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科娃的位置在兩個連戰鬥隊形的中後方,她直接控製的兵力是營屬的火器排:四個馬克西姆重機槍班組。這**克沁重機槍的尤克托巴尼亞版本以沉重著稱:因為他的特色配件是鋼製的輪式槍架和堅固的裝甲護盾,這在保護了機槍射手安全的同時,也為機槍班組增添了額外的負重,然而不幸的是,由於在過於鬆軟的地麵上馬克西姆重機槍的輪式槍架很難找到穩固的基礎,所以每個機槍班還要額外分派出一個人手,背上背著用來鋪地的柴捆。


    即使現在紅軍是處在衝擊之中,其自動槍械所發揮出的火力也大大壓倒了白軍稀疏的還擊,同世界大戰中一次衝鋒動輒撲倒一半士兵相比,這次進攻的損失可謂微乎其微。當然這主要得歸功於炮兵的有效打擊,壓製了幾乎所有的白軍火力點。


    “嘭!”


    一聲有點沉悶的爆破在側麵炸響,崔科娃扭頭去看的時候,頓時被飛濺的泥點子濺了一身:白軍炮手的準頭實在是差了點,這一炮直接轟進了泥坑裏麵,並沒造成什麽傷亡。可是水兵出身的崔科娃知道,炮彈落點是可以修正的,第一發打偏了,下一發很可能會打準。


    接下來炸起的幾團煙霧證明了她的推斷:三連八排1班的隊形裏麵發出一聲慘叫,正在向前衝的士兵身影一晃跌倒在泥水裏――迫擊炮因為推進藥量比較少,射程無法媲美同口徑的身管火炮,但是它的戰鬥部裝藥往往反而比身管火炮的炮彈要高,因此也就擁有更強的殺傷力。老炮手看見自己的炮彈在紅腦殼的隊列裏麵炸響了,高興得兩眼放光:


    “小子!快填炮彈!多多地填!????”


    於是雀斑臉便更加麻利地裝填起來????


    白軍這個迫擊炮陣地配置的,不得不說還算及格:低姿態操炮的炮手被地形隱蔽得很好,崔科娃手下的機槍根本打不著他們。炮兵營當然也在努力地進行還擊,但是這個目標之前並未進行試射,炮彈的數量又不足,因此總也沒法壓製住這些可惡的家夥。


    崔科娃緊跑幾步想要跟上部隊的前進,這時卻覺得麵前不知什麽黑影一閃,從上到下吹過一陣陰風。於是後脖頸一陣冷汗冒出之餘,腳下也僵住了――低頭一看一個黑乎乎的金屬圓柱體大頭朝下半紮在泥裏,屁股上還帶著個杆狀的小尾巴。


    斯托克81.28mm迫擊炮的瞬發引信是依靠簡單的撞擊發火來引爆彈藥的,故而在鬆軟地麵上,這種引信有時候會因為撞擊不充分而不能正常發火,加上彈頭呈圓柱形而不是現在的錐形,更增加了啞火的概率。崔科娃看了看周圍:除了自己,大家好像都沒意識到這件事情。


    這時候,蔣玉成曾經的教誨及時地在耳畔響起來了:


    “當你在炮火下行進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利用兩顆炮彈之間的間隙。一般來說,兩顆迫擊炮彈之間的間隙至少有5秒鍾,所以在一顆炮彈落下來之後,趕緊往前跑幾步,然後立即趴下隱蔽,等下一顆炮彈落下來。隻要好好地遵守這條準則,就很難被炮彈炸到――除非你特別倒黴,被炮彈砸個正著?????”


    於是她就兜了個小圈子,繞開了啞彈,當做什麽也沒發生一樣。然後往前猛跑幾步,感覺已經逃出了啞彈的殺傷半徑,便一頭撲倒在地――她覺得渾身癱軟,心在通通地亂跳????


