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若秋問起, 林曉霜沒說緣故, 隻是在她的糾纏下描述了一番帝後的外貌,又送了林若秋一盒她心儀的珍妍齋胭脂,封了她的口, 林家這位八小姐才沒有亂說,一直替林曉霜保守這個秘密, 不曾想今日被林玉涵給刺激了,這丫頭就給說了出來。
林曉霜知道她的心思, 林玉涵是通過大房的大姐夫才攀上了這門親, 可是二房過河拆橋,分家後與大房的往來便少了,二伯母秦氏儼然以太子的嶽母自居, 仿佛女兒嫁過去不是做妾, 是做的正宮太子妃,張口閉口就是太子府如何如何, 儼然不把林家人放在眼裏。據說大伯母李氏想讓林若秋與這位良媛姐姐多親近親近, 奈何被二伯母所拒,太子府的門坎至今大房一家都未曾進去過,後來又為一些錢財上的事扯不清,互相便惱了。
二房如今絕口不提大房的功勞,隻說林玉涵能嫁到東宮, 是因為她自己有福氣,相命的在她小時候就說過其麵主富貴榮華。小輩都是依著長輩行事的,有大伯母整天念叨, 林若秋對林玉涵豈會滿意,想想若不是自己年紀小了些,牽線的是她大姐姐,這份榮光也輪不到二房頭上,心中不無妒意,如今看林玉涵諾大個排場回來,全家都圍著她轉,這酸味就更濃了,說起林曉霜的事,不過是想要找個由頭引開家人的視線,不讓他們以林玉涵為中心。
林若秋與林曉霜相處的日子並不長,林曉霜對她的態度也不冷不熱,可不知為何,她寧可林曉霜壓她一頭,卻不願從小一起長大的五姐姐林玉涵壓過她。興許她也是意識到了林曉霜與其他姐妹並不同,不管她們吃得好穿得好,還是嫁得好,都是靠的家裏,林曉霜與孟府交好,與王爺相識,與帝後見麵,卻都沒靠過林家半分。
林曉霜向張氏一說明原因,本來隻是幾個人聽見的消息頓時在眾兄弟姐妹中傳了開來,一身華服的林玉涵從香車上下來也沒能把他們目光吸引過去,跟在長輩後麵見了禮,隨同進院時,更是落在了後麵,有意無意地挨在林曉霜身邊,不知根底的林玉涵還道是自己的威儀嚇到了從小一起長大的兄弟姐妹,臉上帶著一絲驕傲,得意地笑開了。
這個場合林曉霜原不想來,五姐玉涵和她關係並不好,但是二伯母專門囑咐了張氏,一定要帶上她,姐妹幾個好好聚聚,再加上林曉妍病了沒來,再缺了她,三房兩位小姐都不來,似乎很不給二房麵子,於是隻好陪母親來了。她都能想像得出這家兩母女的意思,不外乎是想在他們麵前炫耀,可是林玉涵不過是太子眾多女人中的一個,她上在除了太子妃,還有一位良娣,還真沒啥讓林曉霜好羨慕的。
想什麽來什麽,林曉霜盡量躲在別人身後,不想和林玉涵打照麵,可那位大小姐偏要觸她的黴頭,坐下不久就點起了她的名。
“如今咱們家未出閣的女兒,就是七妹妹最大了,說起來她馬上及笄,年齡也要到了,從前說訂了親事,總也沒見個動靜,到底是成沒成?”她略停頓了一下,身邊的玉笙馬上遞了茶水到她唇邊,她連手都沒有伸,就著玉笙的手喝了一口,輕輕揮了揮手上的繡帕,玉笙退下,她接著說道:“有一回我與太子閑話,太子誇我林家女兒嫻靜端方,問我可還有未出嫁的姐妹,原是長信侯府的第三個兒子還未婚配,求到了太子和太子妃麵前,請他們幫著尋個好人家,當時我就道可惜了,若是七妹妹未曾許人,倒是個良緣。”林玉涵抿嘴笑著,話裏話外談的是林曉霜,卻透露出太子待她的好來。
老太太聞言眼睛一亮,笑道:“看來太子待良媛是極好的,竟然這麽替良媛著想,多謝良媛還能記著她們姐妹,七丫頭就算許了親,不是還有八丫頭九丫頭麽?我們林家的女兒,確是極好的,太子沒有說錯,還請良媛多多提攜娘家姐妹。”
