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間裏,孫翊和袁晴隔案對坐。


    袁晴輕聲道:“剛才,我去看他了。”


    孫翊微微點頭:“以後恐怕就要盡量少去才行了,舒縣這個地方人多眼雜,若是被人看到就麻煩了。”


    袁晴撇了撇嘴,苦笑道:“這還用你說?反正他見到我也是火冒三丈,以後我也懶得去看他了,由他自生自滅吧。”


    “嘴上倒是說得輕鬆。”孫翊指了指她,笑道:“不管怎麽說,他也是你父親,血濃於水嘛,有機會的話還是去看看他,畢竟現在他在這世上就你一個親人了……”


    之前徐舟告訴他袁晴的請求時,一開始他還有點意外,但隨後轉念一想,卻又覺得實在是人之常情。


    所以,幾乎沒有做任何考慮,孫翊便答應了下來,用一個死囚將袁術調了包。袁晴的幾個哥哥都在亂軍中被殺,不過這也讓孫翊暗暗鬆了口氣――藏一個人容易,但若是要藏一家人,情況就複雜得多了。”


    “謝謝。”|袁晴微微一笑,柔聲道。


    “怎麽又跟我客氣了?”孫翊擺手笑道:“說起來,該我謝你才是,若不是有你幫忙,隻怕我也沒辦法把母親接回來。”


    袁晴歪著下巴想了想,笑眯眯的點了點頭:“那倒是哦!那你今後可得好好報答我!”


    孫翊白了她一眼:“我就客套一下,你還真來勁了。”


    “哈哈哈哈……”


    輕鬆的笑聲不時在屋內響起,在夜色中傳出很遠很遠。


    ...............................


    雖然夜裏和袁晴聊天聊到很晚,但第二天孫翊還是早早的起了床。


    現在的他,作為一方諸侯,孫翊對自己的要求也開始變得嚴格起來,除非有不可抗力,他是無論如何也不願意把自己的時間浪費在床上的。


    “主公,魯太守來了。”


    孫翊剛剛梳洗完畢,來到書房,徐舟便稟報道。


    “讓他進來吧。”孫翊點點頭。


    不多時,魯肅便來到了書房前,在門外整了整衣襟,這才緩步來到孫翊麵前。


    “主公,不知喚肅前來有何事?”


    孫翊抬了抬手:“子敬,坐。”


    魯肅拱手施禮:“謝主公。”


    孫翊微微一笑:“今日請你來,主要想聽你說說,這半年多來廬江的情況,盡量講得詳細一點。”


    孫翊本來打算找總理三郡政務的張昭談談,結果得知他此時正在吳郡巡視,隻好打消了這個念頭,先向魯肅了解一下廬江的情況。


    把廬江交給魯肅,孫翊自然是一百個放心,不過這次討袁一走就是半年多,期間雖然不斷有文書向他匯報重要的事情,但對於具體的一些情況孫翊還是一無所知,對自己下一步要做些什麽也覺得有些茫然,所以才決定先把魯肅叫來,了解清楚廬江現在的狀況,有必要的話,再到丹陽和吳郡走走,等把三郡的情況都摸清楚,再集思廣益,確定下一步該怎麽做。


    “喏。”


    魯肅拱了拱手,開始滔滔不絕的說了起來。


    芍陂的治理、民兵的屯田、水軍的訓練、軍械的儲備……


    魯肅一條一條的詳細介紹著,每一條都極其詳盡,報出來的數字也相當精確,一開始孫翊還暗暗吃驚,不過後麵聽魯肅說了這半年多來他是怎麽主持廬江工作的之後,孫翊也就不覺得吃驚了。


    半年的時間,魯肅跑遍了廬江境內的全部十四個縣,尤其是芍陂旁邊的六安、安風,和長江沿岸的尋陽、居巢、襄安等縣,由於屯田和練兵,地位十分重要,魯肅幾乎是一有時間就往這些地方跑,片刻不得空閑。


    也正是由於他的努力,在這半年多裏,周邊形勢最為複雜的廬江反而成了三個郡裏最穩定的一個。


    看著魯肅明顯黑瘦了不少的麵龐,孫翊不禁在心裏暗暗感歎:有這樣賣命的能臣,自己作為主公,若是還不思進取,那可就真的是慚愧萬分了!


