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吟雪,其實是前世乾隆先生,不對,乾隆皇帝寫的詩。


    據說,乾隆非常喜歡寫詩,一生共寫了有4萬多首詩。


    這真是吃飯也寫詩,走路也寫詩,上朝的時候寫詩,下了朝也寫詩。


    4萬多首詩加起來比之全唐詩集都還要多。


    有一天,乾隆老大邀了一幫臣子們去西湖耍。此時西湖正是寒冬時節,大雪飄飄落下。看到大雪飛過的場景,乾隆老大又是詩性大發。於是,看著飄飄的飛雪,搖頭晃腦作了一首詩:開頭第一句,正是一片兩片三四片。


    第一句詩創作的還算可以,應情也應景,雪花飛下的情形不正是一片兩片三四片嗎?


    各臣子一聽這詩,頓時馬屁齊刷刷的拍來。都說老大寫詩的水平又高上一層樓,簡直是李天仙再世什麽的,一下子就抓住了雪景的最大特色,並且又靈動了表現了出來。最為難得的是,“起”過後亦為後麵的“承轉合”留下了很大的空間。


    乾隆老大雖說是皇帝,但皇帝也好風雅,被這一些臣子們輪翻拍了一頓馬屁,心兒早就飄到了天上。於是,乘著靈感又是接著作詩。然後,也就寫了五片六片七八片。


    第二句詩作出來時,一眾臣子那可是淚流滿麵。第一句還好,可第二句當真是天雷滾滾呀。這是在寫詩呢,還是小孩子在數數呢?若是數數,小孩子也會數呀。不過,老大就是老大呀,皇帝寫的詩豈有說不好的?哪怕就是寫得不好,也要說出他的好來。


    於是,一堆臣子又是輪翻拍馬,直說第二句更是妙。寫出了大雪紛紛而下鋪天蓋地的雄偉氣勢,純以數字為詩,皇上可真是古往今來絕無僅有第一人呀。


    如此馬屁,乾隆哪裏受得了,還真個以為自己是古往今來第一人,不說是最會作詩的,但至少是最會作詩的皇帝,接著又是吟起詩來:“九片十片十一片。”


    如此吊炸天的詩,終於讓一眾臣子麵麵相覷,連馬屁都不知道怎麽拍才好。


    九片十片十一片,尼瑪,這還讓我們怎麽接呀?


    當到,到了此時,乾隆老大似乎也意識到了自己的問題。這首詩一至十都用完了,甚至連十一都出來了。那麽,最後一句的第四句,難道要用百百千千萬萬片?如果是這樣,那也太不像話了吧,這還是詩嗎,比之打油詩還不如呀。


    而就在大家都不怎麽怎麽辦的時候,才子紀曉嵐卻是站了上來,向乾隆說道:“皇上的詩寫得太好了,就讓微臣狗尾續貂如何?


    眼見有人給自己下台階,乾隆當然應允。於是,紀曉嵐便接上了一句“飛入蘆花都不見”。


    才子就是才子,雖然這詩整體也不見得有多高明。但是,能在一二三數到十的份上,再接上了一句稍微有些意境的詩句,倒是多少顯得別有情趣。至此,這一首吟雪的詩也就傳下來了。不過,老大仍是老大,哪怕是最後一句點睛之筆寫的詩出至紀曉嵐,但最後的版權也屬於乾隆。


    當然,這自然是一個故事。


    真正這一首詩叫做詠雪,作者是揚州八大怪的鄭板橋。


    不過,雖然是故事,但卻從另一方麵可以看到,這首詩雖然不怎麽樣,但最後一句的點睛之筆,卻是著實非凡。特別是當“黃一凡”最後寫出“飛入蘆花都不見”時,此前一直譏諷黃一凡的培進,整個臉綠得就像豬肝一樣。


    一片兩片三四片


    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十一片


    飛入蘆花都不見


    此時,就連之前忍不住笑的幾位講師,當黃一凡寫出第四句時,亦是目瞪口呆。


    看著這一首詩,這幾位講師默默的念了一下。雖然他們自問,這樣的詩不是那種況世絕對,但最後一句的神來之筆卻讓落雪的意境撲麵而來。當然,最最讓他們感到震撼的,還是此前一波三折的輕視,小視,甚至是忍不住的大笑。但誰又能想到,黃一凡的最後一句,一句神來之筆,卻是將此前所有的嘲笑全部奉還。


    拍拍拍……


    打臉,這簡直是赤果果的打臉呀。


    “培老師,這首詩怎麽樣?”