林玉涵拉著老太太的手,抿嘴一笑,儀態優雅:“祖母莫急,這事孫女兒並未回絕,還有回旋的餘地,這次得太子恩準回來,也是想與祖母和家中各位長輩商量一下。雖說那位少爺是長信侯府的庶子,但與世子兄弟友愛,人又是個勤快懂事的,在侯爺麵前甚得寵,雖承不了爵,卻是個有出息的,年紀輕輕就在京畿衛謀了個好差事,侯爺和侯爺夫人都對他的親事很上心,太子一提,我就說了咱們家還有三個妹妹未出嫁,九妹妹是庶出,太子說侯爺定不可能給兒子挑個庶出的,首先就撇開了她,最後挑中的卻是七妹妹,隻是她那親事到底沒個說法,成是沒成,我這個做姐姐的也不清楚,怕開口拒絕,反誤了七妹妹一樁良緣,所以先不提,回來與家中各位長輩商量商量,還要三叔三嬸拿個主意才是,免得誤了七妹妹的前程。”
林曉霜心下奇怪,林玉涵一向妒忌心是幾姐妹中最重的一個,才不信她會有這般好心,若是長信侯府的世子倒也還罷,說的是個庶出的三少爺,怕就是個沒出息的,虧得林家的女眷們還聽得一臉向往。大虎都來京了,昨日接到信,算算日子,蔡大嬸與二虎也就這幾日到京,她的親事馬上就定下,縱是皇家,也要顧著麵子,不至做出搶行讓人毀婚的事,林玉涵的這番打算,總歸是落了空。
其實林曉霜倒是想錯了,林玉涵確實是妒忌,若不是太子要她促成此事,並說這事辦成了,會好好賞她,她哪裏願意給林曉霜說這門親事。林玉涵都不明白林曉霜到底有什麽好,連長信侯府都趕著想要她做兒媳婦,就算她說了林曉霜已經訂了親,太子卻說訂了親也是可以退的,隻要林家願意結這門親,侯府不會計較這點,無論如何也要她來試一試。
長信侯府的第三子叫李青嵐,相貌英俊,處事圓滑,現年二十三歲,雖說未考科舉,卻由侯爺舉薦,在京畿衛領了個差事,為人勤快,一向很得上官賞識,如今是個從四品的驍騎副參將,職位可比蔡大虎還要高。這位三爺與世子雖不同母,卻感情深厚,都是太子一黨,太子是皇後所出,皇後娘家姓顏,這長信侯卻是皇後表兄,牽來扯去的都是親戚,兩兄弟與太子是從小玩到大的,將來太子登基,少不得是他的左膀右臂。
太子看中林曉霜,不是無緣無故的,本來一個國子監的學生還用不著他上心,主要是他從聽說了林曉霜見駕的事,帝後對這位林家七小姐都讚譽有加,令太子生了幾分好奇,遂派了長信侯世子李青霖打探消息,這一打探下來,卻讓他微微吃了一驚,恰好李青嵐為生母守孝三年期滿,開始議親,世子與他提起,他便起了心思要撮合兩人,問了李青嵐的意思,雖然他心中不怎麽情願,礙於這是太子做媒,便也允了。
太子是什麽人?李青嵐的遲疑雖然細微,卻也給他捕捉到了,他拍著李青嵐的肩道:“青嵐,林氏雖無甚勢力,此女嫁你,卻委屈不了你,日後你便可知本宮是為了你好。”
李青嵐笑道:“臣感激不盡!能得與太子做親戚,是臣求之不得的。”他倒打蛇隨棍上,與太子更近一步拉近了關係,太子聞言,倒也欣慰。
這一切林曉霜當然不知,林玉涵話一說完,她就趕緊扯了扯張氏的衣袖,張氏明白女兒的用意,淡淡地笑了笑,站起身福了福道:“多謝良媛和太子的好心,隻是你七妹妹確已許了人家,這門親事,我們是高攀不上了。”
林玉涵聞言,在心中冷笑,隻道給她料對了,三房是爛泥扶不上牆,這麽好的姻緣,別人是可著盡兒的搶,他們倒好,送上門的好事往外推,真是在鄉下呆的年頭久了,人也呆成了傻了。
李氏趕緊接過話去:“是啊是啊,七丫頭可是定了親的,我們八丫頭卻沒有。”長信侯府是什麽人家,李氏卻也清楚,這位李三公子的事,她從來往的太太中間也聽過一些,能得到此子做女婿,那可是她求之不來的。
林若秋卻是要麵子的,麵上一紅,隻恨沒法堵住母親的嘴,見到林玉涵含了一絲嘰嘲的笑容,心中更恨。人家都說了是給七姐姐提親事,雖然七姐姐家不願,可母親如此做,就像是要跟三叔家搶女婿,而且人家看上的不是她,林玉涵也不見得會幫她,隻怕巴不得踩她兩腳才好,母親這麽一說,若是給人拒絕,她的臉要往哪裏擱?
