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刺史


    宴席上,袁術表現得分外的熱情,和他部下的大小官員輪番向孫堅勸酒,一向酒量不錯的孫堅不到半個時辰竟也喝得滿麵漲紅。


    趁著酒興,袁術部下大將紀靈親自拔劍起舞,孫策在席上看得興起,上前與他對舞,二人一來一往,兩柄劍相映生輝,舞得銀光燦燦,座上眾人無不撫掌叫好。


    “文台啊,我可真是羨慕你,令郎少年英雄,身手如此不凡……”袁術借著三分醉意,親自為孫策把盞,又指了指孫權和孫翊搖頭笑道:“兩位小公子也都出落得一表人才,比起我那三個犬子來,可真是美玉之於頑石、鳳凰之於燕雀啊!”


    袁術的三個兒子也在席間,聽得父親說出這樣的話,頓時都撇了撇嘴,一臉不屑的朝孫氏兄弟望去,眼中頗有嫉恨之色。


    “後將軍言重了,小犬不過是跟孫堅學過兩招粗淺功夫,再厲害也不過是一介武夫,哪裏能和身為名門之後的令公子相比?”孫堅雖然已經喝得微醺,但是心裏依舊亮堂,聽到袁術這話,忙笑著擺手應道。


    “哈哈哈哈……”袁術開懷大笑,斟滿了一杯酒遞到孫堅手上,說道:“文台啊,咱倆可謂是一見如故,你要是再叫我後將軍那可就生分了!愚兄癡長你兩歲,今後你我大可兄弟相稱,如何?”


    孫堅嗬嗬一笑,接過酒杯來:“既如此,小弟就恭敬不如從命了,今後協力討董,還需兄長多多照應。”言罷仰頭一飲而盡。


    “好!”袁術拍手道,自己幹脆在孫堅旁邊坐了下來,一麵命人上酒一麵對孫堅笑道:“我明日便上書朝廷,表賢弟你為破虜將軍,領豫州刺史,你我舉兵共討國賊!”


    豫州刺史?對啊!


    旁邊座上的孫翊聽到這話,心頭忽然一震,眼前立刻亮起起來!


    曆史上,父親確實受袁術舉薦而做過豫州刺史,既然如此,那荊州刺史王叡剛死,為何不讓他舉薦父親做荊州刺史呢?隻要父親做了荊州刺史,那曆史上攻打荊州的事情就絕對不可能發生了,父親的命運也就可以徹底改變了!


    想到這裏,孫翊忙向袁術拱手道:“叔父,家父現為長沙太守,又在荊州境內數年,熟知民情,叔父何不舉薦家父做荊州刺史呢?”


    此話剛一出口,孫翊便覺得手臂一痛,轉頭看時,卻是孫權悄悄掐了他一下,正對著他使眼色。


    孫翊慌忙朝袁術看去,隻見他雖然還保持著方才的笑容,但卻是皮笑肉不笑,一臉的僵硬,眼中卻明顯多了一絲尷尬。


    孫翊這才猛然醒悟過來:袁術雖然是朝廷的後將軍,現在卻是把南陽作為自己的根據地,而南陽又是屬於荊州的,如果要他保舉父親做荊州刺史,豈不是相當於要求他把根據地變成父親的轄境?雖然這種管轄明顯隻是名義上的,但偏偏現在的對象是袁術,這家夥在曆史上可是出了名的重視虛名,為了一個皇帝的名分連身家性命都丟了!自己剛才隻記掛著父親做荊州刺史的結果,卻忘了去考慮它的可行性,莽撞的說出了這樣的話,也難怪袁術臉上會不好看了。


    “犬子年幼懵懂,口不擇言,還請兄長莫怪。”


    不知何時,孫堅已經笑吟吟的舉起一杯酒,對袁術說道。


    “無妨無妨,童言無忌嘛!”袁術也舉起一杯酒,與孫堅對飲了一杯,然後對孫翊道:“賢侄有所不知,其實叔父我也認為你父親是荊州刺史的不二人選,可惜現在荊州刺史的人員已經確定下來了,所以我才退而求其次,打算舉薦他做豫州刺史。”


    孫翊聞言一驚,不由得開始懷疑起袁術此話的真實性來——王叡才剛死了兩天而已,現在這個消息都還沒傳到洛陽,哪裏會這麽快就確定好下一任刺史的人選?難道有人能預知王叡之死不成?


