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靈年紀比嶽英要大,且這些年嶽王妃與嶽王爺關係十分疏淡,在西北時嶽家嫡庶之別也不明顯,嶽靈早早地領略了人情冷暖。
而嶽英生母因為年輕美豔,十分得嶽王爺寵愛,嶽英女因母貴,從小是千嬌萬寵,十分天真爛漫,許玉珍明麵上對她二人並無分別,可嶽靈因心有芥蒂,再不肯親近許玉珍,過些日子後反倒嶽英十二分粘著許玉珍了,許玉珍頗感無奈。
見裴紅姨娘並不阻止,嶽王爺又十分樂見其成,許玉珍倒放開了手腳,反正都是小姑子,誰樂意親近她也隻能受著,嶽靈那邊隻能慢慢開解,免得嶽峰回來不快。
想到嶽峰,許玉珍心裏總有點忐忑不安,已經好幾個月了,除了剛到西北時嶽峰來了一封信給她,之後就再沒有了。許玉珍不知道前院有沒有收到消息,她也不好去問嶽王爺。西北的戰事許玉珍隻在與女眷們的閑聊中聽到了一兩句,也都是那些不盡不實的。
皇上想是對西北的事十分謹慎,雖然有些傳言,可是京中控製得很好,大概除了他自己,也就是一些重要人物知道具體情況。就是不知道前線的家信是不是早斷了。
許玉珍回過許府兩次,每次欲言又止的樣子倒是讓老太爺不忍心,可是他自己知道的也不多,隻勸慰孫女放寬心,有什麽大不了的消息許家會及時通知他的。
許玉珍知道自己瞎打聽也沒用,也隻能歇了心思。
進宮的時候時常去給皇貴妃請安,皇貴妃也十分心疼她。
本來嶽峰去之前許玉珍能幸運的懷上孩子,之後聽說沒有,許玉芳也有點失望。
“姐姐歎什麽氣呢?我還年輕,再說這孩子哪裏是那麽容易得的。”
許玉芳知道她這些日子心焦難耐,想到要是有了孩子,想必她就沒這麽不安了,道“世子有好長一陣子不在,你這些日子先將身子調理好些。等他回來一準能趕緊懷上。”
皇貴妃自己身子不錯,早年一直懷不上孩子,一是因為當時成王府裏三局鼎立,她和馮貴妃二人是進府製約當初的皇後,所以十分捧著馮貴妃,馮貴妃和皇後鬥得如火如荼,她是充當中間的平衡的,成王不願她也卷入這些爭鬥中,壞了王府平衡,因此雖然看重她。去她那裏也十分的少。她知道了成王的意思。也隻能順其自然地發揮自己的作用。
好在當今皇上是個功過分明的人,形勢大好後到她那裏也多了,她這才連生了兩個兒子,成王登基之後在宮裏也是站穩了腳跟。
所以說有兒子才是真的實惠的好處。
“現在說這個也太早了。還不知道什麽時候能回來呢?”
墨荷在旁邊暗想,也就六小姐敢對皇貴妃這樣撒嬌了,皇貴妃現在在宮裏積威日盛,就是馮貴妃現在都夾著尾巴做人,其他位份低的妃嬪更不用說了,見了皇貴妃哪個不是諾諾的。皇上現在不流連後宮,去年選秀選出來的那一批到現在也沒有個能出頭的,從前隻有一個雲嬪十分風光過,還差點害得皇貴妃一屍兩命。現在早已窩在宮裏的犄角旮旯裏,皇上早就不聞不問了。不過墨荷奇怪的是皇貴妃並沒有趁勢報仇,反而特意囑咐了她們不要讓人害了雲嬪性命。
其實許玉珍何嚐看不出來許玉芳現在在宮裏地位的轉變,光看現在她進來有多少人巴結就知道了。
“三皇子和四皇子我有些日子沒見了,聽說都去上書房讀書了。不知道讀得怎麽樣了?”
