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祖幼有至性,前年,顯祖病癰,高祖親吮。及受禪,悲泣不自勝。顯祖問其故,對曰:“代親之感,內切於心。”
丁未,顯祖下詔曰:“朕希心玄古,誌存澹泊,爰命儲宮踐升大位,朕得優遊恭己,棲心浩然。”
羣臣奏曰:“昔漢高祖稱皇帝,尊其父為太上皇,明不統天下也。今皇帝幼衝,萬機大政,猶宜陛下總之。謹上尊號曰太上皇帝。”顯祖從之。
己酉,上皇徙居崇光宮,采椽不斲,土階而已;國之大事鹹以聞。崇光宮在北苑中,又建鹿野浮圖於苑中之西山,與禪僧居之。
冬,十月,魏沃野、統萬二鎮敕勒叛,遣太尉源賀帥眾討之;降二千餘落,追擊餘黨至枹罕、金城,大破之,斬首八千餘級,虜男女萬餘口,雜畜三萬餘頭。詔賀都督三道諸軍,屯於漠南。
先是,魏每歲秋、冬發軍,三道並出以備柔然,春中乃還。賀以為:“往來疲勞,不可支久;請募諸州鎮武健者三萬餘人,築三城以處之,使冬則講武,春則耕種。”不從。
庚寅,魏以南安王楨為都督涼州及西戎諸軍事,領護西域校尉,鎮涼州。
上命北琅邪、蘭陵二郡太守垣崇祖經略淮北,崇祖自鬱洲將數百人入魏境七百裏,據蒙山。十一月,魏東兗州刺史於洛侯擊之,崇祖引還。
上以故第為湘宮寺,備極壯麗;欲造十級浮圖而不能,乃分為二。新安太守巢尚之罷郡入見,上謂曰:“卿至湘宮寺未?此是我大功德,用錢不少。”通直散騎侍郎會稽虞願侍側,曰:“此皆百姓賣兒貼婦錢所為,佛若有知,當慈悲嗟湣;罪高浮圖,何功德之有!”侍坐者失色;上怒,使人驅下殿。願徐去,無異容。
上好圍棋,棋甚拙,與第一品彭城丞王抗圍棋,抗每假借之,曰:“皇帝飛棋,臣抗不能斷。上終不悟,好之愈篤。願又曰:“堯以此敎丹朱,非人主所宜好也。”上雖怒甚,以願王國舊臣,每優容之。
王景文常以盛滿為憂,屢辭位任,上不許。然中心以景文外戚貴盛,張永累經軍旅,疑其將來難信,乃自為謠言曰:“一士不可親,弓長射殺人。”景文彌懼,自表解揚州,情甚切至。詔報曰:“人居貴要,但問心若為耳。大明之世,巢、徐、二戴,位不過執戟,權亢人主。今袁粲作仆射領選,而人往往不知有粲,粲遷為令,居之不疑;人情向粲,淡然亦複不改常日。以此居貴位要任,當有致憂競不?夫貴高有危殆之懼,卑賤有填壑之憂,有心於避禍,不如無心於任運。存亡之要,巨細一揆耳。”
明帝泰豫元年(壬子,公元四七二年)
春,正月,甲寅朔,上以疾久不平,改元。戊午,皇太子會四方朝賀者於東宮,並受貢計。
大陽蠻酋桓誕擁沔水以北、滍‖葉以南八萬餘落降於魏,自雲桓玄之子,亡匿蠻中,以智略為羣蠻所宗。魏以誕為征南將軍、東荊州刺史、襄陽王,聽自選郡縣吏;使起部郎京兆韋珍與誕安集新民,區置諸事,皆得其所。
二月,柔然侵魏,上皇遣將擊之;柔然走。東部敕勒叛奔柔然,上皇自將追之,至石磧,不及而還。
