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午,加朱克融、王庭湊檢校工部尚書。上聞其解深州之圍,故褒之,然庭湊之兵實猶在深州城下。
韓愈旣行,眾皆危之。詔愈至境更觀事勢,勿遽入,愈曰:“止,君之仁;死,臣之義。”遂往,至鎮,庭湊拔刃弦弓以逆之;及館,甲士羅於庭。庭湊言曰:“所以紛紛者,乃此曹所為,非庭湊心。”愈厲聲曰:“天子以尚書有將帥材,故賜之節鉞,不知尚書乃不能與健兒語邪!”甲士前曰:“先太師為國擊走朱滔,血衣猶在,此軍何負朝廷,乃以為賊乎!”愈曰:“汝曹尚能記先太師則善矣。夫逆順之為禍福豈遠邪!自祿山、思明以來,至元濟、師道,其子孫有今尚存仕宦者乎!田令公以魏博歸朝廷,子孫雖在孩提,皆為美官;王承元以此軍歸朝廷,弱冠為節度使;劉悟、李佑,今皆為節度使;汝曹亦聞之乎!”庭湊恐眾心動,麾之使出;謂愈曰:“侍郎來,欲使庭湊何為?”愈曰:“神策六軍之將如牛元翼者不少,但朝廷顧大體,不可棄之耳!尚書何為圍之不置?”庭湊曰:“卽當出之。”因與愈宴,禮而歸之。未幾,牛元翼將十騎突圍出,深州大將臧平等舉城降,庭湊責其久堅守,殺平等將吏百八十餘人。
戊申,裴度至長安,見上,謝討賊無功。先是,上詔劉悟送劉承偕詣京師,悟托以軍情,不時奉詔。上問度:“宜如何處置?”度對曰:“承偕在昭義,驕縱不法,臣盡知之,悟在行營與臣書,具論其事。時有中使趙弘亮在軍中,持悟書去,雲"欲自奏之",不知嚐奏不?”上曰:“朕殊不知也,且悟大臣,何不自奏!”對曰:“悟武臣,不知事體。然今事狀籍籍如此,臣等麵論,陛下猶不能決,況悟當日單辭,豈能動聖聽哉!”上曰:“前事勿論,直言此時如何處置?”對曰:“陛下必欲收天下心,止應下半紙詔書,具陳承偕驕縱之罪,令悟集將士斬之,則藩鎮之臣,孰不思為陛下效死!非獨悟也。”上俛首良久,曰:“朕不惜承偕,然太後以為養子,今茲囚縶,太後尚未知之,況殺之乎!卿更思其次。”度乃與王播等奏請“流承偕於遠州,必得出。”上從之。後月餘,悟乃釋承偕。
李光顏所將兵聞當留滄景,皆大呼西走,光顏不能製,因驚懼成疾。己酉,上表固辭橫海節,乞歸許州;許之。
壬子,以裴度為淮南節度使,餘如故。
加劉悟檢校司徒,餘如故。自是悟浸驕,欲效河北三鎮,招聚不逞,章表多不遜。
裴度之討幽、鎮也,回鶻請以兵從;朝議以為不可,遣中使止之。回鶻遣其臣李義節將三千人已至豐州北,卻之,不從;詔發繒帛七萬匹以賜之,甲寅,始還。
王智興遣輕兵二千襲濠州;丙辰,刺史侯弘度棄城奔壽州。
言事者皆謂裴度不宜出外,上亦自重之。戊午,製留度輔政,以中書侍郎、同平章事王播同平章事,代度鎮淮南,仍兼諸道鹽鐵轉運使。
李寰帥其眾三千出博野,王庭湊遣兵追之;寰與戰,殺三百餘人,庭湊兵乃還,餘眾二千猶固守博野。
朝廷以新罷兵,力不能討徐州,己未,以王智興為武寧節度使。
複以德棣節度使李全略為橫海節度使。
夏,四月,辛酉朔,日有食之。
