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州刺史晉安王子懋聞鄱陽、隨王死,欲起兵,謂防合吳郡陸超之曰:“事成則宗廟獲安,不成猶為義鬼。”防合丹陽董僧慧曰:“此州雖小,宋孝武常用之。若舉兵向闕以請鬱林之罪,誰能禦之!”子懋母阮氏在建康,密遣書迎之,阮氏報其同母兄於瑤之為計。瑤之馳告宣城公鸞;乙亥,假鸞黃鉞,內外纂嚴,遣中護軍王玄邈討子懋,又遣軍主裴叔業與於瑤之先襲尋陽,聲雲為郢府司馬。子懋知之,遣三百人守湓城。叔業泝流直上,至夜,回襲湓城;城局參軍樂賁開門納之。子懋聞之,帥府州兵力據城自守。子懋部曲多雍州人,皆勇躍願奮。叔業畏之,遣於瑤之說子懋曰:“今還都必無過憂,正當作散官,不失富貴也。”子懋旣不出兵攻叔業,眾情稍沮。中兵參軍於琳之,瑤之兄也,說子懋重賂叔業,可以免禍。子懋使琳之往,琳之因說叔業取子懋。叔業遣軍主徐玄慶將四百人隨琳之入州城,僚佐皆奔散。琳之從二百人,拔白刃入齋,子懋罵曰:“小人!何忍行此!”琳之以袖鄣麵,使人殺之。王玄邈執董僧慧,將殺之,僧慧曰:“晉安舉義兵,仆實預其謀;得為主人死,不恨矣!願至大斂畢,退就鼎鑊。”玄邈義之,具以白鸞;免死配東冶。子懋子昭基,九歲,以方二寸絹為書,參其消息,並遺錢五百,行金得達,僧慧視之曰:“郎君書也!”悲慟而卒。於琳之勸陸超之逃亡,超之曰:“人皆有死,此不足懼!吾若逃亡,非唯孤晉安之眷,亦恐田橫客笑人!”玄邈等欲囚以還都,超之端坐俟命。超之門生謂殺超之當得賞,密自後斬之,頭墜而身不僵。玄邈厚加殯斂。門生亦助舉棺,棺墜,壓其首,折頸而死。
鸞遣平西將軍王廣之襲南兗州刺史安陸王子敬。廣之至歐陽,遣部將濟陰陳伯之先驅。伯之因城開,獨入,斬子敬。
鸞又遣徐玄慶西上害諸王。臨海王昭秀為荊州刺史,西中郎長史何昌{宀禹}行州事。玄慶至江陵,欲以便宜從事。昌{宀禹}曰:“仆受朝廷意寄,翼輔外藩。殿下未有愆失,君以一介之使來,何容卽以相付邪!若朝廷必須殿下,當自啟聞,更聽後旨。”昭秀由是得還建康。昌{宀禹},尚之之弟子也。
鸞以吳興太宗孔琇之行郢州事,欲使之殺晉熙王銶。琇之辭不許,遂不食而死。琇之,靖之孫也。
裴叔業自尋陽仍進向湘州,欲殺湘州刺史南平王銳,防合周伯玉大言於眾曰:“此非天子意。今斬叔業,舉兵匡社稷,誰敢不從!”銳典簽叱左右斬之。乙酉,殺銳;又殺郢州刺史晉熙王銶、南豫州刺史宜都王鏗。
丁亥,以廬陵王子卿為司徒,桂陽王鑠為中軍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冬,十月,丁酉,解嚴。
以宣城公鸞為太傅、領大將軍、揚州牧、都督中外諸軍事,加殊禮,進爵為王。
宣城王謀繼大統,多引朝廷名士與參籌策。侍中謝朏心不願,乃求出為吳興太守。至郡,致酒數斛,遺其弟吏部尚書瀹,為書曰:“可力飲此,勿豫人事!”
臣光曰:臣聞“衣人之衣者懷人之憂,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二謝兄弟,比肩貴近,安享榮祿,危不預知;為臣如此,可謂忠乎!