上疾篤,慮晏駕之後,皇後臨朝,江安懿侯王景文以元舅之勢,必為宰相,門族強盛,或有異圖。己未,遣使齎藥賜景文死,手敕曰:“與卿周旋,欲全卿門戶,故有此處分。”敕至,景文正與客棋,叩函看已,複置局下,神色不變,方與客思行爭劫。局竟,斂子內奩畢,徐曰:“奉敕見賜以死。”方以敕示客。中直兵焦度趙智略憤怒,曰:“大丈夫安能坐受死!州中文武數百,足以一奮。”景文曰:“知卿至心;若見念者,為我百口計。”乃作墨啟答敕致謝,飲藥而卒。贈開府儀同三司。
上夢有人告曰:“豫章太守劉愔反。”旣寤,遣人就郡殺之。
魏顯祖還平城。
庚午,魏主耕籍田。
夏,四月,以垣崇祖行徐州事,徙戍龍沮。
己亥,上大漸,以江州刺史桂陽王休範為司空,又以尚書右仆射褚淵為護軍將軍,加中領軍劉勔右仆射,詔淵、勔與尚書令袁粲、荊州刺史蔡興宗、郢州刺史沈攸之並受顧命。褚淵素與蕭道成善,引薦於上,詔又以道成為右衛將軍,領衛尉,與袁粲等共掌機事。是夕,上殂。庚子,太子卽皇帝位,大赦。時蒼梧王方十歲,袁粲、褚淵秉政,承太宗奢侈之後,務弘節儉,欲救其弊;而阮佃夫、王道隆等用事,貨賂公行,不能禁也。
乙巳,以安成王準為揚州刺史。
五月,戊寅,葬明皇帝於高寧陵,廟號太宗。六月,乙巳,尊皇後曰皇太後,立妃江氏為皇後。
秋,七月,柔然部帥無盧真將三萬騎寇魏敦煌,鎮將尉多侯擊走之。多侯,眷之子也。又寇晉昌,守將薛奴擊走之。
戊午,魏主如陰山。
戊辰,尊帝母陳貴妃為皇太妃,更以諸國太妃為太姬。
右軍將軍王道隆以蔡興宗強直,不欲使居上流,閏月,甲辰,以興宗為中書監;更以沈攸之為都督荊‖襄等八州諸軍事、荊州刺史。興宗辭中書監不拜。王道隆每詣興宗,躡履到前,不敢就席,良久去,竟不呼坐。
沈攸之自以材略過人,自至夏口以來,陰蓄異誌;及徙荊州,擇郢州士馬、器仗精者,多以自隨。到官,以討蠻為名,大發兵力,招聚才勇,部勒嚴整,常如敵至。重賦斂以繕器甲,舊應供台者皆割留之,養馬至二千餘匹,治戰艦近千艘,倉廩、府庫莫不充積。士子、商旅過荊州者,多為所羈留;四方亡命歸之者,皆蔽匿擁護;所部或有逃亡,無遠近窮追,必得而止。舉錯專恣,不複承用符敕,朝廷疑而憚之。為政刻暴,或鞭撻士大夫;上佐以下,麵加詈辱。然吏事精明,人不敢欺,境內盜賊屏息,夜戶不閉。
攸之賧罰羣蠻太甚,又禁五溪魚鹽,蠻怨叛。酉溪蠻王田頭擬死,弟婁侯篡立,其子田都走入獠中。於是羣蠻大亂,掠抄至武陵城下。武陵內史蕭嶷遣隊主張英兒擊破之,誅婁侯,立田都,羣蠻乃定。嶷,賾之弟也。
八月,戊午,樂安宣穆公蔡興宗卒。
九月,辛巳,魏主還平城。
冬,十月,柔然侵魏,及五原。十一月,上皇自將討之。將度漠,柔然北走數千裏,上皇乃還。
丁亥,魏封上皇之弟略為廣川王。
己亥,以郢州刺史劉秉為尚書左仆射。秉,道憐之孫也,和弱無幹能,以宗室清令,故袁、褚引之。
中書通事舍人阮佃夫加給事中、輔國將軍,權任轉重,欲用其所親吳郡張澹為武陵郡;袁粲等皆不同,佃夫稱敕施行,粲等不敢執。
魏有司奏諸祠祀合一千七十五所,歲用牲七萬五千五百。上皇惡其多殺,詔:“自今非天地、宗廟、社稷,皆勿用牲,薦以酒脯而已。”