甲戌,以傅良弼、李寰為神策都知兵馬使。
戶部侍郎、判度支張平叔上言:“官自糶鹽,可以獲利一倍;”又請“令所由將鹽就村糶易;”又乞“令宰相領鹽鐵使;”又請“以糶鹽多少為刺史、縣令殿最;”又乞“檢責所在實戶,據口團保,給一年鹽,使其四季輸價。”又“行此策後,富商大賈或行財賄,邀截喧訴,其為首者所在杖殺,連狀人皆杖脊。”詔百官議其可否。
兵部侍郎韓愈上言,以為:“城郭之外,少有見錢糴鹽,多用雜物貿易。鹽商則無物不取,或賒貸徐還,用此取濟,兩得利便。今令吏人坐鋪自糶,非得見錢,必不敢受。如此,貧者無從得鹽,自然坐失常課,如何更有倍利!又若令人吏將鹽家至而戶糶,必索百姓供應,騷擾極多。又,刺史、縣令職在分憂,豈可惟以鹽利多少為之升黜,不複考其理行!又,貧家食鹽至少,或有淡食動經旬月,若據口給鹽,依時征價,官吏畏罪,必用威刑,臣恐因此所在不安,此尤不可之大者也。”
中書舍人韋處厚議,以為:“宰相處論道之地,雜以鹺務,實非所宜。竇參、皇甫鎛皆以錢穀為相,名利難兼,卒蹈禍敗。又欲以重法禁人喧訴,夫強人之所不能,事必不立;禁人之所必犯,法必不得矣。”事遂寢。
平叔又奏征遠年逋欠。江州刺史李渤上言:“度支征當州貞元二年逃戶所欠錢四千餘緡,當州今歲旱災,田損什九。陛下柰何於大旱中征三十六年前逋負!”詔悉免之。
邕州人不樂屬容管,刺史李元宗以吏人狀授禦史,使奏之。容管經略使嚴公素聞之,遣吏按元宗擅以羅陽縣歸蠻酋黃少度。五月,壬寅,元宗將兵百人幷州印奔黃洞。
王庭湊之圍牛元翼也,和王傅於方欲以奇策幹進,言於元稹,請“遣客王昭、於友明間說賊黨,使出元翼。仍賂兵、吏部令史偽出告身二十通,令以便宜給賜。”稹皆然之,有李賞者,知其謀,乃告裴度,雲方為稹結客刺度,度隱而不發。賞詣左神策告其事。丁巳,詔左仆射韓皋等鞫之。
戊午,幽州節度使朱克融進馬萬匹,羊十萬口,而表雲先請其直充犒賞。
三司按於方刺裴度事,皆無驗。六月,甲子,度及元稹皆罷相,度為右仆射,稹為同州刺史;以兵部尚書李逢吉為門下侍郎、同平章事。
黨項寇靈州、渭北,掠官馬。
諫官上言:“裴度無罪,不當免相。元稹與於方為邪謀,責之太輕。”上不得已,壬申,削稹長春gong使。
吐蕃寇靈武。
庚辰,鹽州奏黨項都督拔跋萬誠請降。
壬午,吐蕃寇鹽州。戊子,複置邕管經略使。
初,張弘靖為宣武節度使,屢賞以悅軍士,府庫虛竭。李願繼之,性奢侈,賞勞旣薄於弘靖時,又峻威刑,軍士不悅,願以其妻弟竇瑗典宿直兵,瑗驕貪;軍中惡之。牙將李臣則等作亂,秋,七月,壬辰夜,卽帳中斬瑗頭,因大呼,府中響應。願與一子踰城奔鄭州。亂兵殺其妻,推都押牙李{宀介}為留後。
丙申,宋王結薨。
戊戌,宣武監軍奏軍亂。庚子,李{宀介}自奏已權知留後。
