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個光怪陸離的洞天世界中,一儒生一道士正在弈棋。<strong></strong>
兩人所下的明明是黑白子,棋路規矩卻與圍棋大相徑庭,反而跟象棋頗有類似,其贏麵非是在於占地,而是在於奪子。
每一顆棋子中都寄存著幻象,有修士、有妖魔,相貌各不同,修為也是參差不齊,更為重要的是,那些幻象的形貌跟如今的兩教七宗的掌權者們有九成的相似,另外還有兩位魔帝,妖帝以及他手下的四凶妖王也都在裏麵。
儒士操控著寄存妖和魔的黑子,一步步進逼道士的白子,攻勢淩厲狠辣,黑子占地雖少,卻吞吃了大量的白子,反倒占據了上風,相比之下,白子隻能苦苦支撐,不斷讓出地盤,收縮戰力,用空間來換取時間。
“結束了。”
明明是獲勝的一方,儒士卻露出無奈的表情,數子挪動,以兩大魔帝和妖帝為首,以及諸多魔君、妖王跟隨的黑子,將寄存了他和麵前道士的白子團團包圍住。
道士仔細端詳著棋局,不得不讚同道:“的確是結束了,以一對二,果真是毫無勝算,想要置之死地而後生,除非是這樣。”
他用手指扣了一下期盼,那些寄存著妖族幻象的黑子全部變成了白子,這下子,原本是包圍者的魔族黑子,反倒成為了被包圍者,和妖族和修士團團包圍,陷入死地。
儒士道:“道理,你我皆知,他們亦知,故而妖帝方能待價而沽。”
道士道:“令其心動的籌碼,你我雖知,卻不能說,否則將成千古罪人,個人榮辱尚在其次,連累教門,卻是萬死難辭其咎。(.無彈窗廣告)”
儒士笑道:“貴教不是說清靜無為麽,為何要執著於榮辱之事,層層包袱,哪來清靜,何不放下,複歸自然?”
道士不以為然道:“佛說放下,道法自然,自然之妙,在乎無為而無不為,古人雲‘自然之道本無為,若執無為便有為。得意忘言方了徹,泥形執象轉昏迷’,心若自然,雖千嶽加身亦得清靜,反之,一羽沾身亦難自在。”
“可惜,本該放下的禪渡宗卻放不下。”
“所以禪渡宗隻有菩薩,沒有佛陀――連地藏王菩薩亦執於淨空地獄的誓言,不得成佛,遑論其他凡夫俗子。”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因此還是得求變法。”
“變革未必是朝著好的方向,也可能是向下劃落,引發動蕩。”
儒士用袖子往棋盤上一揮,那些寄存著六道宗強者形貌的白子都變得閃閃發亮,甚至扭曲了周圍的空間,令棋局的秩序變得混亂:“尚有六道宗為王前驅,”
道士搖頭道:“法不傳六耳,他們壞了規矩。”
儒士反問:“什麽時候的規矩?中古的規矩,上古的規矩,還是太古的規矩?如今定下的規矩,放到中古以前,全是壞了規矩。”
他用手指輕扣棋盤,一幅幅過去曾發生在幽州各個角落的畫麵在棋局上顯現,並以百倍的速度變化著。
畫麵中,無數平民百姓在六道宗外門修士的指導下,雙腿盤膝,五心朝天,修煉內功,漸漸地,他們變得健步如飛,翻閱陡坡如履平地,挑水十裏不喘氣,又使用著種種怪異的工具,以過去無法想象的極大效率完成農事。
“開啟民智,教化愚民,強健民軀,勇壯民誌,聖人之功,不過如此。”
“俠以武犯禁,武乃是殺生利器,動蕩之源,豈可輕授百姓?授鋤予民,耕耘荒田,授刀予民,嘯聚山林。”
道士以袖拂棋局,畫麵再變,隻見修煉了內功的年輕人變得好鬥,常常能看見他們在路邊切磋,使著一些粗淺的武學,樂此不疲,每每都有人圍觀。
在有了武藝傍身後,這些人不再甘於平凡,不再逆來順受,遭到他人欺負時,或者看見不平事的時候,往往會匹夫一怒,血濺五步,因為一時沒控製住怒氣,一不小心取人性命,犯下大錯。
