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賈母王夫人到得宮門口,早有元春身邊得力的小太監名叫小成子的在這裏等著,見她們到了,忙引著去了鳳藻宮。元春因身份拘著,隻讓抱琴領著幾名宮女出來迎著。這會兒看見,抱琴笑道:“老太太、太太總算到了,娘娘一早可就盼著呢,連皁膳都進的不似往日香甜了。”一行說著,一行親自打起簾子,請賈母王夫人入內。
祖孫母女相見,行過國禮,元春便帶著兩人到了日常起居的暖閣內,打發了侍候的宮女太監,又讓抱琴在門外守了,方自在地和祖母、母親說話。
“娘娘近來在宮裏可還好?怎麽我瞧著又清減了不少呢?娘娘還是把心思放寬些,好好保養才是正經。”賈母因見元春輕靠在鋪了厚厚紅狐狸氈皮的貴妃榻上,輕蹙著眉頭,好看的杏仁眼含著微微的霧氣,心裏不由也有些心疼,這個孫女兒自小跟在自己身邊,最是懂事不過,也曾是被自己放在心尖子上的,後來為了家族利益進宮,苦苦熬到今日有多麽不容易,她也是知道一二的。如今經王夫人這一事,她在宮裏也必是不太好過的,是以殷殷囑咐著。
“老太太無需擔心,本宮還好,倒是老太太,年紀大了,還要操心著一大家子,才要多保養身體才是。”聽到賈母的話,元春心裏一暖。掙紮這麽久,能從最親的人嘴裏聽到一句溫情的話,也算是值得了吧。
“是啊,老太太說得對,娘娘很該養好身子,將來也好為皇上再添個小皇子。”王夫人看她祖孫說話,不甘心被忽視,也忙著上來插一嘴。
“添小皇子這話,太太也就在我這裏說說罷!”元春輕歎了一口氣,何嚐看不懂她的心思,隻是且不說這事需得機緣,即便有了,能不能生下來也在兩可。如今宮裏皇後與榮貴妃分掌勢力,宮裏有多少年輕妃嬪無端端掉了孩子,她又怎敢再生這樣的念頭,母親這話若被人聽去了,怕又是一場禍事。
“娘娘這是什麽話,為皇家開枝散葉可是正經事情。如今皇上雖然病著,但到底正當壯年,娘娘也是青春正盛,添個小皇子也是天經地義,且不說有個皇子傍身娘娘也能有個依靠,就是咱們府裏腰杆也能挺直不少,那起子小人如何還能……”
“太太……”聽王夫人越說越不像,元春不禁提高了聲音,如何母親在監裏待了這些日子,越發地沒有城府了。宮裏耳目眾多,這種話如何說得?
“娘娘息怒,二太太她也是……也是盼著娘娘好的,隻是……”賈母狠狠地瞪了王夫人一眼,試圖解釋些什麽。
“罷了。”元春一時又有些淡淡的,對著賈母道。“我也並不是生太太的氣,隻是宮裏人多嘴雜,還是謹慎些好。”再看看閉嘴不言,但神色間依舊不甘心地王夫人,她的心裏浮起淺淺失望,母親,早已經不是原來的母親,也許在她的眼中,隻有利益了吧。如此也好,也能斷了自己的那份奢望。元春不再說別的,隻把皇後的意思一一道了出來。
聽到元春說及黛玉及睿親王在天雲峰遭遇地震失蹤,賈母的眼淚止不住地落下來,低低歎了一句,我可憐的玉兒!元春勸道:“老太太也別傷心了,林妹妹出了這種事是誰都不想的,你若因此傷了身體,林妹妹就算在那邊想也是不安心的。歸省時隻聽寶玉、迎妹妹他們說林妹妹是怎樣個玲瓏剔透的人兒,我確是無緣得見了。”說著也陪著掉了幾滴淚,隨即轉道:“隻是林姑父和姑媽都早早地去了,林家隻剩了林妹妹這一棵獨苗,如今又……落下那偌大的家業無人看管,隻怕有那起子刁奴看主家無人,貪墨了林家財物,因此還需老太太和太太這做外祖母和舅母的,幫忙著人打理一二才是,這樣才不枉了林妹妹在府中幾年承歡膝下的情分。”
王夫人聽著正中下懷,不等老太太開口,慌忙地道:“娘娘說的也是正理,如今林丫頭不在了,林家那邊宗親又都是出了五服的,自是指望不上,咱們這外家若再不幫著照看,豈不讓人笑話。娘娘放心,回去我就親自過林府看看。”林家的家底她雖然不清楚,但黛玉當年的首飾、擺設她可都是看在眼裏的,但那些東西也值百十萬兩銀子,想來當年林如海的巡鹽禦史也不是白當的,如今她的私房全部被賈政收羅了去,如不趁此機會攢上點體己,不說自己,隻怕寶玉日後在府中都舉步維艱的。
“娘娘的意思是……”不同於王夫人的興奮,賈母的臉色微微有些低沉,其實她何嚐不懂元春的意思,之前說到皇後的話,她心裏就明了一二了。隻是且不說黛玉是她的親外孫女,但是看之前黛玉的行事,也能知道其並不是毫無胸襟城府之人。想來在其臨走之前,也應有過打算的,皇後、元妃和王夫人的算盤打得如意,隻怕沒有那麽簡單。
元春看著賈母,自然明白她的擔憂,可如今勢成騎虎,想林黛玉縱然有些手段,但左不過一個十多歲的小丫頭,又能慮多長遠,否則也不會頭腦發熱地陪睿親王去什麽天雲峰了,就算她有什麽安排,但賈家背後如今有皇後娘娘和太子撐腰,還怕拿不下如今沒有一個主子的林家不成?因此元春笑道:“祖母最是通透,豈不明白我的意思。皇後娘娘與太子也是看著林妹妹可憐,不忍林家被惡奴欺負,念著我是林妹妹的表姐,賈府與林府又有姻親往來,這才好意提醒,老太太,咱們又如何能辜負娘娘與太子的一番苦心,置林家於不顧呢?”