蒼梧王元徽元年(癸醜,公元四七三年)
春,正月,戊寅朔,改元,大赦。
庚辰,魏員外散騎常侍崔演來聘。
戊戌,魏上皇還,至雲中。
癸醜,魏詔守令勸課農事,同部之內,貧富相通,家有兼牛,通借無者。若不從詔,一門終身不仕。
戊午,魏上皇至平城。
甲戌,魏詔:“縣令能靜一縣劫盜者,兼治二縣,卽食其祿;能靜二縣者,兼治三縣,三年遷為郡守。二千石能靜二郡上至三郡亦如之,三年遷為刺史。”
桂陽王休範,素凡訥,少知解,不為諸兄所齒遇,物情亦不向之,故太宗之末得免於禍。及帝卽位,年在衝幼,素族秉政,近習用權。休範自謂尊親莫二,應入為宰輔;旣不如誌,怨憤頗甚。典簽新蔡許公輿為之謀主,令休範折節下士,厚相資給。於是遠近赴之,歲中萬計;收養勇士,繕治器械。朝廷知其有異誌,亦陰為之備。會夏口闕鎮,朝廷以其地居尋陽上流,欲使腹心居之。二月,乙亥,以晉熙王燮為郢州刺史。燮始四歲,以黃門郎王奐為長史,行府州事,配以資力,使鎮夏口;複恐其過尋陽為休範所劫留,使自太洑徑去。休範聞之,大怒,密與許公輿謀襲建康;表治城隍,多解材板而蓄之。奐,景文之兄子也。
吐穀渾王拾寅寇魏澆河。夏,四月,戊申,魏以司空長孫觀為大都督,發兵討之。
魏以孔子二十八世孫乘為崇聖大夫,給十戶以供灑掃。
秋,七月,魏詔:“河南六州之民,戶收絹一匹,綿一斤,租三十石。”
乙亥,魏主如陰山。
八月,庚申,魏上皇如河西。
長孫觀入吐穀渾境,芻其秋稼。吐穀渾王拾寅窘急請降,遣子斤入侍。自是歲修職貢。
九月,辛巳,上皇還平城。
丁未,顯祖下詔曰:“朕希心玄古,誌存澹泊,爰命儲宮踐升大位,朕得優遊恭己,棲心浩然。”
羣臣奏曰:“昔漢高祖稱皇帝,尊其父為太上皇,明不統天下也。今皇帝幼衝,萬機大政,猶宜陛下總之。謹上尊號曰太上皇帝。”顯祖從之。
己酉,上皇徙居崇光宮,采椽不斲,土階而已;國之大事鹹以聞。崇光宮在北苑中,又建鹿野浮圖於苑中之西山,與禪僧居之。
冬,十月,魏沃野、統萬二鎮敕勒叛,遣太尉源賀帥眾討之;降二千餘落,追擊餘黨至枹罕、金城,大破之,斬首八千餘級,虜男女萬餘口,雜畜三萬餘頭。詔賀都督三道諸軍,屯於漠南。
先是,魏每歲秋、冬發軍,三道並出以備柔然,春中乃還。賀以為:“往來疲勞,不可支久;請募諸州鎮武健者三萬餘人,築三城以處之,使冬則講武,春則耕種。”不從。
庚寅,魏以南安王楨為都督涼州及西戎諸軍事,領護西域校尉,鎮涼州。
上命北琅邪、蘭陵二郡太守垣崇祖經略淮北,崇祖自鬱洲將數百人入魏境七百裏,據蒙山。十一月,魏東兗州刺史於洛侯擊之,崇祖引還。
上以故第為湘宮寺,備極壯麗;欲造十級浮圖而不能,乃分為二。新安太守巢尚之罷郡入見,上謂曰:“卿至湘宮寺未?此是我大功德,用錢不少。”通直散騎侍郎會稽虞願侍側,曰:“此皆百姓賣兒貼婦錢所為,佛若有知,當慈悲嗟湣;罪高浮圖,何功德之有!”侍坐者失色;上怒,使人驅下殿。願徐去,無異容。