儒士再次反問:“動蕩之源?現在難道不是亂世嗎?平民之亂,不過疥蘚,妖魔之亂,方是大亂,治頑疾重病,當下猛藥,此藥大善。”
“是藥三分毒……”道士歎了一口氣,妥協道,“罷了,非凡之時當行非凡之策,他們授道不授術,尚未跨過禁線,權且靜觀其變。”
“虛偽!”儒士嗤笑了一聲,“六道宗此舉若敗,與我等無關,此舉若成,我等皆可效而仿之,這等有賺無賠的無本買賣,豈有阻止的道理?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六道宗的變革,看似魯莽,實則大氣恢弘,抓住了我方勝過妖、魔的‘勢’,行堂堂正正的陽謀,妖、魔縱然忌憚,亦無可奈何。”
六道宗推行的變革,針對的對象是基層數以百億計的百姓,而妖族和魔族都沒有數量如此多的基層,更為重要的是,六道宗不怕變革失敗,即便發生動蕩,還有其他的兩教六宗支撐,不使人族大局崩潰,但妖族和魔族就不敢這樣嚐試了,萬一失敗,就可能露出致命破綻,帶來滅頂之災。
“就不知此略出自誰人手筆,冥空天君心氣雖高,終究是女流之輩,格局欠缺,豢神天君老於世故,守成有餘,進取不足,絕不敢冒然賭上宗門氣數,倒是行空天君,雖是性情疏懶,卻常有出人意料之舉,跳出籮筐,不落窠臼。”
行空天君的性情某種意義上頗為符合道家的思想,行事逍遙自在,隨性而發,不拘一格,卻又不是魔門那種追求絕對自由,順從欲望的無法無天,因此道士倒是對他頗為親睞。
儒士卻道:“我卻不認為是他,若真出自行空天君的手筆,他實無必要攪亂天機,遮掩命數,縱然坦誠於外,又有誰能奈他何?此略想必出自某位小輩之手,六道宗為護其周全,故而特意抹去痕跡,不讓外人之曉。”
破壞要遠比創造來得容易,盡管兩人的境界高於行空天君,但對方若有意攪亂渾水,他們也無法光靠推算就找到源頭。
“以行空天君過往事跡來看,也可能隻是隨手施為,故意引人猜忌,不管如何,靜觀其變吧,時間還有的是,無論我方、妖族還是魔族,都在等待著契機。”
道士一抹棋盤,再開新局。
兩人所下的明明是黑白子,棋路規矩卻與圍棋大相徑庭,反而跟象棋頗有類似,其贏麵非是在於占地,而是在於奪子。
每一顆棋子中都寄存著幻象,有修士、有妖魔,相貌各不同,修為也是參差不齊,更為重要的是,那些幻象的形貌跟如今的兩教七宗的掌權者們有九成的相似,另外還有兩位魔帝,妖帝以及他手下的四凶妖王也都在裏麵。
儒士操控著寄存妖和魔的黑子,一步步進逼道士的白子,攻勢淩厲狠辣,黑子占地雖少,卻吞吃了大量的白子,反倒占據了上風,相比之下,白子隻能苦苦支撐,不斷讓出地盤,收縮戰力,用空間來換取時間。
“結束了。”
明明是獲勝的一方,儒士卻露出無奈的表情,數子挪動,以兩大魔帝和妖帝為首,以及諸多魔君、妖王跟隨的黑子,將寄存了他和麵前道士的白子團團包圍住。
道士仔細端詳著棋局,不得不讚同道:“的確是結束了,以一對二,果真是毫無勝算,想要置之死地而後生,除非是這樣。”
他用手指扣了一下期盼,那些寄存著妖族幻象的黑子全部變成了白子,這下子,原本是包圍者的魔族黑子,反倒成為了被包圍者,和妖族和修士團團包圍,陷入死地。
儒士道:“道理,你我皆知,他們亦知,故而妖帝方能待價而沽。”
道士道:“令其心動的籌碼,你我雖知,卻不能說,否則將成千古罪人,個人榮辱尚在其次,連累教門,卻是萬死難辭其咎。(.無彈窗廣告)”
儒士笑道:“貴教不是說清靜無為麽,為何要執著於榮辱之事,層層包袱,哪來清靜,何不放下,複歸自然?”