“罷了,就依娘娘的意思。隻是如今我已年高,心力都大不如前,又早已不理家事,這事情隻怕還要多勞煩二太太去辦了。”賈母心思轉的飛快,在不知道黛玉的安排之前,她是絕不可能輕易出手的。說到此處,不得不說賈母實在比元春、王夫人等人高出一籌,不說朝中那些睿親王一派的大臣,就是林如海當年為黛玉埋下的人脈,也是不容小覷的,否則,黛玉也不可能輕易請得動刑部尚書周正源。
元春看看熱切望著自己的王夫人,眼中閃過一抹黯然,心底輕歎一聲,遂抬頭微笑著說:“我也是這個意思,祖母正是該頤養天年的時候,萬不該讓您老人家再為後輩人憂煩的隻是二太太行事有時稍欠思量,祖母還應提點一二才是。”
“這個請娘娘放心,我自省得的。”賈母斂眉垂目,在繡凳上對著元春稍稍行了一禮。
王夫人的臉色卻是不大好看了,原以為此事她能全權包攬,沒想到元春一句話又給她派了個監工,這連自己的女兒都說自己做事不周,豈不是大大打了自己的臉嗎?可如今在宮中,她又不敢說些什麽,隻得低了頭,好掩去眼中的不忿之意。可元春是何許人,在宮中能坐到如今的位置,又豈會看不出王夫人的不滿,張口欲說些什麽,卻終究沒有說出來,又是低低一聲輕歎。
“娘娘,”賈母抬頭,“娘娘還是放寬些心吧。”
“祖母不用擔心。”元春扯出一抹笑容,繼續道:“我這裏還有一樁喜事,還請老太太和太太回去知會薛家姨媽一聲。”
“喜事?”王夫人驚喜地抬頭,“娘娘莫非要給寶玉和寶丫頭指婚不成?這可是天大的喜事?”
王夫人的話讓元妃不自覺地扶了一下額頭,看來太太在監獄地這陣子還真是傷到了腦筋,愈發地倒三不著兩了。
“抱琴。”元妃叫了一聲。抱琴慌忙走了進來,看元妃輕蹙著眉頭,一手正揉著太陽穴,隨即明白過來,慌忙走到後麵梳妝台旁邊,翻出了常用的“清芷貼”,拿小金剪剪成了兩片花黃的形狀,給元春貼在兩邊的太陽穴上。元春揮揮手,抱琴行了一禮,這才又退出門去守著。
“娘娘時常頭痛嗎?”
“娘娘沒事吧?”
賈母和王夫人看到抱琴嫻熟的動作,幾乎是同時開口詢問。
“並沒有大礙,偶爾頭痛罷了。這是太醫院開的藥貼,倒也好用,貼上很快就不疼了。”看著兩人關心的眼神,元春還是開心的。
“那娘娘指婚的事……”看元春沒有大礙,王夫人急忙接起了剛才的話頭。寶釵可是她看好的兒媳婦,她的寶玉可不能讓那起子狐媚子們拴住了,若娘娘指了婚,想必就是老太太也不能再說出別的。
“太太這話可不許再說了,寶妹妹容姿豐美,又才華過人,哪裏是寶玉一個世家子弟能消受的了的,我說的喜事並不是這個,而是太子看中了寶妹妹,想來不日就要上門商議納娶之事了。雖說隻是侍妾,但將來……如此也算是寶妹妹的福分了。”
一時之間,王夫人被這個消息震得目瞪口呆,雖然薛姨媽一再地向她示好,讓她請求元春在皇後娘娘麵前說話,可她總是嘴上答應,心裏卻從沒當回事。笑話,寶釵是她看中的兒媳婦,她怎麽可能再去為此事奔走。薛家除了她想來也並沒有別的門路,所以在她的思想裏,寶釵早就是她的兒媳婦了,誰知如今竟聽到這個消息,這讓她怎麽接受得了?寶玉,寶玉該怎麽辦?