李氏卻不以為意,不管女兒私下的拉扯,隻管說自己的,心想若是林若秋能許給長信侯府做兒媳,以李家和太子的交情,自己家也算攀上了太子這條船。
林玉涵笑眯眯地等李氏說夠了,這才道:“大伯母說的是,侄女未嚐不是這麽想的,可惜八妹妹年紀小了些……”
“不小不小,你八妹妹和你七妹妹也隻差不到一歲。”李氏笑道。
林玉涵的視線落在兩個妹妹身上,林曉霜微微垂著眼,神色淡然,林若秋則偏過了臉,看向廳裏擺放的盆花,耳朵通紅,難掩羞澀。看了半晌,林玉涵才說道:“既然七妹妹定了親,我便隻有如實稟報太子,至於八妹妹……我盡量和太子提提吧,隻是事情成與不成,還得看長信侯府那邊的意思。”
林玉涵很滿意三房的態度,她還怕林曉霜真的嫁進長信侯府,是他們自己要拒絕的,這樣回複太子,這事也就不用再提了吧,至於林若秋,國子監她都進了,有本事自己找個好的去,她才不會提起呢,反正大伯母他們也不可能找太子對質。
林曉霜知道她的心思, 林玉涵是通過大房的大姐夫才攀上了這門親, 可是二房過河拆橋,分家後與大房的往來便少了,二伯母秦氏儼然以太子的嶽母自居, 仿佛女兒嫁過去不是做妾, 是做的正宮太子妃,張口閉口就是太子府如何如何, 儼然不把林家人放在眼裏。據說大伯母李氏想讓林若秋與這位良媛姐姐多親近親近, 奈何被二伯母所拒,太子府的門坎至今大房一家都未曾進去過,後來又為一些錢財上的事扯不清,互相便惱了。
二房如今絕口不提大房的功勞,隻說林玉涵能嫁到東宮, 是因為她自己有福氣,相命的在她小時候就說過其麵主富貴榮華。小輩都是依著長輩行事的,有大伯母整天念叨, 林若秋對林玉涵豈會滿意,想想若不是自己年紀小了些,牽線的是她大姐姐,這份榮光也輪不到二房頭上,心中不無妒意,如今看林玉涵諾大個排場回來,全家都圍著她轉,這酸味就更濃了,說起林曉霜的事,不過是想要找個由頭引開家人的視線,不讓他們以林玉涵為中心。
林若秋與林曉霜相處的日子並不長,林曉霜對她的態度也不冷不熱,可不知為何,她寧可林曉霜壓她一頭,卻不願從小一起長大的五姐姐林玉涵壓過她。興許她也是意識到了林曉霜與其他姐妹並不同,不管她們吃得好穿得好,還是嫁得好,都是靠的家裏,林曉霜與孟府交好,與王爺相識,與帝後見麵,卻都沒靠過林家半分。
林曉霜向張氏一說明原因,本來隻是幾個人聽見的消息頓時在眾兄弟姐妹中傳了開來,一身華服的林玉涵從香車上下來也沒能把他們目光吸引過去,跟在長輩後麵見了禮,隨同進院時,更是落在了後麵,有意無意地挨在林曉霜身邊,不知根底的林玉涵還道是自己的威儀嚇到了從小一起長大的兄弟姐妹,臉上帶著一絲驕傲,得意地笑開了。
這個場合林曉霜原不想來,五姐玉涵和她關係並不好,但是二伯母專門囑咐了張氏,一定要帶上她,姐妹幾個好好聚聚,再加上林曉妍病了沒來,再缺了她,三房兩位小姐都不來,似乎很不給二房麵子,於是隻好陪母親來了。她都能想像得出這家兩母女的意思,不外乎是想在他們麵前炫耀,可是林玉涵不過是太子眾多女人中的一個,她上在除了太子妃,還有一位良娣,還真沒啥讓林曉霜好羨慕的。