    一個多時辰後,魯肅才說完,孫翊忍不住站起身來,恭恭敬敬的朝他躬身施了一禮。


    “子敬,這些日子,辛苦你了。”


    “主公使不得!”魯肅一驚,慌忙起身扶住孫翊,滿眼感激的道:“魯肅承蒙主公錯愛,委以重任,半年來夙興夜寐,隻為了恪盡本分,不使自己有負於主公厚恩,如何敢受主公如此大禮!”


    “受得受得!”孫翊一笑,依然堅持行完了這個禮:“我這一拜,乃是為了廬江的數十萬百姓謝謝子敬,若是沒有子敬如此勤勉,他們又哪得安居樂業?”


    魯肅慌忙還禮:“身為廬江太守,勤政為民,亦是本分。”


    二人重新落座後,孫翊正色道:“此次北討袁術,我們與呂布聯手,分得了九江的成德、合肥二縣,子敬以為,這二縣該如何治理為妥?”


    魯肅沉吟了片刻,拱手道:“成德臨近芍陂,合肥南濱巢湖,土地肥沃,目前六安和安豐的屯田已經初見成效,主公若是能在此二縣推廣募兵屯田,軍資所出,足可媲美一郡之地!二縣之中,尤以合肥為最重,此地乃是南北要衝,主公來日若欲與北方爭衡,合肥進可征討徐、豫,退可為江北遮要,故而當以良將重兵捍守此處!”


    孫翊微微頷首:“子敬以為,我軍中誰可當此大任?”


    魯肅微微一笑,鏗然拱手道:“肅願為主公保舉一人,若使此人坐鎮合肥,北方可保無虞。”


    孫翊眼睛一亮:“何人?”


    “此人複姓諸葛,單名一個瑾字,表字子瑜,乃琅琊陽都人,有不世之材,勝肅遠矣!”


    “諸葛瑾?!”孫翊失聲道。


    魯肅訝道:“主公也聽說過子瑜?”


    孫翊這才覺得自己方才有點失態,忙笑道:“早先有聽人說過,此人現在可在廬江?”


    魯肅道:“現為安風縣令。”


    “既有如此大才,子敬何不早薦?”孫翊喜道:“如此,我當親往安風,看看這個諸葛子瑜是不是真如子敬所說,若真有經世之才,必當重用!”


    其時,當魯肅說出這個名字的時候,孫翊之所以吃驚,並不是因為這個名字本身,在他的印象中,諸葛瑾不過是江東諸多能臣名將之中極其普通的一個,幾乎沒有任何讓人印象深刻的地方。真正讓孫翊吃驚的,是他的另外兩個身份――諸葛亮的哥哥,諸葛恪的父親!


    三國曆史上,這兩個人都是叱吒風雲的人物,諸葛亮自不必多說,至於諸葛恪,乃是孫權去世前為幼子孫亮指定的輔政大臣,能力出眾,手握吳國軍政大權,堪稱江東版的“諸葛亮”。


    如果諸葛瑾真如魯肅所說,有經世之才,那孫翊自然喜不自勝,但若是能夠通過諸葛瑾,找到諸葛亮,以及那個不知道現在出沒出生的諸葛恪,將來孫氏便可謂如虎添翼了!


    “不勞主公前往,肅知道主公班師,已經讓子瑜在舒縣恭候數日了。”


    魯肅的話又將孫翊從思緒中拉了回來。


    “如此甚好!”孫翊大喜,忙道:“那我今日便去拜會。”


    魯肅拱手微笑道:“主公愛才若此,孫氏幸甚!”


    孫翊也微微一笑,忽然想到了什麽,蹙眉道:“對了子敬,郡中事務繁忙,今後我再有出征回師之時,無需再勞眾相迎,一切如常即可。”


    昨日在城外,人海人海的情景讓孫翊覺得很不妥,一來有擾民之嫌,二來人太多的話,若是其中混有刺客,便是防不勝防。對於此事,他原本打算多說兩句,但現在卻又收起了這個打算,隻是輕描淡寫的提了一下。


    “肅謹記在心。”


    “好!事不宜遲,那現在就帶我去見見這位大才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虎步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涪江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涪江遙並收藏三國之虎步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