“你還真想將寶釵許給寶玉嗎?”賈母在一旁聽到王夫人無意識間呢喃而出的話,不由地冷笑了一聲。“真是愚蠢!如今不說寶釵是要給太子做侍妾了,就是沒有此事,寶釵也別想進賈家的門。”賈母說的決絕,這個兒媳婦的心思她早就知道,不過想著要給她點麵子從未挑明,可如今太子都有了動作她還能說出這樣的話,讓她怎能不怒。
“老太太,我知道你喜歡那個林丫頭,如今她不是沒了嗎?寶釵論才論貌都不屬於林丫頭,又更加的端莊得體,為什麽不能許給寶玉?”聽見賈母說寶釵不能進賈家的門,王夫人有些著急。
“太太怎麽就不明白老太太的意思?”元春看王夫人依舊執迷,心裏也有幾分不悅,語氣就有些重了,“太太是寶玉的生母,怎麽就不盼著寶玉好呢?”
“我不盼著寶玉好?”王夫人的聲音有些尖利起來,寶玉是她的眼珠子心尖子,居然說她不為寶玉好,這讓她情何以堪。她還想說些什麽,卻被賈母一聲斷喝打斷了。“閉嘴,也不看看這是哪裏?還想撒潑不成?”王夫人這時才有些明白過來,宮裏人多嘴雜,說多了無疑給元妃招禍,因此她雖然不服,但還是低下頭不說話了。
元春看她不再那麽激動,這才緩緩道:“我知道太太是覺得薛家家底豐厚,寶妹妹又是親戚知根知底,所以才有了結親的心思,可太太也想想,薛家是什麽身份,士農工商,薛家雖是皇商,總沒什麽體麵。再則寶玉將來總要出仕立業,咱們家雖然襲職,可也大不如前了,若真娶一個商家女,沒有助力不說,將來在官場也會為人詬病,難以立足。此中因由,太太難道就沒有想過嗎?若真為了寶玉好,就應該好好相看一些門當戶對、書香傳家的世家大族之女才對。”
元春的這一席話,可謂是說到了賈母的心裏,之前她之所以有意於黛玉,就不僅僅是因為黛玉是她的外孫女且家世清貴,還因為林如海。林如海在官場多年,關係好的官員、同年不在少數,更何況林如海為人慷慨大方,又常常急人於危難,因此其人脈不可勝計,若寶黛緣成,將來這些都將是寶玉踏足仕途的助力。隻可惜她的這番心思王夫人卻不能明白,生生將黛玉逼出了賈府。
“太太,你管著家事,又經常出入於京城貴婦們的各種宴會交際,難道你真的不明白嗎?”元春歎了一聲。不記得這是她今天的第幾次歎氣了,為何祖母如此通透,母親卻又這樣愚癡呢?
“可是……可是金玉良緣……”王夫人聽著元春細細分析,雖然也漸漸明白過來,可是仍然糾結於府中流傳的金玉良緣一說。
“金玉良緣的話就此打住,回到府裏太太也要嚴查此事,萬萬不能讓這種流言傳出府去。否則隻怕太子會心存芥蒂。到時候不好的隻怕不隻是寶妹妹。”還有賈府,甚至是四大家族。最後一句話元春沒有說出口,但賈母和王夫人都懂得其中的厲害,忍不住打了一個寒噤。
例見的時間很快就到了,賈母、王夫人由抱琴引著,出了鳳藻宮。
一路無話,及至到了二門處,兩人由丫鬟婆子扶著下了車,王夫人看著賈母麵沉似水,想說些什麽似乎又有些畏懼,期期艾艾地湊到賈母跟前,正想開口。賈母卻並不理她,隻扶著鴛鴦的手回了自己的上房。王夫人隻好先閉了嘴,慌忙跟上。
早有丫鬟看到賈母回來,忙忙地打起簾子,賈母換了家常的衣服,在臥榻上坐了,小丫頭端了水來洗手,一時又有人上了常吃的茶,賈母抿了幾口,這才抬起眼睛,仿佛才看到下麵侍立的王夫人一般,淡淡道:“你怎麽又跟來了,我這兒也不用你服侍,還是先下去換了衣服,有什麽話飯後再說。”
王夫人在路上已經細細想了元春的話,知道自己沒有老太太的高瞻遠矚,正想著陪幾句小心,哪知道賈母來了這麽一手,心裏的火氣登時又冒了上來,但卻不敢多說什麽,隻得壓了壓火,陪著笑答應著去了。
回到榮禧堂,彩霞接了出來,道:“太太回來了,姨太太和寶姑娘來了。”一行說著一行打起了簾子,卻見薛姨媽正在下麵椅子上坐著,寶釵聽得王夫人回來,早已站起身來在門口候著,看王夫人進來,忙福了一福。
薛姨媽也站了起來,笑道:“姐姐回來了,娘娘身體可還安好?”
