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哲晚上就知道了在綿州發生的一切,對於蘇喬在母校見到的事情,他覺得太平常了。上一世也是這樣,末世前期,是個群魔亂舞的時期,這個時期的另外一個稱呼黑暗時期,可不隻是說說而已。這些施暴的人,許多人很自然就被淘汰了,一些人後來也洗白了,他們將這段個人的陰暗史埋在了心底。而對於受到傷害的人來說,這個時期是他們心中一塊深深的傷疤,不願意對人提起。這就是為什麽大家都隻宣傳講述末世中期和後期的故事,而不肯講述這個時期事情的原因。


    張哲這個不算是安慰的安慰,讓蘇喬心中又氣又笑。什麽叫很平常,很普通,什麽叫慢慢就會習慣。不夠仔細想想,好像的確是他說的那樣,這種事,基地就已經處理過很多次了,她自己經曆的就不下3起,隻是以前那些人自己不認識,這次見到有認識的同學被這樣虐待,她才感覺特別憤慨。


    對於賀蘭他們遇到的情況,張哲覺得他們的成長還需要時間。現在,還不到需要他插手的時間。不過,他還是給負責電視台的何遠誌進行了溝通。明天,一隊記者將在強化戰士的保護下,前往彰明站,對這些首次獨立作戰的高中生進行采訪拍攝,安雅就在其中。


    張哲希望通過記者的到來,讓這些高中學的情緒重新高漲,盡早習慣末世的生生死死。而且,他還希望通過安雅的到達,讓賀蘭他們明白,自己對他們的信任,避免這次戰鬥讓這兩個小家夥失去信心。


    對於徐立,張哲沒有評判他今天的行為,隻是讓他注意安全,在安全的前提下,追求清理速度。其實內心中。張哲還是很高興的,不管是徐立自汙讓自己抓個小把柄也好;的確是心疼手下收買人心也好;甚至是他當時被氣昏頭也好。不論是哪種,他內心都高興。


    以前張哲的手下,手都太幹淨了。末世。必然需要做些髒活。張哲作為領導人,保持手幹淨很有必要。但是如果手下的手也太幹淨了,沒個幹髒活的人,那張哲的聯盟也走不遠。


    前麵這一個多月,主要戰鬥地點是綿州,作戰對象是喪屍,遇到的幸存者基本都是單人,就算是遇到小隊的幸存者,這種臨時建立的,存在沒有幾天時間的小團隊。根本還沒有幸存者穩定的成員,因此它們很快就被基地吸納了。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外麵的幸存者漸漸形成了一個個的幸存者團體,這些人一起經曆了喪屍的洗禮。結下了戰鬥的友情,再遇到個有野心的領隊,那就不是那麽好吸收的了。


    這次孔剛和李華林他們推進的方向不用擔心,他們隻是控製城市。目前除了聯盟,還沒有其他團體能夠在城市建立大規模的安全區,因此聯盟和這些團隊還不會引起衝突。


    但是徐立的張小虎負責的地方就不同了。他們負責的這一大塊地方,就有龐大的農村和眾多的小鎮。這些地方,現在魚龍混雜,許多小團體在其中打拚生存。張哲這一次要求的掃清這裏,當初布置任務還跟人說了“仔細”清理。這樣做,比如會引起和這些小團體的衝突,雖然大多數會和平的融入聯盟。(.)但是那些有野心的幸存者團體,比如會產生反彈,這個時候,主持清理人員的就不要怕弄髒雙手了。


    也許這是徐立在表明自己理解了張小虎的意思?


