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福宮裏老太太領著王氏李氏等人便要下拜,許玉芳忙叫墨荷扶住了老太太“今日是一家子骨肉團圓的日子,老太太不用多禮”


    老天太爺便趁勢起身,李氏王氏許玉珍三人拜了下去。


    一時禮畢,許玉芳便賜坐,老太太坐在最靠近許玉芳的位置,許玉珍便往她後邊站了,悄悄地偷眼去看許玉芳。


    宮侍進來回稟道“老侯爺、世子爺、尚書大人都已在殿外候著,要給娘娘請安。”


    許玉芳便命宣人進來,宮侍出去,墨荷上前把珠簾放了下來。


    老侯爺三人進來時便要請安,墨荷忙喊了聲“免禮”


    許玉珍隔著珠簾搜尋著許明武的身影,心裏不禁感歎這宮裏的規矩真是太折磨人了,這樣見麵還不如不見呢。


    連親生女兒的麵也見不著,隻不過說些盡忠節義的場麵話就算了。


    老侯爺三人因為是男眷,按理是不能多呆的,等到問候完了,三人就退了下去,宮女們再把簾子掛起來。


    許玉珍正想著宮規煩人的事,許玉芳坐在上頭就已經叫道“珍兒上來給姐姐看看。”


    這話說的許玉珍的眼淚一下子湧了出來,墨荷早已下來台階道“六小姐快上去吧,娘娘可是日日想著你。”


    老太太也催促道“娘娘叫你上去你還不快去。”


    許玉珍本是有些近鄉情怯的意思在裏頭,王氏出來笑道“娘娘莫怪,這孩子是膽怯了。珍姐兒你也真是的,娘娘是你的嫡親姐姐,有什麽可怕的。”


    許玉芳聽了這話就微微地皺起了眉頭,看來自己擔心得沒有錯,這王氏果然是不堪主母之範,也不知道珍姐兒這些年過得如何。在王氏那裏是不是受到了委屈。


    待要再說幾句話,許玉珍卻已經走至了跟前,小聲地喊了聲“二姐姐。”


    倒不是許玉珍害羞。而是這聲二姐姐也不知喊得對不對,可是剛剛許玉芳分明是說到姐姐這裏來的。


    老太天聽了便要嗬斥幾句。明明已經千交代晚囑咐的,怎麽還是出錯,可是等見到許玉芳高興地拉了許玉珍的手說不出話來,老太太便閉上了嘴。


    “已經長得這樣大了、、、我看看、、、跟小時候差不了多少,就是高了不少。臉蛋什麽的我都還看得出來,跟小時候一模一樣。”


    說著又問旁邊的人是不是,墨荷和粉菊都是從前從許家出來的,都忙附和道“娘娘將六小姐的樣子都記得真真的。這可不就是跟小時候一模一樣嘛,六小姐這樣子,一看就是有福氣的。”


    王氏有些不屑。這許玉珍都已經快十三了,哪裏還會長得跟六七歲時一樣。


    許玉芳聽了卻更高興“時間過得真快,這一晃眼都是大姑娘了,記得你剛要隨著父親去蘇州那會兒才那麽一點。”


    老太太坐在下首忙陪笑道“珍姐兒身子骨好,這麽多年來都健健康康的。自然也就長得快了。”


    許玉芳看著許玉珍紅潤的圓臉,倒覺得老太太話說得沒錯“這都是老太太養得好,我看她如今這樣沉穩乖巧,想必老太太一定下了不少功夫。”


    這話說得雖不是事實,老太太還是十分高興。得到肯定總是令人喜悅的。


    王氏耷拉著頭坐在一邊,李氏心中不禁暗自在笑:進了宮裏還不安分。人家現在是貴妃娘娘了,你又不是親生的母親,還敢亂說話,存心想把許玉珍給貶低下去。


    許玉芳拉著許玉珍的手要她坐在了身旁,便問李氏家裏的事。


    李氏起身回道“家中一切都好,仁哥兒他們幾個都在好好的當差,至於小的們也在用功讀書,姑娘們也是,個個都知書識禮,不敢辱了家風”


    許玉芳聽了便道“本以為今年皇恩浩蕩,我能夠回家團聚一番,想不到、、、唉,不說也罷。”


    許玉珍聽這話是真有些傷感之意,老太太忙勸道“這本沒什麽,娘娘是大福之人,如今既然身懷龍嗣,更是應該以龍嗣為重,家中的事娘娘不用操心。”


    許玉芳聽了卻不展顏,墨荷知道許玉芳是因為心中掛念家人,偏偏老太太並沒有一絲一毫往這方麵說的,便插嘴道“娘娘,到時間賜宴了。”


    許玉芳醒過神來道“你帶老太太她們過去吧。”


    老太太三人便起身,跟著墨荷去了偏殿。


    賜了宴後,老太太三人領旨去給太皇太後磕了頭後,也就告辭,黃姑姑親自送出了宮門。


    “娘娘的氣色看起來可好?”


