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順帝至正十一年至至正二十七年(1351—1367年)九月,元代農民進行的反抗並推翻元封建王朝的武裝鬥爭。
元朝末年,政治黑暗,統治階級內部政局動蕩。元朝政府橫征暴斂,土地高度集中,社會經濟衰敗,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激化。十一年,民間秘密團體白蓮教領袖韓山童及其門徒劉福通,利用政府征發農夫15萬人修治黃河,農夫不堪元官吏的欺淩和沉重的勞役的情緒,進行反抗元朝的組織活動。由於消息走漏,韓山童被俘遇害,劉福通逃回潁州(今安徽阜陽),五月,劉福通率眾起義,以紅巾裹頭,稱紅巾軍。爾後率部西進河南相繼攻克項城(今河南項城南)、羅山(今河南羅山)、真陽(今河南正陽)等地,隊伍迅速發展至十餘萬人。在劉福通起義的影響下,大江南北許多地方相繼爆發了人民的反元鬥爭,其中主要的有:徐州的李二(芝麻李)、趙均用,濠州(今安徽鳳陽東北)的郭子興、孫德崖:湘漢流域的布王三、孟海馬;蘄(今湖北蘄春)、黃(今湖北黃岡)的彭瑩玉、徐壽輝等,均屬紅巾軍係統,諸多起義軍中以北方劉福通,南方徐壽輝兩支為最強。這兩支起義軍的發展,將元統治區切成兩段,使南北隔絕,有力的打擊了元朝的統治。除此之外,還有張士誠起義軍。
劉福通所部起義軍在河南取勝的同時,徐壽輝將所部兵分兩路,一路逆江而上,攻克武昌(今湖北武昌)(參見武昌之戰)、江陵(今湖北江陵)等地;一路則順江而下,攻取長江中下遊一些州縣後,進軍福建和浙西。十二年七月,攻克江南重鎮杭州路(今浙江杭州)。與此同時,李二所部義軍占領了徐州及周圍一些州縣,將元朝賴以南北聯係的主動脈切斷。起義軍節節勝利,使元廷為之震動,急遣丞相脫脫率大軍南下,擊敗李二部,複占徐州,打開了南北通道,並乘勢集江南數省元軍再克杭州路,爾後對起義軍展開全麵反攻。在元軍的強大攻勢下,起義軍節節敗退,徐壽輝部被迫退出長江中、下遊,活動於湖泊和山區。劉福通雖仍立足於河南,但限於極小地區之內。起義鬥爭轉入低潮。為徹底消滅起義軍,元廷又於十四年派脫脫統兵40萬,向淮東張士誠部發動進攻,張士誠僅率數千人堅守高郵(今江蘇高郵)一個多月,脫脫率40萬大軍師老無功,頓兵城下。元順帝聽信讒言,臨陣易將,罷免了脫脫的指揮權,使元軍軍心渙散,士無鬥誌。為張士誠所乘,奪取整個淮東地區後,南渡長江,進占浙西(今浙江北部和江蘇南部)大部。其它各地起義軍亦趁機造勢,主動出擊,徐壽輝部重新占領了湖廣、江西大部;郭子興部將朱元璋率一部南渡長江(參見渡江之戰),攻占集慶(今江蘇南京)等地(參見集慶之戰),並占領了江東和浙東大部。經三年激戰,元軍主力受重創,喪失了軍事優勢。十五年(1355年)二月,劉福通迎立韓山童之子韓林兒為帝,號小明王,國號宋,奠都亳州,改元龍鳳。爾後劉福通率部相繼攻占鄧(今河南鄧縣)、許(今河南許昌)等州,勢力益增,眾至三十餘萬。十七年(1357年)六月,劉福通以河南為基地,分兵三路北上伐元;西路軍由白不信、大刀敖、李喜喜等率領下進軍關中,陷興元(今陝西漢中)入鳳翔(今屬陝西),直逼長安(今陝西西安)(參見陝西之戰),受阻後,兵分兩路,一路轉入四川,一路西進攻取靈武(今寧夏靈武);中路軍由關先生、破頭潘等率領下轉戰於河北、山東等地,並一度攻保定,威脅大都(今北京),後由大同(今山西大同)轉戰塞外,於十八年底攻克元上都開平(今內蒙古自治區多倫西北)。