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成一見羅道士哭喊,心中難受,也哭了起來。
兩公差厲聲喝止。王玉成叩頭道:“這人是小人師父,小人今天來是給師父送行的。求二位老爺開恩,讓小人跟師父見一麵,說幾句話。”說完,王玉成便將袋子裏的食物和酒取出來,放在地上。
兩公差一見酒食,眼中放光。王玉成見了,急忙將燒雞和酒遞給公差:“二位老爺辛苦,這點東西就留二位老爺路上將就吃著。”說完,王玉成又是叩頭。
兩公差接過酒食,便喝道:“有什麽話快點說,一會兒就要趕路。”說完這話,兩公差眼光便來回掃視師徒二人,防著二人做勾當。
王玉成見了羅道士那慘狀,悲從中來,哭個不停。羅道士卻止住了哭聲,問道:“玉成,你現在那裏生活,道觀現在怎樣了?”王玉成便將自己的情況和紅蓮祖師墓被挖的消息告訴了羅道士。
聽此消息,羅道士心裏一驚,聯想此前種種端倪,隱約意識到了事情真相,心中寒意頓生。這一刻,種種過往景像在羅道士腦海中飛速閃現。
羅道士當年入白雲觀時,年紀和王玉成相仿。那時候白雲觀中還有十幾個道士,但後來三溪村附近發現了鐵礦,周圍人口漸多,觀中大部分道士都離開了。
羅道士原本也打算離開道觀回到俗世中娶妻生子,誰知當時年邁的觀主坐化前卻將他留了下來,並悄悄交給他一本經書,告訴他這是白雲觀傳世寶經,乃是當年白雲觀創觀祖師留下的。依經書中所傳之法修煉,若修煉有所成,則可長生不老,甚至騰雲駕霧、移山倒海。
羅道士當下便心動了,留了下來。沒過多久,老觀主便死了,羅道士成了白雲觀唯一的道士,自動成了觀主。可令羅道士不曾想到的是,這經書中所傳法訣修煉起來異常艱難,一晃近十年過去了,可羅道士還是一無所成。
這羅道士倒也是個心誌堅毅之人,多年來每日堅持修煉,從不綴下一日。但隨著歲月漸老,羅道士心中亦有所擔憂。那一日風雪中無意救下了王玉成,見此子相貌端正,且心誌堅毅,更兼心思伶俐,便動了心思,將王玉成留了下來,打算萬一將來自己修煉不成,一旦歸去,也好給白雲觀留下一個傳人。
方才聽了王玉成所說之事,羅道士立即意識到有人可能知道了什麽,若果真如此,自己不可能沉冤昭雪了,甚至性命不保。瞬間他心中作了決斷。
羅道士跪了下來,放聲大哭:“祖師爺啊,弟子不孝啊。”
王玉成也跪了下來,跟著哭。
羅道士雙手戴著枷,不便行動,便將頭伏在王玉成肩上。王玉成雙手抱住羅道士的頭,繼續痛哭。
王玉成正哭著,耳邊卻傳來羅道士低語:“取我發簪,快!”