王夫人本來還憋著火,這會兒看到自家妹妹和侄女,臉色也不過淡淡的,道:“娘娘安好。”
薛姨媽看王夫人臉色不大好,便道:“聽下人說車轎到了有一會兒了,怎麽姐姐這會兒才到房裏,姐姐且換換衣服喝口茶水,我和釵兒回頭再來看望。”
“剛送了老太太回房,侍候她換了衣服,收拾妥帖,這才得閑回來歇會兒。”王夫人見到妹妹,本想倒一倒腹中的苦水,話到嘴邊又覺得不妥,又變了說法。“妹妹和釵兒也不是外人,且先坐會兒吃茶,我換了衣服還有好消息要和你們說。”一行說著,王夫人便帶著彩霞、繡鸞往內室去了。
好消息?薛姨媽和寶釵交換了一個眼神,似乎猜到了是什麽,兩人的眼中都有那麽一絲驚喜,但寶釵隨即克製了自己,端起茶杯抿了口茶,隨即坐正身體,低頭眼觀鼻鼻觀心。
一時王夫人出來,遂攜著薛姨媽在炕上坐了,卻並不說話,隻是一眼一眼地打量著寶釵。薛姨媽忍不住,陪笑道:“姐姐剛說有好消息,這會兒子怎麽也不說,巴巴讓人心吊在半空?要我猜,可是娘娘有喜了?”
薛姨媽一句話觸動了王夫人的心思,想到鳳藻宮裏元妃的警告,歎道:“若真是如此我就該燒高香了。如今皇上又病著,這個話不說也罷。我說這好消息卻是釵兒的。這也是釵兒的造化,竟然得了太子的青眼,雖說不是太子正妃,但是私下說句大不道的話,將來皇上仙去,太子登基,憑著釵兒的人品才貌,怎麽也得是妃位的,若造化大了,少不得……”母儀天下幾個字,王夫人沒有說出來,但薛姨媽豈能不知道的,立時眉眼便笑開了。寶釵也覺得鬆了一口氣,麵帶嬌羞地指著一事避了出去。
“這可是要多謝姐姐和賢德妃娘娘了。也是賢德妃娘娘得皇後娘娘信任,否則皇後娘娘又哪裏知道釵兒?”薛姨媽忙不迭地道謝,絲毫不知道王夫人曾經打著阻擋寶釵進宮的主意。
“皇後娘娘固然寵信賢德妃,但就賢德妃一人,皇後娘娘也是不可能知道寶丫頭的好的,但皇後娘娘身邊人,賢德妃就沒少花費心思力氣,否則皇後也不能這麽快就同意了這親事。”
“是是是。這實在是讓賢德妃娘娘操心破壞了。妹妹想著,宮裏那些人哪個不是一雙勢利眼,一顆體麵心,賢德妃娘娘總少不了上下打點,這也是我的一點子小心思,還請賢德妃娘娘不要嫌棄。”薛姨媽說著,從袖裏摸了幾張銀票出來,遞到王夫人的麵前。
“妹妹這就見外了。咱們兩家也算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說幾句話還不是應該的。”王夫人口中謙讓著,眼睛卻已經瞟到了銀票上,頭一張是五千兩,心下不由一喜,麵上卻並不掛出來,一邊推讓一邊道:“既然妹妹如此,我也就盛情難卻,先替賢德妃娘娘收下了。到時候少不得還得聽娘娘責怪,都是自家親戚,哪裏還這般客氣的。”
“這是應該的。”看王夫人收下銀票,薛姨媽也放心不少。雖然這次進太子府隻是侍妾,會讓心氣頗高的釵兒有些受打擊,但想想他們一介商賈,能入得了太子的法眼也算是造化了。從釵兒上次過生日時的情景來看,太子也是喜歡釵兒的,到時憑借釵兒的容貌才華和手段,想要拴住太子的心自然不是難事。等到太子登基,看誰還敢小看薛家。
姐妹倆又說了些其他的話,看看到了晚膳時間,薛姨媽這才起身告辭,王夫人囑咐道:“聽賢德妃娘娘的話,納娶大概也就是最近的事情,雖是侍妾,但該準備的也要準備了,有些規矩也是要學起來的。”薛姨媽一一答應著,滿心歡喜地去了。
看著晃動的簾子,王夫人坐在座位上,怔怔地出了會兒神,這才回身到了自己的內室,從袖裏拿出銀票來看。這薛家也不愧是皇商之家,一出手就是三萬兩,他們的家底得有多厚啊!王夫人咂了咂舌,不能給寶玉聘寶釵,終是有些肉疼的。將銀票裝入枕邊的匣子,用銅鎖鎖好了,又將鑰匙貼身放了起來。王夫人這才覺得空落落的心有了那麽一絲依靠。這也許是個好兆頭吧!明天去林府,我終要將我失去的都拿回來!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
祖孫母女相見,行過國禮,元春便帶著兩人到了日常起居的暖閣內,打發了侍候的宮女太監,又讓抱琴在門外守了,方自在地和祖母、母親說話。