    老炮手捂著耳朵抬起頭來,卻發現雀斑臉手裏拿著炮彈,一副不知所措的樣子,於是便大聲質問:


    “不是讓你填炮彈嗎?怎麽不填了?”


    雀斑連木然地眨眨眼,回答言簡意賅:


    “滿了。”


    沒錯――滿了。老炮手抬頭一看:迫擊炮的炮管已經被炮彈一個摞一個地填滿了,最上麵的一枚炮彈沒完全裝進去,還在晃晃悠悠地打圈???


    啊,沒錯,有的時候,就像引信一樣,炮彈的底火會因為觸發不足而不發火,不過能把迫擊炮彈裝到滿的溢出來,還真是件頗有技術難度的事情,因為下麵的炮彈很容易被上麵的炮彈砸響????


    老炮手的臉都變得扭曲了:“你這個白癡!????”


    “梆!”地一聲巨響,炮管像是個大爆竹一樣炸開了????


    ―――――――――――――――分割線―――――――――――――――――


    “艇座,艇座?爺五死的馬甲刪掉多少了?”


    “葉卡,葉卡,隻刪掉一個,而且還是自爆。”


    炮火攻擊的效果不良,這無疑是在逼葉卡捷琳娜下決心。坦克的車長們把耳朵貼在電台聽筒上,沉寂了一會之後,裏麵傳來了夾雜著沙沙聲的命令:


    “坦克,前進!”


    天地間蜂起一陣引擎的轟鳴,一下子讓稀稀拉拉的槍聲和零落的爆炸都相形見絀了。科穆寧上尉冒著被流彈打穿腦殼的危險抬頭觀察,赫然發現一群鋼鐵猛獸衝出稻草垛,噴吐著火焰的氣息衝了過來――當然,實際上坦克一直在熱車,發動機一直在轉著,引擎聲也一直沒停過,然而直到真身從地平線上現出形來,視覺的衝擊才讓人切實地感到聲響的震撼效果。


    草綠色的車身滾滾向前,好像是丘陵本身在移動,科穆寧上尉見了這麽多坦克在衝擊,胳膊肘子都有些顫抖起來――和體積龐大的聖莎蒙突擊坦克相比,月牙坦克的身型並不怎麽令人生畏,甚至還顯得過分精致小巧了。但是它澎湃的馬力和衝鋒時的勁頭卻也足以讓人不敢小覷。在白軍為數幾百的守兵麵前,坦克旅的排出了三個箭頭型的攻擊隊列,而這三個箭頭隊形又合在一起組成一個大箭頭,正麵寬達一公裏1,鋒芒直指白軍左翼。


    “這幫紅腦殼???”科穆寧上尉由衷地生發出一種敬畏之情來,“德國人又給了他們什麽東西????”


    1但凡看過《天才打炮少女》的讀者對這種箭頭形進攻隊列應該並不陌生:在上阪堇政委的歌聲中,真理隊曾經排著這樣的隊形發動衝擊。然而就像許多戰爭電影和宣傳照片一樣,這種進攻場景是經過藝術加工的。其不合理之處最明顯的是:至少重達53噸的馬桶頭kv-2,竟然能在雪中跟上全速前進的t-34坦克。而更重要的問題恐怕在於:以如果實戰來要求的話,他們的隊形太密集了。製作方為了體現坦克衝鋒的氣勢,往往在有限的鏡頭裏麵收入過多的車輛,而這樣的隊形在實戰中不但容易剮蹭磕碰,還會被大口徑火炮一炮打多。目前看來,對裝甲兵團的進攻隊形體現比較好的是毛子拍的《解放》第一集,在用航空廣角拍攝的庫爾斯克德軍坦克進攻場景中,坦克之間的間距非常之寬,而在裝甲兵團展開後寬大的正麵比較之下,坦克本身卻小到幾乎看不清楚了。


    【92ks就愛看書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勝利之星照耀著我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近衛紅色槍騎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近衛紅色槍騎兵並收藏勝利之星照耀著我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