王玉成心中一楞。雖不明所以,但他左手還是悄悄去拔那發簪。第一下卻沒拔出來,一用力,發簪沒掉,手裏卻多了一件物什。
王玉成心裏一驚,麵上卻不動聲色,繼續哭著。耳邊羅道士急促低語:“床邊第三塊磚。”頓了一下,又道:“若有所成,為我複仇。”
兩公差看得不耐煩了:“快點,上路了。”
羅道士站了起來,看著王玉成。王玉成跟著站了起來,一邊哭,一邊將裝炊餅的袋子係在羅道士身上。一公差煩了,過來一把將王玉成拉開,對羅道士喝道:“快走,別耽誤路程。”
羅道士無奈,隻得轉身上路。走了幾步,又回頭對王玉成大聲喊道:“記住了,好好活下去。”一公差推搡了他一下:“閉嘴,快走。”
王玉成站在那裏,停止了哭泣,眼睛盯著羅道士,直到前麵三人拐了個彎,看不見了。
傍晚時分,王玉成拖著乏透了的雙腿,回到了三溪鎮。進了祁秀才家,直接鑽進柴房,撲在鋪草上,很快睡著了。
就在羅道士被押解上路的時候,縣衙後麵的書房裏,連知縣陰沉著臉,來回踱著步。管家連端成站在一旁,眼睛跟著連知縣轉來轉去。
“端成,你確信所有的地方都搜過了?”連知縣停止了踱步。
“老爺,所有可能的地方都搜過了,小人親自跟著看的。”連管家小心地回答。
連知縣沉吟了一會,走到書桌旁,坐下來,提筆寫了一封信。寫完信,連知縣親手將信封好,衝連管家招了招手。連管家小跑過來,雙手接過信。
連知縣緊盯著管家,交待道:“你親自走一趟,到大梁城,找到連記銀莊,將信親手交給掌櫃連端仁。記住,一定要親手交給他。”管家連忙點頭:“小人記住了,一定將信親手交給連端仁掌櫃。”“你現在就走,盡快趕到大梁城。”說完,連知縣便揮了揮手。管家躬身施了一禮,轉身出去了。
三天後,三溪鎮上來了兩個戲班子,整個鎮子立刻轟動起來。原來是鎮子裏兩家富戶碰巧同時辦事,各自請了一個戲班子。鎮上很少有兩個戲班子同時唱戲,差不多全鎮的人都在談論這事,期待著晚上的熱鬧。
到了晚上,兩個戲班子分別在鎮東頭和西頭各搭了一個戲台,同時開唱。這兩個戲班子較上了勁,戲子們在台上耍地格外賣力,台下的人不斷地叫好。
戲唱得正熱鬧時,一條黑影出現在白雲觀院牆外。黑影繞著院牆轉了一會,在一個地方停了下來,此處院牆破損比較厲害。隻見黑影將一根木棍斜靠在牆上,木棍上係有一根繩子,繩子另一頭拴在黑影的腰間。黑影一隻腳踩在木棍上,另一隻腳一蹬,身體用力向上一竄,雙手便搭在牆頭上,一翻身上了牆頭,轉身順手將木棍拎了上來。再一躍,進了院裏。
黑影到了院裏,四下瞅了瞅,見沒什麽動靜,直接奔向羅道士住過的偏殿。來到偏殿門前,黑影停了下來,轉身向四周張望一會,便推開門,走了進去。
偏殿裏亮起了燭光。過了一會,燭光熄了,黑影竄了出來,手裏拎個布袋,直接沿原路翻過院牆,消失在黑夜裏。
鎮東頭戲台前,人頭攢動,叫好聲不斷。祁秀才擠在人群中,一邊看戲,一邊和周圍幾個熟人評著戲。直到深夜,戲散了,祁秀才還意猶未盡。一邊隨著人群往回走,祁秀才一邊回味著戲文。正回味著,身後有人打招呼:“祁先生,您來看戲啊。”祁秀才回頭一看,卻是王玉成。
祁秀才看了一眼王玉成,淡淡道:“你也來看戲了。”
“是啊,戲可真好看,那跟頭翻得可真高。”王玉成興高采烈地說。
祁秀才聽了,心中暗道:“粗鄙小人。”笑了笑,又搖了搖頭,便不作聲了。
二人回到祁秀才家,盥洗完畢,祁秀才便睡去了。
王玉成回到柴房,關上門,又銷上。手持蠟燭,王玉成坐到鋪草上,然後將蠟燭放到一邊。
王玉成豎起耳朵,聽了聽,四周靜悄悄地。
坐在那裏,靜靜待了一會,王玉成從懷裏摸出一個袋子。打開袋子,從裏倒出幾樣東西:
一本書、兩錠紋銀、一小袋子碎銀和兩枚長條形玉片。另外還有一個巴掌大小袋子,不過王玉成卻怎麽也打不開。