“娘娘近來在宮裏可還好?怎麽我瞧著又清減了不少呢?娘娘還是把心思放寬些,好好保養才是正經。”賈母因見元春輕靠在鋪了厚厚紅狐狸氈皮的貴妃榻上,輕蹙著眉頭,好看的杏仁眼含著微微的霧氣,心裏不由也有些心疼,這個孫女兒自小跟在自己身邊,最是懂事不過,也曾是被自己放在心尖子上的,後來為了家族利益進宮,苦苦熬到今日有多麽不容易,她也是知道一二的。如今經王夫人這一事,她在宮裏也必是不太好過的,是以殷殷囑咐著。
“老太太無需擔心,本宮還好,倒是老太太,年紀大了,還要操心著一大家子,才要多保養身體才是。”聽到賈母的話,元春心裏一暖。掙紮這麽久,能從最親的人嘴裏聽到一句溫情的話,也算是值得了吧。
“是啊,老太太說得對,娘娘很該養好身子,將來也好為皇上再添個小皇子。”王夫人看她祖孫說話,不甘心被忽視,也忙著上來插一嘴。
“添小皇子這話,太太也就在我這裏說說罷!”元春輕歎了一口氣,何嚐看不懂她的心思,隻是且不說這事需得機緣,即便有了,能不能生下來也在兩可。如今宮裏皇後與榮貴妃分掌勢力,宮裏有多少年輕妃嬪無端端掉了孩子,她又怎敢再生這樣的念頭,母親這話若被人聽去了,怕又是一場禍事。
“娘娘這是什麽話,為皇家開枝散葉可是正經事情。如今皇上雖然病著,但到底正當壯年,娘娘也是青春正盛,添個小皇子也是天經地義,且不說有個皇子傍身娘娘也能有個依靠,就是咱們府裏腰杆也能挺直不少,那起子小人如何還能……”
“太太……”聽王夫人越說越不像,元春不禁提高了聲音,如何母親在監裏待了這些日子,越發地沒有城府了。宮裏耳目眾多,這種話如何說得?
“娘娘息怒,二太太她也是……也是盼著娘娘好的,隻是……”賈母狠狠地瞪了王夫人一眼,試圖解釋些什麽。
“罷了。”元春一時又有些淡淡的,對著賈母道。“我也並不是生太太的氣,隻是宮裏人多嘴雜,還是謹慎些好。”再看看閉嘴不言,但神色間依舊不甘心地王夫人,她的心裏浮起淺淺失望,母親,早已經不是原來的母親,也許在她的眼中,隻有利益了吧。如此也好,也能斷了自己的那份奢望。元春不再說別的,隻把皇後的意思一一道了出來。
聽到元春說及黛玉及睿親王在天雲峰遭遇地震失蹤,賈母的眼淚止不住地落下來,低低歎了一句,我可憐的玉兒!元春勸道:“老太太也別傷心了,林妹妹出了這種事是誰都不想的,你若因此傷了身體,林妹妹就算在那邊想也是不安心的。歸省時隻聽寶玉、迎妹妹他們說林妹妹是怎樣個玲瓏剔透的人兒,我確是無緣得見了。”說著也陪著掉了幾滴淚,隨即轉道:“隻是林姑父和姑媽都早早地去了,林家隻剩了林妹妹這一棵獨苗,如今又……落下那偌大的家業無人看管,隻怕有那起子刁奴看主家無人,貪墨了林家財物,因此還需老太太和太太這做外祖母和舅母的,幫忙著人打理一二才是,這樣才不枉了林妹妹在府中幾年承歡膝下的情分。”
王夫人聽著正中下懷,不等老太太開口,慌忙地道:“娘娘說的也是正理,如今林丫頭不在了,林家那邊宗親又都是出了五服的,自是指望不上,咱們這外家若再不幫著照看,豈不讓人笑話。娘娘放心,回去我就親自過林府看看。”林家的家底她雖然不清楚,但黛玉當年的首飾、擺設她可都是看在眼裏的,但那些東西也值百十萬兩銀子,想來當年林如海的巡鹽禦史也不是白當的,如今她的私房全部被賈政收羅了去,如不趁此機會攢上點體己,不說自己,隻怕寶玉日後在府中都舉步維艱的。
“娘娘的意思是……”不同於王夫人的興奮,賈母的臉色微微有些低沉,其實她何嚐不懂元春的意思,之前說到皇後的話,她心裏就明了一二了。隻是且不說黛玉是她的親外孫女,但是看之前黛玉的行事,也能知道其並不是毫無胸襟城府之人。想來在其臨走之前,也應有過打算的,皇後、元妃和王夫人的算盤打得如意,隻怕沒有那麽簡單。
元春看著賈母,自然明白她的擔憂,可如今勢成騎虎,想林黛玉縱然有些手段,但左不過一個十多歲的小丫頭,又能慮多長遠,否則也不會頭腦發熱地陪睿親王去什麽天雲峰了,就算她有什麽安排,但賈家背後如今有皇後娘娘和太子撐腰,還怕拿不下如今沒有一個主子的林家不成?因此元春笑道:“祖母最是通透,豈不明白我的意思。皇後娘娘與太子也是看著林妹妹可憐,不忍林家被惡奴欺負,念著我是林妹妹的表姐,賈府與林府又有姻親往來,這才好意提醒,老太太,咱們又如何能辜負娘娘與太子的一番苦心,置林家於不顧呢?”