許玉芳笑道“他們搬去了外庭,我這個母妃要見他們也不是那麽容易了。聽說書讀得很好,皇上很是高興、、、”
三皇子、四皇子漸漸成人,許玉芳十分滿足,況且皇上這些年待她越發好了,宮裏紅粉菲菲,她這裏的聖眷也不見衰退,算是皇上十分有心了。
過了幾日,許家的人上門來報喜,皇貴妃之父許明武被皇上封了個二等公。
許玉珍乍聽之下愣得回不過神來,小菊、蕙兒等人高興不已。
來的是甄氏麵前的嬤嬤,許玉珍賞了她後趕緊喚人備車回去。
嶽王妃聽說後心內五味雜陳,嶽王爺倒是頗為高興,吩咐她快點回去道喜,嶽王爺本人也是要親去的。
許明武無端端地封侯拜爵,除了他自己在戶部頗有建樹外,嶽王爺還想到了一種可能。
其實皇貴妃位尊,就是為了皇貴妃的麵子賞她的生父一個爵位也沒什麽可說了,不過許明武撈了個二等公,這個爵位之高有點耐人尋味,皇上現在著意提高皇貴妃的家世是為了什麽。
嶽王爺細想了想樂得合不攏嘴,總之這是好事不是壞事,他現在前事未全抹去,總擔心皇上還有後著,不得已嶽峰隻得拚命地在皇上麵前表忠心。
許家如此得聖寵,對嶽家來說隻有好事沒有壞事。
許府各個喜氣洋洋,李氏許明文等人雖覺得有點尷尬,可倒也表現得大方。
最高興的莫屬老侯爺,次子許明武明顯比長子中用得多,可是長幼有序,這侯府世子的位子早早定下了給許明文,就是他自己有時候都覺替次子委屈,現在好了,次子一下子給封了二等功,這份榮耀可比他自己得的要高興(要是封他二等功,這最後還不是落到許明文身上)。
許玉珍見他笑得胡子一抖一抖的,都有些好笑。
就是許明武表現得十分鎮定,為什麽呢?許玉珍猜想大概是他早得到消息了。
她進宮的時候許玉芳也是心情不錯的樣子,看來這二等公也不算太意外。
見過了兩位大人物,許玉珍就去了老太天那裏。
許明武封了二等公,大房二房就該分家了,不知道許老太爺是怎麽打算的。
甄氏給她解了惑“就在咱們府裏周邊擴建公爵府,一家子搬過去,老太爺的意思是住得近以後情分才不會散。”
許玉珍也想到了,不過雖然這樣,這一家還是要變成兩家了。
“那邊建起來還有好長的日子呢,反正這二等公也下來了,不急在一時。”
甄氏也覺得如此,就是許明武封了二等公,大房的人難免有些心氣不平,文氏還好,大太太等人臉色都是澀澀的,再住在一起總是會不自在,不如分開好些。
文氏忙著招呼上門來攀親的一些親戚,累得匆忙回去喝了口茶。
南媽媽道“奶奶何必這麽累死累活的操勞,說起來,這是那府裏的事,咱們這不過白出力罷了。”
文氏瞪圓了雙眼道“媽媽快別說了!”
南媽媽嚇了一跳。
“怎麽連你也不明白我的心,我恨不得能多出點力呢。從今往後,咱們這姓許的一族,隻怕都要指著那邊呢。”
文氏還想著若是她早進門一些,能趕在皇貴妃出門之前,她一定能跟當年的皇貴妃多處出點感情,這樣兩房關係就更親密了,可惜、、、
南媽媽想不了這麽深遠。
文氏道“媽媽不信,看著吧,這二等公算什麽,那邊的造化還大著呢。”
南媽媽心內咂舌,這二等公還不算大,還有什麽更大的造化。
李氏躲在屋裏生氣,甄氏、文氏、任氏等一小輩奶奶隻能打頭陣,送走了一撥又一撥的人,幾人都累得不輕。
甄氏、任氏兩人雖未說,卻也十分感激文氏。
李氏今天不出麵,別人看著已經有些猜想,幸好文氏一整天都不見退縮,處處做主主持,別人才不至於許家大房二房因此離了心。
客人散後,文氏拖著疲累的身子還要去探望李氏。
李氏避不見人,她身邊的嬤嬤把文氏打發了,文氏也樂得不伺候,不深問便回房休息了。
丫頭備了熱水,文氏稍稍洗了臉就歪上了。
許華仁回來的時候她也不起身,實在是累狠了。
兩個姨娘爭著伺候,許華仁不耐煩地讓二人下去。
文氏道“這是怎麽了?”
許華仁仰躺到了床上。
“今個兒來的人太多,累了。”
文氏冷笑,怕是心裏不自在了。
想出言嘲諷,還是忍住了。
“要不找大夫來看看,不然明天後天都有客人,可離不得你。太太說不舒服,今天好多人都問起。”
許華仁坐起來“太太不舒服?”