旋轉戰遼東,攻克遼陽(今遼寧遼陽),東入高麗;東路軍由毛貴率領下由山東北上,直逼大都,威震京師,後恐孤軍深入,退回山東。此次北伐雖由於戰略不明確,各部協調不夠,未能推翻元封建王朝的統治,但劉福通攻占了汴梁(今河南開封),控製了中原及北方諸多地區,從根本上動搖了元朝的統治基礎。
元軍在起義軍的沉重打擊下,損失慘重。為與起義軍相抗衡,元廷重新組織軍事力量,除元朝軍隊外,注重對民間地主武裝的使用,尤其是對鎮壓起義軍有功的軍隊將領和地主武裝首領,進行迅速提拔。元廷這一新的軍事措施,使北方起義軍陷入被動局麵。在新的形勢下,劉福通未能及時調整戰略部署,依然分兵出擊,至兵分勢寡,加之起義軍將領之間互相殘殺,削弱了自己的力量,給元軍以可乘之機。孛羅帖木兒圍剿山西北部及塞外起義軍,十九年,察罕帖木兒攻陷宋政權都城汴梁,劉福通、韓林兒頑強抗擊後,突圍南走安豐(今安徽壽縣)。二十二年,察罕帖木兒遇刺死後,擴廓帖木兒繼為統帥,率軍繼續鎮壓山東境內的起義軍,未幾,山東境內起義軍即被鎮壓下去(參見元鎮壓紅巾軍山東之戰),河南全境和山東大部又陷入元軍手中。黃河以北的起義鬥爭再次轉入低潮。元統治集團雖然在軍事上取得了一些勝利,但內部矛盾加深,新興的將領擁兵自重,互相吞並,從而更加激化了元朝內部的矛盾,北方出現了軍閥連年混戰的局麵。
在北方軍閥連年混戰的同時,南方各起義軍得到了迅速發展,逐漸形成了各政權割據的局麵。朱元璋占據集慶後改集慶為應天府,但四麵受敵,東有元將定定扼守鎮江,東南有張士誠占有平江(今江蘇蘇州)、常州(今江蘇常州)和浙西地區,東北有地主武裝青衣軍張明鑒占據揚州(今屬江蘇),南麵有元將八思爾不花駐屯徽州(今安徽歙縣),西麵有徐壽輝占有池州(今安徽貴池)。為解決來自諸多方麵的危脅,朱元璋先後派兵攻占了鎮江、廣德(今安徽廣德)、長興(今浙江長興)、江陰(今江蘇江陰),使勢力範圍得到了擴展與鞏固。爾後集中力量打擊孤立無援的浙東元軍。為鞏固占領區和繼續發展壯大勢力,朱元璋采納朱升“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建策,經四、五年的努力和準備便開始進行統一江南的作戰。朱元璋根據當時形勢和自己處於陳友諒和張士誠兩大勢力之間的處境,製定了先西後東,先強後弱的戰略方針。二十年閏五月,陳友諒殺徐壽輝,自立為帝,國號漢,改元大義。是月初五,陳友諒率l0餘萬大軍順江而下攻應天,朱元璋采取誘敵深入之策,以伏兵擊敗陳友諒(參見安慶、江州之戰)。二十三年二月,張士誠派呂珍圍攻安豐,安豐糧盡援絕,劉福通戰死,朱元璋聞訊率部往援。三月,朱元璋渡江,三戰三捷,解安豐之圍。四月,陳友諒乘朱元璋率主力往救安豐,江南空虛之機,以號稱60萬的大軍於十一日圍攻洪都(今江西南昌)。朱元璋得訊後,於七月初六,親率舟師號稱20萬往救洪都。兩軍會戰於鄱陽湖上,朱元璋軍采用火攻,陳友諒兵敗身亡,主力傷亡殆盡(參見鄱陽湖之戰)。二十四年二月,朱元璋攻克武昌,陳理投降,陳友諒的大漢政權滅亡(參見武昌之戰)。