“罷了,就依娘娘的意思。隻是如今我已年高,心力都大不如前,又早已不理家事,這事情隻怕還要多勞煩二太太去辦了。”賈母心思轉的飛快,在不知道黛玉的安排之前,她是絕不可能輕易出手的。說到此處,不得不說賈母實在比元春、王夫人等人高出一籌,不說朝中那些睿親王一派的大臣,就是林如海當年為黛玉埋下的人脈,也是不容小覷的,否則,黛玉也不可能輕易請得動刑部尚書周正源。
元春看看熱切望著自己的王夫人,眼中閃過一抹黯然,心底輕歎一聲,遂抬頭微笑著說:“我也是這個意思,祖母正是該頤養天年的時候,萬不該讓您老人家再為後輩人憂煩的隻是二太太行事有時稍欠思量,祖母還應提點一二才是。”
“這個請娘娘放心,我自省得的。”賈母斂眉垂目,在繡凳上對著元春稍稍行了一禮。
王夫人的臉色卻是不大好看了,原以為此事她能全權包攬,沒想到元春一句話又給她派了個監工,這連自己的女兒都說自己做事不周,豈不是大大打了自己的臉嗎?可如今在宮中,她又不敢說些什麽,隻得低了頭,好掩去眼中的不忿之意。可元春是何許人,在宮中能坐到如今的位置,又豈會看不出王夫人的不滿,張口欲說些什麽,卻終究沒有說出來,又是低低一聲輕歎。
“娘娘,”賈母抬頭,“娘娘還是放寬些心吧。”
“祖母不用擔心。”元春扯出一抹笑容,繼續道:“我這裏還有一樁喜事,還請老太太和太太回去知會薛家姨媽一聲。”
“喜事?”王夫人驚喜地抬頭,“娘娘莫非要給寶玉和寶丫頭指婚不成?這可是天大的喜事?”
王夫人的話讓元妃不自覺地扶了一下額頭,看來太太在監獄地這陣子還真是傷到了腦筋,愈發地倒三不著兩了。
“抱琴。”元妃叫了一聲。抱琴慌忙走了進來,看元妃輕蹙著眉頭,一手正揉著太陽穴,隨即明白過來,慌忙走到後麵梳妝台旁邊,翻出了常用的“清芷貼”,拿小金剪剪成了兩片花黃的形狀,給元春貼在兩邊的太陽穴上。元春揮揮手,抱琴行了一禮,這才又退出門去守著。
“娘娘時常頭痛嗎?”
“娘娘沒事吧?”
賈母和王夫人看到抱琴嫻熟的動作,幾乎是同時開口詢問。
“並沒有大礙,偶爾頭痛罷了。這是太醫院開的藥貼,倒也好用,貼上很快就不疼了。”看著兩人關心的眼神,元春還是開心的。
“那娘娘指婚的事……”看元春沒有大礙,王夫人急忙接起了剛才的話頭。寶釵可是她看好的兒媳婦,她的寶玉可不能讓那起子狐媚子們拴住了,若娘娘指了婚,想必就是老太太也不能再說出別的。
“太太這話可不許再說了,寶妹妹容姿豐美,又才華過人,哪裏是寶玉一個世家子弟能消受的了的,我說的喜事並不是這個,而是太子看中了寶妹妹,想來不日就要上門商議納娶之事了。雖說隻是侍妾,但將來……如此也算是寶妹妹的福分了。”
一時之間,王夫人被這個消息震得目瞪口呆,雖然薛姨媽一再地向她示好,讓她請求元春在皇後娘娘麵前說話,可她總是嘴上答應,心裏卻從沒當回事。笑話,寶釵是她看中的兒媳婦,她怎麽可能再去為此事奔走。薛家除了她想來也並沒有別的門路,所以在她的思想裏,寶釵早就是她的兒媳婦了,誰知如今竟聽到這個消息,這讓她怎麽接受得了?寶玉,寶玉該怎麽辦?
