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翊直視著周瑜,眼神瞬間變得冰冷起來。


    “若是我執意出兵呢?”


    周瑜也靜靜的和孫翊對視著,眼神不卑不亢。


    “沒有我的命令,主公休想帶走一兵一卒。”


    “周瑜!”


    孫翊忽然一聲斷喝,猛地從腰間拔出了佩劍,指向了周瑜的咽喉。


    “你我到底誰才是主公?!”


    見此情形,在場的所有人幾乎都已驚得目瞪口呆,唯有朱治、程普、黃蓋等一眾威望較高的舊將慌忙上前,攀住孫翊苦勸。


    朱治道:“主公息怒,周公瑾乃是先主公臨終委任的三軍大都督,身負孫氏興亡重任,雖與主公有所爭執,卻也是為大局著想,請主公三思!”


    孫翊不言,直視怒目直視著周瑜。


    周瑜淡淡的瞟了一眼橫在咽喉前的劍鋒,再次直視著孫翊,神色不變道:“伯符臨終,將你托付於我。你可以取我性命,但我卻絕不允許你將伯符打下來的這片基業拿去冒險!”


    “你當真以為我不敢殺你?”


    孫翊沉聲喝到,手中長劍再進一寸,堪堪抵住了周瑜的咽喉!


    “住手!”


    一聲女子的清喝忽然響起,眾人循聲望去,隻見一名身著素服的年輕女子正在丫鬟的攙扶下疾步走進靈堂。


    女子臉色有些蒼白,看起來極度憔悴,她在的臉上,有著江南女子獨有的溫婉和清麗,眉宇間卻又隱約透出一種剛強,讓人初見之時,不由眼前一亮。


    “夫人!”


    眾人見女子到來,紛紛躬身施禮。


    來人不是別人,正是孫策的遺孀,廬江喬公之女,喬瑩,也就是曆史上的大喬。喬瑩還有一妹,名喚喬霜。姐妹二人俱有國色,兩年前,孫策、周瑜同時迎娶喬氏姐妹,可謂郎才女貌,在江南一帶傳為佳話。


    孫策過世後,喬瑩哀痛欲絕,一度病倒在床,這幾日剛剛有了點起色,便讓丫鬟帶她來孫策靈前看看,結果剛好遇見孫翊對妹夫周瑜拔劍相向,不由大驚,慌忙出聲阻止。


    “嫂嫂……”


    孫翊一怔,握劍的手也不由得鬆了下來。


    喬瑩美眸中透出厲色,柳眉輕蹙,斥道:“三叔、公瑾,在靈堂前大動幹戈,莫非是想讓夫君的天之靈不得安息麽?”


    孫翊和周瑜聞言,一時都默然不語。


    “夫人息怒!”


    張昭見狀,慌忙上前,將事情的緣由一五一十的說與喬瑩知曉。


    喬瑩聞言,臉上的表情漸漸和緩下來,幽幽歎息了一聲,對孫翊道:“三叔,你可知道,夫君他臨走之時,為何要將全軍交托到公瑾手中?”


    見孫翊低頭不語,喬瑩又接著道:“你與夫君一奶同胞,血脈相連,兄弟之情深如江海。夫君他亦深知你心,恐你繼位後被仇恨蒙蔽了雙眼,盲目興兵,這才讓公瑾總領全軍,既是為了孫氏基業,更是為了你這個弟弟啊!如今孫氏治下雖有三郡之地,但兩郡皆是新近歸附,強鄰環伺之下,人心動蕩、局勢不寧,正是危急存亡之秋!這樣的局麵,妾身雖為女流,卻也看得一清二楚!三叔聰穎過人,夫君認定你是孫氏未來的希望,托以三郡基業,三叔卻為何連這麽簡單的道理都不明白?”


    孫翊聞言,緩緩將劍收回,喃喃道:“可是,大哥的仇……”


    “夫君的仇當然要報,卻不是現在。”喬瑩眼中微微有淚光閃動,但臉上依舊保持著剛強之色,“當年公公被劉表所害,夫君也隻能強忍悲痛,率眾東進廬江,為的就是保全孫氏的希望,不讓公公他老人家的在天之靈失望。如今夫君將基業托付於三叔,便是相信你也能和他當年一樣,保全孫氏的基業,將來為他報仇,為公公雪恨,隻有這樣,夫君他才能含笑九泉啊!”