隨即明白了,心裏也怨李氏心太窄了,什麽日子也不會看。
文氏提醒到他,也不再說什麽。
“二叔父封了公爵,宮裏的娘娘倒沒什麽說的。”
文氏笑道“娘娘還要說什麽,不是賞了東西下來嗎?何況娘娘一項要家人謹言慎行,她的意思未必不是皇上的意思。”
許華仁從小也是老太爺手把手教養起來的,在眾兄弟中也是處處走在前頭,娶妻之後卻覺得凡見識謀略均不如妻子,這時聽文氏這麽一說,哼道“婦道人家知道什麽。”
文氏也不與他爭辯,翻了個白眼自去看兒子了。
許華仁不由得有些沒趣,許明武封了公爵,愣愣地盯著帳頂許久、、、
而嶽英生母因為年輕美豔,十分得嶽王爺寵愛,嶽英女因母貴,從小是千嬌萬寵,十分天真爛漫,許玉珍明麵上對她二人並無分別,可嶽靈因心有芥蒂,再不肯親近許玉珍,過些日子後反倒嶽英十二分粘著許玉珍了,許玉珍頗感無奈。
見裴紅姨娘並不阻止,嶽王爺又十分樂見其成,許玉珍倒放開了手腳,反正都是小姑子,誰樂意親近她也隻能受著,嶽靈那邊隻能慢慢開解,免得嶽峰回來不快。
想到嶽峰,許玉珍心裏總有點忐忑不安,已經好幾個月了,除了剛到西北時嶽峰來了一封信給她,之後就再沒有了。許玉珍不知道前院有沒有收到消息,她也不好去問嶽王爺。西北的戰事許玉珍隻在與女眷們的閑聊中聽到了一兩句,也都是那些不盡不實的。
皇上想是對西北的事十分謹慎,雖然有些傳言,可是京中控製得很好,大概除了他自己,也就是一些重要人物知道具體情況。就是不知道前線的家信是不是早斷了。
許玉珍回過許府兩次,每次欲言又止的樣子倒是讓老太爺不忍心,可是他自己知道的也不多,隻勸慰孫女放寬心,有什麽大不了的消息許家會及時通知他的。
許玉珍知道自己瞎打聽也沒用,也隻能歇了心思。
進宮的時候時常去給皇貴妃請安,皇貴妃也十分心疼她。
本來嶽峰去之前許玉珍能幸運的懷上孩子,之後聽說沒有,許玉芳也有點失望。
“姐姐歎什麽氣呢?我還年輕,再說這孩子哪裏是那麽容易得的。”
許玉芳知道她這些日子心焦難耐,想到要是有了孩子,想必她就沒這麽不安了,道“世子有好長一陣子不在,你這些日子先將身子調理好些。等他回來一準能趕緊懷上。”
皇貴妃自己身子不錯,早年一直懷不上孩子,一是因為當時成王府裏三局鼎立,她和馮貴妃二人是進府製約當初的皇後,所以十分捧著馮貴妃,馮貴妃和皇後鬥得如火如荼,她是充當中間的平衡的,成王不願她也卷入這些爭鬥中,壞了王府平衡,因此雖然看重她。去她那裏也十分的少。她知道了成王的意思。也隻能順其自然地發揮自己的作用。
好在當今皇上是個功過分明的人,形勢大好後到她那裏也多了,她這才連生了兩個兒子,成王登基之後在宮裏也是站穩了腳跟。
所以說有兒子才是真的實惠的好處。
“現在說這個也太早了。還不知道什麽時候能回來呢?”
墨荷在旁邊暗想,也就六小姐敢對皇貴妃這樣撒嬌了,皇貴妃現在在宮裏積威日盛,就是馮貴妃現在都夾著尾巴做人,其他位份低的妃嬪更不用說了,見了皇貴妃哪個不是諾諾的。皇上現在不流連後宮,去年選秀選出來的那一批到現在也沒有個能出頭的,從前隻有一個雲嬪十分風光過,還差點害得皇貴妃一屍兩命。現在早已窩在宮裏的犄角旮旯裏,皇上早就不聞不問了。不過墨荷奇怪的是皇貴妃並沒有趁勢報仇,反而特意囑咐了她們不要讓人害了雲嬪性命。
其實許玉珍何嚐看不出來許玉芳現在在宮裏地位的轉變,光看現在她進來有多少人巴結就知道了。
“三皇子和四皇子我有些日子沒見了,聽說都去上書房讀書了。不知道讀得怎麽樣了?”
