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出至前世四書裏麵的大學。


    這是一篇教導人們修身的散文,而修身的根本,則在於德治。


    於是便有: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這一些專家學者雖然說得有道理,應試教育本沒有錯,他應該要有一個考試。但是,做為學校,他的教育不僅僅隻為考試。在學校考察每一位學子對於基礎知識的掌握之後,他應該教育更多學子做人的道理,以及修身養性。


    其中修身養性的根本,便在於德。


    大學之道,便是一篇無比深刻強調修德的文章。【ㄨ】


    黃一凡並沒有將大學完整的默寫出來,他隻是選了大學開頭前兩段。


    這也是大學最為經典,也是前世最為流行的經典,也就是所謂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這也是儒家最為經典的理論,內聖外王。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屬於內聖篇,強調修身。


    齊家,治國,平天下,屬於外王篇,是君子行為規範及治政之事。


    君子所能達到的最高境界,便是內聖外王。


    所以,黃一凡引用大學,便是想告訴全華國所有的學子,學習很重要,但修身養德同樣重要。同時在文章末尾黃一凡還強調,華國以法製國,也需以德治國,再一次強調德行的重要性。


    一個多小時,黃一凡將這一篇大學之道寫完。


    然後,黃一凡將稿子交給孫在安。


    孫在安接過稿子,僅僅隻是看了開頭第一句話,突然之間,一下子愣在當場。


    如果說此前對於黃一凡所寫的吾生也有涯令其一度震驚,那麽,這一篇大學之道,便徹底令他失去了評價的衝動。


    不是不想評,而是不敢評,害怕評,甚至是不知道怎麽評。


    “孫主編,我這篇稿子寫得怎麽樣?”


    雖然引用的是經典,但開頭有大段內容卻是文言文。黃一凡不知道這樣的文章是否能夠引起他人的注意力。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有這麽高的學識可以翻譯出大學之道。也不是所有人能夠在看完大學之道之後,能夠得到什麽啟發。有一些拿不定主意,黃一凡問道。


    “凡塵先生,我已經不敢做任何評價,我會第一時間將這一篇文章發出去。”


    “嗯,好。”


    黃一凡點頭答應,孫在安卻是迫不急待的將這一篇大學之道給打印出來。


    忍著心裏無比的激動,孫在安已經可以看到。這一篇大學之道,必將掀起濤天的浪潮。


    ……


    黃師中學。


    “邱老師,你在青少年報寫的文章,可謂是幫我們這一些教師徹底長臉呀。”


    華國著名中學黃師中學高三年級組辦公室,高三年級組組長讚歎的對邱恩澤說道。


    “哪裏,組長過獎了。其實那位叫秋水的作者,寫得也很經典。特別是他的那一句吾生也有涯,寫得相當的有哲學韻味。如果不是為了教育,我恐怕會極力支持對方。”


    “嗬嗬,邱老師,那個叫秋水固然文章寫得好,但文章寫得好又不能當飯吃,眼光不行,哪怕文章寫得再好也沒用。他隻看到應試教育的壞處,但卻沒正確認識應試教育模式。”


    “是呀,是呀,還是邱老師厲害,文章寫得好,而且眼光也高。”


    “我看,經邱老師出手,青少年報的應試教育話題可以結束了。”


    “嗯,我也覺得。”


    邱恩澤是黃師中學的招牌,更是全國知名的金牌教師,辦公室一眾教師紛紛給邱恩澤戴高帽。


    “對了,學校不是一直訂了青少年報嗎,看看最新一期的青少年報怎麽說?”


    有教師直接從學校當天訂好的報紙之例,抽出青少年報。然後翻開第一版,心裏正期待青少年報給這一次應試教育棺蓋定論之時,首頁頭版頭條的一篇大學之道,映入眼前,“邱老師,那個叫秋水的家夥又寫文章了。”


    “不會吧,那家夥還不服?”


    “看看他怎麽說?”


    “李老師,你念一下,讓大家聽聽,我們還真想看一看這家夥還能怎麽回複。”


    “這個主意好。”


    “好吧,我來念。”


    這位叫李老師的聽到大家提議,將報紙展開,念了起來。


    “文章名字叫做大學之道。”


    還沒有念正文,辦公室內一眾老師便已不斷評價起來。


    “大學之道,名字取得這麽拉風。”


    “難道他一直說的是大學的教育方式,認為我們隻是小學?”


    “就怕名字取得太大,文不對題,到時候不知道怎麽收場。”


    “李老師,繼續念。”


    “應試教育本沒有錯,他應該要有一個考試。但是,做為學校,他的教育不僅僅隻為考試。在學校考察每一位學子對於基礎知識的掌握之後,他應該教育更多學子做人的道理,以及修身養性……”


    念了一個開頭,辦公室眾位教師又開始評價道。


    “教學子做人的道理,這不是廢話嘛,我們天天都在教。”


    “就是那個修身養性,說得太玄忽,這有什麽用,難道我們上課還教學生修身養性的功夫?”


    “開始我還覺得這家夥寫得文章還可以,沒想到,越寫越差了。”


    “是呀,這寫得什麽呀,糊裏糊塗的,不明白是什麽意思。”


    “我倒是覺得所寫內容有道理是有道理,但是太空了。”


    隻是,一邊邱恩澤卻是一直細聽,沒有插話,念完第一段之後,又點了點頭,說道,“繼續念下去。”


    這位姓李的老師繼續念道,“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這一段話僅僅隻是剛剛念出,辦公室內突然安靜了下來。


    眾多教師不知道為什麽,可能他們都還沒將這一段話給翻譯出。


    但是,聽著聽著,哪怕隻是心裏跟著所念估計出來的意思,亦是有一些震撼他們的耳朵。


    這種感覺,好像是讀聖人“曾子”的文章一樣。


    可是,他們卻是知道,這一段話絕對不是出至曾子之口。


    反應更為激烈的,還是黃師中學金牌教師邱恩澤。


    隻見他赫然一下子站了起來,大聲的說道“李老師,給我。”


    隨後,一把搶過李老師的報紙,盯著青少年報頭版頭條的文章,“大學之道。”


    “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


    當看到這裏,邱恩澤已經完全呆住,嘴角裏一直念叨,“大學之道,大學之道。”


    “原來,這位叫秋水的先生所說的才是真正的教育之道,大學之道,真正的大家之學。”


    “而他一直引以自豪的教育經典,隻不過是小學,初學,甚至是幼學而已。”


    =====


    ps: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歡最近寫的情節,書評區有讀者說不太喜歡。可能是最近寫的情節裏麵大都是對於這一些經典的介紹以及解釋,大家看得頭痛。不過,我還是希望大家能夠看一看,品味一下。這一些經典真的是寫得太好太好了,對於個人修養的提高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不過,既然大家不是特別喜歡這樣的劇情,小白也不會準備繼續下去。畢竟,小說還是要大家看得爽,如果不爽,大家不如直接去看大學,中庸,論語,孟子,這比小白寫得更好。好吧,不囉嗦,就衝小白這麽耿直的個性,兄弟們來個賞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我為書狂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下第一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下第一白並收藏重生之我為書狂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