朱元璋攻取武昌後,旋又攻占襄陽(今湖北襄樊)等漢水流域和要點,全部控製了長江中遊。為穩定江漢局勢,又與四川明玉珍通好。然後轉兵東向攻張士誠。朱元璋根據張士誠占領區南北狹長,中隔長江,南北兵力應援不便等弱點,製定了“先取通泰諸郡縣,剪士誠肘翼,然後專取浙西”(《明太祖實錄》卷十八)的戰略方針。二十五年十月,徐達、常遇春率水步騎軍,水陸並進,進攻淮東(參見兩淮之戰)。朱軍進展順利,迅速占領泰州(今江蘇泰州市)、高郵、徐州等地,從而占領全部淮東,完成其攻取淮東剪其羽翼的作戰步驟。二十六年八月至十一月,朱元璋又先後攻克湖州(今浙江吳興)(參見湖州之戰)、杭州等重鎮,對平江形成北、西、南三麵合圍之勢。二十七年九月,平江城破,張士誠被俘(參見平江之戰)。在這種形勢下,浙東方國珍被迫向朱元璋請降,朱元璋基本上統一了江南後,決定南征北伐同時並進,以北方為進攻重點,開始了北上伐元的戰爭。
點評:元末農民戰爭,北方紅巾軍之所以功敗垂成,主要是三路北伐缺乏統一指揮,各路大軍互不協調,沒有明確的戰略思想。加之主力遠離中原,後方空虛,汴梁為元軍襲取,使形勢急轉直下進入低潮。劉福通所領導的北伐雖然未取得預想目的,但其橫掃元統治的北部廣大地區,沉重打擊了元軍主力,為南方各起義軍的發展以及最後推翻元王朝創造和奠定了條件和基礎。朱元璋趁元軍疲於對付北方紅巾軍,無暇南顧之機,采取一係列有效措施,逐漸發展壯大起來。采取先西後東,先強後弱的戰略,在具體作戰中,穩步推進,集中優勢兵力,先剪枝葉,然後動搖其根本,從而削平群雄統一了江南,為北上滅元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和軍事基礎。(未完待續)
元朝末年,政治黑暗,統治階級內部政局動蕩。元朝政府橫征暴斂,土地高度集中,社會經濟衰敗,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激化。十一年,民間秘密團體白蓮教領袖韓山童及其門徒劉福通,利用政府征發農夫15萬人修治黃河,農夫不堪元官吏的欺淩和沉重的勞役的情緒,進行反抗元朝的組織活動。由於消息走漏,韓山童被俘遇害,劉福通逃回潁州(今安徽阜陽),五月,劉福通率眾起義,以紅巾裹頭,稱紅巾軍。爾後率部西進河南相繼攻克項城(今河南項城南)、羅山(今河南羅山)、真陽(今河南正陽)等地,隊伍迅速發展至十餘萬人。在劉福通起義的影響下,大江南北許多地方相繼爆發了人民的反元鬥爭,其中主要的有:徐州的李二(芝麻李)、趙均用,濠州(今安徽鳳陽東北)的郭子興、孫德崖:湘漢流域的布王三、孟海馬;蘄(今湖北蘄春)、黃(今湖北黃岡)的彭瑩玉、徐壽輝等,均屬紅巾軍係統,諸多起義軍中以北方劉福通,南方徐壽輝兩支為最強。這兩支起義軍的發展,將元統治區切成兩段,使南北隔絕,有力的打擊了元朝的統治。除此之外,還有張士誠起義軍。