許玉芳笑道“他們搬去了外庭,我這個母妃要見他們也不是那麽容易了。聽說書讀得很好,皇上很是高興、、、”
三皇子、四皇子漸漸成人,許玉芳十分滿足,況且皇上這些年待她越發好了,宮裏紅粉菲菲,她這裏的聖眷也不見衰退,算是皇上十分有心了。
過了幾日,許家的人上門來報喜,皇貴妃之父許明武被皇上封了個二等公。
許玉珍乍聽之下愣得回不過神來,小菊、蕙兒等人高興不已。
來的是甄氏麵前的嬤嬤,許玉珍賞了她後趕緊喚人備車回去。
嶽王妃聽說後心內五味雜陳,嶽王爺倒是頗為高興,吩咐她快點回去道喜,嶽王爺本人也是要親去的。
許明武無端端地封侯拜爵,除了他自己在戶部頗有建樹外,嶽王爺還想到了一種可能。
其實皇貴妃位尊,就是為了皇貴妃的麵子賞她的生父一個爵位也沒什麽可說了,不過許明武撈了個二等公,這個爵位之高有點耐人尋味,皇上現在著意提高皇貴妃的家世是為了什麽。
嶽王爺細想了想樂得合不攏嘴,總之這是好事不是壞事,他現在前事未全抹去,總擔心皇上還有後著,不得已嶽峰隻得拚命地在皇上麵前表忠心。
許家如此得聖寵,對嶽家來說隻有好事沒有壞事。
許府各個喜氣洋洋,李氏許明文等人雖覺得有點尷尬,可倒也表現得大方。
最高興的莫屬老侯爺,次子許明武明顯比長子中用得多,可是長幼有序,這侯府世子的位子早早定下了給許明文,就是他自己有時候都覺替次子委屈,現在好了,次子一下子給封了二等功,這份榮耀可比他自己得的要高興(要是封他二等功,這最後還不是落到許明文身上)。
許玉珍見他笑得胡子一抖一抖的,都有些好笑。
就是許明武表現得十分鎮定,為什麽呢?許玉珍猜想大概是他早得到消息了。
她進宮的時候許玉芳也是心情不錯的樣子,看來這二等公也不算太意外。
見過了兩位大人物,許玉珍就去了老太天那裏。
許明武封了二等公,大房二房就該分家了,不知道許老太爺是怎麽打算的。
甄氏給她解了惑“就在咱們府裏周邊擴建公爵府,一家子搬過去,老太爺的意思是住得近以後情分才不會散。”
許玉珍也想到了,不過雖然這樣,這一家還是要變成兩家了。
“那邊建起來還有好長的日子呢,反正這二等公也下來了,不急在一時。”
甄氏也覺得如此,就是許明武封了二等公,大房的人難免有些心氣不平,文氏還好,大太太等人臉色都是澀澀的,再住在一起總是會不自在,不如分開好些。
文氏忙著招呼上門來攀親的一些親戚,累得匆忙回去喝了口茶。
南媽媽道“奶奶何必這麽累死累活的操勞,說起來,這是那府裏的事,咱們這不過白出力罷了。”
文氏瞪圓了雙眼道“媽媽快別說了!”
南媽媽嚇了一跳。
“怎麽連你也不明白我的心,我恨不得能多出點力呢。從今往後,咱們這姓許的一族,隻怕都要指著那邊呢。”
文氏還想著若是她早進門一些,能趕在皇貴妃出門之前,她一定能跟當年的皇貴妃多處出點感情,這樣兩房關係就更親密了,可惜、、、
南媽媽想不了這麽深遠。
文氏道“媽媽不信,看著吧,這二等公算什麽,那邊的造化還大著呢。”
南媽媽心內咂舌,這二等公還不算大,還有什麽更大的造化。
李氏躲在屋裏生氣,甄氏、文氏、任氏等一小輩奶奶隻能打頭陣,送走了一撥又一撥的人,幾人都累得不輕。
甄氏、任氏兩人雖未說,卻也十分感激文氏。
李氏今天不出麵,別人看著已經有些猜想,幸好文氏一整天都不見退縮,處處做主主持,別人才不至於許家大房二房因此離了心。
客人散後,文氏拖著疲累的身子還要去探望李氏。
李氏避不見人,她身邊的嬤嬤把文氏打發了,文氏也樂得不伺候,不深問便回房休息了。
丫頭備了熱水,文氏稍稍洗了臉就歪上了。
許華仁回來的時候她也不起身,實在是累狠了。
兩個姨娘爭著伺候,許華仁不耐煩地讓二人下去。
文氏道“這是怎麽了?”
許華仁仰躺到了床上。
“今個兒來的人太多,累了。”
文氏冷笑,怕是心裏不自在了。
想出言嘲諷,還是忍住了。
“要不找大夫來看看,不然明天後天都有客人,可離不得你。太太說不舒服,今天好多人都問起。”
許華仁坐起來“太太不舒服?”
隨即明白了,心裏也怨李氏心太窄了,什麽日子也不會看。
文氏提醒到他,也不再說什麽。
“二叔父封了公爵,宮裏的娘娘倒沒什麽說的。”
文氏笑道“娘娘還要說什麽,不是賞了東西下來嗎?何況娘娘一項要家人謹言慎行,她的意思未必不是皇上的意思。”
許華仁從小也是老太爺手把手教養起來的,在眾兄弟中也是處處走在前頭,娶妻之後卻覺得凡見識謀略均不如妻子,這時聽文氏這麽一說,哼道“婦道人家知道什麽。”
文氏也不與他爭辯,翻了個白眼自去看兒子了。
許華仁不由得有些沒趣,許明武封了公爵,愣愣地盯著帳頂許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