是信手拈來的樣子,可見是勢在必得了。”
韓太夫人謙稱道:“她也不過是想早完早脫身,省得煎熬。”
韓涵嬌羞著和韓太夫人鬧不依的。
太妃道:“不說別的,如今她是頭一個作完的,隻怕是留香閣那裏還沒。來人,去告訴你們王爺,就說我們水音軒裏已得了一首了,他們那裏可別都還在抓耳撓腮的。”
眾人聽了自然又是一陣好笑。
又在太妃和王妃跟前說了一會子話,韓涵才回柳依依身邊,道:“姐姐如今得幾句了?”
柳依依收回悠遠的神態的,道:“都有了,隻是覺著難登大雅之堂。”
韓涵挨著柳依依坐下,道:“你且先說與我聽聽,我們討論討論。”
柳依依有心讓韓涵拔得頭籌,不欲蓋其鋒芒,故而也不敢選她所知的那些膾炙人口的上乘作,隻選了《紅樓夢》中的一首,念道:“時逢三五便團圓,滿把晴光護玉欄。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
柳依依才念罷,就近在她們旁苦思的幾人皆驚豔,道:“我隻當以月作題,少不得要用上傷春悲秋這樣的詞句,如今聽來雄心壯誌之句,也是極好的。”
韓涵也道好,還說自己方才那首正是多得柳依依的指教。
一時間柳依依被人圍攏請教的。
花羨魚拿著自己的菊花簽,身前紙張之上半個字皆無,卻也不見她著急,隻餘花玄魚在旁搜腸刮肚,嘟嘟囔囔的。
隻在柳依依念罷七言絕句後,花羨魚才猛然一怔。
隻因柳依依竟然換了一首與前世不同的。
花羨魚驚詫之餘,反複回想前世,這首七言絕句前世柳依依的詩集也是沒有的。花羨魚沒想到會事出有變,殺她個措手不及。
眼看柳依依的一念之差,要亂了花羨魚的手腳,不防間就聽有人輕聲道:“這句不好,這可是當年‘那位’的句子,如何能在王府麵前提的。”
花羨魚聽了又是一怔,細一想方才那位姑娘到底作了什麽詩句,便知她們口中的“那位”又是何人了。
想起前世“那位”的後人與當今聖上,日後那一場皇位之爭,再念起柳依依的這首七言絕句,花羨魚毫無征兆的就打了一個寒戰。
花玄魚見了才要問,卻聽花羨魚道:“柳依依她這是能出盡風頭便成了,那管別人死活的。”
說罷,花玄魚就見花羨魚忙整了整衣襟,便匆匆往韓太夫人處去了。
“姨祖母,阿羨有話想要對您說。”花羨魚對韓太夫人道。
韓太夫人正同在座諸位誥命說話,回頭見花羨魚,笑道:“可是想不出好詞句來了,那你來找姨祖母也不中用。別說濕的,就是作幹,姨祖母也不懂。”
花羨魚又道:“姨祖母來嘛,來嘛。雖我也不會作濕,但幹的還有幾句,才不敢不讓姨祖母代我作濕作幹的。我隻是有好話要告訴姨祖母。”
太妃等人聽了笑了一回,道:“你就去吧,聽聽這丫頭幹的比別人濕的又如何。”
韓太夫人無奈,隻得跟著花羨魚往水音軒中一處人稀僻靜處來。
到了地方花羨魚也不多作迂回,惶惶不安便道:“姨祖母,我方才聽柳姐姐作的一首詩,想起前番的一番傳聞,隻覺心驚膽戰的。”
韓太夫人不明緣故,道:“到底什麽事兒?”