王玉成左手拿起書,右手翻開一頁,仔細看起來。忽然,王玉成迅速地將書合上,三二下將幾樣東西裝進袋子,又揣回懷裏,然後飛快地將蠟燭吹滅,翻身躺下。
黑夜裏,王玉成睜著眼睛,心撲通撲通跳著。今天晚上,趁鎮裏的人看戲,王玉成潛入偏殿,用從羅道士發簪上取下的那物什打開了牆上暗格。裏麵除了剛才那幾樣東西,還有十幾錠紋銀,王玉成將暗格裏東西全裝進了袋子,然後又將暗格關上。出了白雲觀,王玉成覺得那銀子太重,便找了個地方將大部分銀子埋了,隻留了兩錠銀子和一小袋碎銀隨身帶著。回到鎮裏,他悄悄地走到看戲的人群中,直到戲散。
剛才翻開那本書,王玉成頓時被書裏說的事給嚇著了。這時他才意識到自己的師父羅道長被人陷害的原因可能就是這本書。
躺在鋪草上,王玉成越想越害怕――萬一那些陷害師父的人找到自己可怎麽辦。摸著懷裏的銀子,思前想後,王玉成下定了決心:有錢了,到那都有飯吃,幹脆跑路,跑得遠遠的,讓那些人找不到自己。打定了主意,王玉成心裏鬆了下來,很快睡著了。
第二天早上,王玉成見了祁秀才,施了一禮,說道:“祁先生,前幾日我去見師父,師父囑咐我去大梁城,投奔那裏的道觀,將來好得個職位,方能養活自己。小人想著趁著天還不十分冷,這幾日就走。”
祁秀才聽了,心裏一動,想了想,開口道:“這真是巧了,我這幾日正想著動身去府城大梁參加今年鄉試。我正缺個書童,不如你同我一去大梁城,如何?”
兩公差厲聲喝止。王玉成叩頭道:“這人是小人師父,小人今天來是給師父送行的。求二位老爺開恩,讓小人跟師父見一麵,說幾句話。”說完,王玉成便將袋子裏的食物和酒取出來,放在地上。
兩公差一見酒食,眼中放光。王玉成見了,急忙將燒雞和酒遞給公差:“二位老爺辛苦,這點東西就留二位老爺路上將就吃著。”說完,王玉成又是叩頭。
兩公差接過酒食,便喝道:“有什麽話快點說,一會兒就要趕路。”說完這話,兩公差眼光便來回掃視師徒二人,防著二人做勾當。
王玉成見了羅道士那慘狀,悲從中來,哭個不停。羅道士卻止住了哭聲,問道:“玉成,你現在那裏生活,道觀現在怎樣了?”王玉成便將自己的情況和紅蓮祖師墓被挖的消息告訴了羅道士。
聽此消息,羅道士心裏一驚,聯想此前種種端倪,隱約意識到了事情真相,心中寒意頓生。這一刻,種種過往景像在羅道士腦海中飛速閃現。
羅道士當年入白雲觀時,年紀和王玉成相仿。那時候白雲觀中還有十幾個道士,但後來三溪村附近發現了鐵礦,周圍人口漸多,觀中大部分道士都離開了。
羅道士原本也打算離開道觀回到俗世中娶妻生子,誰知當時年邁的觀主坐化前卻將他留了下來,並悄悄交給他一本經書,告訴他這是白雲觀傳世寶經,乃是當年白雲觀創觀祖師留下的。依經書中所傳之法修煉,若修煉有所成,則可長生不老,甚至騰雲駕霧、移山倒海。
羅道士當下便心動了,留了下來。沒過多久,老觀主便死了,羅道士成了白雲觀唯一的道士,自動成了觀主。可令羅道士不曾想到的是,這經書中所傳法訣修煉起來異常艱難,一晃近十年過去了,可羅道士還是一無所成。
這羅道士倒也是個心誌堅毅之人,多年來每日堅持修煉,從不綴下一日。但隨著歲月漸老,羅道士心中亦有所擔憂。那一日風雪中無意救下了王玉成,見此子相貌端正,且心誌堅毅,更兼心思伶俐,便動了心思,將王玉成留了下來,打算萬一將來自己修煉不成,一旦歸去,也好給白雲觀留下一個傳人。
方才聽了王玉成所說之事,羅道士立即意識到有人可能知道了什麽,若果真如此,自己不可能沉冤昭雪了,甚至性命不保。瞬間他心中作了決斷。
羅道士跪了下來,放聲大哭:“祖師爺啊,弟子不孝啊。”
王玉成也跪了下來,跟著哭。
羅道士雙手戴著枷,不便行動,便將頭伏在王玉成肩上。王玉成雙手抱住羅道士的頭,繼續痛哭。
王玉成正哭著,耳邊卻傳來羅道士低語:“取我發簪,快!”