上好圍棋,棋甚拙,與第一品彭城丞王抗圍棋,抗每假借之,曰:“皇帝飛棋,臣抗不能斷。上終不悟,好之愈篤。願又曰:“堯以此敎丹朱,非人主所宜好也。”上雖怒甚,以願王國舊臣,每優容之。
王景文常以盛滿為憂,屢辭位任,上不許。然中心以景文外戚貴盛,張永累經軍旅,疑其將來難信,乃自為謠言曰:“一士不可親,弓長射殺人。”景文彌懼,自表解揚州,情甚切至。詔報曰:“人居貴要,但問心若為耳。大明之世,巢、徐、二戴,位不過執戟,權亢人主。今袁粲作仆射領選,而人往往不知有粲,粲遷為令,居之不疑;人情向粲,淡然亦複不改常日。以此居貴位要任,當有致憂競不?夫貴高有危殆之懼,卑賤有填壑之憂,有心於避禍,不如無心於任運。存亡之要,巨細一揆耳。”
明帝泰豫元年(壬子,公元四七二年)
春,正月,甲寅朔,上以疾久不平,改元。戊午,皇太子會四方朝賀者於東宮,並受貢計。
大陽蠻酋桓誕擁沔水以北、滍‖葉以南八萬餘落降於魏,自雲桓玄之子,亡匿蠻中,以智略為羣蠻所宗。魏以誕為征南將軍、東荊州刺史、襄陽王,聽自選郡縣吏;使起部郎京兆韋珍與誕安集新民,區置諸事,皆得其所。
二月,柔然侵魏,上皇遣將擊之;柔然走。東部敕勒叛奔柔然,上皇自將追之,至石磧,不及而還。
上疾篤,慮晏駕之後,皇後臨朝,江安懿侯王景文以元舅之勢,必為宰相,門族強盛,或有異圖。己未,遣使齎藥賜景文死,手敕曰:“與卿周旋,欲全卿門戶,故有此處分。”敕至,景文正與客棋,叩函看已,複置局下,神色不變,方與客思行爭劫。局竟,斂子內奩畢,徐曰:“奉敕見賜以死。”方以敕示客。中直兵焦度趙智略憤怒,曰:“大丈夫安能坐受死!州中文武數百,足以一奮。”景文曰:“知卿至心;若見念者,為我百口計。”乃作墨啟答敕致謝,飲藥而卒。贈開府儀同三司。
上夢有人告曰:“豫章太守劉愔反。”旣寤,遣人就郡殺之。
魏顯祖還平城。
庚午,魏主耕籍田。
夏,四月,以垣崇祖行徐州事,徙戍龍沮。
己亥,上大漸,以江州刺史桂陽王休範為司空,又以尚書右仆射褚淵為護軍將軍,加中領軍劉勔右仆射,詔淵、勔與尚書令袁粲、荊州刺史蔡興宗、郢州刺史沈攸之並受顧命。褚淵素與蕭道成善,引薦於上,詔又以道成為右衛將軍,領衛尉,與袁粲等共掌機事。是夕,上殂。庚子,太子卽皇帝位,大赦。時蒼梧王方十歲,袁粲、褚淵秉政,承太宗奢侈之後,務弘節儉,欲救其弊;而阮佃夫、王道隆等用事,貨賂公行,不能禁也。
乙巳,以安成王準為揚州刺史。
五月,戊寅,葬明皇帝於高寧陵,廟號太宗。六月,乙巳,尊皇後曰皇太後,立妃江氏為皇後。
秋,七月,柔然部帥無盧真將三萬騎寇魏敦煌,鎮將尉多侯擊走之。多侯,眷之子也。又寇晉昌,守將薛奴擊走之。
戊午,魏主如陰山。
戊辰,尊帝母陳貴妃為皇太妃,更以諸國太妃為太姬。
右軍將軍王道隆以蔡興宗強直,不欲使居上流,閏月,甲辰,以興宗為中書監;更以沈攸之為都督荊‖襄等八州諸軍事、荊州刺史。興宗辭中書監不拜。王道隆每詣興宗,躡履到前,不敢就席,良久去,竟不呼坐。