劉福通所部起義軍在河南取勝的同時,徐壽輝將所部兵分兩路,一路逆江而上,攻克武昌(今湖北武昌)(參見武昌之戰)、江陵(今湖北江陵)等地;一路則順江而下,攻取長江中下遊一些州縣後,進軍福建和浙西。十二年七月,攻克江南重鎮杭州路(今浙江杭州)。與此同時,李二所部義軍占領了徐州及周圍一些州縣,將元朝賴以南北聯係的主動脈切斷。起義軍節節勝利,使元廷為之震動,急遣丞相脫脫率大軍南下,擊敗李二部,複占徐州,打開了南北通道,並乘勢集江南數省元軍再克杭州路,爾後對起義軍展開全麵反攻。在元軍的強大攻勢下,起義軍節節敗退,徐壽輝部被迫退出長江中、下遊,活動於湖泊和山區。劉福通雖仍立足於河南,但限於極小地區之內。起義鬥爭轉入低潮。為徹底消滅起義軍,元廷又於十四年派脫脫統兵40萬,向淮東張士誠部發動進攻,張士誠僅率數千人堅守高郵(今江蘇高郵)一個多月,脫脫率40萬大軍師老無功,頓兵城下。元順帝聽信讒言,臨陣易將,罷免了脫脫的指揮權,使元軍軍心渙散,士無鬥誌。為張士誠所乘,奪取整個淮東地區後,南渡長江,進占浙西(今浙江北部和江蘇南部)大部。其它各地起義軍亦趁機造勢,主動出擊,徐壽輝部重新占領了湖廣、江西大部;郭子興部將朱元璋率一部南渡長江(參見渡江之戰),攻占集慶(今江蘇南京)等地(參見集慶之戰),並占領了江東和浙東大部。經三年激戰,元軍主力受重創,喪失了軍事優勢。十五年(1355年)二月,劉福通迎立韓山童之子韓林兒為帝,號小明王,國號宋,奠都亳州,改元龍鳳。爾後劉福通率部相繼攻占鄧(今河南鄧縣)、許(今河南許昌)等州,勢力益增,眾至三十餘萬。十七年(1357年)六月,劉福通以河南為基地,分兵三路北上伐元;西路軍由白不信、大刀敖、李喜喜等率領下進軍關中,陷興元(今陝西漢中)入鳳翔(今屬陝西),直逼長安(今陝西西安)(參見陝西之戰),受阻後,兵分兩路,一路轉入四川,一路西進攻取靈武(今寧夏靈武);中路軍由關先生、破頭潘等率領下轉戰於河北、山東等地,並一度攻保定,威脅大都(今北京),後由大同(今山西大同)轉戰塞外,於十八年底攻克元上都開平(今內蒙古自治區多倫西北)。旋轉戰遼東,攻克遼陽(今遼寧遼陽),東入高麗;東路軍由毛貴率領下由山東北上,直逼大都,威震京師,後恐孤軍深入,退回山東。此次北伐雖由於戰略不明確,各部協調不夠,未能推翻元封建王朝的統治,但劉福通攻占了汴梁(今河南開封),控製了中原及北方諸多地區,從根本上動搖了元朝的統治基礎。
元軍在起義軍的沉重打擊下,損失慘重。為與起義軍相抗衡,元廷重新組織軍事力量,除元朝軍隊外,注重對民間地主武裝的使用,尤其是對鎮壓起義軍有功的軍隊將領和地主武裝首領,進行迅速提拔。元廷這一新的軍事措施,使北方起義軍陷入被動局麵。在新的形勢下,劉福通未能及時調整戰略部署,依然分兵出擊,至兵分勢寡,加之起義軍將領之間互相殘殺,削弱了自己的力量,給元軍以可乘之機。孛羅帖木兒圍剿山西北部及塞外起義軍,十九年,察罕帖木兒攻陷宋政權都城汴梁,劉福通、韓林兒頑強抗擊後,突圍南走安豐(今安徽壽縣)。二十二年,察罕帖木兒遇刺死後,擴廓帖木兒繼為統帥,率軍繼續鎮壓山東境內的起義軍,未幾,山東境內起義軍即被鎮壓下去(參見元鎮壓紅巾軍山東之戰),河南全境和山東大部又陷入元軍手中。黃河以北的起義鬥爭再次轉入低潮。元統治集團雖然在軍事上取得了一些勝利,但內部矛盾加深,新興的將領擁兵自重,互相吞並,從而更加激化了元朝內部的矛盾,北方出現了軍閥連年混戰的局麵。