花羨魚四處觀望了一陣,湊近韓太夫人耳邊道:“從神都傳來說,皇太孫的後人找著了,如今多少人暗中傳他們一支比今上名正言順。”
這皇太孫正是當年被成祖篡位□□的倒黴皇帝,而助成祖謀朝篡位的正是裕郡王先祖。
如今花羨魚卻敢在裕郡王府說這事兒,是何等的駭人。
所以韓太夫人聽了麵色大變,忙嗬斥道:“小小年紀真是不知死活的,這話如何是你說得的。”
花羨魚也怕,隻是這事兒真的非同小可,慌道:“姨祖母息怒,我豈能不知輕重,隻是此事事關重大。如今神都之中,多少人喻皇太孫後人為‘月’,隻比今上這‘日’的,都言如今是‘雙懸日月照乾坤’了。”這話現今雖未發生,但日後卻是再真不過的。
“可方才柳姐姐卻作詩說什麽‘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隻有‘日’方能受萬姓仰望,可她卻說‘月’……姨祖母不覺得可怕嗎?”花羨魚顫巍巍道。
韓太夫人聽花羨魚這般一說,頓時也覺著心驚膽戰的。
“這詩若在別人麵前倒還罷,誰不知當年正是王府助的先帝……如今卻要在王府麵前如此搬弄,可不是在自尋其死。”末了,花羨魚話音幾不成調。
此時再看韓太夫人,麵上再難見半分血色,身形也是搖搖欲墜的。
花羨魚忙扶住韓太夫人,道:“姨祖母可要支持住,如今將軍府上下是生是活,唯有依仗姨祖母了。”
韓太夫人隻覺天旋地轉,可念及韓家上下幾百口人的性命,韓太夫人狠心一咬舌尖,刺痛猛然壓下眩暈,慢慢緩過神來,一把抓住花羨魚的手道:“她這詩可還有旁的人知道了?”
花羨魚道:“方才看來隻三五人聽到了。”
韓太夫人白著臉麵,氣喘籲籲道:“這可如何是好?”
花羨魚思忖了片刻後道:“不能認,絕不能認下了。唯今隻能一口咬死,柳姐姐這詩是她冒名頂替,抄襲別人之作。”
此時水音軒裏頭,柳依依在幾人的稱頌之下,慢慢走向太妃和王妃的麵前的填漆盒子。
眼看柳依依就要將別有她大作的花簽投入,忽然一手從她身後伸出,一把奪過花簽,少時,就聽韓太夫人道:“做不出就罷了,何苦拿別人所作的歪詩斜詞濫竽充數。羨丫頭,還不趕緊把她這丟人現眼的東西給燒了,更待何時。”
方才奪柳依依花簽的,自然就是花羨魚了。
眾人就見花羨魚摘下花簽上的方勝,便投入火盆,須臾紙張便化作黑灰。
柳依依想要阻止已來不及,是又氣又惱的,道:“我不知羨妹妹是如何對老太太說的,可這詩,我敢說……”
“夠了,”韓太夫人那裏能讓柳依依說全了的,“從前你何曾會作什麽詩詞,就認得幾個字。如今大病過一場,也不過看過幾本雜書,便以為有別人所沒有的博學,沒人知道你的濫竽充數了。”
韓涵自認是從頭看著柳依依作出的詩句來,且這詩句又是她所沒看見過,聽到過的,便越發當是花羨魚不服柳依依的才情背地裏小人告狀,一時便難免意氣用事,上前道:“祖母莫要聽花羨魚這小人誣告,柳姐姐她……”
韓太夫人轉麵向韓涵,厲聲喝住韓涵道:“你也住口。”
花羨魚見狀,看向柳依依道:“聽聞涵姐姐的大作還受過柳姐姐的指教。到底是不是我誣告,一會子見分曉就是了。”
柳依依麵上一窒,隱隱覺著不安,可一想又覺不可能,便半懸著心作委屈潸然狀。
這廂太妃見這般形景,忙道:“也罷,也罷,還有時候,柳姑娘回頭再作一首便是了。”
韓太夫人卻一把拽過柳依依來,不許她離開,“她就罷了,她能有幾斤幾兩重,我們家都清楚。”
太妃心中生疑,但到底也不好勉強,隻得作罷。
韓太夫人令柳依依站身邊,壓著嗓子道:“家去再跟你這不知死活的算賬。”
柳依依心下一陣慌亂。
待香燼,包括花羨魚在內,果然還有幾人不能完成的,自然淪為壓尾。
太妃為一掃方才的尷尬,讓王妃主持評判,選評出最好之作,再送到留香閣去一較高下。
王妃起身至填漆盒前幾句妙語連珠,諸位又興起了,這才道:“最先完成的是韓姑娘,不如就先從她起。”
眾人自然無異議。
王妃從中找出韓涵的“雨”字花簽,拿下方勝打開,看了一眼,笑道:“詞牌雖是沒見過的,詞我看卻很好。”
韓涵向花羨魚冷哼道:“聽仔細了。”
就聽王妃念道:“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
才念了三句,就聽有人接道:“‘夢裏不知身是客,一響貪歡。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這分明就是我家藏書館,名硯脂客者所作的思念故土之作。”
眾人看去,隻見花玄魚出列而道。
而柳依依在聽得花玄魚在把《簾外雨潺潺》原來的後半闕接上後,那裏還敢有半分僥幸之心。
作者有話要說:暑假要來了,各位童鞋終於可以舒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