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卯,矯詔稱:“博王友文謀逆,遣兵突入殿中,賴郢王友珪忠孝,將兵誅之,保全朕躬。然疾因震驚,彌致危殆,宜令友珪權主軍國之務。”韓勍為友珪謀,多出府庫金帛賜諸軍及百官以取悅。
辛巳,丁昭溥還,聞友文已死,乃發喪,宣遺製,友珪卽皇帝位。
時朝廷新有內難,中外人情忷忷。許州軍士更相告變,匡國節度使韓建皆不之省,亦不為備;丙申,馬步都指揮使張厚作亂,殺建,友珪不敢詰,甲辰,以厚為陳州刺史。
秋,七月,丁未,大赦。
天雄節度使羅周翰幼弱,軍府事皆決於牙內都指揮使潘晏;北麵都招討使、宣義節度使楊師厚軍於魏州,久欲圖之,憚太祖威嚴,不敢發。至是,師厚館於銅台驛,潘晏入謁,執而殺之,引兵入牙城,據位視事。壬子,製以師厚為天雄節度使,徙周翰為宣義節度使。
以侍衛諸軍使韓勍領匡國節度使。
甲寅,加吳越王鏐尚父。
甲子,以均王友貞為開封尹、東都留守。
蜀太子元坦更名元膺。
丙寅,廢建昌宮使,以河南尹張宗奭為國計使,凡天下金穀舊隸建昌宮者悉主之。
八月,龍驤軍三千人戍懷州者,潰亂東走,所過剽掠;戊子,遣東京馬步軍都指揮使霍彥威、左耀武指揮使杜晏球討之,庚寅,擊破亂軍,執其都將劉重遇於鄢陵,甲午,斬之。
郢王友珪旣篡立,諸宿將多憤怒,雖曲加恩禮,終不悅。告哀使至河中,護國節度使冀王朱友謙泣曰:“先帝數十年開創基業,前日變起宮掖,聲聞甚惡,吾備位藩鎮,心竊恥之。”友珪加友謙侍中、中書令,以詔書自辨,且征之。友謙謂使者曰:“所立者為誰?先帝晏駕不以理,吾且至洛陽問罪,何以征為!”戊戌,以侍衛諸軍使韓勍為西麵行營招討使,督諸軍討之。友謙以河中附於晉以求救,九月,丁未,以感化節度使康懷貞為河中都招討使,更以韓勍副之。
友珪以兵部尚書知崇政院事敬翔,太祖腹心,恐其不利於己,欲解其內職,恐失人望,庚午,以翔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壬申,以戶部尚書李振充崇政院使。翔多稱疾不預事。
康懷貞等與忠武節度使牛存節合兵五萬屯河中城西,攻之甚急。晉王遣其將李存審、李嗣肱、李嗣恩將兵救之,敗梁兵於胡壁。嗣恩,本駱氏子也。
吳武忠王之疾病也,周隱請召劉威,威曰是為帥府所忌。或譖之於徐溫,溫將討之。威幕客黃訥說威曰:“公受謗雖深,反本無狀,若輕舟入覲,則嫌疑皆亡矣。”威從之。陶雅聞李遇敗,亦懼,與威偕詣廣陵,溫待之甚恭,如事武忠王之禮,優加官爵,雅等悅服,由是人皆重溫。訥,蘇州人也。溫與威、雅帥將吏請於李儼,承製加嗣吳王隆演太師、吳王,以溫領鎮海節度使、同平章事,淮南行軍司馬如故。溫遣威、雅還鎮。
辛巳,蜀改劍南東川曰武德軍。
朱友謙複告急於晉,冬,十月,晉王自將自澤潞而西,遇康懷貞於解縣,大破之,斬首千級,追至白徑嶺而還。梁兵解圍,退保陝州。友謙身自至猗氏謝晉王,從者數十人,撤武備,詣晉王帳,拜之為舅。晉王夜置酒張樂,友謙大醉。晉王留宿帳中,友謙安寢,鼾息自如。明旦複置酒而罷。