“你還真想將寶釵許給寶玉嗎?”賈母在一旁聽到王夫人無意識間呢喃而出的話,不由地冷笑了一聲。“真是愚蠢!如今不說寶釵是要給太子做侍妾了,就是沒有此事,寶釵也別想進賈家的門。”賈母說的決絕,這個兒媳婦的心思她早就知道,不過想著要給她點麵子從未挑明,可如今太子都有了動作她還能說出這樣的話,讓她怎能不怒。
“老太太,我知道你喜歡那個林丫頭,如今她不是沒了嗎?寶釵論才論貌都不屬於林丫頭,又更加的端莊得體,為什麽不能許給寶玉?”聽見賈母說寶釵不能進賈家的門,王夫人有些著急。
“太太怎麽就不明白老太太的意思?”元春看王夫人依舊執迷,心裏也有幾分不悅,語氣就有些重了,“太太是寶玉的生母,怎麽就不盼著寶玉好呢?”
“我不盼著寶玉好?”王夫人的聲音有些尖利起來,寶玉是她的眼珠子心尖子,居然說她不為寶玉好,這讓她情何以堪。她還想說些什麽,卻被賈母一聲斷喝打斷了。“閉嘴,也不看看這是哪裏?還想撒潑不成?”王夫人這時才有些明白過來,宮裏人多嘴雜,說多了無疑給元妃招禍,因此她雖然不服,但還是低下頭不說話了。
元春看她不再那麽激動,這才緩緩道:“我知道太太是覺得薛家家底豐厚,寶妹妹又是親戚知根知底,所以才有了結親的心思,可太太也想想,薛家是什麽身份,士農工商,薛家雖是皇商,總沒什麽體麵。再則寶玉將來總要出仕立業,咱們家雖然襲職,可也大不如前了,若真娶一個商家女,沒有助力不說,將來在官場也會為人詬病,難以立足。此中因由,太太難道就沒有想過嗎?若真為了寶玉好,就應該好好相看一些門當戶對、書香傳家的世家大族之女才對。”
元春的這一席話,可謂是說到了賈母的心裏,之前她之所以有意於黛玉,就不僅僅是因為黛玉是她的外孫女且家世清貴,還因為林如海。林如海在官場多年,關係好的官員、同年不在少數,更何況林如海為人慷慨大方,又常常急人於危難,因此其人脈不可勝計,若寶黛緣成,將來這些都將是寶玉踏足仕途的助力。隻可惜她的這番心思王夫人卻不能明白,生生將黛玉逼出了賈府。
“太太,你管著家事,又經常出入於京城貴婦們的各種宴會交際,難道你真的不明白嗎?”元春歎了一聲。不記得這是她今天的第幾次歎氣了,為何祖母如此通透,母親卻又這樣愚癡呢?
“可是……可是金玉良緣……”王夫人聽著元春細細分析,雖然也漸漸明白過來,可是仍然糾結於府中流傳的金玉良緣一說。
“金玉良緣的話就此打住,回到府裏太太也要嚴查此事,萬萬不能讓這種流言傳出府去。否則隻怕太子會心存芥蒂。到時候不好的隻怕不隻是寶妹妹。”還有賈府,甚至是四大家族。最後一句話元春沒有說出口,但賈母和王夫人都懂得其中的厲害,忍不住打了一個寒噤。
例見的時間很快就到了,賈母、王夫人由抱琴引著,出了鳳藻宮。
一路無話,及至到了二門處,兩人由丫鬟婆子扶著下了車,王夫人看著賈母麵沉似水,想說些什麽似乎又有些畏懼,期期艾艾地湊到賈母跟前,正想開口。賈母卻並不理她,隻扶著鴛鴦的手回了自己的上房。王夫人隻好先閉了嘴,慌忙跟上。
早有丫鬟看到賈母回來,忙忙地打起簾子,賈母換了家常的衣服,在臥榻上坐了,小丫頭端了水來洗手,一時又有人上了常吃的茶,賈母抿了幾口,這才抬起眼睛,仿佛才看到下麵侍立的王夫人一般,淡淡道:“你怎麽又跟來了,我這兒也不用你服侍,還是先下去換了衣服,有什麽話飯後再說。”
王夫人在路上已經細細想了元春的話,知道自己沒有老太太的高瞻遠矚,正想著陪幾句小心,哪知道賈母來了這麽一手,心裏的火氣登時又冒了上來,但卻不敢多說什麽,隻得壓了壓火,陪著笑答應著去了。
回到榮禧堂,彩霞接了出來,道:“太太回來了,姨太太和寶姑娘來了。”一行說著一行打起了簾子,卻見薛姨媽正在下麵椅子上坐著,寶釵聽得王夫人回來,早已站起身來在門口候著,看王夫人進來,忙福了一福。
薛姨媽也站了起來,笑道:“姐姐回來了,娘娘身體可還安好?”