    老太爺見不著許玉芳,隻能問老妻子。


    老太太因回道“看著還好,雖然憔悴些,可是跟我們說了半晌的話也沒什麽不適。”


    “這就好,但願娘娘這一胎能順順利利的。”


    老太太想到回來時太皇太後的諸多賞賜,便道“我看娘娘要生這孩子是不難的,太皇太後看重著呢”


    “太皇太後到底是年老了,就是能護著又能護到什麽時候,還是要靠娘娘自己才行。好在現在珍姐兒也進宮了,這丫頭是個機靈的,對娘娘來說總也算是個幫手。”


    這許玉珍還是個半大的孩子呢,能頂什麽用,不要惹禍就不錯了,老太爺也是奇怪,從這小丫頭小時候開始,就一直抬舉她。


    老太太心裏雖然腹誹,可是嘴上還是附和了聲“但願她能幫上忙。”


    王氏回了家後自己琢磨了半天,便讓人去看許明武在哪裏,小丫頭回來隻說了句“老爺從老太太出來後去了蘇姨娘那裏。”就往角落邊上靠,生怕要挨了王氏的耳刮子。


    沒想到王氏卻隻是冷哼了聲,讓人先去叫了許玉妍過來。


    胡桃在一旁默不作聲地剝瓜子,許玉妍愛吃瓜子,王氏這裏總是要時時備著現剝好的。


    許玉妍昨天因剛和王氏鬧了矛盾,心下本就有些不自在,聽見了王氏讓人來叫也就過去了。


    王氏見女兒過來,拉著她的手道“你看看你,還是這別扭的樣子,這母女兩個哪裏會有隔夜仇的。”


    許玉妍聽了這話有些沒好氣道若說我要真生你的氣,不知道要氣到什麽時候了、、、”


    王氏也就安撫地拍了怕她的手道“好,我都知道了,娘不管做什麽還都不是為了你們姐弟兩個。如今你弟弟還小,你五哥哥卻已經娶親了,又在宮裏當差,你爹他又偏心得很,半點也不為你們姐弟考慮,以後這全部的家產還不全都要給別人。你可別嫌娘我說得難聽,老太太就算是疼你和你弟弟,也不過是將自己的私房多貼補你們罷了,難道這家產的分割上老太太能做主嗎。你現在也大了,難道還不理解娘從前為什麽要爭這些。你想想,平日裏你五哥和你六姐待你們如何,娘到底不是他們親生的,別人家裏是隔了一層,在咱們家裏何止這些,你五哥如今連麵兒情都不想做了,你五嫂可曾像你大嫂二嫂伺候你大伯母那樣伺候我。”


    許玉妍想起自她記事起,許華承就與王氏不合,平日裏請安也都是淡淡的,對自己也並不親熱,別說與許玉珍不能相比,就是與許玉芬等人的關係,也要比與自己的親近些。


    從前她隻以為是因為年歲相差得大,自己又是養在老太太身邊的,許華承不敢親近也是正常,可是等她越來越懂事的時候,她就看出來了,許華承對王氏並沒有好感,連帶著也疏遠了自己和許華宏。


    “若非你從前對他們不好,爹爹也不會因此怪了你,鬧得到如今也不相信你了,要是你好好的,我們姐弟兩個現在還不是好好地養在你身邊。”


    王氏聽了便沉默才來,好一會兒才悠悠地道“你也是聽了那些起小人的話,誤會起我來。我當初要是存了什麽壞心,那你五哥如今還能這樣有出息,你六姐又能等到現在跟你爭東西。可你看看他們如今是怎麽對我的,我倒是無所謂,隻盼著他們念及骨肉之情,從今往後能照拂你們姐弟我就心滿意足了,可現在看看這個樣子我是不敢想了。”


    王氏說得冤枉至極,許玉妍看了一眼道“那當年蘇州的事是怎麽回事,你去了一年就給六姐找了婆家了,回來就落了不是。”


    許玉妍記得就是因為王氏去了一趟蘇州一切才有所變化的,先是王氏受冷落,老太太也開始厭棄,府裏關於王氏的流言也就越來越多。


    說起這個,王氏更加覺得冤枉“這彭家是十足的望族,當時你六姐姐得了彭夫人的青眼,跟我說想討了她去做孫兒媳婦,你說這麽好的親事哪裏不好了。”


    許玉妍便斜了她一眼,王氏這才道“當然現在咱們家六小姐是不稀罕了,可當時這真是門頂頂好的姻緣,本來我想你父親定是會同意的,誰想到、、、定是那小丫頭事先得了風聲,便在你父親麵前先挑撥了我的不是。之後人家彭家還不計較前嫌,你父親入罪之後本來隻要求了彭家就好的,娘我也應了,誰知道最後會鬧成那樣。”(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嫡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魚下的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魚下的蛋並收藏嫡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