宣城王雖專國政,人情猶未服。王胛上有赤誌,驃騎谘議參軍考城江祏勸王出以示人。王以示晉壽太守王洪範曰:“人言此是日月相,卿幸勿泄!”洪範曰:“公日月在軀,如何可隱,當轉言之!”王母,祏之姑也。
戊戌,殺桂陽王鑠、衡陽王鈞、江夏王鋒、建安王子真、巴陵王子倫。
鑠與鄱陽王鏘齊名;鏘好文章,鑠好名理,時人稱為鄱、桂。鏘死,鑠不自安,至東府見宣城王,還,謂左右曰:“向錄公見接殷勤,流連不能已,而麵有慚色,此必欲殺我。”是夕,遇害。
宣城王每殺諸王,常夜遣兵圍其第,斬關踰垣,呼噪而入,家貲皆封籍之。江夏王鋒,有才行,宣城王嚐與之言:“遙光才力可委”。鋒曰:“遙光之於殿下,猶殿下之於高皇;衛宗廟,安社稷,實有攸寄。”宣城王失色。及殺諸王,鋒遺宣城王書,誚責之;宣城王深憚之,不敢於第收鋒,使兼祠官於太廟,夜,遣兵廟中收之。鋒出,登車,兵人欲上車,鋒有力,手擊數人皆仆地,然後死。
宣城王遣典簽柯令孫殺建安王子真,子真走入床下,令孫手牽出之;叩頭乞為奴,不許而死。
又遣中書舍人茹法亮殺巴陵王子倫。子倫性英果,時為南蘭陵太守,鎮琅邪,城有守兵。宣城王恐不肯就死,以問典簽華伯茂。伯茂曰:“公若以兵取之,恐不可卽辦。若委伯茂,一夫力耳。”乃手自執鴆逼之。子倫正衣冠,出受詔,謂法亮曰:“先朝昔滅劉氏,今日之事,理數固然。君是身家舊人,今銜此使,當由事不獲已。此酒非勸酬之爵。”因仰之而死,時年十六。法亮及左右皆流涕。
初,諸王出鎮,皆置典簽,主帥一方之事,悉以委之。時入奏事,一歲數返,時主輒與之間語,訪以州事,刺史美惡專係其口,自刺史以下莫不折節奉之,恒慮弗及。於是威行州部,大為奸利。武陵王曄為江州,性烈直,不可幹;典簽趙渥之謂人曰:“今出都易刺史!”及見世祖,盛毀之;曄遂免還。
南海王子罕戍琅邪,欲暫遊東堂,典簽薑秀不許。子罕還,泣謂母曰:“兒欲移五步亦不得,與囚何異!”邵陵王子貞嚐求熊白,廚人答典簽不在,不敢與。
永明中,巴東王子響殺劉寅等,世祖聞之,謂羣臣曰:“子響遂反!”戴僧靜大言曰:“諸王都自應反,豈唯巴東!”上問其故,對曰:“天生無罪,而一時被囚,取一挺藕,一杯漿,皆谘簽帥;簽帥不在,則竟日忍渴。諸州唯聞有簽帥,不聞有刺史。何得不反!”
竟陵王子良嚐問眾曰:“士大夫何意詣簽帥?”參軍範雲曰:“詣長史以下皆無益,詣簽帥立有倍本之價。不詣謂何!”子良有愧色。
及宣城王誅諸王,皆令典簽殺之,竟無一人能抗拒者。孔珪聞之,流涕曰:“齊之衡陽、江夏最有意,而複害之;若不立簽帥,故當不至於此。”宣城王亦深知典簽之弊,乃詔:“自今諸州有急事,當密以奏聞,勿複遣典簽入都。”自是典簽之任浸輕矣。
蕭子顯論曰:帝王之子,生長富厚,期出閨閫,暮司方嶽,防驕翦逸,積代常典。故輔以上佐,簡自帝心;勞舊左右,用為主帥,飲食起居,動應聞啟;處地雖重,行己莫由。威不在身,恩未下及,一朝艱難總至,望其釋位扶危,何可得矣!斯宋氏之餘風,至齊室而尤弊也。
癸卯,以寧朔將軍蕭遙欣為豫州刺史,黃門郎蕭遙昌為郢州刺史,輔國將軍蕭誕為司州刺史。遙昌,遙欣之弟;誕,諶之兄也。
甲辰,魏以太尉東陽王丕為太傅、錄尚書事,留守平城。
戊申,魏主親告太廟,使高陽王雍、於烈奉遷神主於洛陽;辛亥,發平城。
海陵王在位,起居飲食,皆谘宣城王而後行。嚐思食蒸魚菜,太官令答無錄公命,竟不與。辛亥,皇太後令曰:“嗣主衝幼,庶政多昧;且早嬰尫疾,弗克負荷。太傅宣城王,胤體宣皇,鍾慈太祖,宜入承寶命。帝可降封海陵王,吾當歸老別館。”且以宣城王為太祖第三子。癸亥,高宗卽皇帝位,大赦,改元。以太尉王敬則為大司馬,司空陳顯達為太尉,尚書令王晏加驃騎大將軍,左仆射徐孝嗣加中軍大將軍,中領軍蕭諶為領軍將軍。
度支尚書虞悰稱疾不陪位。帝以悰舊人,欲引參佐命,使王晏繼廢立事示悰。悰曰:“主上聖明,公卿戮力,寧假朽老以讚惟新乎!不敢聞命!”因慟哭。朝議欲糾之,徐孝嗣曰:“此亦古之遺直。”乃止。
帝與羣臣宴會,詔功臣上酒。王晏等興席,謝瀹獨不起,曰:“陛下受命,應天順人;王晏妄叨天功以為己力!”帝大笑,解之。座罷,晏呼瀹共載還令省。瀹正色曰:“君巢窟在何處!”晏甚憚之。