王玉成心中一楞。雖不明所以,但他左手還是悄悄去拔那發簪。第一下卻沒拔出來,一用力,發簪沒掉,手裏卻多了一件物什。
王玉成心裏一驚,麵上卻不動聲色,繼續哭著。耳邊羅道士急促低語:“床邊第三塊磚。”頓了一下,又道:“若有所成,為我複仇。”
兩公差看得不耐煩了:“快點,上路了。”
羅道士站了起來,看著王玉成。王玉成跟著站了起來,一邊哭,一邊將裝炊餅的袋子係在羅道士身上。一公差煩了,過來一把將王玉成拉開,對羅道士喝道:“快走,別耽誤路程。”
羅道士無奈,隻得轉身上路。走了幾步,又回頭對王玉成大聲喊道:“記住了,好好活下去。”一公差推搡了他一下:“閉嘴,快走。”
王玉成站在那裏,停止了哭泣,眼睛盯著羅道士,直到前麵三人拐了個彎,看不見了。
傍晚時分,王玉成拖著乏透了的雙腿,回到了三溪鎮。進了祁秀才家,直接鑽進柴房,撲在鋪草上,很快睡著了。
就在羅道士被押解上路的時候,縣衙後麵的書房裏,連知縣陰沉著臉,來回踱著步。管家連端成站在一旁,眼睛跟著連知縣轉來轉去。
“端成,你確信所有的地方都搜過了?”連知縣停止了踱步。
“老爺,所有可能的地方都搜過了,小人親自跟著看的。”連管家小心地回答。
連知縣沉吟了一會,走到書桌旁,坐下來,提筆寫了一封信。寫完信,連知縣親手將信封好,衝連管家招了招手。連管家小跑過來,雙手接過信。
連知縣緊盯著管家,交待道:“你親自走一趟,到大梁城,找到連記銀莊,將信親手交給掌櫃連端仁。記住,一定要親手交給他。”管家連忙點頭:“小人記住了,一定將信親手交給連端仁掌櫃。”“你現在就走,盡快趕到大梁城。”說完,連知縣便揮了揮手。管家躬身施了一禮,轉身出去了。
三天後,三溪鎮上來了兩個戲班子,整個鎮子立刻轟動起來。原來是鎮子裏兩家富戶碰巧同時辦事,各自請了一個戲班子。鎮上很少有兩個戲班子同時唱戲,差不多全鎮的人都在談論這事,期待著晚上的熱鬧。
到了晚上,兩個戲班子分別在鎮東頭和西頭各搭了一個戲台,同時開唱。這兩個戲班子較上了勁,戲子們在台上耍地格外賣力,台下的人不斷地叫好。
戲唱得正熱鬧時,一條黑影出現在白雲觀院牆外。黑影繞著院牆轉了一會,在一個地方停了下來,此處院牆破損比較厲害。隻見黑影將一根木棍斜靠在牆上,木棍上係有一根繩子,繩子另一頭拴在黑影的腰間。黑影一隻腳踩在木棍上,另一隻腳一蹬,身體用力向上一竄,雙手便搭在牆頭上,一翻身上了牆頭,轉身順手將木棍拎了上來。再一躍,進了院裏。
黑影到了院裏,四下瞅了瞅,見沒什麽動靜,直接奔向羅道士住過的偏殿。來到偏殿門前,黑影停了下來,轉身向四周張望一會,便推開門,走了進去。