道士不以為然道:“佛說放下,道法自然,自然之妙,在乎無為而無不為,古人雲‘自然之道本無為,若執無為便有為。得意忘言方了徹,泥形執象轉昏迷’,心若自然,雖千嶽加身亦得清靜,反之,一羽沾身亦難自在。”
“可惜,本該放下的禪渡宗卻放不下。”
“所以禪渡宗隻有菩薩,沒有佛陀――連地藏王菩薩亦執於淨空地獄的誓言,不得成佛,遑論其他凡夫俗子。”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因此還是得求變法。”
“變革未必是朝著好的方向,也可能是向下劃落,引發動蕩。”
儒士用袖子往棋盤上一揮,那些寄存著六道宗強者形貌的白子都變得閃閃發亮,甚至扭曲了周圍的空間,令棋局的秩序變得混亂:“尚有六道宗為王前驅,”
道士搖頭道:“法不傳六耳,他們壞了規矩。”
儒士反問:“什麽時候的規矩?中古的規矩,上古的規矩,還是太古的規矩?如今定下的規矩,放到中古以前,全是壞了規矩。”
他用手指輕扣棋盤,一幅幅過去曾發生在幽州各個角落的畫麵在棋局上顯現,並以百倍的速度變化著。
畫麵中,無數平民百姓在六道宗外門修士的指導下,雙腿盤膝,五心朝天,修煉內功,漸漸地,他們變得健步如飛,翻閱陡坡如履平地,挑水十裏不喘氣,又使用著種種怪異的工具,以過去無法想象的極大效率完成農事。
“開啟民智,教化愚民,強健民軀,勇壯民誌,聖人之功,不過如此。”
“俠以武犯禁,武乃是殺生利器,動蕩之源,豈可輕授百姓?授鋤予民,耕耘荒田,授刀予民,嘯聚山林。”
道士以袖拂棋局,畫麵再變,隻見修煉了內功的年輕人變得好鬥,常常能看見他們在路邊切磋,使著一些粗淺的武學,樂此不疲,每每都有人圍觀。
在有了武藝傍身後,這些人不再甘於平凡,不再逆來順受,遭到他人欺負時,或者看見不平事的時候,往往會匹夫一怒,血濺五步,因為一時沒控製住怒氣,一不小心取人性命,犯下大錯。
儒士再次反問:“動蕩之源?現在難道不是亂世嗎?平民之亂,不過疥蘚,妖魔之亂,方是大亂,治頑疾重病,當下猛藥,此藥大善。”
“是藥三分毒……”道士歎了一口氣,妥協道,“罷了,非凡之時當行非凡之策,他們授道不授術,尚未跨過禁線,權且靜觀其變。”
“虛偽!”儒士嗤笑了一聲,“六道宗此舉若敗,與我等無關,此舉若成,我等皆可效而仿之,這等有賺無賠的無本買賣,豈有阻止的道理?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六道宗的變革,看似魯莽,實則大氣恢弘,抓住了我方勝過妖、魔的‘勢’,行堂堂正正的陽謀,妖、魔縱然忌憚,亦無可奈何。”
六道宗推行的變革,針對的對象是基層數以百億計的百姓,而妖族和魔族都沒有數量如此多的基層,更為重要的是,六道宗不怕變革失敗,即便發生動蕩,還有其他的兩教六宗支撐,不使人族大局崩潰,但妖族和魔族就不敢這樣嚐試了,萬一失敗,就可能露出致命破綻,帶來滅頂之災。
“就不知此略出自誰人手筆,冥空天君心氣雖高,終究是女流之輩,格局欠缺,豢神天君老於世故,守成有餘,進取不足,絕不敢冒然賭上宗門氣數,倒是行空天君,雖是性情疏懶,卻常有出人意料之舉,跳出籮筐,不落窠臼。”
行空天君的性情某種意義上頗為符合道家的思想,行事逍遙自在,隨性而發,不拘一格,卻又不是魔門那種追求絕對自由,順從欲望的無法無天,因此道士倒是對他頗為親睞。
儒士卻道:“我卻不認為是他,若真出自行空天君的手筆,他實無必要攪亂天機,遮掩命數,縱然坦誠於外,又有誰能奈他何?此略想必出自某位小輩之手,六道宗為護其周全,故而特意抹去痕跡,不讓外人之曉。”
破壞要遠比創造來得容易,盡管兩人的境界高於行空天君,但對方若有意攪亂渾水,他們也無法光靠推算就找到源頭。
“以行空天君過往事跡來看,也可能隻是隨手施為,故意引人猜忌,不管如何,靜觀其變吧,時間還有的是,無論我方、妖族還是魔族,都在等待著契機。”
道士一抹棋盤,再開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