丁卯,詔:“藩牧守宰,或有薦獻,事非任土,悉加禁斷。”
己巳,魏主如信都。庚午,曰:“比聞緣邊之蠻,多竊掠南土,使父子乖離,室家分絕。朕方蕩壹區宇,子育萬姓,若苟如此,南人豈知朝德哉!可詔荊、郢、東荊三州,禁勒蠻民,勿有侵暴。”
十一月,癸酉,以始安王遙光為揚州刺史。
丁醜,魏主如鄴。
庚辰,立皇子寶義為晉安王,寶玄為江夏王,寶源為廬陵王,寶寅為建安王,寶融為隨郡王,寶攸為南平王。
鸞遣平西將軍王廣之襲南兗州刺史安陸王子敬。廣之至歐陽,遣部將濟陰陳伯之先驅。伯之因城開,獨入,斬子敬。
鸞又遣徐玄慶西上害諸王。臨海王昭秀為荊州刺史,西中郎長史何昌{宀禹}行州事。玄慶至江陵,欲以便宜從事。昌{宀禹}曰:“仆受朝廷意寄,翼輔外藩。殿下未有愆失,君以一介之使來,何容卽以相付邪!若朝廷必須殿下,當自啟聞,更聽後旨。”昭秀由是得還建康。昌{宀禹},尚之之弟子也。
鸞以吳興太宗孔琇之行郢州事,欲使之殺晉熙王銶。琇之辭不許,遂不食而死。琇之,靖之孫也。
裴叔業自尋陽仍進向湘州,欲殺湘州刺史南平王銳,防合周伯玉大言於眾曰:“此非天子意。今斬叔業,舉兵匡社稷,誰敢不從!”銳典簽叱左右斬之。乙酉,殺銳;又殺郢州刺史晉熙王銶、南豫州刺史宜都王鏗。
丁亥,以廬陵王子卿為司徒,桂陽王鑠為中軍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冬,十月,丁酉,解嚴。
以宣城公鸞為太傅、領大將軍、揚州牧、都督中外諸軍事,加殊禮,進爵為王。
宣城王謀繼大統,多引朝廷名士與參籌策。侍中謝朏心不願,乃求出為吳興太守。至郡,致酒數斛,遺其弟吏部尚書瀹,為書曰:“可力飲此,勿豫人事!”
臣光曰:臣聞“衣人之衣者懷人之憂,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二謝兄弟,比肩貴近,安享榮祿,危不預知;為臣如此,可謂忠乎!
宣城王雖專國政,人情猶未服。王胛上有赤誌,驃騎谘議參軍考城江祏勸王出以示人。王以示晉壽太守王洪範曰:“人言此是日月相,卿幸勿泄!”洪範曰:“公日月在軀,如何可隱,當轉言之!”王母,祏之姑也。
戊戌,殺桂陽王鑠、衡陽王鈞、江夏王鋒、建安王子真、巴陵王子倫。
鑠與鄱陽王鏘齊名;鏘好文章,鑠好名理,時人稱為鄱、桂。鏘死,鑠不自安,至東府見宣城王,還,謂左右曰:“向錄公見接殷勤,流連不能已,而麵有慚色,此必欲殺我。”是夕,遇害。
宣城王每殺諸王,常夜遣兵圍其第,斬關踰垣,呼噪而入,家貲皆封籍之。江夏王鋒,有才行,宣城王嚐與之言:“遙光才力可委”。鋒曰:“遙光之於殿下,猶殿下之於高皇;衛宗廟,安社稷,實有攸寄。”宣城王失色。及殺諸王,鋒遺宣城王書,誚責之;宣城王深憚之,不敢於第收鋒,使兼祠官於太廟,夜,遣兵廟中收之。鋒出,登車,兵人欲上車,鋒有力,手擊數人皆仆地,然後死。
宣城王遣典簽柯令孫殺建安王子真,子真走入床下,令孫手牽出之;叩頭乞為奴,不許而死。
又遣中書舍人茹法亮殺巴陵王子倫。子倫性英果,時為南蘭陵太守,鎮琅邪,城有守兵。宣城王恐不肯就死,以問典簽華伯茂。伯茂曰:“公若以兵取之,恐不可卽辦。若委伯茂,一夫力耳。”乃手自執鴆逼之。子倫正衣冠,出受詔,謂法亮曰:“先朝昔滅劉氏,今日之事,理數固然。君是身家舊人,今銜此使,當由事不獲已。此酒非勸酬之爵。”因仰之而死,時年十六。法亮及左右皆流涕。
初,諸王出鎮,皆置典簽,主帥一方之事,悉以委之。時入奏事,一歲數返,時主輒與之間語,訪以州事,刺史美惡專係其口,自刺史以下莫不折節奉之,恒慮弗及。於是威行州部,大為奸利。武陵王曄為江州,性烈直,不可幹;典簽趙渥之謂人曰:“今出都易刺史!”及見世祖,盛毀之;曄遂免還。
南海王子罕戍琅邪,欲暫遊東堂,典簽薑秀不許。子罕還,泣謂母曰:“兒欲移五步亦不得,與囚何異!”邵陵王子貞嚐求熊白,廚人答典簽不在,不敢與。
永明中,巴東王子響殺劉寅等,世祖聞之,謂羣臣曰:“子響遂反!”戴僧靜大言曰:“諸王都自應反,豈唯巴東!”上問其故,對曰:“天生無罪,而一時被囚,取一挺藕,一杯漿,皆谘簽帥;簽帥不在,則竟日忍渴。諸州唯聞有簽帥,不聞有刺史。何得不反!”