楊師厚旣得魏博之眾,又兼都招討使,宿衛勁兵多在麾下,諸鎮兵皆得調發,威勢甚重,心輕郢王友珪,遇事往往專行不顧。友珪患之,發詔召之,雲“有北邊軍機,欲與卿麵議。”師厚將行,其腹心皆諫曰:“往必不測。”師厚曰:“吾知其為人,雖往,如我何!”乃帥精兵萬人,渡河趣洛陽,友珪大懼。丁亥,至都門,留兵於外,與十餘人入見,友珪喜,甘言遜詞以悅之,賜與巨萬。癸巳,遣還。
十一月,趙將王德明將兵三萬掠武城,至於臨清,攻宗城,下之。癸醜,楊師厚伏兵唐店,邀擊,大破之,斬首五千餘級。
甲寅,葬神武元聖孝皇帝於宣陵,廟號太祖。
吳淮南節度副使陳璋等將水軍襲楚嶽州,執刺史苑玫;楚王殷遣水軍都指揮使楊定真救嶽州。璋等進攻荊南,高季昌遣其將倪可福拒之。吳恐楚人救荊南,遣撫州刺史劉信帥江、撫、袁、吉、信五州兵屯吉州,為璋聲援。
十二月,戊寅,蜀行營都指揮使王宗汾攻岐文州,拔之,守將李繼夔走。
是歲,隰州都將劉訓殺刺史,以州降晉,晉王以為瀛州刺史。訓,永和人也。
虔州防禦使李彥圖卒,州人奉譚全播知州事,遣使內附,詔以全播為百勝防禦使、虔‖韶二州節度開通使。
高季昌出兵,聲言助梁伐晉,進攻襄州,山南東道節度使孔勍擊敗之。自是朝貢路絕。勍,兗州人也。
均王幹化三年(癸酉、九一三年)
春,正月,丁巳,晉周德威拔燕順州。
癸亥,郢王友珪朝享太廟;甲子,祀圜丘,大赦,改元鳳曆。
吳陳璋攻荊南,不克而還,荊南兵與楚兵會於江口以邀之;璋知之,舟二百艘駢為一列,夜過,二鎮兵遽出追之,不能及。
晉周德威拔燕安遠軍,薊州將成行言等降於晉。
二月,壬午,蜀大赦。
郢王友珪旣得誌,遽為荒淫,內外憤怒,友珪雖啖以金繒,終莫之附。駙馬都尉趙岩,犨之子,太祖之壻也;左龍虎統軍、侍衛親軍都指揮使袁象先,太祖之甥也。岩奉使至大梁,均王友貞密與之謀誅友珪,岩曰:“此事成敗,在招討楊令公耳,得其一言諭禁軍,吾事立辦。”均王乃遣腹心馬慎交之魏州說楊師厚曰:“郢王篡弒,人望屬在大梁,公若因而成之,此不世之功也。”且許事成之日賜犒軍錢五十萬緡。師厚與將佐謀之,曰:“方郢王弒逆,吾不能卽討;今君臣之分已定,無故改圖,可乎?”或曰:“郢王親弒君父,賊也;均王舉兵複讎,義也。奉義討賊,何君臣之有!彼若一朝破賊,公將何以自處乎?”師厚曰:“吾幾誤計。”乃遣其將王舜賢至洛陽,陰與袁象先謀,遣招討馬步都虞候譙人朱漢賓將兵屯滑州為外應。趙岩歸洛陽,亦與象先密定計。
友珪治龍驤軍潰亂者,搜捕其黨,獲者族之,經年不已。時龍驤軍有戍大梁者,友珪征之,均王因使人激怒其眾曰:“天子以懷州屯兵叛,追汝輩欲盡坑之。”其眾皆懼,莫知所為。丙戌,均王奏龍驤軍疑懼,未肯前發。戊子,龍驤將校見均王,泣請可生之路,王曰:“先帝與汝輩三十餘年征戰,經營王業。今先帝尚為人所弒,汝輩安所逃死乎!”因出太祖畫像示之而泣曰:“汝能自趣洛陽雪讎恥,則轉禍為福矣。”眾皆踴躍呼萬歲,請兵仗,王給之。