沈攸之自以材略過人,自至夏口以來,陰蓄異誌;及徙荊州,擇郢州士馬、器仗精者,多以自隨。到官,以討蠻為名,大發兵力,招聚才勇,部勒嚴整,常如敵至。重賦斂以繕器甲,舊應供台者皆割留之,養馬至二千餘匹,治戰艦近千艘,倉廩、府庫莫不充積。士子、商旅過荊州者,多為所羈留;四方亡命歸之者,皆蔽匿擁護;所部或有逃亡,無遠近窮追,必得而止。舉錯專恣,不複承用符敕,朝廷疑而憚之。為政刻暴,或鞭撻士大夫;上佐以下,麵加詈辱。然吏事精明,人不敢欺,境內盜賊屏息,夜戶不閉。
攸之賧罰羣蠻太甚,又禁五溪魚鹽,蠻怨叛。酉溪蠻王田頭擬死,弟婁侯篡立,其子田都走入獠中。於是羣蠻大亂,掠抄至武陵城下。武陵內史蕭嶷遣隊主張英兒擊破之,誅婁侯,立田都,羣蠻乃定。嶷,賾之弟也。
八月,戊午,樂安宣穆公蔡興宗卒。
九月,辛巳,魏主還平城。
冬,十月,柔然侵魏,及五原。十一月,上皇自將討之。將度漠,柔然北走數千裏,上皇乃還。
丁亥,魏封上皇之弟略為廣川王。
己亥,以郢州刺史劉秉為尚書左仆射。秉,道憐之孫也,和弱無幹能,以宗室清令,故袁、褚引之。
中書通事舍人阮佃夫加給事中、輔國將軍,權任轉重,欲用其所親吳郡張澹為武陵郡;袁粲等皆不同,佃夫稱敕施行,粲等不敢執。
魏有司奏諸祠祀合一千七十五所,歲用牲七萬五千五百。上皇惡其多殺,詔:“自今非天地、宗廟、社稷,皆勿用牲,薦以酒脯而已。”
蒼梧王元徽元年(癸醜,公元四七三年)
春,正月,戊寅朔,改元,大赦。
庚辰,魏員外散騎常侍崔演來聘。
戊戌,魏上皇還,至雲中。
癸醜,魏詔守令勸課農事,同部之內,貧富相通,家有兼牛,通借無者。若不從詔,一門終身不仕。
戊午,魏上皇至平城。
甲戌,魏詔:“縣令能靜一縣劫盜者,兼治二縣,卽食其祿;能靜二縣者,兼治三縣,三年遷為郡守。二千石能靜二郡上至三郡亦如之,三年遷為刺史。”
桂陽王休範,素凡訥,少知解,不為諸兄所齒遇,物情亦不向之,故太宗之末得免於禍。及帝卽位,年在衝幼,素族秉政,近習用權。休範自謂尊親莫二,應入為宰輔;旣不如誌,怨憤頗甚。典簽新蔡許公輿為之謀主,令休範折節下士,厚相資給。於是遠近赴之,歲中萬計;收養勇士,繕治器械。朝廷知其有異誌,亦陰為之備。會夏口闕鎮,朝廷以其地居尋陽上流,欲使腹心居之。二月,乙亥,以晉熙王燮為郢州刺史。燮始四歲,以黃門郎王奐為長史,行府州事,配以資力,使鎮夏口;複恐其過尋陽為休範所劫留,使自太洑徑去。休範聞之,大怒,密與許公輿謀襲建康;表治城隍,多解材板而蓄之。奐,景文之兄子也。
吐穀渾王拾寅寇魏澆河。夏,四月,戊申,魏以司空長孫觀為大都督,發兵討之。
魏以孔子二十八世孫乘為崇聖大夫,給十戶以供灑掃。
秋,七月,魏詔:“河南六州之民,戶收絹一匹,綿一斤,租三十石。”
乙亥,魏主如陰山。
八月,庚申,魏上皇如河西。
長孫觀入吐穀渾境,芻其秋稼。吐穀渾王拾寅窘急請降,遣子斤入侍。自是歲修職貢。
九月,辛巳,上皇還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