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秋水先生竟然不再寫神話了?”


    訪談雖然結束,但一眾粉絲的討論卻並沒有結束。


    “別提了,聽到秋水先生不寫神話,我也有些鬱悶。不過,想來秋水先生的逼格這麽高,開天,劈地,造人,創字……這一些都寫完了,你覺得秋水先生還能寫什麽。哪怕就是要寫,也是其他的一些人在這個框架裏麵寫呀。”


    “說得對,秋水先生已經將神話給寫絕了。所以,最後隻好不再寫神話。我倒是對秋水先生未來寫的作品很感興趣,什麽時候再來一篇大學之道這樣的哲學文章呀。”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寫得實在是太經典了。我已經感覺未來一百年後,大學之道將超過曾子語錄。”


    “我也感覺,不過,要再寫一篇像大學之道差不多的哲學文章,我估計很難了。難寫出一篇,已經是聖人級別了,再寫一篇,簡直是聖人之師了。”


    “聖人之師,這個說法好。不過,我倒是對秋水先生說的那個易經八卦很感興趣。”


    “易經八卦?這不是個坑嘛,秋水先生也要研究算命的東西嗎?”


    “這個我不懂,不過,我感覺易經八卦可不僅僅隻是算命。再說,如果易經八卦就是封建迷信的東西,你想秋水先生會去研究麽?”


    “這個說法不錯,易經八卦可以說是華夏最早的文化,他怎麽可能是算命的學問?就像我們現在的中醫,很多都用到了易經八卦裏麵的陰陽理論。”


    “對對對,我記起來了。據說“曾子”就有研究過易經八卦,並且還專門為易經八卦寫過卦詞。大家想一想,連聖人都在研究八卦,難道易經八卦真的隻是算命的東西?”


    “絕對不是如此,易經八卦文化雖然現在看起來是算命的學問,但易經八卦理論早已經融入到了我們的生活,融入到了我們的文化。就像二進製原理一樣,事實上他就是根據八卦理論而來的。而易經八卦裏麵為人處事的道理,也一直影響著我們華夏人的思想。甚至可以說,區分東西方文化的區別,就在於易經八卦理論。”


    有一位對於易經八卦理論比較有研究的朋友說道:“曆朝曆代,不管是儒家,還是道家,法家,他們都有融入易經八卦理論。至於將易經八卦理論用在算命風水這一塊,隻不過是他的副產品罷了。隻是,很可惜……”


    “可惜什麽?”


    “易經八卦理論並不完善,我們現在所研究的理論隻是聖人“曾子”所作。但是,聖人曾子所作的理論與最原始的理論卻有著很大的區別。”


    “這麽看來,秋水先生這是要挑戰曾子?我靠,秋水先生這是要暴走呀。”


    “暴不暴走我不知道,易經八卦理論太過於高深了,我也不知道到時候秋水先生就算是研究出來了,我們懂還是不懂。我現在最為關心的,是秋水先生的身份。”


    “別說秋水先生的身份啦,一說這個,我也鬱悶,秋水先生的身份仍然是一個迷團呀。”


    “是呀,其實最後那位朋友想問的也正是我想問的。”


    “算了吧,少年,要相信科學,秋水先生怎麽可能是屈子轉世呢?”


    “既然秋水先生不是屈子轉世,那麽你認為秋水先生是什麽身份?”


    “這個嘛?”


    “好了,好了,秋水先生的身份就別去猜測了。如果秋水先生願意公布,自然會公布。”


    隻是,就在眾人聊著秋水先生的真正身份時,群裏一人突然大喊了一聲。


    “哥們,你怎麽了?”


    看到這位哥們這麽激動,眾人都是疑惑的問道。


    “是呀,哥們,這麽激動做什麽?”


    隻是,好一會這位朋友都沒有動靜。就待眾人想再問的時候,這位之前大喊的朋友卻是說道:“兄弟們,秋水先生可能真是屈子轉世。”


    “汗,兄弟,我也想是,但問題這不科學呀。”


    “是呀,哥們,你怎麽會這樣說?”


    一眾人等搖搖頭說道。


    “我知道大家可能還是不信,大家登陸秋水先生的微.博吧,秋水先生剛剛發布了一首詩。看了這一首詩之後,我想,大家就知道了。”


    帶著疑問,一眾人等紛紛進入秋水的微.博。


    離騷。


    果然,秋水微.博的確是發布了一首新詩,這首新詩的名字叫做離騷。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攝提貞於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覽揆餘初度兮,肇錫餘以嘉名:


    名餘曰正則兮,字餘曰靈均。】


    剛看第一眼,一眾粉絲有一些傻眼。


    大半粉絲都是吐血:“這首詩寫的是什麽,怎麽看不懂。”


    不過,哪怕看不懂,一眾粉絲仍是感覺這一首詩無比的厲害。


    就像當初看天問一樣,一股不明覺厲的感覺瞬間到來。


    而且哪怕看不懂,但隻要讀一讀,便能夠感覺到這一首詩裏麵充沛的無盡韻味。


    當然,如果離騷就是一首讓大家看不懂的詩,那他就不配成為華夏最為浪漫的詩歌。


    有一些人看不懂,但對於有一些看得懂的人,當看到這一首詩之後,他們便如此前那位大喊的朋友一樣,整個人都要沸騰起來。


    看著這一首詩,他們熱血一下子上湧。


    【我是古帝高陽氏的子孫,我已去世的父親字伯庸。


    歲星在寅那年的孟春月,正當庚寅日那天我降生。


    父親仔細揣測我的生辰,於是賜給我相應的美名:


    父親把我的名取為正則,同時把我的字叫作靈均。】


    為了讓所有人都能看懂這首詩,孔書俊特別將離騷給翻譯了出來。


    讀著翻譯出來的句子,一眾粉絲內心無比的感慨,哪怕就是讀這樣的翻譯出來的句子,都無比的有感覺呀。然後一眾粉絲又對照著原來的詩,內心的崇拜之情又一次暴發。


    “啊啊啊,這首詩寫得太美了。”


    “是呀,這是真正的楚辭嗎?”


    “飄若驚鴻,婉若遊龍,原來詩歌竟然可以達到如此境界。”


    如果說原來的《天問》是大氣磅礴,那麽現在的《離騷》則是將文字運用到了最高峰。


    看著這一首詩。


    他們想到了屈子。


    他們想到了被流放的屈原。


    他們想到了跳江自殺的絕世聖人。


    原來屈子是古帝高陽氏的子孫,他與楚國的國君是同一個祖先。


    屈子出生在寅年寅月寅日,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出生時辰。


    而聯想到屈子的名為正則,字為靈均,再想到屈子的品德與才華,更是令人無比感慨。


    當然,更為讓他們感慨的,還是寫出《離騷》的秋水先生。


    屈子轉世。


    屈子轉世。


    無數的喃喃自語。


    他們似乎找到了答案。


    秋水先生可能真的是屈子轉世。(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我為書狂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下第一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下第一白並收藏重生之我為書狂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