庚寅旦,袁象先等帥禁兵數千人突入宮中。友珪聞變,與妻張氏及馮廷諤趨北垣樓下,將踰城,自度不免,令廷諤先殺妻,後殺己,廷諤亦自剄。諸軍十餘萬大掠都市,百司逃散,中書侍郎、同平章事杜曉、侍講學士李珽皆為亂兵所殺,門下侍郎、同平章事於兢、宣政使李振被傷。至晡乃定。
象先、岩齎傳國寶詣大梁迎均王,王曰:“大梁國家創業之地,何必洛陽!”乃卽帝位於大梁,複稱幹化三年,追廢友珪為庶人,複博王友文官爵。
丙申,晉李存暉攻燕檀州,刺史陳確以城降。
蜀唐道襲自興元罷歸,複為樞密使。太子元膺廷疏道襲過惡,以為不應複典機要,蜀主不悅。庚子,以道襲為太子少保。
三月,甲辰朔,晉周德威拔燕盧台軍。
丁未,帝更名鍠;久之,又名瑱。
庚戌,加楊師厚兼中書令,賜爵鄴王,賜詔不名,事無巨細必谘而後行。
帝遣使招撫朱友謙;友謙複稱藩,奉梁年號。
丙辰,立皇弟友敬為康王。
乙醜,晉將劉光浚克古北口,燕居庸關使胡令圭等奔晉。
戊辰,以保義留後戴思遠為節度使,鎮邢州。
燕主守光命大將元行欽將騎七千,牧馬於山北,募北山兵以應契丹;又以騎將高行珪為武州刺史,以為外援。晉李嗣源分兵徇山後八軍,皆下之;晉王以其弟存矩為新州刺史總之。以燕納降軍使盧文進為裨將。李嗣源進攻武州,高行珪以城降。元行欽聞之,引兵攻行珪;行珪使其弟行周質於晉軍以求救,李嗣源引兵救之,行欽解圍去。嗣源與行周追至廣邊軍,凡八戰,行欽力屈而降;嗣源愛其驍勇,養以為子。嗣源進攻儒州,拔之,以行珪為代州刺史。行周留事嗣源,常與嗣源假子從珂分將牙兵以從。從珂母魏氏,鎮州人,先適王氏,生從珂,嗣源從晉王克用戰河北,得魏氏,以為妾,故從珂為嗣源子,及長,以勇健知名,嗣源愛之。
辛巳,丁昭溥還,聞友文已死,乃發喪,宣遺製,友珪卽皇帝位。
時朝廷新有內難,中外人情忷忷。許州軍士更相告變,匡國節度使韓建皆不之省,亦不為備;丙申,馬步都指揮使張厚作亂,殺建,友珪不敢詰,甲辰,以厚為陳州刺史。
秋,七月,丁未,大赦。
天雄節度使羅周翰幼弱,軍府事皆決於牙內都指揮使潘晏;北麵都招討使、宣義節度使楊師厚軍於魏州,久欲圖之,憚太祖威嚴,不敢發。至是,師厚館於銅台驛,潘晏入謁,執而殺之,引兵入牙城,據位視事。壬子,製以師厚為天雄節度使,徙周翰為宣義節度使。
以侍衛諸軍使韓勍領匡國節度使。
甲寅,加吳越王鏐尚父。
甲子,以均王友貞為開封尹、東都留守。
蜀太子元坦更名元膺。
丙寅,廢建昌宮使,以河南尹張宗奭為國計使,凡天下金穀舊隸建昌宮者悉主之。
八月,龍驤軍三千人戍懷州者,潰亂東走,所過剽掠;戊子,遣東京馬步軍都指揮使霍彥威、左耀武指揮使杜晏球討之,庚寅,擊破亂軍,執其都將劉重遇於鄢陵,甲午,斬之。
郢王友珪旣篡立,諸宿將多憤怒,雖曲加恩禮,終不悅。告哀使至河中,護國節度使冀王朱友謙泣曰:“先帝數十年開創基業,前日變起宮掖,聲聞甚惡,吾備位藩鎮,心竊恥之。”友珪加友謙侍中、中書令,以詔書自辨,且征之。友謙謂使者曰:“所立者為誰?先帝晏駕不以理,吾且至洛陽問罪,何以征為!”戊戌,以侍衛諸軍使韓勍為西麵行營招討使,督諸軍討之。友謙以河中附於晉以求救,九月,丁未,以感化節度使康懷貞為河中都招討使,更以韓勍副之。