乙巳,詔三省官與宰相議汴州事,皆以為宜如河北故事,授李{宀介}節。李逢吉曰:“河北之事,蓋非獲已。今若幷汴州棄之,則是江、淮以南皆非國家有也。”杜元穎、張平叔爭之曰:“柰何惜數尺之節,不愛一方之死乎!”議未決,會宋、亳、潁三州各上奏,請別命帥。上大喜,以逢吉議為然,遣中使詣三州宣慰。逢吉因請“以將軍征{宀介}入朝,以義成節度使韓充鎮宣武。充,弘之弟,素寬厚得眾心。脫{宀介}旅拒,則命徐、許兩軍攻其左右而滑軍蹙其北,充必得入矣。”上皆從之。
丙午,貶李願為隨州刺史,以韓充為宣武節度兼義成節度使。征李{宀介}為右金吾將軍,{宀介}不奉詔。宋州刺史高承簡斬其使者,{宀介}遣兵二千攻之,陷寧陵、襄邑。宋州有三城,賊已陷其南城,承簡保北二城,與賊十餘戰。癸醜,忠武節度使李光顏將兵二萬五千討李{宀介},屯尉氏。兗海節度使曹華聞{宀介}作亂,不俟詔,卽發兵討之。{宀介}遣兵三千人攻宋州,適至城下,丙辰,華逆擊,破之。丁巳,李光顏敗宣武兵於尉氏,斬獲二千餘人。
八月,辛酉,大理卿劉元鼎自吐蕃還。
甲子,韓充入汴境,軍於千塔。武寧節度使王智興與高承簡共破宣武兵,斬首千餘級,餘眾遁去。壬申,韓充敗宣武兵於郭橋,斬首千餘級,進軍萬勝。
初,李{宀介}旣為留後,以都知兵馬使李質為腹心;及{宀介}除將軍,不奉詔,質屢諫不聽,會{宀介}疽發於首,遣李臣則等將兵拒李光顏於尉氏。旣而官軍四集,兵屢敗,{宀介}疾甚,悉以軍事屬李質,臥於家。丙子,質與監軍姚文壽擒{宀介},殺之;詐為{宀介}牒,追臣則等,至,皆斬之;執{宀介}四子送京師。
韓充未至,質權知軍務,時牙兵三千人,日給酒食,物力不能支。質曰:“若韓公始至而罷之,則人情大去矣!不可留此弊以遺吾帥。”卽命罷給而後迎充。丁醜,充入汴。
癸未,以韓充專為宣武節度使,以曹華為義成節度使,高承簡為兗、海、沂、密節度使,加李光顏兼侍中,以李質為右金吾將軍。
韓充旣視事,人心粗定,乃密籍軍中為惡者千餘人,一朝,幷父母妻子悉逐之,曰:“敢少留境內者斬。”於是軍政大治。
九月,戊子朔,浙西觀察使京兆竇易直奏大將王國清作亂,伏誅。初,易直聞汴州亂而懼,欲散金帛以賞軍士,或曰:“賞之無名,恐益生疑。”乃止。而外已有知之者,故國清作亂,易直討擒之,幷殺其黨二百餘人。
德州刺史王稷,承父鍔餘貲,家富厚;橫海節度使李景略利其財,丙申,密敎軍士殺稷,屠其家,納其女為妾,以軍亂聞。
朝廷之討李{宀介}也,遣司門郎中韋文恪宣慰魏博,史憲誠表請授{宀介}旌節,又於黎陽築馬頭,為渡河之勢,見文恪,辭禮倨慢;及聞{宀介}死,辭禮頓恭,曰:“憲誠,胡人,譬如狗,雖被捶擊,終不離主耳。”
冬,十一月,庚午,皇太後幸華清宮。辛未,上自複道幸華清宮,遂畋於驪山,卽日還宮。太後數日乃返。
丙子,集王緗薨。
庚辰,上與宦者擊球於禁中,有宦者墜馬,上驚,因得風疾,不能履地,自是人不聞上起居;宰相屢乞入見,不報。裴度三上疏請立太子,且請入見。十二月,辛卯,上見羣臣於紫宸殿,禦大繩床,悉去左右衛官,獨宦者十餘人侍側,人情稍安。李逢吉進言:“景王已長,請立為太子。”裴度請速下詔,副天下望。旣而兩省官亦繼有請立太子者。癸巳,詔立景王湛為皇太子。上疾浸瘳。