    喬瑩說完,所有人都依舊屏氣凝神,將目光匯聚在孫翊身上,靈堂上忽然一片寂靜。


    孫翊久久的沉默著,許久,他整了整衣襟,躬身朝喬瑩深深一拜。


    “嫂嫂,孫翊明白了。”


    說完,孫翊又朝周瑜和眾人躬身施禮,高聲道:


    “諸位,孫翊年幼無知,見識淺薄,險些誤了大事!在此向諸位賠罪了!”


    “主公!”


    眾人紛紛跪倒在地,齊聲拱手道。


    孫翊將手中長劍高高擎起,直刺虛空,高聲道:“兄長過世,委我以重任!但孫翊年幼淺薄,鄙陋無知,才德不及兄長十一,還請諸位助我一臂之力,振興孫氏!以慰父兄在天之靈!”


    在周瑜、朱治、張昭的帶領下,眾文武齊齊拱手,鏗然響應:


    “振興孫氏!雖死無悔!”


    .............................


    建安元年十二月,孫翊計議盡起三郡大軍征討王朗,大都督周瑜據理力爭,其嫂喬氏亦曉之以大義,孫翊遂罷興兵之意。


    建安二年,一月,曹操上書漢帝,表孫翊為討逆將軍、會稽太守,襲父爵烏程侯。


    孫翊以魯肅為廬江太守,劉曄為丹陽太守,朱治為吳郡太守,又以張昭為長史,總參三郡政務,興修水利、鼓勵農桑。


    另一方麵,孫翊以周瑜為大都督,引本部五千人馬屯於舒縣,總督三郡水陸軍馬,一麵整編部曲、操演士卒,一麵囤積軍械糧草,以備他日進取。


    廬江一境,孫翊以蔣欽為宣武校尉,周泰為鷹揚校尉,淩操為破賊校尉,各引本部人馬兩千,分屯尋陽、居巢、襄安三處港口,操練水軍;以甘寧為奮威校尉,丁奉為揚武校尉,各率本部人馬兩千,分屯安風、六安,西禦劉備、北防袁術;以程普為典軍中郎將,率本部人馬五千屯於皖城,節製諸路人馬;


    丹陽一境,以太史慈為昭武校尉,領本部人馬兩千屯於涇縣;以馮則為昭信校尉,引本部人馬兩千屯於秣陵;以黃蓋為掌軍中郎將,引本部人馬五千,屯於宛陵,節製諸路人馬。


    吳郡一境,以韓當為鎮軍中郎將,領本部人馬八千,鎮守餘杭,防備會稽王朗;以祖茂為撫軍中郎將,領本部人馬五千,鎮守吳縣,為韓當後繼。


    在周瑜、張昭為首的一眾文武的努力之下,數月之間,三郡之地氣象一新,孫策去世時的愁雲慘霧一掃而空,孫翊的統治也漸漸穩固下來。


    ............................


    然而,誰都沒有料到,不久之後,北方卻風雲突變!


    占據徐、豫兩州之後,袁術野心極度膨脹,而呂布進獻的玉璽,更是使他被強烈的野心衝昏了頭腦,眼見天下形勢混沌,袁術再也抵擋不住進位九五之尊的誘惑!


    建安二年五月,袁術不顧麾下大部分文武的反對,公然於壽春稱帝,建號仲氏!


    消息傳出,天下嘩然!


    六月,徐州大族掀起暴亂,襲殺袁術鎮守徐州的大將雷薄,舉州請降於曹操。


    七月,曹操遣大將夏侯淵、夏侯惇率精兵萬人進駐徐州,擊破率軍前來爭奪徐州的袁軍大將張勳,又以天子名義下詔,指袁術大逆不道,詔令天下諸侯群起而討之!


    八月,江夏太守劉備應詔,遣大將關羽率精兵五千進軍汝南,擊破袁軍大將紀靈,率軍進逼九江!


    與此同時,曹操親率精兵三萬南下,九月,與關羽會師汝陰。


    野心勃勃、勢力如日中天的袁術,數月之間,便從瞬間從巔峰跌至穀底,眼見兩家大軍殺至,一麵手忙腳亂的調集大軍五萬,令紀靈、張勳星夜馳援駐守龍亢的呂布,一麵遣使至廬江,令孫翊率軍“勤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虎步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涪江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涪江遙並收藏三國之虎步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