竟陵王子良嚐問眾曰:“士大夫何意詣簽帥?”參軍範雲曰:“詣長史以下皆無益,詣簽帥立有倍本之價。不詣謂何!”子良有愧色。
及宣城王誅諸王,皆令典簽殺之,竟無一人能抗拒者。孔珪聞之,流涕曰:“齊之衡陽、江夏最有意,而複害之;若不立簽帥,故當不至於此。”宣城王亦深知典簽之弊,乃詔:“自今諸州有急事,當密以奏聞,勿複遣典簽入都。”自是典簽之任浸輕矣。
蕭子顯論曰:帝王之子,生長富厚,期出閨閫,暮司方嶽,防驕翦逸,積代常典。故輔以上佐,簡自帝心;勞舊左右,用為主帥,飲食起居,動應聞啟;處地雖重,行己莫由。威不在身,恩未下及,一朝艱難總至,望其釋位扶危,何可得矣!斯宋氏之餘風,至齊室而尤弊也。
癸卯,以寧朔將軍蕭遙欣為豫州刺史,黃門郎蕭遙昌為郢州刺史,輔國將軍蕭誕為司州刺史。遙昌,遙欣之弟;誕,諶之兄也。
甲辰,魏以太尉東陽王丕為太傅、錄尚書事,留守平城。
戊申,魏主親告太廟,使高陽王雍、於烈奉遷神主於洛陽;辛亥,發平城。
海陵王在位,起居飲食,皆谘宣城王而後行。嚐思食蒸魚菜,太官令答無錄公命,竟不與。辛亥,皇太後令曰:“嗣主衝幼,庶政多昧;且早嬰尫疾,弗克負荷。太傅宣城王,胤體宣皇,鍾慈太祖,宜入承寶命。帝可降封海陵王,吾當歸老別館。”且以宣城王為太祖第三子。癸亥,高宗卽皇帝位,大赦,改元。以太尉王敬則為大司馬,司空陳顯達為太尉,尚書令王晏加驃騎大將軍,左仆射徐孝嗣加中軍大將軍,中領軍蕭諶為領軍將軍。
度支尚書虞悰稱疾不陪位。帝以悰舊人,欲引參佐命,使王晏繼廢立事示悰。悰曰:“主上聖明,公卿戮力,寧假朽老以讚惟新乎!不敢聞命!”因慟哭。朝議欲糾之,徐孝嗣曰:“此亦古之遺直。”乃止。
帝與羣臣宴會,詔功臣上酒。王晏等興席,謝瀹獨不起,曰:“陛下受命,應天順人;王晏妄叨天功以為己力!”帝大笑,解之。座罷,晏呼瀹共載還令省。瀹正色曰:“君巢窟在何處!”晏甚憚之。
丁卯,詔:“藩牧守宰,或有薦獻,事非任土,悉加禁斷。”
己巳,魏主如信都。庚午,曰:“比聞緣邊之蠻,多竊掠南土,使父子乖離,室家分絕。朕方蕩壹區宇,子育萬姓,若苟如此,南人豈知朝德哉!可詔荊、郢、東荊三州,禁勒蠻民,勿有侵暴。”
十一月,癸酉,以始安王遙光為揚州刺史。
丁醜,魏主如鄴。
庚辰,立皇子寶義為晉安王,寶玄為江夏王,寶源為廬陵王,寶寅為建安王,寶融為隨郡王,寶攸為南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