友珪以兵部尚書知崇政院事敬翔,太祖腹心,恐其不利於己,欲解其內職,恐失人望,庚午,以翔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壬申,以戶部尚書李振充崇政院使。翔多稱疾不預事。
康懷貞等與忠武節度使牛存節合兵五萬屯河中城西,攻之甚急。晉王遣其將李存審、李嗣肱、李嗣恩將兵救之,敗梁兵於胡壁。嗣恩,本駱氏子也。
吳武忠王之疾病也,周隱請召劉威,威曰是為帥府所忌。或譖之於徐溫,溫將討之。威幕客黃訥說威曰:“公受謗雖深,反本無狀,若輕舟入覲,則嫌疑皆亡矣。”威從之。陶雅聞李遇敗,亦懼,與威偕詣廣陵,溫待之甚恭,如事武忠王之禮,優加官爵,雅等悅服,由是人皆重溫。訥,蘇州人也。溫與威、雅帥將吏請於李儼,承製加嗣吳王隆演太師、吳王,以溫領鎮海節度使、同平章事,淮南行軍司馬如故。溫遣威、雅還鎮。
辛巳,蜀改劍南東川曰武德軍。
朱友謙複告急於晉,冬,十月,晉王自將自澤潞而西,遇康懷貞於解縣,大破之,斬首千級,追至白徑嶺而還。梁兵解圍,退保陝州。友謙身自至猗氏謝晉王,從者數十人,撤武備,詣晉王帳,拜之為舅。晉王夜置酒張樂,友謙大醉。晉王留宿帳中,友謙安寢,鼾息自如。明旦複置酒而罷。
楊師厚旣得魏博之眾,又兼都招討使,宿衛勁兵多在麾下,諸鎮兵皆得調發,威勢甚重,心輕郢王友珪,遇事往往專行不顧。友珪患之,發詔召之,雲“有北邊軍機,欲與卿麵議。”師厚將行,其腹心皆諫曰:“往必不測。”師厚曰:“吾知其為人,雖往,如我何!”乃帥精兵萬人,渡河趣洛陽,友珪大懼。丁亥,至都門,留兵於外,與十餘人入見,友珪喜,甘言遜詞以悅之,賜與巨萬。癸巳,遣還。
十一月,趙將王德明將兵三萬掠武城,至於臨清,攻宗城,下之。癸醜,楊師厚伏兵唐店,邀擊,大破之,斬首五千餘級。
甲寅,葬神武元聖孝皇帝於宣陵,廟號太祖。
吳淮南節度副使陳璋等將水軍襲楚嶽州,執刺史苑玫;楚王殷遣水軍都指揮使楊定真救嶽州。璋等進攻荊南,高季昌遣其將倪可福拒之。吳恐楚人救荊南,遣撫州刺史劉信帥江、撫、袁、吉、信五州兵屯吉州,為璋聲援。
十二月,戊寅,蜀行營都指揮使王宗汾攻岐文州,拔之,守將李繼夔走。
是歲,隰州都將劉訓殺刺史,以州降晉,晉王以為瀛州刺史。訓,永和人也。
虔州防禦使李彥圖卒,州人奉譚全播知州事,遣使內附,詔以全播為百勝防禦使、虔‖韶二州節度開通使。
高季昌出兵,聲言助梁伐晉,進攻襄州,山南東道節度使孔勍擊敗之。自是朝貢路絕。勍,兗州人也。
均王幹化三年(癸酉、九一三年)
春,正月,丁巳,晉周德威拔燕順州。
癸亥,郢王友珪朝享太廟;甲子,祀圜丘,大赦,改元鳳曆。
吳陳璋攻荊南,不克而還,荊南兵與楚兵會於江口以邀之;璋知之,舟二百艘駢為一列,夜過,二鎮兵遽出追之,不能及。
晉周德威拔燕安遠軍,薊州將成行言等降於晉。
二月,壬午,蜀大赦。