在北方軍閥連年混戰的同時,南方各起義軍得到了迅速發展,逐漸形成了各政權割據的局麵。朱元璋占據集慶後改集慶為應天府,但四麵受敵,東有元將定定扼守鎮江,東南有張士誠占有平江(今江蘇蘇州)、常州(今江蘇常州)和浙西地區,東北有地主武裝青衣軍張明鑒占據揚州(今屬江蘇),南麵有元將八思爾不花駐屯徽州(今安徽歙縣),西麵有徐壽輝占有池州(今安徽貴池)。為解決來自諸多方麵的危脅,朱元璋先後派兵攻占了鎮江、廣德(今安徽廣德)、長興(今浙江長興)、江陰(今江蘇江陰),使勢力範圍得到了擴展與鞏固。爾後集中力量打擊孤立無援的浙東元軍。為鞏固占領區和繼續發展壯大勢力,朱元璋采納朱升“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建策,經四、五年的努力和準備便開始進行統一江南的作戰。朱元璋根據當時形勢和自己處於陳友諒和張士誠兩大勢力之間的處境,製定了先西後東,先強後弱的戰略方針。二十年閏五月,陳友諒殺徐壽輝,自立為帝,國號漢,改元大義。是月初五,陳友諒率l0餘萬大軍順江而下攻應天,朱元璋采取誘敵深入之策,以伏兵擊敗陳友諒(參見安慶、江州之戰)。二十三年二月,張士誠派呂珍圍攻安豐,安豐糧盡援絕,劉福通戰死,朱元璋聞訊率部往援。三月,朱元璋渡江,三戰三捷,解安豐之圍。四月,陳友諒乘朱元璋率主力往救安豐,江南空虛之機,以號稱60萬的大軍於十一日圍攻洪都(今江西南昌)。朱元璋得訊後,於七月初六,親率舟師號稱20萬往救洪都。兩軍會戰於鄱陽湖上,朱元璋軍采用火攻,陳友諒兵敗身亡,主力傷亡殆盡(參見鄱陽湖之戰)。二十四年二月,朱元璋攻克武昌,陳理投降,陳友諒的大漢政權滅亡(參見武昌之戰)。朱元璋攻取武昌後,旋又攻占襄陽(今湖北襄樊)等漢水流域和要點,全部控製了長江中遊。為穩定江漢局勢,又與四川明玉珍通好。然後轉兵東向攻張士誠。朱元璋根據張士誠占領區南北狹長,中隔長江,南北兵力應援不便等弱點,製定了“先取通泰諸郡縣,剪士誠肘翼,然後專取浙西”(《明太祖實錄》卷十八)的戰略方針。二十五年十月,徐達、常遇春率水步騎軍,水陸並進,進攻淮東(參見兩淮之戰)。朱軍進展順利,迅速占領泰州(今江蘇泰州市)、高郵、徐州等地,從而占領全部淮東,完成其攻取淮東剪其羽翼的作戰步驟。二十六年八月至十一月,朱元璋又先後攻克湖州(今浙江吳興)(參見湖州之戰)、杭州等重鎮,對平江形成北、西、南三麵合圍之勢。二十七年九月,平江城破,張士誠被俘(參見平江之戰)。在這種形勢下,浙東方國珍被迫向朱元璋請降,朱元璋基本上統一了江南後,決定南征北伐同時並進,以北方為進攻重點,開始了北上伐元的戰爭。
點評:元末農民戰爭,北方紅巾軍之所以功敗垂成,主要是三路北伐缺乏統一指揮,各路大軍互不協調,沒有明確的戰略思想。加之主力遠離中原,後方空虛,汴梁為元軍襲取,使形勢急轉直下進入低潮。劉福通所領導的北伐雖然未取得預想目的,但其橫掃元統治的北部廣大地區,沉重打擊了元軍主力,為南方各起義軍的發展以及最後推翻元王朝創造和奠定了條件和基礎。朱元璋趁元軍疲於對付北方紅巾軍,無暇南顧之機,采取一係列有效措施,逐漸發展壯大起來。采取先西後東,先強後弱的戰略,在具體作戰中,穩步推進,集中優勢兵力,先剪枝葉,然後動搖其根本,從而削平群雄統一了江南,為北上滅元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和軍事基礎。(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