是歲,初行宣明曆。
韓愈旣行,眾皆危之。詔愈至境更觀事勢,勿遽入,愈曰:“止,君之仁;死,臣之義。”遂往,至鎮,庭湊拔刃弦弓以逆之;及館,甲士羅於庭。庭湊言曰:“所以紛紛者,乃此曹所為,非庭湊心。”愈厲聲曰:“天子以尚書有將帥材,故賜之節鉞,不知尚書乃不能與健兒語邪!”甲士前曰:“先太師為國擊走朱滔,血衣猶在,此軍何負朝廷,乃以為賊乎!”愈曰:“汝曹尚能記先太師則善矣。夫逆順之為禍福豈遠邪!自祿山、思明以來,至元濟、師道,其子孫有今尚存仕宦者乎!田令公以魏博歸朝廷,子孫雖在孩提,皆為美官;王承元以此軍歸朝廷,弱冠為節度使;劉悟、李佑,今皆為節度使;汝曹亦聞之乎!”庭湊恐眾心動,麾之使出;謂愈曰:“侍郎來,欲使庭湊何為?”愈曰:“神策六軍之將如牛元翼者不少,但朝廷顧大體,不可棄之耳!尚書何為圍之不置?”庭湊曰:“卽當出之。”因與愈宴,禮而歸之。未幾,牛元翼將十騎突圍出,深州大將臧平等舉城降,庭湊責其久堅守,殺平等將吏百八十餘人。
戊申,裴度至長安,見上,謝討賊無功。先是,上詔劉悟送劉承偕詣京師,悟托以軍情,不時奉詔。上問度:“宜如何處置?”度對曰:“承偕在昭義,驕縱不法,臣盡知之,悟在行營與臣書,具論其事。時有中使趙弘亮在軍中,持悟書去,雲"欲自奏之",不知嚐奏不?”上曰:“朕殊不知也,且悟大臣,何不自奏!”對曰:“悟武臣,不知事體。然今事狀籍籍如此,臣等麵論,陛下猶不能決,況悟當日單辭,豈能動聖聽哉!”上曰:“前事勿論,直言此時如何處置?”對曰:“陛下必欲收天下心,止應下半紙詔書,具陳承偕驕縱之罪,令悟集將士斬之,則藩鎮之臣,孰不思為陛下效死!非獨悟也。”上俛首良久,曰:“朕不惜承偕,然太後以為養子,今茲囚縶,太後尚未知之,況殺之乎!卿更思其次。”度乃與王播等奏請“流承偕於遠州,必得出。”上從之。後月餘,悟乃釋承偕。
李光顏所將兵聞當留滄景,皆大呼西走,光顏不能製,因驚懼成疾。己酉,上表固辭橫海節,乞歸許州;許之。
壬子,以裴度為淮南節度使,餘如故。
加劉悟檢校司徒,餘如故。自是悟浸驕,欲效河北三鎮,招聚不逞,章表多不遜。
裴度之討幽、鎮也,回鶻請以兵從;朝議以為不可,遣中使止之。回鶻遣其臣李義節將三千人已至豐州北,卻之,不從;詔發繒帛七萬匹以賜之,甲寅,始還。
王智興遣輕兵二千襲濠州;丙辰,刺史侯弘度棄城奔壽州。
言事者皆謂裴度不宜出外,上亦自重之。戊午,製留度輔政,以中書侍郎、同平章事王播同平章事,代度鎮淮南,仍兼諸道鹽鐵轉運使。
李寰帥其眾三千出博野,王庭湊遣兵追之;寰與戰,殺三百餘人,庭湊兵乃還,餘眾二千猶固守博野。
朝廷以新罷兵,力不能討徐州,己未,以王智興為武寧節度使。
複以德棣節度使李全略為橫海節度使。
夏,四月,辛酉朔,日有食之。
甲戌,以傅良弼、李寰為神策都知兵馬使。