偏殿裏亮起了燭光。過了一會,燭光熄了,黑影竄了出來,手裏拎個布袋,直接沿原路翻過院牆,消失在黑夜裏。
鎮東頭戲台前,人頭攢動,叫好聲不斷。祁秀才擠在人群中,一邊看戲,一邊和周圍幾個熟人評著戲。直到深夜,戲散了,祁秀才還意猶未盡。一邊隨著人群往回走,祁秀才一邊回味著戲文。正回味著,身後有人打招呼:“祁先生,您來看戲啊。”祁秀才回頭一看,卻是王玉成。
祁秀才看了一眼王玉成,淡淡道:“你也來看戲了。”
“是啊,戲可真好看,那跟頭翻得可真高。”王玉成興高采烈地說。
祁秀才聽了,心中暗道:“粗鄙小人。”笑了笑,又搖了搖頭,便不作聲了。
二人回到祁秀才家,盥洗完畢,祁秀才便睡去了。
王玉成回到柴房,關上門,又銷上。手持蠟燭,王玉成坐到鋪草上,然後將蠟燭放到一邊。
王玉成豎起耳朵,聽了聽,四周靜悄悄地。
坐在那裏,靜靜待了一會,王玉成從懷裏摸出一個袋子。打開袋子,從裏倒出幾樣東西:
一本書、兩錠紋銀、一小袋子碎銀和兩枚長條形玉片。另外還有一個巴掌大小袋子,不過王玉成卻怎麽也打不開。
王玉成左手拿起書,右手翻開一頁,仔細看起來。忽然,王玉成迅速地將書合上,三二下將幾樣東西裝進袋子,又揣回懷裏,然後飛快地將蠟燭吹滅,翻身躺下。
黑夜裏,王玉成睜著眼睛,心撲通撲通跳著。今天晚上,趁鎮裏的人看戲,王玉成潛入偏殿,用從羅道士發簪上取下的那物什打開了牆上暗格。裏麵除了剛才那幾樣東西,還有十幾錠紋銀,王玉成將暗格裏東西全裝進了袋子,然後又將暗格關上。出了白雲觀,王玉成覺得那銀子太重,便找了個地方將大部分銀子埋了,隻留了兩錠銀子和一小袋碎銀隨身帶著。回到鎮裏,他悄悄地走到看戲的人群中,直到戲散。
剛才翻開那本書,王玉成頓時被書裏說的事給嚇著了。這時他才意識到自己的師父羅道長被人陷害的原因可能就是這本書。
躺在鋪草上,王玉成越想越害怕――萬一那些陷害師父的人找到自己可怎麽辦。摸著懷裏的銀子,思前想後,王玉成下定了決心:有錢了,到那都有飯吃,幹脆跑路,跑得遠遠的,讓那些人找不到自己。打定了主意,王玉成心裏鬆了下來,很快睡著了。
第二天早上,王玉成見了祁秀才,施了一禮,說道:“祁先生,前幾日我去見師父,師父囑咐我去大梁城,投奔那裏的道觀,將來好得個職位,方能養活自己。小人想著趁著天還不十分冷,這幾日就走。”
祁秀才聽了,心裏一動,想了想,開口道:“這真是巧了,我這幾日正想著動身去府城大梁參加今年鄉試。我正缺個書童,不如你同我一去大梁城,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