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府邸。


    張昭麵帶憂色,對周瑜道:“公瑾啊,主公想要為兄報仇,也是情理之中,你又何必一直與他較勁呢?”


    周瑜輕歎了一聲,苦笑道:“我又何嚐不知?隻是主公報仇心切,若是讓他親征會稽,一旦戰事不順,恐怕他難免意氣用事。伯符臨終將他托付於你我,我又如何敢稍有疏忽?”


    張昭微微點頭:“你的顧慮我也知道,不過,現在主公也漸漸有自己的想法了,我們若是一直不放手,難免會招致猜忌啊。不瞞你說,最近一段時間,我已經開始把各郡的一部分政務交還主公,若是他能妥善處理,我也就可以放心了。或許,你也該好好考慮一下了。主公雖然倚仗於你,但他畢竟是孫氏之主,如此長久下去,隻怕你們之間的裂隙會越來越大。”


    周瑜搖頭道:“政務若是有所疏失,尚且還有不久的餘地,但軍事上如果出了差錯,後果可不是你我所能預料的!主公少年意氣,若是此時把兵權交給他,我實在是不放心。”


    張昭聞言,苦笑道:“你的苦心我自然明白,不過主公始終與我們不同,這條路,沒有人能陪她一直走到底的,最終,他能依靠的人始終還是自己。”


    頓了頓,他又換換道:“當年,他的兄長信任你我,將整個孫氏托付到我們手中;現在,也該是我們信任他的時候了!”


    周瑜聞言,沉吟不語,房間裏頓時陷入了一片寂靜。


    “夫君,叔弼來了。”


    不知過了多久,喬霜忽然出現在門外。


    周瑜微微一怔,看了看張昭,後者卻隻是微微一笑。


    “去做你的決定吧!”


    .........................


    “主公,周瑜來遲,還請主公恕罪。”


    周瑜疾步來到了客廳,孫翊早已經在那裏等候了。


    “大都督言重了,我也才剛到而已。”孫翊說著,整了整衣襟,對周瑜恭恭敬敬的施了一禮:“翊此番前來,是來向大都督告罪的。今日在刺史府,眾人麵前多有得罪,還請大都督勿怪。”


    周瑜見狀吃了一驚,慌忙上前扶住了孫翊,失聲道:“主公,你這是……”


    孫翊搖頭道:“之前是我太過急於報仇,忽視了很多問題,也忽視了大都督的一片苦心,要不是元直先生指點迷津,恐怕到現在我還在對大都督耿耿於懷。現在我算是想清楚了,自己確實還太年輕,所以為了孫氏的未來,征討會稽,一切還是都聽大都督安排。”


    “主公……”


    周瑜凝視著孫翊,良久,似乎下了很大的決心,緩緩拱手抱拳,鄭重的說道:“此次征討會稽,就由主公親率大軍前往!瑜當坐鎮廬江,靜候主公捷報!”


    “大都督,你……”


    孫翊完全沒有料到周瑜竟然突然鬆口了,一下子愣在了當場。


    周瑜微微一笑,拍了拍孫翊的肩膀:“當年伯符選擇相信我們,這一次,就由我們來相信你吧!記住,你是江東猛虎的兒子,是小霸王孫策的弟弟,即使沒有我們的幫助,你也一定不能輸給他們!”


    孫翊呆呆的看著他,隻覺得胸中一陣熱血翻湧,好一陣,方才狠狠地點了點頭!


    ..........................


    建安三年八月,揚州刺史孫翊為報兄仇,親率黃忠、甘寧、丁奉、太史慈、祖茂諸部,大軍一萬二千人,浩浩蕩蕩殺奔會稽。


    消息傳至山陰,王朗大驚,急急遣使與嚴白虎講和,兩家合兵萬餘人屯餘暨,共拒孫翊,同時遣使前往襄陽,求救於劉表。


    八月中旬,孫翊大軍進至錢塘,隔錢塘江與王、嚴聯軍對峙。


    .........................