戶部侍郎、判度支張平叔上言:“官自糶鹽,可以獲利一倍;”又請“令所由將鹽就村糶易;”又乞“令宰相領鹽鐵使;”又請“以糶鹽多少為刺史、縣令殿最;”又乞“檢責所在實戶,據口團保,給一年鹽,使其四季輸價。”又“行此策後,富商大賈或行財賄,邀截喧訴,其為首者所在杖殺,連狀人皆杖脊。”詔百官議其可否。
兵部侍郎韓愈上言,以為:“城郭之外,少有見錢糴鹽,多用雜物貿易。鹽商則無物不取,或賒貸徐還,用此取濟,兩得利便。今令吏人坐鋪自糶,非得見錢,必不敢受。如此,貧者無從得鹽,自然坐失常課,如何更有倍利!又若令人吏將鹽家至而戶糶,必索百姓供應,騷擾極多。又,刺史、縣令職在分憂,豈可惟以鹽利多少為之升黜,不複考其理行!又,貧家食鹽至少,或有淡食動經旬月,若據口給鹽,依時征價,官吏畏罪,必用威刑,臣恐因此所在不安,此尤不可之大者也。”
中書舍人韋處厚議,以為:“宰相處論道之地,雜以鹺務,實非所宜。竇參、皇甫鎛皆以錢穀為相,名利難兼,卒蹈禍敗。又欲以重法禁人喧訴,夫強人之所不能,事必不立;禁人之所必犯,法必不得矣。”事遂寢。
平叔又奏征遠年逋欠。江州刺史李渤上言:“度支征當州貞元二年逃戶所欠錢四千餘緡,當州今歲旱災,田損什九。陛下柰何於大旱中征三十六年前逋負!”詔悉免之。
邕州人不樂屬容管,刺史李元宗以吏人狀授禦史,使奏之。容管經略使嚴公素聞之,遣吏按元宗擅以羅陽縣歸蠻酋黃少度。五月,壬寅,元宗將兵百人幷州印奔黃洞。
王庭湊之圍牛元翼也,和王傅於方欲以奇策幹進,言於元稹,請“遣客王昭、於友明間說賊黨,使出元翼。仍賂兵、吏部令史偽出告身二十通,令以便宜給賜。”稹皆然之,有李賞者,知其謀,乃告裴度,雲方為稹結客刺度,度隱而不發。賞詣左神策告其事。丁巳,詔左仆射韓皋等鞫之。
戊午,幽州節度使朱克融進馬萬匹,羊十萬口,而表雲先請其直充犒賞。
三司按於方刺裴度事,皆無驗。六月,甲子,度及元稹皆罷相,度為右仆射,稹為同州刺史;以兵部尚書李逢吉為門下侍郎、同平章事。
黨項寇靈州、渭北,掠官馬。
諫官上言:“裴度無罪,不當免相。元稹與於方為邪謀,責之太輕。”上不得已,壬申,削稹長春gong使。
吐蕃寇靈武。
庚辰,鹽州奏黨項都督拔跋萬誠請降。
壬午,吐蕃寇鹽州。戊子,複置邕管經略使。
初,張弘靖為宣武節度使,屢賞以悅軍士,府庫虛竭。李願繼之,性奢侈,賞勞旣薄於弘靖時,又峻威刑,軍士不悅,願以其妻弟竇瑗典宿直兵,瑗驕貪;軍中惡之。牙將李臣則等作亂,秋,七月,壬辰夜,卽帳中斬瑗頭,因大呼,府中響應。願與一子踰城奔鄭州。亂兵殺其妻,推都押牙李{宀介}為留後。
丙申,宋王結薨。
戊戌,宣武監軍奏軍亂。庚子,李{宀介}自奏已權知留後。
乙巳,詔三省官與宰相議汴州事,皆以為宜如河北故事,授李{宀介}節。李逢吉曰:“河北之事,蓋非獲已。今若幷汴州棄之,則是江、淮以南皆非國家有也。”杜元穎、張平叔爭之曰:“柰何惜數尺之節,不愛一方之死乎!”議未決,會宋、亳、潁三州各上奏,請別命帥。上大喜,以逢吉議為然,遣中使詣三州宣慰。逢吉因請“以將軍征{宀介}入朝,以義成節度使韓充鎮宣武。充,弘之弟,素寬厚得眾心。脫{宀介}旅拒,則命徐、許兩軍攻其左右而滑軍蹙其北,充必得入矣。”上皆從之。