王夫人本來還憋著火,這會兒看到自家妹妹和侄女,臉色也不過淡淡的,道:“娘娘安好。”
薛姨媽看王夫人臉色不大好,便道:“聽下人說車轎到了有一會兒了,怎麽姐姐這會兒才到房裏,姐姐且換換衣服喝口茶水,我和釵兒回頭再來看望。”
“剛送了老太太回房,侍候她換了衣服,收拾妥帖,這才得閑回來歇會兒。”王夫人見到妹妹,本想倒一倒腹中的苦水,話到嘴邊又覺得不妥,又變了說法。“妹妹和釵兒也不是外人,且先坐會兒吃茶,我換了衣服還有好消息要和你們說。”一行說著,王夫人便帶著彩霞、繡鸞往內室去了。
好消息?薛姨媽和寶釵交換了一個眼神,似乎猜到了是什麽,兩人的眼中都有那麽一絲驚喜,但寶釵隨即克製了自己,端起茶杯抿了口茶,隨即坐正身體,低頭眼觀鼻鼻觀心。
一時王夫人出來,遂攜著薛姨媽在炕上坐了,卻並不說話,隻是一眼一眼地打量著寶釵。薛姨媽忍不住,陪笑道:“姐姐剛說有好消息,這會兒子怎麽也不說,巴巴讓人心吊在半空?要我猜,可是娘娘有喜了?”
薛姨媽一句話觸動了王夫人的心思,想到鳳藻宮裏元妃的警告,歎道:“若真是如此我就該燒高香了。如今皇上又病著,這個話不說也罷。我說這好消息卻是釵兒的。這也是釵兒的造化,竟然得了太子的青眼,雖說不是太子正妃,但是私下說句大不道的話,將來皇上仙去,太子登基,憑著釵兒的人品才貌,怎麽也得是妃位的,若造化大了,少不得……”母儀天下幾個字,王夫人沒有說出來,但薛姨媽豈能不知道的,立時眉眼便笑開了。寶釵也覺得鬆了一口氣,麵帶嬌羞地指著一事避了出去。
“這可是要多謝姐姐和賢德妃娘娘了。也是賢德妃娘娘得皇後娘娘信任,否則皇後娘娘又哪裏知道釵兒?”薛姨媽忙不迭地道謝,絲毫不知道王夫人曾經打著阻擋寶釵進宮的主意。
“皇後娘娘固然寵信賢德妃,但就賢德妃一人,皇後娘娘也是不可能知道寶丫頭的好的,但皇後娘娘身邊人,賢德妃就沒少花費心思力氣,否則皇後也不能這麽快就同意了這親事。”
“是是是。這實在是讓賢德妃娘娘操心破壞了。妹妹想著,宮裏那些人哪個不是一雙勢利眼,一顆體麵心,賢德妃娘娘總少不了上下打點,這也是我的一點子小心思,還請賢德妃娘娘不要嫌棄。”薛姨媽說著,從袖裏摸了幾張銀票出來,遞到王夫人的麵前。
“妹妹這就見外了。咱們兩家也算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說幾句話還不是應該的。”王夫人口中謙讓著,眼睛卻已經瞟到了銀票上,頭一張是五千兩,心下不由一喜,麵上卻並不掛出來,一邊推讓一邊道:“既然妹妹如此,我也就盛情難卻,先替賢德妃娘娘收下了。到時候少不得還得聽娘娘責怪,都是自家親戚,哪裏還這般客氣的。”
“這是應該的。”看王夫人收下銀票,薛姨媽也放心不少。雖然這次進太子府隻是侍妾,會讓心氣頗高的釵兒有些受打擊,但想想他們一介商賈,能入得了太子的法眼也算是造化了。從釵兒上次過生日時的情景來看,太子也是喜歡釵兒的,到時憑借釵兒的容貌才華和手段,想要拴住太子的心自然不是難事。等到太子登基,看誰還敢小看薛家。
姐妹倆又說了些其他的話,看看到了晚膳時間,薛姨媽這才起身告辭,王夫人囑咐道:“聽賢德妃娘娘的話,納娶大概也就是最近的事情,雖是侍妾,但該準備的也要準備了,有些規矩也是要學起來的。”薛姨媽一一答應著,滿心歡喜地去了。
看著晃動的簾子,王夫人坐在座位上,怔怔地出了會兒神,這才回身到了自己的內室,從袖裏拿出銀票來看。這薛家也不愧是皇商之家,一出手就是三萬兩,他們的家底得有多厚啊!王夫人咂了咂舌,不能給寶玉聘寶釵,終是有些肉疼的。將銀票裝入枕邊的匣子,用銅鎖鎖好了,又將鑰匙貼身放了起來。王夫人這才覺得空落落的心有了那麽一絲依靠。這也許是個好兆頭吧!明天去林府,我終要將我失去的都拿回來!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