    襄陽,荊州刺史府。


    劉表手中拿著一卷竹簡,反背著手,焦躁不安的在客廳裏來回踱步。


    “主公,深夜召我等前來,不知所為何事?”


    蒯越、蒯良聯袂而至,齊齊拱手朝劉表施了一禮。


    “你們看看這個。”


    劉表將竹簡遞到他們手中,淡淡說道。


    “孫翊對會稽動手了?”


    蒯越眼中透出一絲異色,捋了捋頷下的柳須,搖頭喃喃道:“沒想到,此子雖然年幼,行事卻如此果斷,剛剛拿下豫章不到一個月,就對會稽下手了。”


    蒯良苦笑道:“王朗、嚴白虎與他可是有殺兄之仇,不共戴天,他小小年紀,能隱忍兩年時間,此時方才動手,已經算是很晚了。隻是想不到王朗和嚴白虎二人居然會如此昏聵,大難臨頭還在火拚內鬥。”


    劉表沉聲道:“且先不說這個了,此次王朗遣使求援,想讓我們出兵東進,圍魏救趙,你們怎麽看?”


    蒯越又看了看手中的竹簡,搖頭道:“照王朗信中所言,此次孫翊出兵不過萬餘人,我料他在廬江、豫章二郡必然留有重兵,我們若是貿然出兵,隻怕非但撈不到好,一不小心還會碰上釘子。”


    劉表道:“可我們若是不出兵相救,就眼看孫翊拿下會稽不成?這樣的話,下一步,他的矛頭可就要對準荊州了!”


    蒯良道:“孫翊與我荊州亦有血海深仇,西進荊州是遲早的事情。王朗、嚴白虎內耗數月,敗局已定,主公當務之急乃是積極整軍備戰,來日舉一州之力全力迎戰孫氏,方有勝算!”


    “嗯。”劉表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輕歎了一聲:“那我們就靜觀其變吧。”


    “主公!”蒯越忽然沉聲道,“此時雖然無法援救王朗,但也並非靜觀其變之時!”


    劉表微微眯起了眼睛,看著蒯越:“怎麽說?”


    蒯越道:“除了孫翊之外,荊州所憂者,還有一人,主公正好可借此機會將其連根拔起!”


    劉表的瞳孔驀然一縮,凝聲道:“劉備?!”


    “不錯!”蒯越點點頭,又道:“劉備盤踞江夏,已有數載,麾下精兵不下兩萬,更有關、張為其爪牙,其人素有大誌,若不早圖之,必成心腹之患”


    “異度可有妙計?”


    “主公既得王朗求援,可使長沙太守韓玄率軍東進豫章,吸引孫翊軍主力,再遣使前往江夏,使劉備出兵襲其後,許以平分豫章。劉備坐困江夏一隅之地,見有利可圖,豈會坐失良機?待其起兵東進豫章,主公再使文聘率大軍順流而下,直取西陵,江夏可一戰而定!”


    劉表麵有疑色道:“劉備乃世之梟雄,豈會不識這調虎離山之計?”


    蒯越笑道:“主公多慮了,劉備帳下雖有猛將,卻少謀臣,此計他未必就能識破。所謂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即便是識破了,有半個豫章擺在麵前,他也未必就抵擋得了這塊肥肉的誘惑!”


    劉表微微頷首,又道:“那若是劉備識破了此計,不願出兵,那又當如何?”


    蒯越道:“若是如此,主公便以假道伐虢之計圖之!可以文聘、蔡瑁為大將,率精兵五萬順江而下,詐稱借道東進豫章,以此為由進入江夏腹地,然後憑借優勢兵力突襲西陵,一舉將劉備蕩平!”


    “好!”劉表聞言,猛地一拍手掌,眼中透著幾絲興奮,“就照異度所說的去做!這次一定要趕在孫翊平定會稽之前奪下江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虎步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涪江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涪江遙並收藏三國之虎步天下最新章節