想什麽來什麽,林曉霜盡量躲在別人身後,不想和林玉涵打照麵,可那位大小姐偏要觸她的黴頭,坐下不久就點起了她的名。
“如今咱們家未出閣的女兒,就是七妹妹最大了,說起來她馬上及笄,年齡也要到了,從前說訂了親事,總也沒見個動靜,到底是成沒成?”她略停頓了一下,身邊的玉笙馬上遞了茶水到她唇邊,她連手都沒有伸,就著玉笙的手喝了一口,輕輕揮了揮手上的繡帕,玉笙退下,她接著說道:“有一回我與太子閑話,太子誇我林家女兒嫻靜端方,問我可還有未出嫁的姐妹,原是長信侯府的第三個兒子還未婚配,求到了太子和太子妃麵前,請他們幫著尋個好人家,當時我就道可惜了,若是七妹妹未曾許人,倒是個良緣。”林玉涵抿嘴笑著,話裏話外談的是林曉霜,卻透露出太子待她的好來。
老太太聞言眼睛一亮,笑道:“看來太子待良媛是極好的,竟然這麽替良媛著想,多謝良媛還能記著她們姐妹,七丫頭就算許了親,不是還有八丫頭九丫頭麽?我們林家的女兒,確是極好的,太子沒有說錯,還請良媛多多提攜娘家姐妹。”
林玉涵拉著老太太的手,抿嘴一笑,儀態優雅:“祖母莫急,這事孫女兒並未回絕,還有回旋的餘地,這次得太子恩準回來,也是想與祖母和家中各位長輩商量一下。雖說那位少爺是長信侯府的庶子,但與世子兄弟友愛,人又是個勤快懂事的,在侯爺麵前甚得寵,雖承不了爵,卻是個有出息的,年紀輕輕就在京畿衛謀了個好差事,侯爺和侯爺夫人都對他的親事很上心,太子一提,我就說了咱們家還有三個妹妹未出嫁,九妹妹是庶出,太子說侯爺定不可能給兒子挑個庶出的,首先就撇開了她,最後挑中的卻是七妹妹,隻是她那親事到底沒個說法,成是沒成,我這個做姐姐的也不清楚,怕開口拒絕,反誤了七妹妹一樁良緣,所以先不提,回來與家中各位長輩商量商量,還要三叔三嬸拿個主意才是,免得誤了七妹妹的前程。”
林曉霜心下奇怪,林玉涵一向妒忌心是幾姐妹中最重的一個,才不信她會有這般好心,若是長信侯府的世子倒也還罷,說的是個庶出的三少爺,怕就是個沒出息的,虧得林家的女眷們還聽得一臉向往。大虎都來京了,昨日接到信,算算日子,蔡大嬸與二虎也就這幾日到京,她的親事馬上就定下,縱是皇家,也要顧著麵子,不至做出搶行讓人毀婚的事,林玉涵的這番打算,總歸是落了空。
其實林曉霜倒是想錯了,林玉涵確實是妒忌,若不是太子要她促成此事,並說這事辦成了,會好好賞她,她哪裏願意給林曉霜說這門親事。林玉涵都不明白林曉霜到底有什麽好,連長信侯府都趕著想要她做兒媳婦,就算她說了林曉霜已經訂了親,太子卻說訂了親也是可以退的,隻要林家願意結這門親,侯府不會計較這點,無論如何也要她來試一試。
長信侯府的第三子叫李青嵐,相貌英俊,處事圓滑,現年二十三歲,雖說未考科舉,卻由侯爺舉薦,在京畿衛領了個差事,為人勤快,一向很得上官賞識,如今是個從四品的驍騎副參將,職位可比蔡大虎還要高。這位三爺與世子雖不同母,卻感情深厚,都是太子一黨,太子是皇後所出,皇後娘家姓顏,這長信侯卻是皇後表兄,牽來扯去的都是親戚,兩兄弟與太子是從小玩到大的,將來太子登基,少不得是他的左膀右臂。