郢王友珪旣得誌,遽為荒淫,內外憤怒,友珪雖啖以金繒,終莫之附。駙馬都尉趙岩,犨之子,太祖之壻也;左龍虎統軍、侍衛親軍都指揮使袁象先,太祖之甥也。岩奉使至大梁,均王友貞密與之謀誅友珪,岩曰:“此事成敗,在招討楊令公耳,得其一言諭禁軍,吾事立辦。”均王乃遣腹心馬慎交之魏州說楊師厚曰:“郢王篡弒,人望屬在大梁,公若因而成之,此不世之功也。”且許事成之日賜犒軍錢五十萬緡。師厚與將佐謀之,曰:“方郢王弒逆,吾不能卽討;今君臣之分已定,無故改圖,可乎?”或曰:“郢王親弒君父,賊也;均王舉兵複讎,義也。奉義討賊,何君臣之有!彼若一朝破賊,公將何以自處乎?”師厚曰:“吾幾誤計。”乃遣其將王舜賢至洛陽,陰與袁象先謀,遣招討馬步都虞候譙人朱漢賓將兵屯滑州為外應。趙岩歸洛陽,亦與象先密定計。
友珪治龍驤軍潰亂者,搜捕其黨,獲者族之,經年不已。時龍驤軍有戍大梁者,友珪征之,均王因使人激怒其眾曰:“天子以懷州屯兵叛,追汝輩欲盡坑之。”其眾皆懼,莫知所為。丙戌,均王奏龍驤軍疑懼,未肯前發。戊子,龍驤將校見均王,泣請可生之路,王曰:“先帝與汝輩三十餘年征戰,經營王業。今先帝尚為人所弒,汝輩安所逃死乎!”因出太祖畫像示之而泣曰:“汝能自趣洛陽雪讎恥,則轉禍為福矣。”眾皆踴躍呼萬歲,請兵仗,王給之。
庚寅旦,袁象先等帥禁兵數千人突入宮中。友珪聞變,與妻張氏及馮廷諤趨北垣樓下,將踰城,自度不免,令廷諤先殺妻,後殺己,廷諤亦自剄。諸軍十餘萬大掠都市,百司逃散,中書侍郎、同平章事杜曉、侍講學士李珽皆為亂兵所殺,門下侍郎、同平章事於兢、宣政使李振被傷。至晡乃定。
象先、岩齎傳國寶詣大梁迎均王,王曰:“大梁國家創業之地,何必洛陽!”乃卽帝位於大梁,複稱幹化三年,追廢友珪為庶人,複博王友文官爵。
丙申,晉李存暉攻燕檀州,刺史陳確以城降。
蜀唐道襲自興元罷歸,複為樞密使。太子元膺廷疏道襲過惡,以為不應複典機要,蜀主不悅。庚子,以道襲為太子少保。
三月,甲辰朔,晉周德威拔燕盧台軍。
丁未,帝更名鍠;久之,又名瑱。
庚戌,加楊師厚兼中書令,賜爵鄴王,賜詔不名,事無巨細必谘而後行。
帝遣使招撫朱友謙;友謙複稱藩,奉梁年號。
丙辰,立皇弟友敬為康王。
乙醜,晉將劉光浚克古北口,燕居庸關使胡令圭等奔晉。
戊辰,以保義留後戴思遠為節度使,鎮邢州。
燕主守光命大將元行欽將騎七千,牧馬於山北,募北山兵以應契丹;又以騎將高行珪為武州刺史,以為外援。晉李嗣源分兵徇山後八軍,皆下之;晉王以其弟存矩為新州刺史總之。以燕納降軍使盧文進為裨將。李嗣源進攻武州,高行珪以城降。元行欽聞之,引兵攻行珪;行珪使其弟行周質於晉軍以求救,李嗣源引兵救之,行欽解圍去。嗣源與行周追至廣邊軍,凡八戰,行欽力屈而降;嗣源愛其驍勇,養以為子。嗣源進攻儒州,拔之,以行珪為代州刺史。行周留事嗣源,常與嗣源假子從珂分將牙兵以從。從珂母魏氏,鎮州人,先適王氏,生從珂,嗣源從晉王克用戰河北,得魏氏,以為妾,故從珂為嗣源子,及長,以勇健知名,嗣源愛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