丙午,貶李願為隨州刺史,以韓充為宣武節度兼義成節度使。征李{宀介}為右金吾將軍,{宀介}不奉詔。宋州刺史高承簡斬其使者,{宀介}遣兵二千攻之,陷寧陵、襄邑。宋州有三城,賊已陷其南城,承簡保北二城,與賊十餘戰。癸醜,忠武節度使李光顏將兵二萬五千討李{宀介},屯尉氏。兗海節度使曹華聞{宀介}作亂,不俟詔,卽發兵討之。{宀介}遣兵三千人攻宋州,適至城下,丙辰,華逆擊,破之。丁巳,李光顏敗宣武兵於尉氏,斬獲二千餘人。
八月,辛酉,大理卿劉元鼎自吐蕃還。
甲子,韓充入汴境,軍於千塔。武寧節度使王智興與高承簡共破宣武兵,斬首千餘級,餘眾遁去。壬申,韓充敗宣武兵於郭橋,斬首千餘級,進軍萬勝。
初,李{宀介}旣為留後,以都知兵馬使李質為腹心;及{宀介}除將軍,不奉詔,質屢諫不聽,會{宀介}疽發於首,遣李臣則等將兵拒李光顏於尉氏。旣而官軍四集,兵屢敗,{宀介}疾甚,悉以軍事屬李質,臥於家。丙子,質與監軍姚文壽擒{宀介},殺之;詐為{宀介}牒,追臣則等,至,皆斬之;執{宀介}四子送京師。
韓充未至,質權知軍務,時牙兵三千人,日給酒食,物力不能支。質曰:“若韓公始至而罷之,則人情大去矣!不可留此弊以遺吾帥。”卽命罷給而後迎充。丁醜,充入汴。
癸未,以韓充專為宣武節度使,以曹華為義成節度使,高承簡為兗、海、沂、密節度使,加李光顏兼侍中,以李質為右金吾將軍。
韓充旣視事,人心粗定,乃密籍軍中為惡者千餘人,一朝,幷父母妻子悉逐之,曰:“敢少留境內者斬。”於是軍政大治。
九月,戊子朔,浙西觀察使京兆竇易直奏大將王國清作亂,伏誅。初,易直聞汴州亂而懼,欲散金帛以賞軍士,或曰:“賞之無名,恐益生疑。”乃止。而外已有知之者,故國清作亂,易直討擒之,幷殺其黨二百餘人。
德州刺史王稷,承父鍔餘貲,家富厚;橫海節度使李景略利其財,丙申,密敎軍士殺稷,屠其家,納其女為妾,以軍亂聞。
朝廷之討李{宀介}也,遣司門郎中韋文恪宣慰魏博,史憲誠表請授{宀介}旌節,又於黎陽築馬頭,為渡河之勢,見文恪,辭禮倨慢;及聞{宀介}死,辭禮頓恭,曰:“憲誠,胡人,譬如狗,雖被捶擊,終不離主耳。”
冬,十一月,庚午,皇太後幸華清宮。辛未,上自複道幸華清宮,遂畋於驪山,卽日還宮。太後數日乃返。
丙子,集王緗薨。
庚辰,上與宦者擊球於禁中,有宦者墜馬,上驚,因得風疾,不能履地,自是人不聞上起居;宰相屢乞入見,不報。裴度三上疏請立太子,且請入見。十二月,辛卯,上見羣臣於紫宸殿,禦大繩床,悉去左右衛官,獨宦者十餘人侍側,人情稍安。李逢吉進言:“景王已長,請立為太子。”裴度請速下詔,副天下望。旣而兩省官亦繼有請立太子者。癸巳,詔立景王湛為皇太子。上疾浸瘳。
是歲,初行宣明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