太子看中林曉霜,不是無緣無故的,本來一個國子監的學生還用不著他上心,主要是他從聽說了林曉霜見駕的事,帝後對這位林家七小姐都讚譽有加,令太子生了幾分好奇,遂派了長信侯世子李青霖打探消息,這一打探下來,卻讓他微微吃了一驚,恰好李青嵐為生母守孝三年期滿,開始議親,世子與他提起,他便起了心思要撮合兩人,問了李青嵐的意思,雖然他心中不怎麽情願,礙於這是太子做媒,便也允了。
太子是什麽人?李青嵐的遲疑雖然細微,卻也給他捕捉到了,他拍著李青嵐的肩道:“青嵐,林氏雖無甚勢力,此女嫁你,卻委屈不了你,日後你便可知本宮是為了你好。”
李青嵐笑道:“臣感激不盡!能得與太子做親戚,是臣求之不得的。”他倒打蛇隨棍上,與太子更近一步拉近了關係,太子聞言,倒也欣慰。
這一切林曉霜當然不知,林玉涵話一說完,她就趕緊扯了扯張氏的衣袖,張氏明白女兒的用意,淡淡地笑了笑,站起身福了福道:“多謝良媛和太子的好心,隻是你七妹妹確已許了人家,這門親事,我們是高攀不上了。”
林玉涵聞言,在心中冷笑,隻道給她料對了,三房是爛泥扶不上牆,這麽好的姻緣,別人是可著盡兒的搶,他們倒好,送上門的好事往外推,真是在鄉下呆的年頭久了,人也呆成了傻了。
李氏趕緊接過話去:“是啊是啊,七丫頭可是定了親的,我們八丫頭卻沒有。”長信侯府是什麽人家,李氏卻也清楚,這位李三公子的事,她從來往的太太中間也聽過一些,能得到此子做女婿,那可是她求之不來的。
林若秋卻是要麵子的,麵上一紅,隻恨沒法堵住母親的嘴,見到林玉涵含了一絲嘰嘲的笑容,心中更恨。人家都說了是給七姐姐提親事,雖然七姐姐家不願,可母親如此做,就像是要跟三叔家搶女婿,而且人家看上的不是她,林玉涵也不見得會幫她,隻怕巴不得踩她兩腳才好,母親這麽一說,若是給人拒絕,她的臉要往哪裏擱?
李氏卻不以為意,不管女兒私下的拉扯,隻管說自己的,心想若是林若秋能許給長信侯府做兒媳,以李家和太子的交情,自己家也算攀上了太子這條船。
林玉涵笑眯眯地等李氏說夠了,這才道:“大伯母說的是,侄女未嚐不是這麽想的,可惜八妹妹年紀小了些……”
“不小不小,你八妹妹和你七妹妹也隻差不到一歲。”李氏笑道。
林玉涵的視線落在兩個妹妹身上,林曉霜微微垂著眼,神色淡然,林若秋則偏過了臉,看向廳裏擺放的盆花,耳朵通紅,難掩羞澀。看了半晌,林玉涵才說道:“既然七妹妹定了親,我便隻有如實稟報太子,至於八妹妹……我盡量和太子提提吧,隻是事情成與不成,還得看長信侯府那邊的意思。”
林玉涵很滿意三房的態度,她還怕林曉霜真的嫁進長信侯府,是他們自己要拒絕的,這樣回複太子,這事也就不用再提了吧,至於林若秋,國子監她都進了,有本事自己找個好的去,她才不會提起呢,反正大伯母他們也不可能找太子對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