    袁術見孫翊一臉疑惑,淡淡一笑,又接著說道:“其實荊州刺史一職朝廷早就已經委派好了人選,那個王叡隻不過是代領刺史之職而已,據我的情報,原來委派的荊州刺史現在已從山陽出發,如今已經在趕來荊州的路上了。”


    孫翊的心中忽然湧起一種不祥的預感,忙向袁術問道:“敢問叔父,此人莫非是‘八駿’之一的劉景升?”


    “正是。”袁術忽然聽到孫翊這麽問,一臉驚訝的望了望他,“賢侄是如何知道的?”


    果然是他啊!


    孫翊的心猛地一沉,不禁暗暗歎了口氣,他抬頭看了看滿眼驚詫的袁術,又看了看同樣驚訝的望著自己的座上諸人,隻得勉強笑道:“叔父忘了,家父曾為下邳丞多年,山陽距下邳不遠,小侄雖然年幼,卻也偶爾聽人說起過山陽劉景升的大名,故而方才叔父提到山陽,小侄立刻便想到了此人。”


    “賢侄雖然年少,卻端的見聞廣博,難得難得!”袁術聞言連連稱讚,又朝孫堅笑道:“賢弟啊,愚兄我若有子如令郎一般,便是少活十載也是心甘情願啊,哈哈哈哈……”孫堅急忙又笑著回了一番客套話。


    宴飲一直持續到深夜,大廳中杯盤狼藉,眾人一個個都喝得東倒西歪,直至打了四更鼓才漸漸散去。


    ........................


    翌日,一大早便有袁術親信到孫堅住處,邀他到府上議事。


    孫堅匆匆梳洗畢,趕到袁術府上,便有家仆引路到書房,袁術早已經等在那裏,見孫堅到來,急忙迎他坐下,喚人看茶。


    “兄長今日傳小弟前來,可是要商議出兵之事?”孫堅一落座便開言問道,昨晚散席那麽晚,自己今日卻早早被袁術請來,若非是有緊要的事情定然不至於此。


    袁術點了點頭,將一卷竹簡遞到孫堅手中,麵色有些凝重的說道:“適才收到我那庶兄的急信,說是董卓親率步騎兵十餘萬增援虎牢關,奮武將軍曹孟德建議眾位諸侯趁彼大軍未至,一鼓作氣拿下關隘,結果無人理會。那曹孟德一怒之下率本部人馬趁夜前往,卻在滎陽被董卓大將徐榮大敗,幾乎丟了性命,義軍士氣也因此大挫。董卓大軍一旦抵達虎牢關,便是決戰之時,所以他希望我們能星夜引兵前去酸棗匯合諸部人馬,共同抵禦董卓大軍。”


    孫堅聞言,微微蹙眉,將袁紹的書信反複看了幾遍,方才徐徐說道:“弟以為,眼下各路諸侯雖共同抵禦董賊,又有袁本初為盟主,但各部實力參差不齊、極難協調,而且除了北平公孫瓚有白馬義從外,各部主力又皆是步卒,若是與董賊西涼鐵騎正麵交鋒,恐怕形勢仍然堪憂。”


    袁術聞言,微微頷首,輕歎了一聲道:“是啊,眼下義軍各部雖有不下二十萬人馬,但若要論精銳程度,確實難以和涼州軍匹敵。我也正是考慮到這一點,這才和賢弟商議,不知賢弟可有良策?”


    “兄長請看……”孫堅隨手從一旁的棋簍中取出幾顆棋子,在案幾上擺開,一麵指著棋子一麵說道:“這兒是洛陽,這兒是虎牢關,這兒是函穀關,這兒是……”


    “董卓的西涼軍不過十餘萬眾,如今幾乎是傾巢而出增援虎牢關,如此後方必然空虛!若我等引一軍,輕兵潛行,襲破武關,則既可直搗三輔之地斷董賊根基,又可派輕騎破潼關、入洛陽迎天子聖駕!到時候與酸棗諸部義軍東西並進,讓董賊首尾不得相顧,則可一舉擊潰賊眾,複興漢室江山!”


    袁術聽孫堅侃侃而談,眼睛在案幾上的棋子上久久停留,不時有光芒閃動,但很快便有黯淡了下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虎步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涪江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涪江遙並收藏三國之虎步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