    “呃……這個,這個……”


    培進一下子都不知道說什麽好。


    這臉雖然沒有打過來,但卻感覺臉上熱辣辣的疼。


    哪怕這一首詩他認為並不算特別經典,但是,此時能說什麽呢?


    “還行。”


    最後,隻好點頭,承認黃一凡的厲害。


    “那既然如此,培老師,一首詩光看個開頭都不知道是好還是不好,更不用說,一部幾十萬甚至是一百多萬字的小說,你覺得,光是看個前幾章就可以看出他的好壞?如果培老師以後也是這樣授課,我還真為水木的講師質量感到擔心。”


    說完,再也不看培進一眼,就此離開了辦公室。


    ……


    《飛劍破甲》。


    回到講師公寓,黃一凡看起了宮白羽的飛劍破甲。


    這些天,網上包括一眾媒體的評論黃一凡都看了,不過,黃一凡並不想回應。當然,他也不會跑去大罵那些媒體。林子大了,什麽鳥都有。當你盛極一時的時候,他們會來捧你上天,當你有一絲汙點的時候,他們也會將你踩下泥潭。要是你與他們對噴,他們可以將你煩死。


    對於這一些,黃一凡看得比較淡,正如剛才的培進,黃一凡也隻是稍稍諷刺了他一下,就不再多說。


    因為他知道,射雕絕對是一部經典的作品。


    哪怕暫時蒙塵,但終有塵盡光生的一天。


    與其與他們爭論,倒不如慢慢更新射雕。


    他相信當一部經典真正的問鼎天下之時,那些攻擊者的嘴臉比誰都難看。


    不過,雖然相信射雕的經典,但黃一凡仍是看了宮白羽的飛劍破甲。


    一翻細看,半個小時之後,黃一凡放下了報紙。


    “確實不錯。”


    黃一凡點點頭。


    宮白羽還真是武俠界的好手,在此前宮白羽的武俠理論當中,黃一凡有看到宮白羽提到武俠玄幻化的提議。宮白羽認為武俠格局發展到現在已然太低了,武俠要發展,光是按著原來的路子發展已經不行了,可以往玄幻方向發展。而這本飛劍破甲便是武俠玄幻化的最好證明。而且,為了寫好這一本書,宮白羽還學習了網上玄幻小說的寫作手法。


    最終,在引入玄幻精髓之餘,飛劍破甲一出,當真是創意十足。


    “可惜了。”


    隻是,雖然黃一凡稍稍認可,但最終還是否定了這一本書。


    並不是說這本書不好,而是這一本書已然往網絡玄幻小說方向走了。


    事實上,網絡玄幻小說都已經在走下坡路了,除非宮白羽寫出像誅仙這樣的非套路作品。但很遺憾,宮白羽引入的玄幻原素卻是玄幻小說最為成功的九線套路寫法,也是最惡心的寫法。這個寫法曾經被黃一凡將玄幻推向了最高峰,但這種寫法也將玄幻小說推向了地獄。


    什麽叫做九線寫法?


    這是網絡小說最為知名的一種寫作技術,也被稱之為網文終極秘法。


    九線之所以稱之為九線,那就是將九線分為:1主角,2配角,3技能,4夥伴,5裝備,6冒險,7身世,8勢力,9後宮。


    所有的網絡小說,特別是玄幻小說,一直遵從的寫法就是九線寫法。


    如果你能把握九線寫法,那麽,你就能寫好一部好的網絡小說。


    不知道有多少大神,靠著九線寫法打開了自己的一條道路。


    可是,雖然九線寫法堪稱經典,但這種九線寫法卻有著致命的缺陷。


    這種缺陷,那便是升級。


    一但人物升級,那麽,九線寫法當中涉及的9個事物也必然跟著升級。


    一但你無法升級,那麽,你的作品將失去味道。


    可是,你一但升級,那麽,此前費盡心思的所有都將化為汙有。


    到頭來,這種九線寫法也就變成了升級打怪玩遊戲一樣。


    不過,這種缺陷,別說是宮白羽可能沒意識到,哪怕就是無數玄幻作者也都沒有意識到。


    黃一凡相信,按宮白羽現在這樣的寫法,30萬字之後,這部小說必然崩盤。


    但30萬字對於射雕來說,經典才剛剛開始。


    隻是,黃一凡雖然淡定坦然,但卻有一件令他也意想不到的事兒發生了。


    “黃一凡,不好意思,出於別的原因,大明報將暫停射雕的更新。”


    這是大明報編輯袁行給黃一凡的電話。(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我為書狂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下第一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下第一白並收藏重生之我為書狂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