    反正算是處理完了綿州的事情,他現在就隻等天亮。就能去親眼看看新都物流園區到底能有多少集裝箱了。


    第二天,天亮後,大家徒步前進。剛出前進基地,過了貨運大道上的毗河橋,就讓人有一種不愧是物流園區的感覺。貨運大道上一眼望去,就見到了無數的大卡車,一些規規矩矩的停在路邊,一些翻到在大道上,一些大卡車撞在一起。粗略一掃,這裏十輛車就有7輛是大卡車,後麵都拖著長長的貨櫃。


    右手邊直接就是一排貨櫃,沿著毗河河岸一直向遠方延伸。


    不用張哲吩咐,強化戰士們自動分成一個個小組,進入了傳話物流基地,進行清理作業。


    張哲隨後慢悠悠的進入了物流基地,第一感覺就是:成了,第二感覺就是:高興。


    滿眼都是集裝箱。爬到一個貨櫃車頂,張哲看到了一個壯觀的全景。長800多米,寬400多米,麵積高達四十萬平米的寬闊水泥坪,密密麻麻的擺滿了集裝箱,這些集裝箱,一個挨著一個,整齊的堆放在一起。當然,還少不了大卡車。


    張哲非常開心,他的計劃真的成了。光這裏就有這麽的集裝箱,少說也有3000多個。加上倉庫碼放的集裝箱,和大道左邊的那一片物流基地內的集裝箱,開始隻算的5000個,絕對是算少了。


    張哲開心過後,又有些擔心,這麽多的集裝箱,肯定不是短時間內能夠搬空的,要是這期間新都的喪屍湧過來,那就麻煩了。


    張哲隨意打開了一個集裝箱,發現裏麵居然有貨物。這貨櫃裏麵有了貨物,吊車不一定能夠吊起這麽重啊,那到了繞城高速上,無法下車的話,怎麽能將貨櫃弄下車去當圍牆啊。好在下一個打開的貨櫃是空的,這讓張哲放心不少。後麵隨機打開的貨櫃,也是有的沒裝貨,有的裝了貨物,但大體是空的居多。


    這下大家都放心了,要是這幾千個貨櫃全部有東西,那大家就要頭疼到哪裏去找人來卸貨和貨物的存儲問題了。


    曹冠傑不愧是老是跑這些地方的人,他指著大道左麵那些建築說道:“不光這裏有集裝箱,對麵倉儲區集裝箱也有這麽多。”


    張哲覺得被一個巨大的驚喜砸中了腦袋,對麵也有這麽多,那不是說這片物流園能提供6000多到7000個集裝箱?天啊,這不是光這裏的集裝箱就能完成絕大部分圍城工程?這更加堅定了張哲要將這裏保護好的決心。


    仔細翻看這打印出來的新都地圖,張哲在這附近找到了一條完完全全的小河,這條小河圍繞著物流園區,最後流進了毗河。


    “這條河叫什麽名字?”


    “我看看,哦,錦城河。”


    看著地圖上那細細的線條,張哲有了新的打算,他決定實地去看看這條錦城河寬度到底夠不夠,如果寬度超過8米,那他的如意算盤才能打得響。


    扔下強化戰士在這裏進行清理工作,張哲帶著相對熟悉環境的曹冠傑前去探查一番。


    順著貨運大道往北,這個街區依然是物流基地,站在大道上,透過綠化帶和圍牆,依然能看到不少的大卡車和貨櫃。再經過一個住宅街區,就來到了一大塊空地。附近的苗圃種植了大量的半大綠化樹,投個樹叢,看出這是個停車場,大量的貨櫃車停放在這裏。


    來到橋上,橋下就是錦城河,河水靜靜的流淌,幾隻無人看管的鴨子在小河中舒服的遊泳。這條小河,在地圖上隻是一道細細的藍線,但是張哲目測小河還是有10米的寬度,這裏都有10米,那麽它的下遊就會更寬敞。


    張哲再次打開地圖,這條錦城河與毗河夾著的地方,出了大量的物流基地,物流公司,還有5個大型小區,和一些工廠。


    張哲仔細思考著,他已經答應了司馬震,在圍城的同時,慢慢清理營救蓉城的幸存者,但是前進基地當初隻是規劃用於綿州來的駕駛員和保護他們的戰鬥隊員居住。如果再加上從蓉城營救出來的幸存者,前進基地肯定是不夠的。把這片區域融合到前進基地中,形成一個大的前進基地,這樣既能保證駕駛員和吊裝貨櫃操作員的安全,那些小區也能拿來安置這些蓉城的幸存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曆末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透明後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透明後蓋並收藏重曆末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